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青情结”的差异 作者:西部老土


 

 试论“知青情结”的差异

年轻时下过几年乡,那时年龄小,基本上是稀里糊涂地跟随潮流到了农村,也算是当年的弄潮儿吧。那时的“知青”一词不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牵动着全中国千万家庭的心,一点都不比现在的明星大腕影响力差呢。

从农村出来后,融入了大千世界,能干的都干过了,历经阶级斗争、市场经济大潮的磨练,直至花甲之年退休。所以说后知青时代,是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完成社会化蜕变的时代。

战友有联谊会,同学有同学会,乡党有同乡会。这些自发的民间联络组织,就是一种情结编织出来的活动形式。所以,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在日落前夕以各种方式开展的各类活动,也是“知青情结”的重要表现吧。

知青生活毕竟短暂,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烙印”,也就是对少年时代的“追忆”。后知青时代是人生的时间主力,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恰巧又让我们遭遇到了,于是乎,千万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们,走进了不同的人生,充斥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里,他们走过不同的道路也就磨练成就了不同的“人格”(人对事物的感悟+性格=人格)。简单地用“知青群体”来表述我们这一代,已经特别的不准确了,因为不同的后知青生活,是没有也不可能像知青生活一样那么大同和共同的。

综上所述,知青时代的“追忆”+后知青时代的“人格”=现在的“知青情结”。依托“知青情结”开展的各类活动,无论形式如何,都是组建在这种架构基础之上的。

在过去的“知青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十年里,笔者经历和目睹了在各种热情洋溢的活动后面,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现实中发生的故事,大都以纷争结局。分明是高兴的事情,分明是快乐的事情,也分明是值得回忆值得反思的事情,为何结局却如此相同呢?

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步入复杂的社会以后,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相似点往往难以与工作中的同事或生活中的朋友比拟,唯一的共同语言则是对上山下乡那段经历的“追忆”,通过“追忆”的共同情怀,开展起来各种各样的知青活动,比如知青网站、知青文学创作、知青文艺演出、知青旅游健身、知青社会公益、知青思考思索等等,但是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的人的后知青时代形成的人格却大不相同,这就是知青活动容易产生纷争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知青情结”存在“差异”。

知青情结的差异大小取决于人格的“正常性”和“独立性”指数。

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普通心理状态的社会人,也就是常说的“普通”人,心理状态越“普通”则“正常性”指数越高。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就是常说的“有思想”的人,思想越理性化和人性化,则“独立性”指数越高。

大部分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正常性”指数都是比较高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当然也有少数普通人的“正常性”指数很低,常常被大家誉为“发神经”,亦褒亦贬都在不言中。少部分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独立性”指数比较高,尤其以老三届同学为多,举个例子:下乡时有老三届高中生说:“我要加入共产党,我们要去改变他!”,日后发生的粉碎四人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历史大事件,足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内不乏有识之士。这就是有思想的正常人,具备了“独立人格”的标准和能力。

在“知青情结”大旗的召唤下,广大的具有不同人格的曾经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们,热情地组织、开展、参与各种追忆“知青情结”的活动,对于已经步入中老年人行列的人们来说是件好事情,老有所乐、老有所思,也是一种快乐。

由于大家正常性指数和独立性指数不同,大家在追忆“知青情结”时的喜好与方式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形成“知青情结”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用豁达、开阔、包容之心去与人相处,用平和、普通、谦逊之心去与人交往,在各种知青社会活动中,不求于己相同、只求与人为善。这样,再大的“差异”也会迎刃而解,再大的纷争也会消之无形。难道,追忆“知青情结”不是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快乐吗?!!!

以上仅是一己之见,不强加与人,心得而已。

                                                                               2012/3/16


 西部老土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59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