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作者:黎京
|
|||||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名字,52集,很长。我几年里看过三次,确切说,是看过三遍,从头至尾的看完了全部52集。 我不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哪年拍摄的,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最早是2004年,后来多次看到是2006年。我是2007年在网上发现的。当时我不知道还分电视版和DVD版,我看的是DVD版。 王朔的小说在那些年风靡一时,我几乎都看过。其实最火的时候,我已经身在国外了。现在回想,竟然想不起来王朔的这几部小说我是怎么看到的。只是记得看过,而且看得很仔细。也是因为被冠以痞子文学,所以也特别关注过一段。按说,一部小说的面世,该是以读者喜好来定位,而不该是由那个圈子里的某些人来确定基调。所以痞子之说,我并不赞同,该归结在百花齐放中百花之一种。 那时出版界刚刚开始展现出一点点复苏的迹象,王朔得以脱颖而出,是机遇和巧合,也是王朔文章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和时代遗留给我们的反思太多,故而王朔以军队大院孩子为题材的那些小说确实震撼了一阵。 我喜欢那些小说,是因文章的真实,非常真实的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事儿。我特别烦感的一句话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高于生活。如果艺术创造永远要高于生活本身,总是多少给了我一种造假欺骗的感觉。其实艺术该是真实表现生活的形式,而不是从某些方面去夸大,从而为了歌颂去创造出伟光正或高大全两位传奇人物。 王朔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避讳,有时暴露的恰恰是那时的丑陋。揭露是为了反思,是为启迪,而过去那些个“丑陋”有时未必不是纯真,是某种社会教育的反射。我为之感动也是这些看似丑陋的情节。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字,是因为我最近看完第三遍《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也是我唯一一次看影视类节目掉泪,而且是泪流满面。 兴许是我自小出身在演员家庭,生活中的演员与舞台上的演员见过太多,所以很难被写成剧本编成电影的故事感动。很多时候,人们议论某部电影必须要准备几条泪巾才能看,而我甚至会连鼻子发酸眼眶湿润都没有过。到国外看恐怖电影,还非要半夜看以增加环境的感染力,却从来没有被电影情节吓到过,甚至屏幕上血肉横飞,鲜血喷洒,我也就是看看热闹而已。 太冷血了。自己给自己下的评语。 不过这次却发现,我开始不冷血了,因为我泪流满面。在看过三次的电视剧结尾时,我居然泪流满面。 我不喜欢剧中的方言,很不喜欢,也非常奇怪为什么那些男女却都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的矫情?但我又喜欢方言,是因为佟大为的表演吧,因为他成功演出了一个我不喜欢的方言,也说明了佟大为的成功。 “在我们生命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个被加工好了的故事。不管结局是福是祸,也不管它是美丽还是悲伤,岁月的洗礼总能给我们留下淡淡的回忆。这或许就是生命值得延续的魅力。回忆使我和我的几位朋友彼此牵挂一如往昔,有人会认为那是清高,也有人会说这是愚昧,但对于我来说他们都是我的知已。我们这些各自寻找不同归宿的人,只想知道我们到底是谁。”这段话是编剧通过方言的嘴告诫大家的,被春迷们视为经典。不过遗留在人们记忆里的结局,无论美好或是悲伤,岁月留下的记忆对于悲伤来说,却很难是淡淡的回忆。生活中被忽略的多是幸福,为不能珍惜的即逝的美好时光而懊悔,也使得那遥远的幸福变为后来的刻骨铭心的悲伤。 这部小说里最成功塑造的该是卓越。从小到大的连贯性,也反射出那个时代我们的理想和抱怨。只所以说是抱怨,是因为当年即使生活在动荡如火如荼的革命变革中,可对于那年的我们之中却依旧有生不逢时的抱怨,不能在短暂的有限生命中做到极大限度的报效祖国。于是便有了无数的假如。 假如我被敌人在抓住,也会像江姐、许云峰那样坚贞不屈。 假如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也会像刘胡兰那样在日寇大的屠刀下,为了祖国英勇献身;假如我参加了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也会像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那样为国捐躯。多是想到如何为国家轰轰烈烈献出宝贵生命的那一刻。 而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卓越延续了光荣传统,高喊着向我开炮死在一群流氓的刀下。看似荒诞。但我太能明白卓越,因为当年的卓越里也有我的思想,如今我变了,变得更加实际,就因为幻想在我经历过那些时光后的回归。一般所说的回归该是归向本初,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我说的却是相反方向的,是归一到更加现实的社会。可我还是敬佩卓越,就因为他一直是最单纯的人,直到他带着那片纯真离开。 我的感动是在最后,是在那些哥们儿多年后来到卓越的墓地,高洋和方言哥俩见面的场景。其实我喜欢高洋,尽管高洋在故事里背叛了所有的哥们儿,包括自己的亲弟弟,但我依旧喜欢他。因为他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我想做的不是欺骗和背叛,而是他那种勇于玩心跳的感觉。其实一开始我就喜欢王朔给自己小说起的这个名《玩的就是心跳》。如果当年我也有勇气玩玩心跳,兴许我的命运会因此而改变。可敢于玩心跳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也没必要抱怨那些因为敢于玩心跳而富起来的人。这样说,大多数人会不赞同,我也是,我也不赞同我的这种潜意识。为富不仁,好像是一条定律,就如无商不奸是一样的。也是因奸商使国家转型后成为商品社会,很困惑,奸商倒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力军了。 怯懦,大多数人的怯弱。就像方言多年后见到李白玲时说的那样,他一直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也因此不敢面对李白玲,更不敢面对来爱情。很多时候,就因为对前途的渺茫使人产生出的怯懦而影响了一生的命运。其实这么说,还是很矫情的,性格决定命运似是一条定律,很少有人能改变自己的性格。我也是因为怯懦所以才喜欢高洋,因为我做不到。 很多时候,都会说往事不堪回首。要是堪回首的话,多是早熟。有多少人能够在未经历过就英明得如同先知先觉,那是圣人,该是被称为救世主的。凡是凡人,不堪是正常的。也因为那些不堪,才有了不断被重复的故事。如同高洋、方言、许逊们被搬上银幕,演义出那个时代的一部分生活在部队大院孩子们的生活。 怯懦,也是因迷失而来。信仰消失后的怯懦很多时候会转换成玩世不恭,玩的就是心跳。心跳是会在无数种情况下加剧,当然也包括在颓废时的堕落。还是悲剧,是内心最深的创伤。这也是我为之落泪的原委之一吧。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的故作坚强;我们轻易地伤害别人,也轻易地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的前途,或者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可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和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得爱和被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