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致友人信(附:葛天琳:我看电视连续剧《知青》) 作者:林子搜集


 

 梁晓声致友人信

来源:上海知青网

 

尊敬的陆高声战友:

首先通过您向上海知青们表达我的问候。

你说你们在网上有一封致我的公开信,我不上网,未看到。既然你告诉了我,我会抽空看的。

其实依我想来,《知青》只不过是一部电视剧而已。在多样化的前提之下,没有这样一部电视剧是极不自然的文化现象。现在有了,我觉得使中国之影视文化现象比较自然了。所谓拾遗补缺罢了。如此而已,仅此而已。寻常事寻常一点最好。但既然你们要研讨研讨,那么请你转呈我的几点初衷以及前后情况,供你们参考:

1、作为编剧,我的剧作已同名出版。我之完完整整的创作理念呈现在那里。除了印在封面的推荐词,我对其中的每一行字都负传播责任。书中的两段题记体现着我的创作理念。

2、至于电视剧《知青》,它是一个团队的创作成果,也首先是导演依据剧本再创作的成果。原剧本59集,停机后初剪为58集、56集、52集。送审的是52集没音乐没主题歌的未合成版。我及各方面审查专家预先看到的都是未合成版。也就是说,正式播出的45集版什么状态,我和各方面专家们也都是从电视中才看到的。

3、我认为,我们知青应有两种身份--一是知青身份;二是"文革"见证人身份。如果我们都已到了这把年龄,却仍仅有知青身份之意识本能,而全无"文革"见证人之意识自觉,那是会令下几代人替我们遗憾的。我创作剧本时这一意识极为明确,并且是摆在第一位来考虑的。作为当年的知青个体,我尊重之强调个人苦难的敏感心理。但是作为编剧,我不能不肩起我们也是极左年代见证人的创作责任。

4、当年的知青人数众多,情况及后来命运千般百种,我没有才能创作一部知青苦难大全。而在今天,即使想要替我们大家肩起见证人的责任,也根本不能完全的如愿以偿。我也只能象征性地重现我们大家和我们共和国一同度过的极左年代。即使如此,也须勇气。我所欣慰的是,《知青》整个团队都有。

5、我不是主张用《知青》这剧名的,但这不是说了算的事。我也曾建议剧名改为《知·青》--知即知道;青即青春,青涩。我个人很喜欢后一剧名,有意味。但我不是一个坚持己见的人,何况我认为片名只不过是片名,不必非坚持己见。

6、我是在家中看了很多集并且不断被电话采访干扰之后才关注到主题歌中"无怨无悔"四字的。主题歌之歌词是艺术总监写的。

他是憎恶极左年代的人。

他不只一次对全剧组说:"和人民同甘共苦;批判‘文革‘,这是《知青》的思想灵魂。"

在这一点上,全剧组都感谢他。

他写那样的歌词当然不是为了"美化‘文革‘",我深知那是出于另一番考虑。但即使如此,今天我也到了该说坦率话的时候了--那歌词不好,听来给我以硬贴在《知青》上的感觉。中国是词汇大国,丰富无比。倘最后还是由我来写,无疑会大为不同。虽然他也当过多年知青,但毕竟不如我了解我们知青。

7、我希望大家在讨论时,超越"怨悔"或不"怨悔"之争。

我不止一次遇到过"无怨无悔"的知青。

而且每一次都问:能理解你的意思是对"文革"也"无怨无悔"吗?

每个"无怨无悔"派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你怎么会这么理解?难道我们的思想就那么不可救药?难道你将我们视为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人?我们只不过不想使自己变得在别人看起来很可怜……

然也,"无怨无悔"对于大多数的他们,是维护自尊的盾。

你们谁见过一名当年的知青,他坚持说"文革"好得很吗?!

如果再否定"文革"这一大前提上是一致的,何以不能相互包容?争来争去到底又是在争的什么呢?!我认为,求同存异比势不两立好。

我相信参加研讨的都是喜欢思想的知青。我希望大家的研讨接触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反思和批判"文革"仍有意义吗?意义何在?我们既不但是当年的知青,还是"文革"的见证人,我们仍有必要起到见证人的存在作用吗?

8、据我所知,"小黄浦"原本另有人选,是你们上海男知青会比较中意的形象,但人家开机前来不成了,临时抱佛脚,将现在这位用你们的话说"傻大黑粗"的硬推上去了。山东人,副导演,有过客串经验,现学的上海话。

撇开外形怎样,我觉得他其实演的不错。他一出现,一开口,沉闷压抑的剧情顿时有了几分"喜感",而这很重要。没他,全剧之生活乐趣顿减。

但我也有不解--为什么让他一次次向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送像章呢?

这不是我剧本中写到的。

然而,如果结尾时周萍、谢菲等女知青葬身火海的情节仍保留着,那么以上情节也是意味深长的。

9、我承认,我对剧中某些知青的人性自觉、正义坚守、人格优点进行了特别理想化的塑造。

这倒也非是出于美化我们这一代人的目的,而是企图为当下冷感的中国呼唤正义与善良。

我认为中国需要补上"好人文化"这一课。在西方,情况是这样的--宗教与文化艺术联袂进行"好人教育"。

宗教只强调善。

宗教不强调人的独立思想。

西方文艺从宗教那里继承过来善的教育使命,同时赋予理想人物以独立的思想。

于是区别于小市民和唯教义为是的和宗教徒的社会"新人"出现了--先是文艺中,后是现实生活中。自十七、八世纪开始,西方社会的进步,说到底是人性原则的进步,是"新人"之主张,要求和推动之下的进步。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通过《怎么办》为老俄国塑造了新人;

契科夫通过《套中人》批判了老俄国病人。

"文革"是巨大之网,也是巨大之束套--我企图通过虽在网上,在套中,但心有不甘的理想中的青年形象,表达我对善的人性、独立之思想的永远的敬意。

完毕。

请代我读给大家听,也算是我的书面发言吧。

剧已播过,一切差强人意处,也只能差强人意了。

但愿后边人做得高明些罢!

                                                                 梁晓声
                                                               2012年6月26日 匆草于北京


 我看电视连续剧《知青》

     ——在电视连续剧《知青》观众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葛天琳

来源:上海知青网

刚才听了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老师为我们这次座谈会特地发来的书面发言,和前面的各位知青发言,感到我们应该感谢梁晓声老师为我们全国广大的知青写了这样的一部作品。由于电视剧与原作的差异,我们还是应该读一下原作。下面谈谈自己对电视连续剧《知青》的看法。


一、应该肯定的地方;

1、梁晓声老师是我十分尊敬崇拜的知青作家。他的《今夜有暴风雨》和《年轮》等作品都给我有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家。

关于电视剧《知青》,我觉得我们应该首先感谢梁晓声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追忆青春年华、回顾知青历史、释放知青情结的精神大餐,让全国各地那么多步入"乐龄"的老知青,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这样有影响力的重要媒体,看到波澜壮阔的知青历史画卷,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曾经在很多年里,我们向许多知名报刊杂志投稿,编辑都会明确表示不采用文革和知青题材的文章作品。如今虽然网上知青文学已如雨后春笋,但是在电影电视里,从广阔的背景上全方位地描绘知青经历,这在近年还是鲜见的。而且它比起同样反映知青生活的《高考1977》和《北风那个吹》,更加有高度和深度、广度,更加真实可信,更加彰显知青的奉献精神和善良人性的光辉。居中所描写的知青亲情友情爱情,大都是感人至深可喜可泣的。

网上对这部电视剧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有议论就说明有关注,而且是高度的关注。据我所知,盗版碟片在很多地方已经卖到断档。这说明至少不像一些胡编乱造的媚俗的娱乐剧穿越剧那样让人不屑一顾,不堪入目。

在我看来,它其实是一部非常有意义、非常优秀、有收藏研究价值的作品。尽管被砍掉了一些,造成了某些不连贯、不清晰,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它,部分地了解那个年代,我认为它瑕不掩瑜,是近年少有的知青题材的优秀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拍摄时间为三年,跨越八个省份,行程一万七千多公里,有380多个出场人物,描写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最为特殊的群体--知青,展现他们的爱恨情仇,描绘他们的青春理想、热血人生,他们的集体记忆;这是能够牵动无数老知青和他们的家庭的、气势宏大影响深远的知青剧。它能够被放在重要时段播出,虽是作家编剧或者导演努力的结果,也这是知青一代和年轻一代主创人员达成共识、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主流媒体有识之士重视知青历史、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与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良好变化和开端。它提供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的良好时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看《知青》,议《知青》,写知青,以它推动知青的夕阳人生与时俱进,更加精彩,推动知青文化和知青历史研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2、剧作反映了很多知青年代的劳动生活的真实场面,以及北大荒和陕北等地的地域风光,农村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场景,让二十一世纪的人能够通过剧本了解那个时代许多真实的故事,了解知青的经历,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它反映了知青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的成长历程,他们追求理想、爱情的崇高精神世界,反映了他们朴实纯真的品格,反映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反映了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说这是知青精神得到集中全面反映比较真实的一个好作品。

3、它对于知青生活的细节描写,很深入,很细致,全方位,更加贴近实际,激动人心。比如,下乡之初他们刚到连队的经历,抢收麦子的场面,与暴风雨、冰天雪地斗争的场景,以及后来小地包在工作中由于山体岩石坠落而牺牲,周萍等救火等场景,这些场面会让知青回忆起当年自己曾经相似的经历,因此非常震撼,非常感人。因为在上山下乡中,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胜困难,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奉献青春的事迹在各地下乡知青中非常普遍,牺牲的知青也不在少数。除了为救人、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的烈士,更多的是在劳动中发生工伤,意外身亡或者受伤致残致病。也有的想不开而自杀的。这在以往的文艺作品中还没有得到大量深入的反映,是需要我们知青文学多加以关注的。该剧刻化了小地包、周萍、赵天亮等这几个人物,是成功的。

4、我认为,根据我们的经历和对许多知青的了解调查,该剧的许多细节是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比如齐勇为了支持女朋友上大学,为了女友的前途理想,主动提出分手;这非常符合当年广大知青普遍的实际情况。而女友表示坚决不会分手,也是非常符合知青对爱情的理解和做法。

还有,当年推荐知青上调,非常讲究家庭出身、个人成分;不看表现看父母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也很真实。剧中有极左思想的知青吴敏,反映出来对知青战友采取种种偏激极端行为,对其他知青压制打击,个人好处风头好表现自己;那样的人物,在知青中也不是个别的。这也是那个非常年代的特殊产物。由于那是特殊年代发生的不正常事件,在后知青年代我们也不适合在纪实性的回忆录中对曾经伤害同伴的知青再来作详细的写实性记录,这毕竟不利于和谐团结;而文学作品就可以起这个作用,在塑造人物时用艺术的真实来描写知青人性中曾经有恶的一面,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


二、持否定意见的地方

1、在那个年代,中苏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剑拔弩张,怎么可能两国之间在边境上让普通人员随便来往,东西送来送去,包裹药品一大堆已大堆地送过去。如为了一对苏联老人生病,知青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搞药,救人。这些都极不真实。知青自己物质都非常紧缺,也不可能舍得全部送给素不相识未曾谋面的敌对国的外国人;不是光批斗一下,弄不好给扣上个里通外国的现行反革命帽子,是要丢脑袋的。这只能是作者的主观善意的臆想,本来是想反映中苏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但是在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有的。违反历史大概念的细节是不应该出现的。

2、在那政治高压年代,非常重政治表现,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哪个出身不好的青年,敢撕掉上级领导发的奖状。实际的情况会是要么很重视当宝一样藏起来,要么悄悄往哪里一塞。即使不喜欢、不想当典型也不敢随便销毁;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担个"抵抗反对革委会正确领导、反党、思想阴暗、破坏上山下乡"的罪名。尤其是剧中周萍是积极向上、争取进步、心地善良、性格温柔的女知青,如此极端地烧掉奖状不符合人物个性。逻辑上似乎说不通。如果要反映她不想当典型,内心很纠结,最多把奖状随意放在一边。

3、内蒙知青蔡苗苗对一个偷看女知青擦身的知青小地包吊起来打有点过分,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在野外擦身,又不是在门关得很紧的室内,不能保证没有人看见,被人看见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云南男知青看到少数民族女孩在河边洗澡,也不会被打成流氓一样;小地包偶然路过看见女知青擦身,根本算不上偷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事情刚过去没多久,她马上就看上他爱上他,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更是无稽之谈,不符合逻辑和人物个性。在那个年代,大多知青文化并不很高,但是政治头脑都是有的。那样出尔反尔一会儿吊打人一会儿又马上爱上对方,我觉得只是为了猎奇,为了电视剧加强戏剧性,吸引眼球,而出现离奇古怪匪夷所思的败笔。

4、最不真实的就是当排长因为参加天安门悼念周总理而被抓、被公安人员带走时,班长赵天亮竟然要求战士卸掉手铐,而且要求那两位战士离远点,让他们说话告别;两个战士不但没有反对还居然同意了。这也是不真实不可信的。这样随便的执法人员,在那个年代觉得不可能出现。两位公安又不是天亮手下的战士,有那么大的胆量吗?在那人人自危的非常时期,多说一句就会掉脑袋,写了个《知青之歌》的南京知青任毅都被判过死刑,像张志新那样对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随意打倒表示不理解就被割喉,那种你死我活剑拔弩张的年代难道我们能忘记吗?所以我们不能弱化十年动乱的残忍、残酷,不能低估政治运动对知青的摧残。

5、对上海男知青小黄浦的描写,人物刻化,我看到已经遭到网上许多知青的板砖;我听取了周围知青朋友的意见,至少不认可他的外形语言和气质。由于是文艺作品,不能要求作者对每个人物刻化都很真实生动逼真。小黄浦至少有很善良的品质和友爱的精神,以及知青的单纯本色。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梁晓声还是叶辛这两位我非常崇敬的知青作家,都始终没有刻划出我心目中真正优秀的上海知青形象。我认识的周围许许多多上海知青,很大一部分都非常出色,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心地善良;或默默无闻一生奉献,或出类拔萃人才佼佼;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作家却没能深入、深刻地反映刻划。期待有更多知名作家能眼睛向下,寻找挖掘,如实反映,让上海知青的正面光辉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站立起来,真实起来,高大起来。

6、对人物事件的交代脉络还不够清楚完整。对重大历史阶段中知青的表现没有明显的区分。比如在林彪事件前后、邓小平复出前后、天安门事件前后、粉碎四人帮前后,知青的思想、观点、态度、生活状况,都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剧中这样的改变并不突出。下乡十年,从满怀激情,到震惊,到迷茫,到清醒反思,是有过程的。不可能每个知青在下乡之初就都非常成熟理智地深刻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农村,认识了政治。

还有许多地方,因为没有从头到底仔细研究,所以肯定有存在偏颇、需要琢磨的地方。但可以肯定地说:写出来就是胜利,播出来就是成功,该剧对知青文化知青文学的发展,对知青历史的研究,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尽管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还需要补充,但是我们从梁晓声老师的书面发言可以得知,由于需要通过验审,也许还有种种禁区,也许是有些地方被刻意剪辑掉了变得不够完整连续,有的略显粗糙需要打磨,掌握的知青史料还不够扎实丰富。但是想要全方位全面反映全国大范围的知青历史,光靠这样一部电视剧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期望值太高。

我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优秀的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面世。希望它们更加贴近底层普通知青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更加具体地反映知青曾经真实历史事实,更加深刻地反思文革和上山下乡运动给那一代人、给国家民族造成的影响,这样才会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有更强大的艺术生命。

                                                                       2012年06月27日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