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庭擷萃·吊古尋幽五仙觀 作者:木头


 

  楚庭擷萃·吊古尋幽五仙觀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挎洋刀,鑽進門來挨一刀!”

在廣州城內的五仙觀中,仰視如城門狀的嶺南第一樓,驀然想起了小時候的童謠,總角時的童年往事突然鮮活起來,眼前幻出一群念著童謠的孩子們,在兩個孩子雙手搭成“城門”下序貫穿行,……

憶遠去的童年軼事,生鮮著,活蹦亂跳著,玩著遊戲唱著童謠的時光多美好。

憶舊,算不得吊古。

吊古,酌古尋幽、山川殆遍,是為動;詩賦文詞、怡情遣興,是為靜。

吊古,當吟風喚月,當呼朋喚友,當然,還要尋些書來讀。

竊以為,適粵地,清人屈大均先生的《廣東新語》當讀。


五仙古觀,鶴駐雲歸

五仙觀,隱在老廣州城的尋常巷陌,商鋪客棧之間,與市井百姓、販夫走卒為伴。

   

廣州一地的原始神仙方術信仰遺存最具代表性的是五仙觀。

五仙觀在歷史上屢建屢廢,現址亦經歷多次變遷。史載,五仙觀南漢唐時為府尹祭祀五仙的穀神祠,南宋始具規模,建於藥洲旁,又稱奉真觀;明洪武十年(1377)布政使趙嗣堅將五仙觀遷至坡山處(今越秀區惠福西路)。相傳,明、清時,五仙觀宏大壯麗,有殿堂十多處。後受自然和人為損壞,道觀一度衰落,道址被占,縮至深巷之內,現在的五仙觀建築僅存儀門、仙人拇跡池和後殿。

就道教中寺廟的稱謂來看,道教創立之初,其宗教組織和活動場所皆以“治”稱之(又稱為“廬”、“靖”、為靜寶);南北朝時稱為仙館;北周武帝時稱之“觀”(取觀星望氣之意);到了唐朝,就稱為“宮”了(尚有稱“院”、“祠”者)。

   

《廣東新語·卷六·神語》的《五穀神》載:“晉吳修為廣州刺史,未至洲,有五仙人騎五色羊負五穀而來,止州廳上。其後州廳梁上圖畫以為瑞,號廣州曰五仙城。城中坡山,今有五仙觀,春秋粵人祈穀,以此方穀為五仙所遺。一仙遺一穀,穀有五,故為五仙。而五仙當日複有豐年之祝,故皆稱為五穀之神,州廳之繪以重穀也。城名曰五仙,亦重穀也。”

農耕文明時期,大米稻穗貴為尊。而五位仙人被認為是道教裡的穀神,故五仙觀自建成一直為道家的活動場所。

   

五仙觀坐北朝南,依坡山而建。五仙觀的儀門,用漱珠崗火山岩刻制的明代石麒麟一對,經歲月磨蝕,已面目難辨矣。據說這是國內十分罕見的珍貴文物。

   

石門額上“五仙古觀”四字楷書,由文淵閣大學士、兩廣總督瑞麟手書(清同治十年,1871)。

   

觀內古木參天,濃蔭蔽地,時聞鳥語蟬鳴。後殿綠琉璃瓦重簷歇山頂,琉璃鼇魚寶珠瓦脊,青磚石腳,明代早期建築的遺風猶在。一門之隔,別有洞天。

“五仙”未受皇帝冊封,五仙古觀亦未在道家洞天福地之列,卻是承載著遠古羊城人民美好願望的“廣州祖廟”。


五羊銜糓,萃於楚庭

“羊致清和”。

東漢許慎《説文》日:羊,祥也。古字中羊通祥。(古代銅器銘文中“吉祥”多作“吉羊”)。

《春秋?繁露》解釋:“羔有角而不用,如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號,類死義者;羔飲其母必跪,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好仁、死義、知禮大有君子之風,羊,就是“祥”……。

“美”,原也是形容味道的,“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大為美。

“鮮”,有少有之意,也有味美之意。從魚、從羊,魚、羊並列為鮮,即少有的美味。

   

(廣州光孝寺內的石羊)

“羊”古字與“祥”通,作為六畜之一,廣州古代越族人將羊作為國騰崇拜物,被看做吉祥的象徵。故羊是廣州先民喜愛且熟悉的動物,實證之一是廣州出土的漢代陶屋中,就有不少羊圈欄的設置。說明當時羊肉是人們喜愛的肉食,並且當地養羊成風。

廣州的別稱也叫五羊之城。

五羊的傳說,要遠溯至人神同處的周朝。

成書於976-984年的北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記:“周時南海有五仙人,衣五色衣,騎五色羊,來集楚庭,各以穀穗一莖六出,留與州人,且祝曰:願此闤闠永無饑荒。言畢騰空而去,羊化為石。”至北宋張勱於政和四年(1114)立的《重修五仙祠記》碑所記也大抵相同。

說的是周朝時楚庭(廣州)連年災害,百姓饑荒。一天五位仙人騎著五隻仙羊降落楚庭,羊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此後廣州也就有了羊城之稱。

《廣東新語·卷五·石語》的《五羊石》記:“周夷王時,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騎羊亦各一色,來集楚庭。各以穀穗一莖六出,留與州人,且祝曰,願此闤闠永無荒饑。言畢騰空而去,羊化為石,今坡山有五仙觀,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冠。像下有石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彎勢若抵觸者,大小相交,毛質斑駁。觀者一一摩挲,手跡瑩然,諸番往往膜拜之。薰以沉水,有煙氣自竅穴中出,若石津潤而生雲也。……”

   

現下,後殿祀的五仙人塑像已非屈大均先生所述之原物,乃廣東民間藝術家萬兆泉70年代創作。

楚庭,是廣州的雛型和廣州最早的稱謂。

唐代《通曆》載:“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伐揚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明代黃佐在《廣東通志》稱:“楚亭郢在番禺(廣州舊稱)”。

《廣東新語·卷七·人語》《高固》載:“高固,南海人,周顯王時,以才能歸楚,為威王相。時有鐸椒者,以王不能盡觀《左氏春秋》,採取成敗,卒四十章,為鐸氏微,由固進之,以故文教日興。”

《四庫全書·百越先賢志》(明·歐大任)的《高固》篇更為詳盡:“高固,越人也。世在越,稱齊高傒之族,楚熊商滅越而臣服之,是為楚威王。固歸楚,為威王相。時魯左丘明,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鐸椒傳威王以王不能盡觀春秋,採取成敗,卒四十章為鐸氏微,由固進之,楚以故文教日興,五羊銜糓,萃於楚庭,後南海繪諸郡廳稱五羊城自固始。”

意思是:東周顯王時(西元前339年稍後),楚威王熊商入粵滅越。齊高奚之族越人高固臣服歸楚,拜為楚威王相。當時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威王看不懂,鐸椒作《鐸氏微》解釋《春秋左氏傳》,高固獻諸威王,於是楚國文教乃興,有“五羊銜糓,萃於楚庭”的盛事,至此廣州始稱“五羊城”。

   


閎宇崇樓,鴻鐘驚夢


《廣東新語·卷十七·宮語》《六樓》載:“廣州有崇樓四,……中曰嶺南第一樓,在坡山五仙觀中,洪武初行省參知政事汪廣洋所建。四穿無壁,棟柱皆出石牆上,以懸禁鐘而已。”

《廣東新語·卷十六·器語》《鐘》載:“五仙觀有大禁鐘,洪武初永嘉侯朱亮祖所鑄,然不敢擊。歲乙酉,有司命擊之,城中嬰兒女死者千余。於是嬰兒女皆著絳衣,系小銀鐘以厭之。越一年城破,乃止勿擊。鐘有雌雄,其雌者向飛入白鵝潭,往往與城中鐘相應。予詩:“雌雄海底應鐘聲。”鐘故能飛,宋政和中,合浦靈覺寺鐘一夕飛去,既明,懸於空中,其半猶濕。居人言:江灣每夜有鐘吼聲,是必與龍鬥也。察之果然。乃去鐘頂上龍角,遂不復飛,而名其地曰鐘灣。每灣中風起,有一物大如車輪,藍色,騰躍波中,必嘗與鐘鬥者也。鐘,金也,龍,木也。金木相鬥,其必有不得其平者歟!”

這裡說的就是五仙觀中的“嶺南第一樓”和樓上懸掛的“大禁鐘”。

   

嶺南第一樓,聳立在五仙觀後殿之後,坡山之頂的一座鐘樓,又名禁鐘樓。明洪武七年(1374年)行省參政知事汪廣洋建造此樓,其樓基用紅砂石砌築,樓高7米,中間為拱券洞門,中通往來,作城門狀,上建棟宇巨簷,構成一座軒敞的樓臺,顯得莊嚴雄偉、樸素大方。此樓與鎮海樓稱為明代建築的“雙璧”。

   

嶺南第一樓上懸掛的“大禁鐘”,高3米,直徑2米,高5噸,鐘體鑄銘篆文,為廣東現存最大的青銅巨鐘。大鐘鐘口之下正對著嶺南第一樓樓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能產生共鳴。一敲鐘,聲自券形門洞傳出,鐘鳴遠播,“扣之聲聞十裡”。傳說此鐘無事禁止撞擊,“歲乙酉,有司命擊之,城中嬰兒女死者千余。”據說,直到現在,這口鐘都是禁止敲響的,因為人們都相信,只要敲響此鐘,城中便瘟疫大作。

   

相傳,原來吊大鐘用的繩索,是呂洞賓所賜的仙藤。鴉片戰爭後,一個英國人到五仙觀遊覽,見大鐘被細藤吊著,得知藤乃寶物,固騙廟祝公用大鐵索換走小藤條。拿著藤條,英國人走到沙面江邊,見上面積滿灰塵,順便拿到水裡洗洗,結果這藤一碰水,即變成魚兒掙脫游到西江。據說,西江上游有一種叫“豬母葛”的細長魚兒,就是仙藤的化身。


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儀物之一。司馬貞的《索隱》雲:“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

   

(外國使臣造象的石像生)

 

坡山古渡,穗石洞天

《廣東新語·卷三·山語》《穗石洞》:“穗石洞,在會城坡山之下,坡山向在江幹,稱坡山古渡頭。山本不高大,為劉䶮所鑿,今僅一培塿耳。昔有五仙人,持穗騎羊降此,仙人去而羊化為石,故名穗石洞。有一巨石,廣可四五丈,上有拇跡,跡中碧水泓然,雖旱不竭,似有泉眼在其下,亦一異也。城中天然之石惟此,余皆客石。”

五仙觀儀門東側,有仙跡池。池內有裸露的紅砂岩,石上有一巨大的腳印狀的凹穴,被認為是五仙騎五羊在此飛升時留下的腳印:“仙人拇跡”。印下有一泉眼,名為佗泉。

   

今人考證,“仙人拇跡”池屬紅色砂岩露頭,是被珠江洪水與穴下那個古老的泉眼陀泉湧出的泉水浸淫衝擊而成。

仙跡池壁上,題有“仙人拇跡”,相傳是明代嶺南大家湛甘泉所書。(《廣東新語·卷十三·藝語》:甘泉亦能大書,……其梅關、五仙觀、浴日亭三碑,人爭榻之。)

湛甘泉,明代哲學家。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禮部侍郎。後曆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其少時曾寄居於五仙觀中讀塾學,後重遊五仙觀,曾立有詩碑,記述當年讀書事。碑雲:白蓮池上訪仙蹤,怕聽攢眉夜夜鐘。七十年前燈火地,東尋無路白雲封。”(此碑已失矣。)

晉代(265-420)坡山還是廣州著名的碼頭,史稱“坡山古渡”。當這堅硬的紅岸被柔軟清澈的流水日夜不停地淘蝕時,煙波浩淼的珠江也在日夜不停地往南退縮,河岸很快淤積成陸地。到了唐代,坡山一帶已成為繁華的“大市街”。至五代十國時,南漢王(911-941年)劉龑命人將坡山鑿成“竟成培塿,其頂有丹灶,其陽有穗石”。滄海桑田!

“仙人拇跡”在明代到清代的500多年中,一直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雄踞羊城八景之一。

《廣東新語》自序雲:“今夫言天者,言其昭昭,而其無窮見矣。言地者,言其一撮土,而其廣厚見矣。言山言水者,言其一卷石,言其一勺,而其廣大與不測見矣。夫無窮不在無窮,而在昭昭。廣厚不在廣厚,而在一撮土。廣大不在廣大,而在一卷石。不測不在不測,而在一勺。”

游五仙觀,品古人書。美景當前,佳釀微醺,佳餚佐之,不亦樂乎?

如是,便有點味道了。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

   

                                                                     2011-11-09


  木头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5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