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庄知青集体照(1970)·20周岁生日照(1972) 作者:网中人


 难忘的云庄知青集体

    ——珍贵的1970-05集体照

     

江西省新干县云庄村的上海知青是颇有点名气的“超级大户”——仅一个云庄村就一次接纳了31名上海知青!而且还是在1968-12-21的“最新最高指示”发表之前!

在那以后,上海对68、69届中学毕业生实行“一片红”。许多弟弟妹妹纷纷找66、67届的哥哥姐姐帮忙,于是,这样的“投亲靠友”方式让云庄村在1969年又接纳了1名上海女知青。因此,云庄村的上海知青在“鼎盛期”达到32人之多。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

想当年,各种、各类农场拥有大规模的知青集体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插队落户的知青竟然如此集中,恐怕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否如此?只能留待“知青史”研究专家去考证了。

云庄村的上海知青在1970年春耕大忙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保持着离开上海时的3个班的编制:四班、七班、八班。每个班有自己的集体灶,每天各安排一个人留在家里为本班打理一日三餐、种菜喂猪。到1969年底1970年初,事情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知青都第一次回上海过春节了,而留在村里的知青从3个班的灶间走到了一起,很快产生了“合并起来,办大食堂”的想法,并且得到了回沪过年的知青们及其家长们的赞成与支持。

1970年2月底3月初,回沪过年的知青开始陆续返回云庄,“大食堂”正式开张。在32人基本到齐的季节里,每天有两个人留在家里“烧饭”(准确地说是后勤),并且相对稳定,不定期“换岗”。到了回沪探亲高峰来临、留在村里的明显减少时,就适时改为一个“烧饭”。由于“烧饭”不能被认为是生产队的劳动内容,所以轮到“烧饭”的知青是没有工分收入的,于是,由知青集体讨论确定由大家共同负担,真有一些“自己动手、共同奋斗”的样式。

“大食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知青们的后顾之忧,山野田间的辛勤劳动,饥肠辘辘地回到家里,哪怕只有一点油炒盐作为下饭的菜,只要是现成的熟饭填饱肚子就相当令人满意了。1970年的春天插秧大忙季节,就第一次显示了“大食堂”的这种优越性。

正在此时,有人从外村借到了一台当年颇为稀有的照相机。于是,1970-05-18上午,我们知青第一次在云庄拍照留影。据我的日记记载,当时拍了不少集体照、个人照,还到山上、水库等处留影。但是在那样的年代里、那样的生活环境中、那样的物质条件下,冲印、分发的照片是很少的。随着时光流逝,存世的照片更是日渐稀罕。前不久的“40周年纪念活动”中,没有一个人提及那次集体拍照的经历。

我的相册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云庄村知青集体的“全家福”。

如今细看旧照、查阅日记,还可以回想起那年那天,阔别上海一年又半,能聚在一起拍照,大家都挺高兴。由于正值春插大忙刚刚结束,大家都是一付疲乏样、疲惫相,男生的头发还没有时间打理,所以个个都是长发掩耳,不修边幅。天生爱美的女生们倒是在当时可能的情况下,略作梳理打扮,有的还特意换上了好看些的衣服,因而照片上的她们显得笑容要多一些。

这张照片上有26人,男女各13人。也就是说,男生“缺席”5人,女生仅“缺席”1人,总共只“缺席”6人。换言之,“出席率”达到81%以上!除了个别因为生病等原因滞留在沪,还有几个人当天正巧在公社或县里办事,未能参加这次“全家福”。所以这么多知青集中在一起拍照,是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就在拍照后不久,第一个知青离开了云庄,上调到新干某工厂。上海知青离开云庄就此起步了。

记得在1974年,我与一个当年未能参加集体照的小刘在云庄的知青住房里,又一次细细地欣赏、品味这张“全家福”,结果归纳出“四个一”:只剩一个,上调一个,不缺一个,永别一个。

具体的意思是:(自前往后)

第一排6个女生,有2个投亲靠友分别去了安徽,有3个出嫁离开了知青集体,只剩下1个还在集体中。

第二排7个女生,有1个上调(前已提及)。

第三排7个男生,与4年前相比,没有1个发生变化。

第四排6个男生,有1个在1973年不幸去世。

从这“四个一”可以看出,虽然时间过去了四、五年,但是云庄知青的“流动率”很低——32人中只有1人上调;“自谋出路”者有5人;还有1人去世;如果算上那天“缺席”的6人中有1人上调、1人病退回沪,那么,总共“流动”了9人,还不到32人的30%。若按性别统计,9个人中7人是女生,2人是男生(1个去世,1个病退)。也就是说,14名女生中恰好有一半离开了云庄,18名男生还有将近90%留在村里。

所以,1974年那次总结出“四个一”之后,我越发觉得这张“全家福”照片的珍贵了。

                                                                          2009-02-11


 一张特殊的20周岁生日照

              

在江西的那些年,我只拍过两次照,一次是1970-05的云庄村知青集体照(见《难忘的云庄知青集体——珍贵的1970-05集体照》),另一次是1972-08在云庄大队所属的岭山村。

当时已经是“双抢”(大暑天的7至8月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尾声。岭山村的上海知青受生产队长的委托,到云庄村找上海知青帮忙——征集6个人组成一个割禾小组,支援岭山村割禾,时间为3天。虽然我们自己已经在烈日下酷暑中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但是对兄弟队的知青、老乡还是有求必应。

包括我在内的6个人很快就凑齐了,第二天就杀上了“战场”。挟带着在云庄村生产队持续奋战的余威,在岭山的山沟里放倒了大片的早稻,挑回了一担担稻谷……。岭山的老乡连连称赞,感谢不已。我们也就更加来劲了。

就在我们三天奋战的时候,邻队洲老上生产队的上海知青有家人来“探望亲人”。有一天,带着照相机,到岭山村来看望同在一个大队的上海知青。沿路看到我们六个人在挥汗大战,就叫我们稍事休息,拍张照片留作纪念。我们闻声而动,从田里跨上田埂,找到水沟,洗去手上身上脚上的泥巴,拉整一下衣服——拍照啦!

正巧公社的一个干部也路经这里,我们知青与他是老相识了,于是叫他“一起来”,他欣然允诺,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于是就有了这张11人的合影。

照片中,后排左一、左三、右一、右二以及前排右一、右三就是我们云庄村的“六条汉子”。后排那位谢顶的站立者就是公社干部。

那天骄阳当头,阳光强烈,相当刺目;又时近中午,所以大家都是踩着自己的影子。如果用现在的照相机拍摄,还能看清楚人人汗流浃背、个个衣衫尽湿。

有关这张照片的细节已经回忆不起多少了,幸好当年在照片边缘用钢笔注明了“72.8”,说明这是1972年8月拍摄的。可惜的是,那年的日记本在我1973-05-07锁骨骨折回沪治疗期间归了梁上君子,以至于现在无法查考具体的拍照日期。很多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

近期沉迷于回眸往事,今天忽然想起自己还保存着六年的“劳动手册”(通称“工分簿”)!于是翻出1972年的那本,看来我真是太有心了——8月的22~24日三天,在记载着“割禾”之外还特地注明“(岭山)”!至此,可以肯定那张照片就是在这三天中的某一天拍的。

突然之间,我又发现一件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注意到的事——真是太巧的巧合了:拍这张照片的那年那月那天,是我二十周岁生日之后半个月!

想当年,要想特地拍一张生日照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奢侈了”。可是,又何曾想到,我竟然会在20周岁的时候留下了如此难得、如此特殊的生日照!

补遗:

当年为什么要特意在“工分簿”上注明地点呢?这是因为三天“支援外队”是“不合法”的。因为各个生产队的劳动力是归各个生产队所有、安排的,而跨队调动劳动力的权力属于生产大队。因此,大队的支部书记知道6个云庄的知青“擅离本职”,极为恼火,把岭山生产队的干部狠狠批评了一顿,责令检查。但是,对知青是“网开一面”,未吭一声。据说,他不责怪知青的“无知”。看来,他真不愧是一个颇有政策水平的书记。至于岭山方面,也不太好处理6个人3天的劳动报酬,就赠给6个上海知青每人一付樟木箱板料,规格为2尺7,即90公分。这在当年是非常非常吃香的。我家里至今还用这只樟木箱储放衣物呢!)

                                                                            2009-02-12


 网中人文集:http://hxzq.net/showcorpus.asp?id=162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