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苦难”——知青问题思考之三 作者:木瓜


 

 谈“苦难”

    ——知青问题思考之三

1、

一晃,从云南农场回来快三十年了。但离开前那一幕幕依旧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每当谈起它总会想到一个字:“逃”。有人说是“逃亡”(或胜利大逃亡)。何谓“逃亡”呢?一种解释是出逃在外流浪,另一种解释是逃命,逃离死亡。我倾向于后一种解释,这种死亡不是身体的消亡,而是精神上的:既如果不出来,这一辈子人生基本完了。

还有人说是“逃离”。逃离是对那个地方产生害怕或厌恶情绪,逃也似的离开。它往往是人们面对灾难本能的一种反映。拼命逃离是为了求生。对知青来说就是去追求新的人生。

我认为这个“逃”字既形象又恰当,它反映了当时的场面和知青的心态,同时也是几万知青在最后阶段用行动给上山下乡运动做的一个注释:灾难。

这灾难给我们带来生活和劳动的苦。虽然我们的生活也有笑,有唱,有穷开心,但当夜深人静时,想到前程茫茫,不禁黯然伤悲。每每看到别人用各种方式离开农场,我们心里更有一种酸苦的感觉。这感觉与远方父母的思念和担忧是相通的。这已不是一般的苦了,它是生活和精神双重的苦,是渗透到心中的苦。苦到心里去的苦叫什么?叫“痛苦”。

又是痛苦又是灾难在词典里称作“苦难”。

于是有了知青写的书:《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于是有了知青的话语:“苦难是一种财富”。

于是……


2、

既是苦难,那么这苦难具体是哪些呢?由于知青各自境遇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我仅依据个人的感受和对底层知青的观察整理了一下,有以下几条:

1,向往和愿望同现实存在着太大的差距,自己又无力去改变,时时被一种无望和失落感笼罩着。

2,城乡的巨大差距使得知青感受到了地位的卑微和屈辱。

3,单调、闭塞、艰辛、困苦的生活使知青深感日子过的无味。

4,失去了自己支配自己生活愿望的权利和自由,(想回家不能回家,想读书也不可能,生病了想辞职回家也不行)有一种被强制的压抑感。

5,生活苦,劳动苦,精神生活枯糙。

6,吃苦没有回报,也看不到出头的日子,感到无助、无奈和悲哀。

从以上归结可看出,知青的苦难更多属精神层面上的,如果单是物质上的苦,知青完全能够承受。事实上知青群体是不怕苦的,他们也吃的起苦,之所以他们最后纷纷逃离并不仅是因为苦。而是承受不起上面所说的那“苦难”。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知青总要忆苦,而同样的生活和劳动环境,当地人或原农场职工没感到有那么多苦。在79年知青离开农场时,又有大批农村的人挤着要进农场。

这样,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洋插队的人,他们当时在国外也苦过,但他们很少谈苦,他们往往很自豪。

那些做老板的人,他们承认创业的苦,但不会说是苦难。

那些民工,他们承认挣钱的苦,挣到钱,他们很高兴,认为苦的值。只有那些受骗的民工,苦了拿不到钱,才是苦难。


3、

苦难伴随着愚昧,同时也产生愚昧。它使我们知识贫乏,对我们民族的文明进程是一种倒退。

苦难浪费了我们最富有创造力的青春时光,改变了我们人生的轨迹,对我们一生的损伤是无法估量的。由于是整整一代人,因此对国家民族的损伤同样是无法估量的。

苦难不同程度地摧残了我们一代人的身心健康。

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但这财富同个人或国家所受到的巨大损失都是无法相比的。


4、

人类从本质上来说是追求舒适而拒绝苦难。人们喜欢追逐财富,因为财富能够带来舒适和美好。只要是在一个相对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里,这种追求本质上是推动社会向文明和富裕发展的动力。没有人喜欢苦难,苦难带给人们的是痛苦,没人喜欢痛苦的感觉。社会强行将一代人推向苦难,其做法是违背人性的,是对人性的摧残,是历史的倒退,也是上山下乡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


5、

我们经历了苦难。其实那年头大部分老百姓都与苦难相连,只不过知青的苦难以及对苦难的感受更深重一点。这是整个国家大政方针造成的问题。因此,当我追寻苦难根源的时候,发觉我们民族的苦难是一连串的,造成苦难的根本因素往往又是一脉相承的。

57年的那场反右,55万右派近二十年屈辱的日子,承受的苦难远在我们之上;大跃进后期农村饿死上千万人,他们又何至是苦难呢?命都没了;胡风以及牵连到的一大批文人,也是近二十年,关的关,死的死,疯的疯。这都是怎样的苦难啊;还有那些地主富农及他们的子女们,多少年一直过着被侮辱,被排挤的日子……。

谁造就了这些苦难?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革命”的结果就是造成这些苦难?难道以“革命”的名义就可以将另一部分人推向苦难吗?我不禁要问: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造反是否有理?

严格来说,任何以“革命”的名义将另一部分人推向苦难都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虽然我们经历了苦难。但对苦难的追问和探求还是太少。对苦难的美化却时时可见。

苦难再一次降临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头上,这是有可能的。

                                                                          写于 2007-09-14


 木瓜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6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