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记】:看了半截子《金陵十三钗》 作者:林子


 

【天气日记】:

  看了半截子《金陵十三钗》

晴了好几日了。

走出去,风和日暖,空气中的湿气也弱了。傍晚时分,能看到夕阳映照在远处的电视塔身,漾起一片明亮温柔的光芒。另一边,还总有一块天空是深黛色的,似乎酝酿着雨。

今天的气温持续上升,午后,转了西南风,一下闷热起来。天气预报在说,马上要转冷了。清明快到了吧?还会有几趟寒流呢?

朋友问起,怎么还没写电影《金陵十三钗》?

一愣,只看了半截子——

啊?!

皆笑。都知道我从一开始就盯着要看这电影了。从父母家过年返回,忙乎完了想起要看,电影城的排期已过了。女儿说,现在电影多了,多热闹的电影排期一过,也很难再遇上。自然懊丧。女儿说,等等正版的下载给你看吧。没想,都乱上了别的事情,竟将此桩心愿忘了。

倒是在过年期间看到了半截子,无意中撞到的。好像是年初四的晚上?本地的一个什么科教台?画面模糊,还有无端跳跃的闪动。电视台时而有这样疑似翻版片的情况,叫人疑惑。模糊归模糊,终究有着兴致,仍然一心一意地看完了。

看的是后半截。从豆蔻和香兰死了的地方开始。这两个女人从藏身的教堂偷跑回妓院,一个是为了琴弦,另一个是为了耳环,在回来的途中被打死了。在地窖里的姐妹们闻讯震惊,伤心,继而愤慨,后面大义之举的勇气大概就从这里开始酝酿了。

小说里的情节也是这样吗?有点想不起来了。但豆蔻这个名字是记得的。陌生的是那个男主角——冒牌神父。或许正是他的出现,一下子令影片多了那点好莱坞模式的味道?

小说《金陵十三钗》是很早就读了。看的是中篇。听说后来又写成长篇了,是在改编电影期间的事情吧?一直还是喜欢严歌苓的小说。她很会编故事,文字的感觉也好。或者说,是习惯她的女性叙事方式。到了知道电影的编剧之一是刘恒,更有期待。刘恒也是一直喜欢的作家。只是有些疑虑,两个各具鲜明个性的作家,如何在一部影片的文学剧本里统一其中的叙事视角呢?

看的后半截已结束了国军的那部分戏,就几乎全是女人的戏了。从一些宣传片花里出现的战争大场景里,看到了刘恒那种男性特有的宏大视角,这是小说没能展示的。而女人的戏,则是严歌苓的长处了。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就是让电影穿上高跟鞋、洒上香水、穿起旗袍……”

初初听到这话。大吃一惊。甚至油然而生微微的反感。为什么?也说不清。是因为觉得这话说得过于轻松甚至有些轻佻?由此担心影片与自己的想象和期待完全相悖?担心影片会淡化了小说里那种小女孩特有的单纯干净的叙事视角?那个时候,正好看到了陆川为拍电影《南京!南京!》,在档案馆里读了长长日子的资料,最后确定自己的片子只能用黑白来表达。

无论如何,这句感性的话,被大肆用在电影的强大宣传攻势中,所有的热点似乎都集中到了那些秦淮女子风情万种的身姿面容。上映前的一次媒体发布会上,著名电视台的女主持人,甚至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追问这些秦淮女子的风情万种是如何塑造出来,那般妖娆迷人的提腰扭胯的走路姿态是怎么学到家的,并兴致勃勃地要求演员当场示范起来……那个发布会上,还有剧中的两位主要日本演员在场,人家极为严肃凝重的神情与话语,都在表达对那场战争的反省与思考,与我们的主持人灿烂的笑脸和轻佻的主题话语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电视机前的我目瞪口呆,如坐针毡。过后对女儿说,恨不得眼前有个地缝能钻进去了……

那个发布会上,唯有编剧刘恒说了几句有份量的话,但并没有引起主持人任何积极性的反应。导演自然也在场。我真希望他也能做出一些严肃的纠正和表述,但没有。只是微笑,面对媒体一种很放松的习惯性微笑了。

而后的日子里,各式的演出舞台上还反复地出现同样的模仿。抽离了影片特定的背景,那些旗袍、高跟鞋、琵琶以及妩媚迷人的身姿与歌声,都化成了一种华美的时尚。于是,沉重消失了,苦难淡化了,战争的血腥记忆变成了一幕光怪陆离的图景。也许正是这样,引致了许多激烈的评论和指责。甚至直接指责那些女人,似乎她们不应该被作为正面形象而出现……

很理解那些激烈甚至非常偏激的抨击。在国人眼中,那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影片,一个故事,而是一段历史,一段真实的、给一个民族留下永久伤痛的历史。

终于看到了影片,即便只是半截子,和模糊的画面,还是找到了期待的感觉。即使有遗憾,也不忍苛求。因为这段历史是如此真实如此沉重。

喜欢那首《秦淮景》。第一回听就喜欢上了。还很熟悉。那应该是江南民间小调的风格,质朴,柔美。也喜欢那些秦淮女子。喜欢她们的善良侠义和她们的风情万种。影片中众女子唱起《秦淮景》的那一幕,极为动人。那神情那动作,是那般的坦然和投入,在那个背景下,完全没有了媚态,没有脂粉气,只留下寻常女孩子家的娇憨与妩媚。看着镜头上的画面,听着动人的歌声,心是一阵阵的疼。

还以为,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场景下,是可以有高跟鞋、有旗袍、有香水、有耳环、有琵琶、有歌声的。那个日子的到来是如此突然而猝不及防。没有多少人能料想到侵略者会在一个城市里,对大量失去抵抗的军队和大量的平民进行最可怕的屠杀和蹂躏。那那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那个可怕的日子来临之前,还在过着平常的居家日子。和平、安宁与美在瞬间被战争击碎,是最可怖的,更具悲剧色彩。

也还以为,那个时候是会有爱情的产生。越是接近死亡,人们的心里越是向往和倚靠人与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感。即便带上了一点好莱坞模式的味道,也依然是美好的。

张艺谋是个喜欢用色彩来说话的导演。影片的色彩,让我想起了巴洛克的画。明暗对比的强烈与敏感。不知是否在有意造成一种审美距离?或许,是这种审美距离,将战争的危险与伤害拉开了。那充满女性意味的鲜艳色彩,或许是为了给残酷的战争涂上了一层温暖的光彩。但那一定是人性的温暖,而不是别的。

都知道,这个故事取材于《魏特琳日记》的真实纪实。

《魏特琳日记》,也是早知道的。还有《拉贝日记》。一直想看,却一直没看。在我看来,纪实的真实和残酷,往往令人更难以承受。

《魏特琳日记》里关于这一段的记录,很简单。日本人“要求我们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后面还有另一句“有些妓女自己站出来,我就让他们走了……”《拉贝日记》里,也有相似的简单记录,“我们让他们带走了……”

读着这些文字,心也是一阵阵的发冷、发疼。

留下这段真实历史的文字,都是外人记录的。没有当事人的记录。于是,没有人知道那二十一个女人,在走出人群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被带走后经历了什么,结局又是什么。她们在历史的过程中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不会知道今天的人怎么去评价她们的行为,也永远没有了为自己辩白的机会。每个人躲到这里来,都是因为知道那外面是地狱。走出去就意味着面临死亡和比死亡更可怕的遭遇。但是,她们仍然顺从的毫无反抗地跟着要带她们的人走了,在众人默默的目光注视下。

《魏特琳日记》里,还写到了次年的春天,突然想起那个日子里,那些被带走后便再无消息的女人,不禁心中黯然。或许,还有深深的愧疚。这位名叫魏特琳的外国女人,在战后回国不久就自杀了。她的日记里还记下了这件事发生的日期,1937年12月24日,星期五。第二天,就是西方的圣诞节。里面也写了一点天气,寒冷,没有阳光。

电影最后的场面,也是一个满天阴霾没有阳光的寒冷日子,那些女人被带走了,再没有回来。她们美丽绝伦的身影和歌声,永远留在了那个名叫书娟的小女孩的眼睛深处。

                                                                       2012年3月30日


 林子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54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