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通知书轶事 作者:为之60


 

 大学录取通知书轶事

1978年的大年初二。

有人敲门。

是一个打过照面但不熟悉的人。

咳,总算找到你了。他说。L处长接到一个电话,说是一位姓Y的人要你马上回单位。

我的单位是一所规模不大的中等专业学校,距成都几十公里。放寒假后我回成都,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里。L处长是父亲单位的干部。

我所在学校的教导主任是姓Y,但他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他要我这么早回校,发生什么事了?

他要我回去有什么事?我不禁问。

不清楚。这个电话是经好几个人转来的,我只晓得要你快回去。

当年打个电话是很困难的。这附近恐怕还只有L处长家有电话。但是父亲单位和我的学校八杆子都打不着,Y主任怎么会和他联系上?

没有特殊事情,Y主任不会颇费周折地找我。那会是什么事呢?

我在学校有一间房,莫非遭了小偷?怕我着急先不告诉我?学校治安不怎么样,发生过这类事。

要不——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

我心中猛然一震。

去年国庆期间,闻知要恢复高考(1)。紧张准备一番,参加了考试。自己觉得考得不好。数学题都没有做完,物理犯了一处低级错误,化学是一塌糊涂(2)。考场上看着邻座一个女孩似比我小十岁(3),更觉悲哀。今年元旦前通知体检,据说是成绩合格的标志,便振作起来,有了期待。但不知多年来主导一个人命运的“政审”(4)能否过关?春节前,熟识的人中已经有接到录取通知书(5)的了,这更让我心有戚戚焉。

想到此我很是激动,虽不敢奢望,这种想法却挥之不去。于是急急出发赶长途汽车去。

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班车很少。回到学校,已经黄昏。

收发室亮着灯。我进去,心跳得厉害。

管收发的W师傅坐在条桌前,桌面上一堆信件。那里面有我的录取通知书?

他看见我,有点诧异,问:

这么早就回来了?

我似被泼了一盆冷水,大失所望: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大事,不说轰动,至少他应该最早知道并立刻告诉我。然而他的反应却表明学校一切如常——当然包括宿舍被盗的事也没有发生,这倒是值得欣慰的。

我勉强应答:Y主任叫我回来的。

唔。他回过头去,好象对此并不在意。

有没有我的信?我不甘心。

没有。他不回头。

我彻底失望,转过身不知往何处去。

他忽然转身站了起来,如梦方醒地大喊道:

嗨呀,你考起大学啰!


真是“如雷贯耳”!我顿时头有点晕,不能发一言,肯定脸涨得通红。

通知书在M老师那里。我去给你喊,他在食堂看电视。

当时学校在食堂新设一套投影电视,大家晚饭后都端起板凳去那里一起看新闻。

M老师快步过来,连说恭喜恭喜,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我这才恢复常态。他说通知书早几天就到了的,大家忙着过节也就没留意。大年三十我才注意到信封是XXXX工程学院的公函信封,忽然记起那是你填第一志愿的学校。于是找来几个人作证:当众拆开信封,如果是私人信件,大家证明没看过再封起来。如果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要马上通知你。后来我托人带话告诉在成都的Y主任,要他想法通知你快回来。他这么快就把你找到了?

于是有了开头一幕。

这是三十四年前的一个瞬间。那些人和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注:

1、1966年5、6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各类学校先后“停课闹革命”,当局很快便奉旨宣布停止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且一停就停了整整十年。1972年后,部分理工科大学开始少量招生,但实行“个人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查”的录取方式。被录取者不叫学生而称“工农兵学员”,且宣传他们要“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其间邓小平于1973年复出施政,新任教育部长周荣鑫要求大学招生进行“文化考察”,但受到“文革”新贵集团的抵制,攻击此举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毛泽东的侄子、有“辽宁太上皇”之称的毛远新借铁岭考生中冒出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发难,致使邓氏新政夭折。当年四川“文化考察”科目只有语文、政治、数学三门,数学考题深度大约相当于“文革”前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即便如此,“考查”成绩也没有在学校录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我当年的“考察”成绩是数学100分,语文95分,政治81分,但未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后来有幸被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录取,两年后毕业留校执教。

2、四川省(包括今重庆市)高考于1977年12月9日开始,理工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数学、理化,总分400分。文科除前三门外,变理化为史地。我的总分是282分,分别是:数学73分,理化55分(估计是物理80分,化学30分),语文81分,政治73分。

3、当年“知识青年下农村”运动虽未停止,但允许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因此参考人员年龄差异很大,从十六、七岁的应届生到三十岁出头的“老三届”。“老三届”泛指初、高中1966、1967、1968共三届毕业生。他们从1966年中到1969年初均在“激情燃烧”地闹革命,此后几乎全部成为下乡、回乡“知识青年”。

4、“政审”即政治审查。当年“以阶级斗争为纲”,主要审查一个人及配偶的家庭出身,还要审查其“家庭主要成员”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主要社会关系(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是否有“政治历史问题”。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就是要审查“解放前三年”其家庭经济来源。如有“剥削”,即为地主、富农、资本家等。如此家庭出身者将在就学、求职、晋升等多方面受到歧视。“政治历史问题”包括“解放前”加入过国民党、三青团等“反动党团组织”,在国民政府里、军队里任职等等。“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有“政治历史问题”同样会严重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5、1977年高考,四川初定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为240分,但无法足额招收,只能降低标准。据说当年温江地区高考总分及格率不到1%。据不是很可靠的记忆,当年四川省(包括今重庆市)共五十多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不到两万人。

                                                                          2012-06-02
 

 为之60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4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