王雅萍著:《遥远的白桦林》/叶辛:秋天对春天的回忆和反思——《遥远的白桦林》序 作者:东海搜集


 

 长篇小说《遥远的白桦林》

                 

著者:王雅萍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对上海知青在东北生活的体验而创作的小说,讲述了当年知青的生产、生活、爱情、考大学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目录:
     序
    主要人物表
    引子
    一、白雪来到童话中的地方
    二、三个女知青一台戏
    三、吃鸡的风波
    四、《知青之歌》引起了思乡情
    五、“喂人”和喂猪
    六、白雪心中的白马王子
    七、夏晓芸和老黏的恋情
    八、她朗诵“君在垛上晃悠悠……”
    九、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别人
    十、招收工人的诱惑
    十一、潘大海与季小薇的两地书
    十二、在二龙山上放炮
    十三、黑马王子像雷锋一样……
    十四、“灰马王子”也可爱
    十五、陶大宝的爱恋缘分
    十六、躲过“大烟炮”一劫
    十七、情侣树的革命故事
    十八、外滩情人墙的氛围
    十九、知青心中的新梦想
    二十、夫妻双双考上了省城大学
    二十一、好事多磨的婚礼
    二十二、白桦林中的生死相依
    尾声
    后记 
 


 秋天对春天的回忆和反思

            ——《遥远的白桦林》序

作者:叶辛

《遥远的白桦林》是一部长篇小说,它描述的是一段知青故事。

有人问,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知青题材的小说?40多年了,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当年的知识青年,回城后他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今天,他们绝大多数已进入花甲之年,岁月的磨砺使得那一代人日臻成熟。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接触过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昔日的知青,他们现今有的是省部级干部、外交官、将军;有的是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有的是记者、厨师、保安等等。有的退休后闲居在家,有的定居海外时而回国来探亲、旅游一番,也有少部分生活的失意者……

他们不论回城后从事的是什么职业,碰见我,都不会谈人生岁月中的辉煌和挫折,而只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我:“我也曾下过乡,我当过知青。”如果交谈时间多一点,他们往往还会说这么一层意思:“活了几十年,最难忘的,仍是那一段知青生活。”《遥远的白桦林》的作者王雅萍也是这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快节奏的职业生涯渐行渐远之时,把知识青年的故事写出来的愿望便愈益强烈。因为那段生活,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我想她写小说,是在了却自己的心愿。

我把知识青年这一代人的这种心愿,概括为“秋天对春天的回忆和反思”。这种回忆和反思,不但怀有深厚的感情,还带着我们这一代50年代前后成长起来的人所特有的印痕和人生感悟。

《遥远的白桦林》里有一个小山屯,充满明快、爽利、欢乐、浪漫的氛围。通过主人公白雪的视角,描写了冯帆、林枫、夏晓芸、老黏、潘大海、季小薇、黑子、徐晖等知识青年,在北国边疆小屯子里生活、劳动和追求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知识青年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在白桦林子特定的环境中,他们在困惑中探寻,在迷茫中前行,像是在塔头沟里跋涉,感觉是朝着一个宏伟的目标在追索,可尽管竭尽全力,却总也到达不到那个目标。但青春总是蓬勃的,即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爱仍在萌芽、仍在生长,就像春天的种子在风雨中也要成长一样。一路风尘,一路耕耘,一路感受,一路奉献。白雪为成全好友冯帆和林枫,主动放弃了“跃出农门”回城上大学的机会,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体会到,那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潘大海在跨进大学校门之前,突遭飞来横祸,被炸瞎了一只眼睛,季小薇没有丝毫犹豫地要立即同他成亲,为的是能够终身照顾他;而潘大海却执意想要割断和季小薇的感情,为的是不要终身连累她;这样不计私利的爱情,也正是这一代知识青年的特色。

而夏晓芸、老黏、黑子、徐晖等一个个性格迥异的知识青年形象,都塑造得有血有肉,可信可爱。尤其是黑子为救活冻僵了的白雪,不舍地挥鞭抽打白雪的情节,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读了以后经久难忘。就是抓获两个逃窜至边疆的凶犯的章节,读之也觉触目惊心,极富时代特点。

随着共和国的列车驶出幽长的隧道,知识青年们历经坎坷,一个个都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和真爱,得到了他们理应收获的果实。

长篇小说《遥远的白桦林》的整个文学风格是爽洁、明朗和浪漫的,整本书的基调也是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健康向上的。作为曾经的同学和当年的知青,我热烈地祝贺王雅萍在走进人生的秋天时,完成了这部新著。

相信读者朋友们,也会喜欢这本书。

 

 这就是生活——《遥远的白桦林》读后

作者:郭伟成

来源:中国作家网(2012年08月09日)原刊《解放日报》  

读了长篇小说《遥远的白桦林》(王雅萍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小说像一幅素描,在我眼前展现出一幅活生生的北大荒农村生活的场景,也引起我对黑龙江农村生活的回忆。在一个叫做“白桦林子”的小屯子里,白雪、冯帆、夏晓芸、林枫、徐晖、陶大宝、秦根妹、杨莉莉、潘大海,以及回乡知青黑子、老黏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再现了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个时代的心路历程。小说的基调是明快的、浪漫的,不是悲伤的、晦涩的,这也是我十分喜爱的。王雅萍曾经作为上海知青在北大荒生活过10年之久,因此,她才能准确地把握知青的情感,把我们曾经的不幸和苦难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去描写。

正如叶辛在小说前言中说的:几十年后,许多知青,无论他们后来从事了什么职业,都只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我也曾下过乡,我当过知青”。我也属于那一代知青。我下乡的那个地方叫做西南屯。几十里外就有一个叫做“白桦林子”的小屯子。所以,小说中的那些事、那些语言、那些人物,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也非常感动。历史让我们成为知青,生活让我们成为知青。知青也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名称。这都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回首往事,我们无怨无悔,虽然我们经历过那些艰苦或者不幸的岁月。我们下乡的时候年纪很小,只有十六七岁。还没有考虑很多,就满怀一腔热血,去到北疆农村。后来,我幸运地上了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报社。我当了一辈子记者,发表过数百万字的文章、作品,也出版过十多本著作,涉足过的题材也很多,但是,我一直没有涉足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这个“知青”题材,不仅是因为没有时间回顾,更是因为我觉得太难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去描绘那段生活,或者说,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回顾那段生活。我从心里觉得:苦难有时候也不是悲伤的,但它是浪漫的吗?究竟是什么样的,我至今都没有想好。

在古代希腊,苦难被颂扬为一种英雄业绩。古希腊人用“历尽苦难”来定义“英雄”这个概念。荷马史诗的主人公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因为他是“历经苦难的奥德修”。在浪漫时代,苦难甚至被颂扬为灵魂净化的必由之路。所以,青年罗曼·罗兰才会轻蔑地说:“我们必须怜悯那些不知道苦难的人,假如真有那样的可怜虫的话。”毫无疑问,“文革”是悲剧;发生在“文革”中的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是一场悲剧。但也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一场英雄业绩。从中也确实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有的把生命献给了边疆,永远地长眠在白山黑水之间、长眠在白桦林子里。我们活着的人应当永远铭记他们。我记得,就在王雅萍下乡的那个屯子里,也有一位年仅17岁的女同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也曾经见过一位在农场的大火中完全毁容的上海女知青。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至今仍然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当然,在我们中间也出现过许多后来回城而且很有作为的知青。每当大家相聚,都会以十分积极乐观的态度,回忆起在北大荒的遭遇。我至今仍然记得离开上海时,列车开动或轮船起锚时那惊天动地的哭声。但是,一旦我们离开亲友,却都是怀抱满腔热情的。我的忘年交谢晋导演拍摄过很多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悲剧题材电影。他在研究悲剧电影的理论和实践中发现,对于悲剧,不少人有一种误解。总认为悲剧就是悲悲切切的、给人以伤感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理解。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以及鲁迅提出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悲剧是很有帮助的。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但是,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或者是青春的一部分,却献给了“遥远的白桦林”。我不喜欢有些知青题材的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因为,我觉得描写得太过悲哀,反而不够“青春”和“阳光”,也不完全符合我们当时的心态。当然,对知青生活的感受,与每个人后来的遭遇也很有关系。有幸成为官员、企业家、将军、作家、记者和外交官的,与多年后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下岗的、甚至失业的弱势群体,对过去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历史地看问题,我想,我们在当时的感受都是相仿的。我佩服王雅萍的勇气,庆贺她终于在人生的秋天,以小说《遥远的白桦林》,对我们那一代人在春天里的耕耘作出了一个出色的“小小的回报”(小说作者语)。

我们为北大荒流过血汗,北大荒也养育了我们,教会了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这也是价值,也是无可改变的历史。“逝者如斯夫”。这就是生活。知青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作为亲历者,没有抱怨、没有后悔,因为,那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个历史事件,需要作出一个更为客观的总结。我祝贺王雅萍在小说《遥远的白桦林》中的勇敢的探索。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