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北大荒:(5)当日历撕去了一页又一页
作者:震亚
|
|||||
忆旧北大荒:(5) 当日历撕去了一页又一页 整理旧物,居然发现了当年回京探亲时用过的通行证。于是,尘封已久的某些记忆被重新激活。 在兵团的将近七年里,我享受过三次探亲假(每两年允许探亲一次,每次为24天),惟有1973年初第二次探亲时用过的通行证保留了下来。 从第一次探亲回团后,就盼着下一次,而当第二次探亲的列车驶入北京站时,脑海里闪现的竟是不久后又将与亲人离别的场景。 与第一次一样,到家后的第二天,我就登上了搁置两年的自行车,全无目的地到街上兜圈。经长安街,过天安门,绕西单、西四,北海、景山……再回到我住的南池子。仿佛熟悉,却又陌生,脑海中拂不去的是暂住、过客的感觉。 毕竟还有新的发现——记得第一次探亲是在1971年秋,正赶上林彪折戟沉沙的“9.13”事件。平日,街面上很冷清。年轻人都在农村,胡同里多是些老人。彼时,政治中枢,极端紧张;境外各方,高度关注;而恰好返京的我自然是无从知晓。当然,说毫不知情,也不尽然。临近9月下旬,坊间已有些许传闻。但那是极秘密的,都是过命至交与亲人间的耳语,而且含糊中带着猜测,无从印证。不过,那种紧张的气氛却是无处不在。某夜骑车途经长安街,恰好车链脱落,于是停下来摆弄。不料,巡逻的士兵立时过来查问,直至我重新登上车,方才离去。而此次,街头巷尾能见到不少同龄人了。人们的交往中,也随意了许多,文革初期那根紧绷的“弦”有所松动。 不过,通行证上标明的探亲期限无时不在提醒着我的归期。所以,在随后的几天里,多是东跑西颠,找寻过去的同学。当年,领袖挥手,众人星散于东北、山西、云南、陕西、内蒙等广阔天地。《红楼梦》里有句话:“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如今,他们都怎样了呢? 有背景的,通过转插、干校或入伍,陆续回到了北京或周边的城市。在为他们庆幸之余,剩下的大多数能不产生心理上的波动吗? 年龄大的,已在谈婚论嫁。然而,成家的并非真的都已下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迟迟不肯涉足爱河的,却是一心一意想要回城。这帮人聚在一起,难免一醉。但即使是醉话,其中心仍是:今后怎么办? 兵团各师正在酝酿日薪制与工分制。农村插青中已陆续有了招工的名额。而此时,流传最广的小道消息是:今年将要从工农兵中招收大学生。于是,又产生了新的寄托与企盼。 当然,除了串门儿,还得抓紧干别的。 采买东西,是其一。这已是惯例了,无论哪个知青回城探亲,都会有老职工托买东西。于是,不爱逛商店的我也不得不进了好几次百货大楼、东风市场。时值文革,商品奇缺,更有许多东西(好烟、衣物等),是需要各类票证的。经过多方拼凑、想尽办法、豁出时间排长队,终于完成了任务。 参观展览,是其二。适逢北京正举办几个国家的工业展览会,于是,又把亲友们搞到的门票抢了过来(在当时,这样的展览会很少,能搞到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几年的山沟沟待下来,如同井蛙。看了展览才眼界顿开:中外的差距,不限于数字、图表、概念,那些触手可及的实物,直观地让人震惊。如果说,此前议论的“怎么办”,多是从知青个人前途出发的愁绪,那么彼时,却不能不为我们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担忧了。 观看电影,是其三。几年间,能在连队看到的电影,无非是老掉牙的《地道战》、《南征北战》之类。而此时,北京的一些单位正在反对军国主义的名义下,播放日本影片《山本五十六》、《虎、虎、虎!》和《啊!海军》等所谓的“内部参考片”。于是,又四处搞票,赶场连看。往往七八个小时看下来,头昏眼花,但依然乐此不疲。至于一般电影院公映的阿尔巴尼亚、朝鲜与越南的电影也是不加选择,全不放过,算是过了把电影瘾。 抽空,还去了趟知青办。一间大屋子,犄角放张办公桌,桌后坐一位中年人,正解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四周靠墙处,一溜的长凳上坐满了来访者,以青年人居多。谈实际困难,问病退结果,探听相关政策,互相交流信息……。据说,此地一、三、五各开放半天,每周约可解答二三百人的问题。不过,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去的是大多数。 …… 当日历撕去了一页又一页,短暂的假期就在无可奈何的时光流转中缩短至无。
2010-02-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