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北京的文化名片
作者:震亚
|
|||||
人艺——北京的文化名片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话剧的兴趣,源自50多年前在首都剧场看的那场话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朱琳、刁光覃主演的《蔡文姬》。 然而,身为普通人家的小学生,不可能总有机会去剧场看戏。 所以,此后的我,经常守在收音机旁,一遍又一遍地收听人艺(也包括青艺、实验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录音剪辑。 那些年,听话剧,成了我的一大喜好。美妙的台词,借助无线电波,在我的脑海中幻化出一幕幕场景,一组组情节,一个又一个性格各异、命运多样的人物形象。 “文革”开始,上山下乡,我去了北大荒的生产建设兵团。每当夜半梦回,思乡情切之际,回味少年时代的“听话剧”,就成了最好的慰藉。 恢复高考,进了大学,重温旧梦的第一出戏,就是再去首都剧场,看了苏叔阳的《丹心谱》。之后,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一忙,反倒很少再进剧场了。不过,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新出的剧本还是看了不少。而《茶馆》、《天下第一楼》、《李白》这样的经典剧作诱使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回剧场。 有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进剧场呢?社会上、生活中,不是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人生活剧吗?我们看戏,我们也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当着某一个角色——为他人所看。 可是,我们还是需要戏剧,尤其是在幕落戏散之际。 不只是唏嘘,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坐在剧场内,看着舞台上演绎着的风云变幻、悲欢离合,在震撼、感动之余,似乎更容易对社会、人生有较为清醒的领悟。 所以,我们需要戏剧。 值得庆幸的是,过去与现在,总有那么一批戏剧人,甘于寂寞,勇于探索,呕心沥血地为受众提供他们需要的戏剧。尤其是北京的戏剧人,“把戏剧创作视为生命存在的方式”(李龙云语),把舞台当作“献身的圣坛”(曹禺语),其奉献的多是艺术的精品。 外地来京的文化人常有这样的说法:不登长城非好汉,不去人艺真遗憾。我以为,有着深厚思想底蕴与巨大艺术魅力的北京人艺,的确有资格充当首都北京的文化名片。 …… 以上,是我进入花甲之年时写的《当代北京话剧》(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的“后记”。如今,北京人艺也已进入花甲之年了(6月12日就是它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日),特将此“后记”(略作删改)移至我的博客内,以表庆贺之意。 2012-06-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