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龙:《知青》观感 作者:东海搜集


 

  《知青》观感

作者:顾龙

来源:察哈阳知青网

《知青》电视剧开始播放了,我也是知青,还是兵团战士,边看边议,也算在网上与晓声交流。


(1)

知青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各自的故事;每个知青都有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所以没有评价模式。周萍咬破手指写血书故用纱布缠着,太假的细节。写血书是用针扎手指,挤血成字。再说,写血书,是那个年代无奈之举,要表忠心!但真入伍了,不会将写血书挂在嘴边“飘扬”的,那是出身不好的血印,更不会说出“出身不能选择,革命道路可以选择”的豪言壮语。写血书,并不是壮举,那是无奈的屈辱,谁写过谁就有数!那时,要说出来,吴敏之流会羞死你的!

赵天亮开口背一句毛语,与此人性格不符。当时,读背语录,是会前、报告的一种教条形式,在写家信时,也会用上一段。但生活中,没有老来用毛语作“导语”的。


(2)

河边女生磨镰刀,景色很美,此景只有北大荒才有。但吴敏这哈尔滨女孩太苍白,掉色!她父亲是造反派小头,就会有如此大“左”气?在剧创作中,还是有“三突出”味道,可爱的吴敏成了可悲的开口“毛语”,瞪眼训人,太概念化,与其年龄不相符。

有剧评说:这几乎是第一次在知青题材的电视剧里看见大片的麦子和挥舞镰刀,简直有点激动人心。此公一定没下过乡。剧中,周萍讲的才是知青话:啥时候能割到头呀!这不是吴敏轻巧的批评是“娇气”、“资产阶级思想”,而是城里人哪见过这广阔天地,麦田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徐进步“小黄浦”说了真话,机械化,为啥还用小镰刀?不科学化,没人性!当时兵团左派提出“小镰刀战胜机械化”!不是抢时间,而是证明“人定胜天”!

剧中,用小镰刀收麦是不真实的,兵团麦收时间紧,全是机械化收麦,人工会很浪费!知青只是用镰刀“打角子”,就是康拜因转不到的地角边,用人工小镰刀收割。用钐刀打草有,打麦子关键是麦穗全掉地里,咋整?

而割黄豆是用小镰刀,豆熟后机械不好收,那才是累活,还发一个手套,露手指的。

知青到兵团时,主要是对付苏修,“屯垦戍边”,当时的六个师的信箱代字:“建设钢铁边防”,如五师就是“边字514信箱”,边字是五师,514是团的编号。所以,指导员在麦田边的动员,是用了今天农垦的话,即兵团打粮养活一亿人!那时,自己都养不活呢!

谢菲在与吴敏争吵时说,我们都是“红五类”!什么是“红五类”?红五类指: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下中农。(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还没“民族资本家”呢)

其实,兵团战士不全是“红五类”。当年,上海知青家庭出身填“职员”很多的。农场组织部的人就查祖宗八代,结论“职员”是没有的,以前都是破落地主、富农逃到城里,摇身一变成“职员”了!可笑吗?真有“职员”的知青成了“破落地主”,到兵团“家庭出身”也改了!幸好“改革开放”,家庭出身不用填了!否则,我们的后代应填“革命军人”了。


(3)

放了6集了,还没很震撼的印象。但是天亮、周萍、齐勇等各地知青的扮演者,却演得真切。这些天真的面孔与自然的表演,让我们看到当年的影子。《知青》在演员选用方式上完全反市场潮流而行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追逐名星效应拍片已是一种常态,由新人挑大梁的电视剧是不多见的。总导演张新建说过,大量推出年轻演员,是因为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时年纪都不大。这些年轻演员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与那个年代的知青非常相似。张导真会建新,启用年轻演员,这比用大牌明星装嫩更有分量!

电视剧中,为了反映那个年代,用几乎每个演员都佩戴一枚毛主席像,可以说每一个场景都是,这不真实,也不可能,特别是收麦子时。对毛像章与语录、塑像是一样要“请"的,损坏了、丢了,都是犯罪。像吴敏的“语录”事件,可成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恐怖!


(4)

一份哥哥遇难的电报,让赵天亮作为“逃兵”,从北大荒兵团来到陕北坡地村,这就是《知青》以时空跨越、情节来回交叉的叙事结构,但这就是立体而全景展现知青的真实生活状况吗?“知青”是对那个年代的下乡知青的特指。因为,还有一批留在城里务工的知青,他们曾在看此剧时问:难道我们不是知青?显然是不对的。而由于这些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更艰苦,也曾出了张抗抗、叶辛、孔捷生、梁晓声等下乡知青作家,写下乡的事多了,“知青”就特指“下乡知青”了。尽管兵团、插队、林场、劳改农场等,所处的环境不同,但是坚毅、果断、奉献、友爱是下乡知青的共同特质,亲兄妹、一家人都不会像下乡知青那样24小时吃住干活在一起(当然睡分男女宿舍),而且十年呀!所以,《知青》打动人的,还是那亲如家人的知青生活的故事,框架只是那些年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下乡”才有感染人的那些事!

赵曙光花15元买“禁书”的故事,有模仿之嫌,在《高考1977》中有过,老支书雇“公安”吓知青,然后“保护性”拿走书,故事既不新鲜,也不感人,在陕北不让唱“信天游”(东方红,也是陕北民歌,文革的“国歌”)都叫人晕,几本世界名著(好像《牛虻》,某些造反派还推崇过)在偏僻的穷山沟的坡地村就会带来如此“恐怖”?

同样,春梅对天亮说哥哥从歌王成为哑巴的事,与《年轮》中郝梅的命运相似。她从新疆引进一批鬈毛羊途中,被同行的上海知青奸污了!回到连队后肚子却一天天大起来,有一天事情终于败露,而那名上海知青是个胆小鬼,为这事吓得跳井自杀了!这就使她有口难辩,说不清楚。当时堕胎已经晚了,孩子只能生下来。孩子生下后,她成了女知青宿舍的一位母亲!可是却没有丈夫!没领结婚证!这使得当年的她没有了勇气活下去!她自杀过好几次都没自杀成。最后一次喝了农药,彻底烧坏了声带,从此成了哑巴!这样雷同的细节,被称为多产的知青作家是素材贫乏的原因?知青的感人故事很多,没必要“吃人嚼过的馍”,更没必要“炒自己的冷饭”。


(5)

第10集中,有一场造反派之女吴敏想教训民族资本家之女周萍,结果被雇农后代、班长孙曼玲用背老毛语录压住了。这场景,想来80后的观众看不懂,而60岁的知青又不想看——不真实!晓声在剧中塑造吴敏这人物,就想能唤起国人对于特定时代深沉的追忆,那就是“文革”!但是,吴敏却是那么“标签式”的人物,开口用语录训人,这真是晓声创作的软肋,因为他无法把握文革中知青运动的实质。

“文学是人学”,当年晓声写《今夜有暴风雪》,刻画知青的爱情,所以打动人。我曾在京与他交谈,我提出结尾知青为返城一起去团部,是理想化的结尾,因为知青办病退,没有抱团的,因为大部分人的病历是假的。晓声说,不能真实地写,只有理想化。

1999年10月,一家新闻周刊采访晓声,问:你怎么评价知青生活,评价这一代人,这一代人经历的青春岁月?他说,我觉得说评价都是愚蠢的。它的前提是建立在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不是一种选择。它是一种被时代所抛弃的命运。这个时代不是抛弃个人,而是抛弃群体,抛弃一代人对那个时代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人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那你说应该对它作出什么评价呢?很难用几名话来评价它。如果我们从积极一面来评价的话,就是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命运,它磨练了这一代人。从另一端评价呢,正是这样一种抛弃,它也耽误了这一代人。这一代人当时好多高中生是可以上大学的。而当时这么做,为了国家,不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嘛,因为这么多青年又不能就业,又不能上学,在文革时期。这三方面,你单独地从任何一方面来评价的话,都会有失偏颇。

那么,才过去13年,晓声写《知青》怎么就忘了自己这评价,而要去反映被抛弃的群体中的个人,就像吴敏,太离谱了!就说吴敏,当知青第一次拿到家信,她也不是与大家一起哭了,那为何不出来念语录: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为何不训斥这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因为,吴敏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知青女孩。

还说孙曼玲,其实也算不上地道的“红五类”,他哥哥是关在大牢里的犯人,她与弟弟现在是犯人家属吧,为啥没开除呢?这足见晓声在编故事时的逻辑混乱,还是对“文革”大背景下的知青运动难以把握。因此,不真实会让知青不想看,起码不看也不会牵挂,也没像看《甄环传》那样少看一集都不行。

不必为知青运动贪“大”求“新”,好好写被时代抛弃的知青群体的坎坷经历。电视剧就是寓教于乐,像看政治说教太没趣了吧。


(6)

有网友说,晚上看《知青》,白天看顾龙(的感受)。这有点过奖了,因为我是知青,对《知青》发点观后感,也是情理之中。也有网友说,你老挑刺,与伟大的知青作家梁晓声过不去。其实,敢写知青史诗,就不怕知青议论吧!

今天看到周萍默默离开七连去山东屯,又在听到梁支书实在的要培养她成为“可以教育好子女“典型的话后,那一脸的无奈、哭泣的不悦,演员傅晶入戏,将阿拉上海女知青演活了!

傅晶近来在自己微博上写道:《知青》每晚正在央一播出,大家有看嘛?这戏拍摄足足耗时了7个月之久,小傅同学在北大荒经历了三个季节,想想都很难忘。好多观众都说很喜欢我出场时的装扮,我自己也很蛮喜欢的,不过当时貌似很狼狈呢,......能演好知青的演员都能成功,《高考1977》女主角周显欣成了新星,傅晶正成为中国演艺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因为你们有1700万的知青观众!

还是要说一点毛病。吴敏在与知青吵架后,拿到造反派老爸写的“秘信”:说了知青下乡是国家的权宜之计,以后会招工、会上大学,因此要女儿与大家搞好关系。在烧了信后,这最苍白的人物,频频向上海知青鞠躬道歉。太不真实了!当时能知道下乡内幕,一定是高层决策者。而知青运动的高级档案,至今没有解密。老毛的12.21批示是在什么报告上批的,未知。这种创作方法,前已评说过一次,将今天的推断,作为当年的知情“秘信”,吴敏不该下乡的!


(7)

知青别以为自个有多伟大,就是一被“抛弃的群体”!可不,昨晚8点档,给“上合文艺晚会”挤了,也不打个招呼。那儿个年代是,今儿个年代也是。

这戏的总导演张建新在将拍《知青》时,就夸知青说:知青在逆境中展现的高尚精神品质是值得肯定的,知青们是值得敬佩的。还说,从精神思想上来讲,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把荣誉看得很重。英雄主义、集体主义,都是今天这个社会缺失的,现今倡导个性张扬,人们活得越来越实际,年轻人的拼搏精神和生存能力不是太强。能够让大家反思、领悟,这也是我们拍摄的目的之一。

读到此,观者就会明白,这知青戏为啥没有激奋点,导演老想教育人,他太不了解知青,更不了解“知青二代”。

代沟是永远不会填平的。其实,许多知青觉得用那个年代的精神来说教子女,换来是“叛逆”!80后比我们知青优秀,他们有父辈的坚毅、吃苦,更可贵是有个性、有人格,不随大流。我很想写写“知青二代”!我可以说,这部《知青》,不是他们的菜!

今天看13、14集,发现两个“发誓”的故事,一在陕北,一在东北。

陕北说的是韩奶奶死前,对赵曙光说,希望知青能留下来为坡底村多做点事。曙光代表知青发誓,请奶奶放心,一定留在坡底村。没想到,刘江、武红兵都反对,说曙光不能代表他们发誓,他们想家,要回北京,不可能当一辈子农民!这是真实的,晓声也说过知青是被赶下乡来的,那么扎根是精神口号。当年,北京革委会来慰问北京知青,一人发一双解放鞋,誓为“扎根鞋”。没想到,部分知青穿上解放鞋,率先返城了,自己解放自己了!

另一个“发誓”在东北兵团,赵天亮藏在枕头里的曙光写给张敢峰的信,结果被“小黄浦”发现,男一班都看了,象中毒一样恐怖。看到这里,怎么感觉像现在泛滥的谍战片里在白色恐怖环境下的感觉呢?其实,当年不会因为一封信而株连一个班,那是农村,很简单的处理,就是天亮将信烧了,就没事了,更不值得全班“发誓”呀。记得《南京之歌》也是作者倒霉,唱过的人是不会有事的。在那时叫“揪一小撮”,否则谁来种地?

想要从“发誓”表现知青集体主义,太低级了。那个年代“发誓”是流行的口头语,但基本在无奈时做的表白,谁信哪!?

再挑个刺,割黄豆戴一副线手套,败笔!起码晓声没干过此活,黄豆有刺,戴线手套惨了,一是刺球粘在线手套上,就甭割豆了,摘刺都费功夫,二来线手套也刮坏了。当年是发一只露手指的猪皮手套,用来抓豆箕,另一只手握镰刀是不戴手套,剧里双手戴白手套,假了!《甄环传》的温太医是教礼仪的,对戏中所有的角色的礼仪服饰均做到真实,这就是导演的认真。一部剧,细节不真实,就会不叫座,不叫好!最后收视率不理想。


(8)

三个月了,七连临时的班长要改选了。这是值得商榷的细节。

当年兵团组建,是屯垦戍边,就是将知青放在边境,与苏修对峙。还是解放军的序列。兵团知青均晓得,班长、排长都是领着干活的。为关心女知青,设一女副排长。剧中选举班长是场没有的事,主要是铺垫吴敏的落选检讨。这还有选票,很认真。“假作真时真也假”,知青生活的特殊细节,不代表这一群体。


(9)

真是越看越糊涂了,许多故事编得太离谱了。

周萍,梁支书要培养她做“可以教育好子女”的典型,又让她去与天亮谈恋爱,将来回兵团,这可能吗?兵团是“最左的地方”,兵团战士是不准谈恋爱的。孙敬文要天亮娶周萍,当家属也行,这又可能吗?

方婉之是上海资本家的女儿,父亲还受陈毅夸奖。她来北大荒的故事,什么找小姨,又是什么遇上她后来的丈夫,结果小姨死了,她考农机学院来大荒,最后她丈夫也死了。那么,她出身资本家,在文革的兵团,不仅没受牵连,还当了排长,这又是那门子事?兵团不接收周萍这资本家女儿,却可以提方婉之这上海资本家女儿当小官?资本家女儿还有不一样的?全乱套了!

火车上的小干部揭发、好民警的保护,齐勇与孙曼玲的“情窦初开”,这简直把人搞糊涂了?是暴露文革,还是写知青?

看到此,我真的有点不想看了。但是我的老领导,谭参谋长也来谈观感,老革命比我说得透,他说:正是由于这样的无悔主题,所以编导和导向一致说“苦难是财富”。把苦难变财富?啥子逻辑?须知苦难还可以摧残人的精神和肉体,况且苦难可以延续:许多知青返城后找不到工作,有些人虽然找到了工作接着又下岗,成为城市中的赤贫。只是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才使他们有所解脱,但他们已是霜满两鬓的花甲之人。苦难就是苦难。不能反思、正视那段苦难岁月,反而竭力粉饰和美化,从中寻找出诗意来。这是对我们几千万知青的侮辱和嘲笑,对于后辈则是欺骗和愚弄。

也巧,今《兵团知青网》给我发来一条短讯:我们这里有几人对梁晓声的《知青》有看法,想约几人评论一下,如你有同感,可发文来。我就回信,在查哈阳知青网上有专栏每天边看边议,可选用。我在文中表明,知青的感受每个人都不会一样,晓声的感受是晓声的,我是我的,千万别来“大批判”,就像沈战友、谭参谋长,或者以后还有某某人会谈观感,但是对文革的知青档案未揭密时,谁能说明白?

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晓声写了45集也不易,他毕竟在兵团呆的时间不长,他也曾经搁笔不写知青了,真的不易,只能是勾人回忆,谁能定论?


(10)

看来,晓声还是离不开写知青的爱,也就在这点,使该剧有点看头。

和孙曼玲一个宿舍的女知青林红,其姐姐在插队的时候出了意外。林红闻讯后哭得很伤心,孙曼玲很是同情她,让知青们捐款,林红非常感动。

住在海边的回乡知青李鸽一个人带着儿子涛涛生活。涛涛的父亲早已经牺牲,但是李鸽不敢告诉涛涛这个事实,一直骗涛涛说爸爸出海了,于是涛涛每天都坐船上等着爸爸回来。李鸽怕涛涛认出门口贴的是“烈士之家”,也不敢教涛涛认字。七连知青付正非常同情这对孤儿寡母,决定抽空教涛涛认字。但李鸽叮嘱不能教“烈士之家”四个字。

涨潮了,大风大雨中付正想起这个时间涛涛可能在船上望海,他不顾危险地扑了出去。为了救涛涛,付正牺牲了。涛涛想付叔,李鸽又骗他说叔叔出海了!

北大荒。兵团的探亲假批了下来。获得批假的知青们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家,赵天亮决定带周萍回家见家长。

齐勇辞掉班长一职,要当七连的弼马温。孙曼玲去马棚找齐勇,逼问他在火车上时为什么趁自己睡得迷迷糊糊时偷亲自己,齐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百口莫辩。其实,他俩相爱了。

这些充满爱的情节,在那个年代并不会被压抑。所以,写知青应在这上多花点笔墨,少一点开口毛语,别让大家看完《知青》,就一个印象:知青就是吴敏、高卫东那样的,熊样!知青是有血有肉的,那左得可怜的人也有,只是一小撮,直到如今还那熊样,还想谱写知青史诗,要与长征组歌媲美,知青没那么伟大吧!


(11)

《知青》播放已过半,啥叫“知青”也颇有议论。有报纸作了“名词解释”:即“知青青年”的简称。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好像“知青”由此而来。错,那时是少数的,叫垦荒青年、支边青年。知青,还是从1968年12月21日,毛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貧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全国开始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知青运动”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涉及2000万人。毛讲的“知识青年”包括当时所有中学毕业生,他们都是有知识的青年,由于上山下乡的青年多,远远超过留城的青年,以后“知青”就变成“下乡知识青年”的专用词了,难怪中学留城、当兵的同学看《知青》后,不满的说,凭啥说我们不是知识青年,我们是“无知青年”?

《知青》播放过半了,晓声称“艺术品质还保持着一种本然的清纯,还没有影视圈常有的商业味道”,但转口又谈收视率不错。“三、四集的平均收视率为2.318%,市场份额为6.535%,单集最高收视达2.634%,保持了较高的收视率”。

收视率为啥,不就是为了吸纳广告,这不自相矛盾吗?拍一部片不易,不讲经济效益,去喝西北风!

晓声编出“兵团”、“陕北坡地村”、“山东屯”,不就想来个全景式的知青工作生活状况,结果场景拉来拉去,这有4、5集说兵团那点事,主要是探亲,将陕北的知青忘一遍砬去了!这种“抽风式”的结构,不会有高收视率的。


(12)

今天报道,晓声否认将残酷岁月浪漫化。其实对网上的议论,也包括我的观感,并不需要晓声呢苟同。因为这是电视剧,是晓声的创作,你已写了、拍了,就该让人议论,甚至说一些不同意见,你写的就是对的?你剧中的天亮爸说的是,要有点男人气!

晓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文革”是一场造成巨大灾害和危害的运动,这没错。但是在彻底否定“文革”后,至今也没有明确否定过“文革”派生出来的上山下乡运动。

晓声觉得人们对这段历史模糊了,有文化责任呈现那段历史,颇有“铁肩担道义”之志,要对“糊涂者”击一猛掌!但是,《知青》就能评判知青运动,“绝不能过滤‘文革’极‘左’特征”?

复旦大学一位知青教授在谈《知青》时说,这里首先要澄清一点,在研究者那里,往往把知青运动和知青本身或者说这场社会运动和知青本身的经历混在一起。社会运动和个人经历,实际上有关联,但在做历史研究时应该有所区别。他认为“无怨无悔”、“磋跎岁月”等很多说法都是知青亲历者对那段经历的感受,这不是历史学的分析和结论。

其实,《知青》是电视剧,所以编剧总会挖空心思将“兵团”与“陕北”要拉到一起。今天,总算又听到“信天游”了,不过是硬让天亮的父亲、一个“瞎军人”去陕北。

“偷听”历来是对无法连结故事的“馊招”,这““瞎军人”在屋外一听,发觉儿子曙光分钱有问题。于是故事编下去了,这真是“瞎扯蛋”!

回想“瞎编”还有26集,蔡宁的胃病到哈尔滨发现是假的,他为“病退”,用马尾吊一个铅块,吞到胃里,一头缠在牙上。这时,一女青年说,有病也得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不论探亲开放与办病返的时间距离,这女青年要不至今未回城。

有篇文章这样说的,70年代初期,下乡不久的北京高干子弟开始通过关系参军、返城,有的甚至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引起各方不安。70年代后期直到“文革”结束,有了困返、病返政策。但除了少数是独生子女困返外,大部分是无病的“病返”,一直没有拨乱反正的措施。很大一部分人是通过这种“不正当”的途径回来的。另外一种解释:此举得到当地医院的“同情”、百姓的“宽容、理解”,为知青开了证明、并放行,接收城市“默许”了。当时通过77、78级高考让其中少数佼佼者进入大学,对大部分人全凭他们各显神通,看着他们自己挖门子、走后门“病返”回到城市,在街道集体企业安排个岗位了事,重新从头干起。这样做未免做得太羞涩了吧。

还有周萍那条白色羊毛围巾,不是感恩送个了招待所老板了,答谢救天亮之情,但在回北京时又缠在她脖子上了。编故事,别拍脑袋,更别忘了细节!


(13)

都看到30集了,按理说应该是“而立”的水平了,但是将与我一起写观感的“谭老爷子”整急眼了,他写到:“我感到他们的解释把我们当成傻子,原来还打算看下去,经他们这样一解释,我这个“80”后(我已80岁)也决定不看了。从此不再写《知青》剧的观感了。拜拜!”谭老爷子,您老犯不着为一部戏恼火,伤身体!又不是中央文件,一部娱乐片,看着聊聊,消遣消遣么!您可得坚持看下去啊!因为知青网友还等着看您的观感呢,您要是再不看的话,那我们知青真成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一代人了,拜托了!

晓声与团队有共识:绝不能过滤“文革”极“左”特征,现实题材一定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定要追求史性和诗性,绝不搞虚假的现实主义。(6月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说)。

就说这陕北的几集吧,春梅一个初中毕业没几年的女孩,在天亮离开坡底村时,恳求天亮“亲”一下的独白,什么现在不亲,以后嫁人生娃就不能“亲”了,是“伤风败俗“!一个女孩在那个年代,对爱是朦胧的,说这话太离谱吧,或太浪漫了!

我过去的农场,有过青少年性过激,他们也是看到知青间的“亲热劲”,还有就是看法院判决公告,上面有强奸的描述。在这青春期的性诱惑下,这些孩子在校园后的菜窖里干“那事”,在讯问时,他们对“那事”是模仿、意识是朦胧的。也许,春梅是“特例”,但在现实主义创作上太“虚假”了吧。这不象在“文革”极“左”年代吧。

还有写的公社牛主任,也真太牛了!今天来写“文革人物”,不该是刚粉碎“四人帮”后的“伤痕小说”的手法了,写的“文革”人物是标签化的。牛主任的塑造,还在那个水平,人们对“文革”的思考更深了,这种“动漫”的人物有点可笑,更可笑的主创人的水准。

前面说过,赵父去陕北是结构需要,但他从那里回来,“程璎”的崇拜者,受到“知青”的教育(两个儿子),放下了“老子”架势,同意儿子的两门婚事,这应列为“父亲节”的典范。但是,观者不明白,是赵父思念晓兰,还是要去体验“接受再教育”(肯定不是頻下中农),还是千里教子,说不清也看不明白,反正回来,赵母说他变了,还慷慨激昂地说:中国没有病!(曙光说:中国病了!),真是“孺子教父”!

前两天,上《黑龙江兵团网》,讨论《知青》一两篇,其中一篇说,编剧写陕北插队?陕北的戏,概念出发,假而平淡。有人提醒我,十八大召开在即,接力棒将要交到有过知青经历的一代身上,那些领导人只有西北插队的经历,所以……。读到此,说的人“文革”遗风太深,对晓声的创作作出如此评价。

有人说,写的人没陕北经历,但晓声有兵团几年的经历,也没写得很好,文艺创作是创作,不是个人日记,写《悬崖》的也要当过满洲国警察?可笑!


(14)

今两集讲到七连建立边防巡逻班,那男一班“手握一杆钢枪”在黑龙江边驻守,英姿飒爽!就想到在兵团都知道的毛主席1968年“六一八”批示,至今44年了!

正规的说:“毛主席亲自批示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激昂的说:“毛主席批示照边疆”“六一八批示永放光芒”。那么,毛主席的“六一八批示”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中苏边境线长达7,500公里。这条边界线,完全是十九世纪中叶后沙俄趁中国“大而弱”之时,通过武装侵略强加给我国清朝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划定的。1968年中苏边境线中,在东段的黑龙江省就长达近3,100公里。

1965年秋,中苏边界日趋紧张。1968年6月30日,沈阳军区党委根据中央“六一八”批示,成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时,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李少元少将(军区副政委兼任兵团政委)、颜文斌少将(任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主持兵团工作)、程克廉(任兵团政委)等三千余名军官接到命令后,均在第一时间内从四面八方开赴屯垦戍边的战斗岗位,承担起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使命。

1968年8月到1969年5月,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宁波等大中城市的五十余万名血气方刚的高中、初中学生,报名来到兵团加入到解放军的序列,屯垦戍边,报效祖国。

由于兵团是准军事单位,所以为了保密起见,兵团为所属各师分别用“建”、“设”、“钢”、“铁”、“边”、“防”六个字编了信箱。

后来的事实证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不到九个月,即1969年3月2日—3月17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珍宝岛事件。那《知青》中的边防巡逻班,在各团均有武装连,平战结合,主要还是干农活。

毛主席批示倒底是啥?没传达,只能猜,没准儿就是写在连队墙上喊在嘴上的那句口号:“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过了40年后,偶然见到中央文件的影印件才知道,毛主席的“六一八批示”其实只有两个字:照办。为使观众了解兵团,摘录一份建制表:

1师(师部设赵光)
    1团(锦河)2团(红星)3团(红色边疆)4团(建设)5团(五大连池)6团(二龙山)7团(赵光)64团(红色边疆)

2师(师部设宝泉岭)
    8团(290农场)9团(绥滨)10团(江滨)11团(军川)12团(名山)13团(延军)14团(向阳)15团(宝泉岭)16团(新华)17团(普阳)63团(汤原)

3师(师部设红兴隆镇)
    18团(友谊)19团(597农场)20团(852农场)21团(853农场)22团(饶河)28团(291农场)29团(双鸭山)30团(万宝)31团(曙光)32团(北兴)58团(红旗岭)26团(江川)4师(师部设密山连珠山)33团(迎春)34团(安兴)35团(庆丰)36团(850农场)37团(青山)38团(卫星)39团(云山)马场(宝清龙头种马场)40团(8511农场)41团(金沙农场)42团(朝阳)43团(兴凯湖)44团(东海)5师(师部设双山)45团(鹤山)46团(跃进)47团(大西江)48团(铁峰)49团(尖山)50团(查哈阳)51团(荣军)52团(旭光)53团(红五月)54团(克山)独立营(高峰马场)55团(查哈阳)56团(双河)67团(查哈阳)

6师(师部设建三江)23团(859农场)24团(胜利)25团(七星)27团(勤得利)57团(大兴)59团(青龙山)60团(前进)61团(创业)62团(红卫)68团(前哨)反修营(前锋)

《知青》里的“七连”就是属一团,锦河农场。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知青劳动、生活的景象,《知青》剧组的美术和制景在开拍前三个月便来到外景所在地之一黑河的锦河农场,一砖一瓦建造出众多场景,在剧中能见到的饭馆、照相馆、邮局、供销社、小学校、粮仓、食堂、宿舍,墙上挂的毛主席语录和刷的标语,院子里的简易杠铃、单双杠,甚至包括绿树环绕中的一洼水塘都是剧组所挖;除了环境的准确,人物的服装、化妆、造型等等也一丝不苟的完成……保证无论何时定格,屏幕上出现的景象都不会脱离时代的风格。

看后,这是在给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立传呢,全国还有内蒙兵团、云南兵团等等,但当时与“苏修”对峙,特别“珍宝岛”一战,黑龙江的兵团战士出了名,黑龙江兵团就牛了!


(15)

在毛主席“六一八”批示“照办”44年后的今天,看《知青》兵团发生在七连边防巡逻班的故事,挺耐人寻味的……

兵团知青要拍张“手握钢枪”的照片,“真是乐死人”!我在团当新闻干事,手头有一台“海鸥120”照相机,除拍新闻照片外,许多时间用来为战友拍“武装照”,拍好后就去团照相馆,借朱立新摄影师的暗房冲印。当准战士拿到照片时,那开心的笑脸,至今难忘!

可以说,能拍一张“武装照”也是不易的,团部的能借光,而大多数连队战士是轮不到的,一没钢枪,二没军装,有的是一件件打满布丁的裤子与上装,有的是镰刀与锄头。就这些,也留下一张照片,只有“早上两点半、晚上看不见,地头两顿饭”,是铭刻在心头、难以磨灭的没有底片的“老照片”!

在巡逻班里,赵班长串通“弼马温”将恋人周萍从山东屯接来谈情说爱,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屯垦戍边”是墙上的口号,但兵团纪律森严,又在中苏边境,这太浪漫了!

不可思议,此地不像边境哨所,蛮像知青俱乐部,像中苏友好联谊会,还用娜嘉(狗)与小白(兔)的拟人故事,来粉饰边防的和谐。这又真实吗?如此“和平环境”,为何组建兵团?那只能是知青移民?

《知青》要想告诉观众什么?中国有病?知青也有病?


(16)

《知青》中那首据称诗一般的结尾主题歌,是晓声初创的。他在两张白纸上写下歌词:

“寒来暑往,星转斗移,冰天雪地里,我们共同守护取暖的火炉。

青春的叛骨,说什么战天斗地,别教我谁是敌人!

我的青春你做主,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什么道理!把你的手给我,你也需要我的友谊。岁月是如此漫长,我们相扶而行。

让虚伪的口号见鬼去,让爱情之花自由开放。

折磨吧,这是我们的肉体,你主宰不了的是我们的灵魂。

还有我们萌芽的思想,还有我们的思想”。

现在采用的《知青》主题歌《曾经》,有谭晶演唱,已听了36遍。歌词是这样的——

绚丽的青春之桨,划出人生的层叠波澜一代人的追忆,荡涤难以平静的心田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我们曾经用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梦里的晶莹泪光,闪耀你我曾经的容颜风雨中的思念,一路相伴着过往流连那里有雪野大地,那里有战友的生死相牵那里有山村大川,那里有父老乡亲的惦念我们曾经用身躯亲吻精神的花瓣我们曾经用心灵编织理想的花环我们曾经用微笑面对命运的挑战我们曾经用歌声唱响美好的期盼我们用歌声唱响心中的永远读后感到,晓声的原创是很有知青特点,但剧中播放的主题歌却太浪漫、太理想,怎么会这样的?特别“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在网上议论多多。

有位知青写道:知青们曲折、苦涩、悲壮的青春历史,是共和国历史的缩影。有些文章、作品把上山下乡说成无怨无悔。哪晓得知青们把青春扔在了农村边疆,荒废了学业,无为又无奈,这是十分可悲的。

农村那个地方对于在那里度过青春的知青,确实又是难忘的。难忘不等于无悔。劫难也是难忘的,难道也无悔吗?

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年的知青不少已人到中年,已进踏入成熟人生的他们开始回望和纪念自己的青春,这时知青界的一个口号、或曰一种态度掀起了一场波澜——那就是“青春无悔”。

还有一位大报记者写过《知青——自我安慰的“青春无悔”》文章,她写道:“青春无悔”由部分知青提出,又受到另一部分知青、社会名人以及年轻一代的猛烈批评。

她还写道:当时我父亲(注:也是知青)从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说:“青春无悔?这些人有病!”年长他们一辈的著名作家张贤亮表示不可理解:离开了家庭,荒废了学业,到农村滚一身泥,再一无所有地回城,竟然宣称“青春无悔”?观看展览的一个研究生说得更为犀利:如果无悔,你们干吗回城?既然回城,为什么又要喋喋不休地说“无悔”?

这位记者还说在网上读到的一首诗,作者是署名张愚若、张谷若的两位知青。这首诗是作者参观崇明岛上东平森林公园里知青立下的“青春无悔”纪念碑后所作,其中有这样几句:

我们说青春无悔是因为无可奈何要自我安慰这才是“青春无悔”四字的真正内涵!

回首知青岁月,说青春无悔,他们哪里是欣慰充实,哪里是心满意足,而是在舔舐自己的伤痕啊!作为幸运地能够选择自己命运的一代,让我们为这些长辈献上一份真诚的理解吧!

我曾采访一先进人物,当问到对艰辛的拆迁工作的想法时,他说:有怨无悔。

知青对上山下乡也是这样,有怨是事实,该读书的年龄去农村干活了!但无悔,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有认命,自己努力闯出一条路。

还是说说对“知青”这二个字的理解,成千上万个下过乡、没下过乡的、现在的70后、80后、90后甚至于以前或以后的“××后”,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自己的理解,没有完全一样的评说,也不需要一样的评说!

有一点是可以说,这主题歌随着《知青》放45遍,你记住几句歌词,你会哼唱几段?反正我没听全过,为写观感,才抄录一遍。可以说《曾经》,很难像剧中男一班战士唱的《南京之歌》那样在知青中流传,直到今天。


(17) 结束语

因为要去开会,没时间边看边议《知青》了。于是来个速战速决,从网上将37到45集一下子全部看完。

晓声在这9集中,将“知青运动”中的政治背景都囊括了!写法在有点格式化,一个大背景,引出一个知青故事——

1974年,招工农兵学员。吴敏“雪藏”好久,又显灵了!她没推荐上,就举报沈力画圣母像,逼疯了沈力,上了大学!记得当时没有考场,也没有“民主投票”,全部是凭出身好由领导推荐的。这里也证明,推荐的人中象吴敏之流都有“不光彩”的阴影!

也是这年国庆节,大演样板戏,这是“壮举”,可以说有一个团,就有一个样板戏团,所以今天知青汇演,唱样板戏的好手大有人在。

1975年,反击右倾翻案风,快转到陕北:赵曙光卷进去了。天亮与周萍来坡地村想说服曙光离开,又有何用?

1976年,转为兵团战士的周萍之父给周总理写信。结果总理去世,周父再次被隔离。

1976年,北京青年在天安门办纪念周总理集会,张靖严写悼念诗,被抓,这就是“四五运动”。

大结局也是令人费神的,孙敬文在采石中因山体滑坡身亡,为了他的遗愿,赵天亮与周萍、齐勇与孙曼玲一起结婚。是悲中喜?还是有何寓意?

当周萍等带领养儿赵顾拍合影照归途中,在黑风口遇上林子着火,知青投入救火,婴儿啼哭声中的扑火知青,知青火中扑救身影后的婴儿哭声,是知青救火幼稚?还是“百炼成钢”?更是“烈火中永生”?

这种结局:画面拉出字幕,说了一番“知青功绩”,是“大返城”却用了“投身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你看明白了吗?

我实话实说,没看明白,却瞎想了蛮多的。

我前面说了,一眼看完《知青》大结局,是因为明天要去陕北参加一个会。

我想去陕北坡底村,虽已被洪水冲走了,想去寻找韩奶奶的墓,也想去寻访她老人家希望留下的“赵曙光”。

也许什么都过去了,也许什么也没能寻到。

但此去陕北,会有知青的感受,因为我也是知青。

等我回来,《知青》已播完了,但知青还在思考,每一个知青有自己的观感!写出来是“冒傻气”,没写的那才是“真君子”,心里对知青岁月的评说明着呢!

《知青》只是晓声编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而每一个知青都是一本自传体书!上知青网看看吧,都是知青自己写的“知青岁月”,所以就有了自编的知青文集《网事飞絮》、《诺敏河畔》……

从陕北归来,《知青》在25日“收官”了!但虽没找到“坡底村”,却听到一点陕北知青的事。

习近平副主席就是一位陕北知青,他的经历也确与“赵曙光”相似。他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听一位延安的女干部说(她是知青子女),当年北京要延安接受一批“走资派”子女,但习近平的老家富平县坚决不收,结果延川县收下了。

习副主席当初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后来村里和公社要留他,又将他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复杂,他“整社”整得好,需要他留下来继续巩固;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就这样就批准他入党,而后当了大队支部书记。

1975年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延川县。他三个志愿都填清华大学。县里将他报到地区,地区不敢做主,清华大学来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清华大学,这又是一个机遇。当时他父亲习仲勋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他踏进了清华园。

以后,习副主席回延川,看望老县委书记,可惜老书记走了。

习副主席看没看《知青》?不得而知。但他对上山下乡的看法,在他写的《自述》中可感悟出来。他写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这就是此行陕北的收获。

《知青》播完了,晓声要战友看完了再评论。我这种“边看边议”也就不再议了。前几天,荒友伯康发短讯,建议网站开个座谈会,在一起聊《知青》,我回讯希望他来张罗,我一定参加。其实,评《知青》只是一种观后感,它究竟是艺术作品!

翻前几天旧晚报,在25日的版面左下角,读到一条简讯《“知青论文”可申请资助》,在200来字中才弄懂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设立对“知青论文”资助。这里来点咬文嚼字,“知青论文”啥意思?从词义来讲是知青写的论文?或写知青的论文?但读此文,才知是“以知青为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那么应是“知青研究论文”。

研究总是好事,但在对“上山下乡”没有定论时,只是各抒己见。

知青是不幸的,但不是最不幸的,至少他们还拥有社会的同情悲悯,而且他们最终也都脱离了农村的体力劳动和单调困乏的环境,不管此后生活有多不如意,毕竟不在社会结构的最底层了。

最底层的是农民,在很多地方,他们依然过着知青当年不顾一切要摆脱的那种生活。因为知青的人生和命运曾经在一个阶段和农民重叠,二者比较,也成为一个引起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知青》引出议题,起码又使社会关注知青,但已都是退休人了,还是那句老话:青春不老,开心就好。

                                                             ——6月26日观感搁笔


龙,原黑龙江兵团上海知青、51团新闻干事。后为《新民晚报》资深记者,《新民晚报》(社区版)主编、社长。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