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聯想·少年時的夢
作者:山人
|
|||||
母親節的聯想 小外孫出生差不多兩個月了,二女兒今年是第一個母親節.自從有了小外孫以後,她和大衛看整個生活都改變了.以前,女兒是個很活躍的人,平常喜歡游泳,打羽毛球,行山等等,一有假期,大多數會去旅行,近年來她去了台灣,韓國和歐洲,還有國內不少地方.可是,現在一天到晚都呆在家裡,整個注意力都放在她的兒子身上,他開心,她就開心,他哭了,她就緊張.他不舒服,她就擔心了.現在才是一個開始,將來還要找嬰兒中心,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漫漫長路要走. 做母親的都這樣,以前女兒出生時老婆大人也是這樣,辭去了工作,整個精神都放在三個女兒身上,陪伴著她們一起成長.幼稚園開始,大人就陪伴著女兒一起讀書, 每天檢查她們的功課,很緊張她們的成績,更緊張的是她們的健康,女兒小時候一發燒,我們晚上就不敢睡覺了,兩夫妻輪流著看守著,喂她們吃藥,給她們量度體溫,病好了又幫助她們補課.從找幼稚園開始,一直到小學.中學,大學,每次轉折都是老婆大人最緊張的時候.雖然女兒高中以後,大人在功課上不能幫助女兒了.可是在生活上的照料却是無微不致,特別是考試的時候,女兒在中學會考和大學入學的高考,更是老婆大人的大日子,她顯然比她們更緊張.女兒大學畢業和碩士畢業典禮,老婆大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參加.她臉上的笑容比女兒更燦爛.女兒出嫁的時候也是這樣,打扮得跟女兒一樣漂亮,怪不得有親戚開玩笑的說有兩個新娘子. 天下間的母親大都是這樣,每年的母親節,香港的報紙都登載一些特別感人的偉大母愛的故事. 我的母親是一位很平凡的母親.可是她對我們的愛是我們兄弟姐妹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我出生得不是時候.因為那是外公最倒霉的時候,幾亩土地被沒收不說,還被鬥爭清算,舅父阿姨移居香港,要不是有了我,母親也會不顧父親的反對,移居香港,一位要好同學已經幫母親找到了教席.要不是有了我,母親後半生的歷史一定不是這樣.好多年以後,在窩打老道山的一個豪宅裡,母親當年的這位要好同學還對著到訪的我們兄弟感慨萬千. 雖然如此.母親從來沒有嫌棄我,我小學時在母親任教的學校裡讀書,一直成績名列前茅.好幾次代表學校參加數學比賽.母親一直以我為榮.從未想過要不是我,她後半生一定不用吃這麼多苦頭.六十年代初,一家人都吃不飽,母親常常自己挨餓省下多一口糧食給我們,她說我們兄弟姐妹正在長身體,現在再看照片,那是母親一生最瘦的時候.簡直纤體到極度.我們當知青的時候,父親說,母親常常暗地裡流淚,每到打風季節.母親就擔心到夜不能眠,記掛著在珠江口那個小島生活的我們兄弟,還有在博羅山區生活的姐姐.接到我平安到達香港舅父家的來信,哥哥說.母親從心底裡綻出了笑容.可是很快又為母子這一生能否再次見面傷感.那又開心又流淚的神情好多年以後哥哥還記憶猶新. 外婆也是一個好母親.年輕的外婆跟著身處高位的外公東西奔跑.南北駐紮.燈紅酒綠,交際應酬之餘,常常想起遠在廣州跟著外曾祖母一起生活的年幼的母親舅父和阿姨,生活極度繁忙之際還常常一筆一字寫信叮囑他們.外婆出身貧窮,讀書不多,可是文筆的通順和字體的秀麗却教人嘆息.人家說,大概是外娑這個一生執筆最多的時候操練出來的.我至今還保留著幾封外婆晚年從廣州寄來給我們的信. 我讀小學的時候,正是三年自然災害,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外婆住在鄉下,在鄰近的舊房基地一块石頭,一块磚頭的搬走種出一些蕃薯,芋頭.南瓜,當然也包括生產隊分給他們的糧食節省下來拿到城裡給我們一家.外婆也幫助工作繁忙的母親帶大了我們兄弟姐妹幾個. 外婆和舅父阿姨分開三十多年才能見面,外婆八十高齡還不遠萬里移民加拿大,為的就是補回和舅父一家一起生活的那段空白.後來又因為記掛著我們回流廣州,外婆一生顛沛流離也是為了一個家庭和兒女. 外曾祖母也是一個好母親.外公幼年失父,家庭貧窮,外曾祖母母兼父職,以人傭耕養大外公兄弟,後來外公公務繁忙,連連征戰.外曾祖母領著母親,舅父阿姨還有幾個收養的孤兒孤女一大家人在廣州生活.事無大小親自處理,嬴得了好多人的尊重.外公雖然身處高位,手執重權,可是一生對外曾祖母恭恭敬敬,侍奉至孝.從未半句頂撞.外曾祖母走的時候,正是六七年文革高峰時期,一切不能依據舊例,可以外公依然長跪在外曾祖母遺體前面,長哭流涕,七七四十九天不理髮不刮髯. 那幾天很多親友鄰人都來送行,好多人不怕'"外公家歷史反革命"'的黑帽子.幫我們做事.可見一生行醫救人,願意幫助別人的外曾祖母贏得眾多人心.鄉親稱她為"眾人的母親." 不論任何年代,天下間的母親大都是這樣,"平凡而偉大." 讓我們為天下間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喝采,并且祝福她們健康,快樂.永遠美麗. 2012-05-14
不過,我還是很感激他,一個人的工作,要得到別人的欣賞也不容易,只是,人與人的相遇,相識,相知,要講緣份,不是在合適的地點.時間,是不會有結果的,老板和伙計是這樣,朋友之間也是這樣.男女之間天更是這樣.而緣份則由上天注定,不能強求. 說到我和建築工作的緣份,真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我父親在大學是修讀建築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改行做了會計.一做就是幾十年,直到退休.可能是他對建築的興趣還是很大.也可能是他想有一個兒子繼承他的志願吧,很小我就接觸到他讀書的講義各資料,當然那時是什麼都不懂,只覺得那些圖紙很有趣.小時家里的幾幢房子也沒有什麼租金可收,缺乏資金維修,一到雨天到處漏水,冬天里則四處漏風,住得很不舒服,常常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學會建築,修好房子,令家人和自己住得舒服一點. 真正接觸到建築是11歲那年,我姨丈從東北回來,在我家裡住了一年,他是個土木工程師,建過房子,修過橋樑.他很喜歡我的文靜,有空的時候,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寫仿宋字.繪制一些簡單圖紙,是我的第一個建築老師. 真正開始學習建築工作是在那個小島從一個小工做起,開始的時候是做一個雜工,帮人家開灰和運送建築材料.幸虧遇上一個好的師傅,他大概覺得我是一個可做之材.很短時間就教我學會了建造一間房子的基本功夫. 來到香港以後,人地生疏,也不知道做些什麼工作好,還是選回了比較熟悉的建築工作,人要生活,總要做一份工作維持. 少年時候,看過一套電影,描寫的是一群建設者爲了建設祖國.帶著圖紙背著行李,一個又一個城市的建設,心裡很感動.希望長大了也能跟他們一樣,可以真的到了自己也一樣,才知道那種日子其實很苦工作的壓力不說,光是工餘的那種孤軍,寂寞,思念家人的感受就挺難受的. 從事建築工作幾十年了,有苦.也有樂.一言難盡,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完了少年時的那個梦. 2008-11-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