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大学生自办刊物 作者:老例


 

 三十年前的大学生自办刊物

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亚洲图书馆,无意间发现刘胜骥著《中国大陆地下刊物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其中第十章为“大学生自办刊物——未来、大学生、思绪、锦江、希望、红豆、珞珈山、我们、这一代”,即集中介绍在1979年涌现的各地大学生自办刊物,包括暨南大学的《未来》、复旦大学的《大学生》、北京大学的《思绪》、四川大学的《锦江》、西北大学的《希望》、中山大学的《红豆》、武汉大学的《珞珈山》、杭州师范学院的《我们》,以及武汉大学等十三所大学学生联合自办的《这一代》。

令我注意的是,该书对暨南大学《未来》的介绍。该书称,《未来》是以暨南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主的未来社,于1979年初出版。未来社还吸收了中山大学、华南师大、广州师范、广州业余大学的学生,在广州地区有较大影响。《未来》是一份综合性的刊物,刊载小说、诗歌、政论文等,如第一期便刊载了里红的暴露小说《生者的权利》,小枫的讽刺诗《假如明天》,宝集的政论文《人权与宪法》等。

作为学生社团,未来社积极参加当时颇为踊跃的民主运动,突出表现是1979年4月1日发起了纪念四五运动三周年的盛大座谈会。与会人员有150多人,除了未来社成员及大学生外,不少青年工人以及省市宣传机关的干部也出席了(该书作者认为是起“监视”作用),王希哲、陈一阳等民运人士也出席并讲了话。这次座谈会惊动了当局,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还因此接见了未来社成员及王希哲等人,以图“宣慰疏导”。五月以后,广东省委以及暨大学校当局便出手干涉、压制了未来社的活动。

我是1979年9月进暨大的,上述未来社的活动我未曾听闻。但也看过中山大学的《红豆》以及残缺的《这一代》(该刊创刊期便被扼杀,以致只能以残缺本面世)。暨大中文系则在系方主导下出版“面目一新”的学生刊物《赤子心》,那是当时自命为文学青年的我从没有投稿激情的刊物。

尽管如此,我入学后一直到大约是1981年,学生自发的“不合作事件”还是屡屡发生,比如邀请“李一哲”成员李正天到校演讲,抵触学雷锋运动并展开对雷锋精神的辩论,大学生汇演节目违背当局定调等;在平日课堂讨论中,更多有对上山下乡运动,毛泽东评价,甚至共产主义运动等激烈的争论。这些“不合作事件”往往是以当局失望乃至震怒而告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全校性的抵触学雷锋的自发辩论中,反方领袖是一位北京移民香港的医学院学生(相当帅),既有在国内的亲身体验也有在香港吸收的自由思想,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将雷锋精神的虚伪性反动性批得个淋漓尽致体无完肤。我们班在一次有关上山下乡运动的课堂讨论中,否定的一方以班干部团干部为主,而这些人几乎都是当年的知青;肯定的一方,却是以港澳学生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以致一位港澳生深深感叹:共产党是怎样教育出你们这班“反骨仔”的?!

转眼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学生,现在多为各方呼风唤雨的主儿,且不论海外的胡平王军涛们,就说国内的习近平李克强们,30多年前那段大学生涯的思想激荡与精神洗礼,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还有痕迹?


 老例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9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