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行随记 作者:邢仪


  日本自由行随记

从小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日本没好印象。那年靳之林先生去了一趟日本,我问他:不怎么样吧?他说:不,很好。我让他举例,他说见到一间屋里有很多人在静坐,探头一看,前面放着一块石头。我问:那是干嘛?靳说:好像在练定力。于是我就想去日本看看,其实我出国旅游最想知道的是:人家与我们不同的生存状况。

我们夫妇选择了二月中下旬(2月17-29)旅游淡季(樱花还没开),日本又刚刚海啸和核泄漏出游日本,心想人家一亿多口在那过日子,我们去几天算什么。

孩子给我们买了一本厚厚的日本自助游手册,先做功课。

定下来的路线是:东京-京都-奈良-高山-东京-廉仓。

买了日本新干线7日的联票(可以随意在日本境内搭乘)。

孩子帮我们在各个停留的城市预定旅馆(网上)。

真正要出发了又有些发怵,东京的地铁图像蜘蛛网一样,看得脑袋都大了。日本话一点不会,英语只是一点点。尤其是满眼都是长得一样的人,不像在欧洲一下可以看出谁是可以交流的。

2012、2、17 周五 雨

二月应该还是冬天,从飞机上看下去,东京一坨一坨的树木是墨黑色的,后来近看才知道那是长了许多年的老树,有些尽管是灌木杂树,但盘根错节,可见它们从来不被动过。

下飞机、取行李、过海关。然后去办新干线联票的开通,还要买两张专对外国人优惠的在东京市内使用的14天火车、汽车通票(每张5500日元)。成田机场离市里较远,坐火车还要一个半小时(每张3000日元),所以买这个通票挺合适。以我们的经验先去“问讯处”,这里有中文服务,经指点找到买票处,服务人员又用电话帮我们找到中文解说,才知道这张通票很复杂:它只让我们从机场到市内的住处一去一回坐JR(新干线)火车,再送一张2000日元的乘车卡,卡内有500元的押金(而不是像我们原来想的那样可以随便坐车)。

   

   

JR车厢宽敞、舒适,像是飞机上的头等舱(JR多数要提前定位),车上乘客很少。在每个坐位的前头,即前个坐位的背后有一块说明牌,指示卫生间、电话、吸烟等等。因为还在郊区,车窗外的房屋多是两层,轻型材料。一堆房子,一小片不规则的停车场,一坨树木、田野,路边绝无垃圾和塑料袋,虽繁杂却感觉治理有序。

机场快速到新宿站下来倒车转乘山手线,地铁里标识很清晰,山手线是绿色的。我们到了要去的池袋站。池袋是个大站,简直就是一个地下小城市,商店、饭店、超市,应有尽有。里面人多,站牌多,也有无数个出口,我们一路问一路猜,终于找到西C6出口。出得口来却乱了套,应该左转却直走下去,这时天已大黑,下着雨。饶来绕去,问来问去,找不到要去的旅馆。凡被我们问道的日本人,都非常热情,实在他们也不熟悉这个旅馆,就把我们带到警察岗(街头的一间小屋子,里面有两个值班的警察)。警察就拿出一张大地图,上面标着每一家的位置。最后是一位中国女士直接送我们到了旅馆。

旅馆很小,共四层,每层估计也就五十平米,我们的房间10多平米,但五脏俱全。

加上一句,这里有人戴口罩,比例大约以千分计?

2012、2、18 周六 多云

早九点多出发,在街头小饭馆每人吃了一碗面(一份360日元),站在长条桌子旁吃的那种。吃完出来刚走几步,店主老者追了出来,原来我们把一个包落在了桌下。

这里的大街两边是高楼,窄马路。天较冷,路上行人多是脚步匆匆的年轻人。女孩子们一律上身棉服,武装到头,下面却是短呢库,皮靴,露着光光的漆盖,有的甚至光脚穿皮鞋。

我们从池袋步行到目白,受朋友委托去见一位九十岁的侵华老兵,这位盐谷先生曾十几次来中国谢罪和捐款,交了不少中国朋友。又是经过问路、送一程、被带到警察岗,终于找到在一块小木牌上写着“盐谷”的小旅馆。盐谷四十多岁的儿子开了门,我用简单的英语说明来意,递上朋友的礼物。盐谷的儿子带我们去见已卧床的盐谷老人,他气色很好,样子跟我之前在照片上看的差不多,床头摆着书籍和老花镜,说明他头脑还清晰。因语言不通,我们和他合了影,便告别出来。

中午冒失地进了一家饭馆,根据摆在外面的图片和标价,点了两份套餐(1100、1200日元),套餐内食品丰富、精致,也很好吃。下午的半天我们就在新宿转大街。特别是转了以低价著称的“唐吉柯德”连锁店,像北京的小商品市场,这里卖东西和买东西都有不少中国人。

初到日本,感觉新鲜,自然就要对比北京。

摆摊小贩和城管

大街上绝不见摆摊的小贩,当然也没有追着小贩满街跑的城管。只见隔不远就有一家“家庭超市”,不像北京的超市垄断。如果把小贩都请进室内,收取他们能接受的摊位费。余下大量的城管人员去负责城市卫生,清除地上的痰液。试想那样北京会街道干净,社会矛盾减少,维稳开支下降。

汽车乱停、贴条子、罚款

东京的人口密度比北京大,汽车数量不会比北京少。但见马路上车辆不多,道路畅通,不见在马路上停车占道的。仔细观察是因为他们的围墙少,停车见缝插针。如果北京的大量机关单位拆掉围墙,让人民公平地享受土地,社会又将和谐不少。

自律

在这里体会到了“礼仪之邦”的概念。每辆公共汽车上都有几个坐位是留给老弱孕残的,即使车上人很拥挤,年轻人也不会去坐那几个坐位。在电梯里互不相识的人,提前出门时会向你鞠躬示意。

厕所

我们在国内要找则所,几十米外寻味即可。但日本的厕所,却是最温暖、馨香、舒适、洁净的地方。我怎么也想不清,那味道哪去了?

食物

吃了日本饭,忽然体会到日本料理其实是日本配餐,小小的一个套餐内,数了一下,竟有十几样品种,虽每样量少,但绝对够吃。营养丰富,用油少,制作精美,秀色可餐,不浪费。日本街上很少见到大胖子。

2012、2、19 周日 雨

早上离开旅馆,坐地铁到东京站,找到JR服务台,出示我们的联票,开了两张10:33分去京都的车票。站台上比较冷,我们买了两杯热咖啡和汉堡包,坐在暖暖的玻璃候车室里。JR列车发车很密,同一个方向,有时两辆车只相隔3分钟。坐了近3个小时到达京都车站。京都站内比东京站更加舒适,整洁,宽敞,人不多。我们进了出站口左侧的“京都观光指南所”,去找地图和观光指南手册。我用英语问一位服务员:这里有中文服务吗(学聪明了)?于是一位高个的女士走过来说她会一点(我们买了京都的汽车通票)。后来发现在东京到处都有中国人,而京都很少。儿子给我们定的旅馆离车站很近。

下午我们按照观光指南去找京都手工艺中心。京都大街上更是清净,行人稀少。工艺大楼里几乎没有客人,除了我们和两三个欧洲人。第一次仔细观看日本的手工艺品,为他的精美赞叹:绿色的小青蛙只有黄豆粒大、绢做的舞妓美轮美奂、纸折的小人打秋千,小人大小只有一、二公分、纸扇艺术看得人眼花,我对樱花和舞妓图案的丝巾爱不释手,结果一下买了四条(一条不到200人民币)。上了年纪的女店员高兴地把周围指了一圈说:全部降价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日本经济可能因海啸等原因不景气,商品都在减价也少有人问津,偌大的四层工艺品大楼,只有几个店员在门口恭候。

日本的汽车做得好,难道只是汽车吗(汽车代表综合国力)?先生毕竟是男士,他注意到马路上的地砖铺得精细,旅馆的塑钢窗不输德国,说明这里的人们活得认真,工作敬业。

然后我们到了秖园(一条传统老街),两旁的街道都是带顶子的绿色长廊,沿街挂满各种纸灯笼。此时天色已晚,纸灯笼亮了,灯笼下是小礼品店和吃食店,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纸扇店、瓷器店里安静地坐着一对店主老夫妇,他们并不招呼客人,而是两人相对坐在里面喝茶。我们的目标是去看一场日本的传统演出,一边问人,一边乱找,钻进七拐八拐的胡同,这里很暗,一盏盏纸灯笼下贴着些彩照和海报,那就是歌妓或舞妓馆。忽然间身边走过去一两个身穿和服,脚踏木屐的美人,仿佛时光倒流,川端康成的小说再现。黑黑的胡同除了我们俩只见到几对欧洲情侣在串。想问路欲找不到人,于是闯进饭馆去打听,人们或是摇头或是说就在前面。最后我们与剧院擦肩而过,因为剧院门前不见一人进。待我们终于坐在剧场(票价3150日元),观众寥寥二十几人。节目是茶道、插花、琴、狂言、京舞等,表演茶道插花的演员是些老年妇女,不知是否在日本也仅剩她们支撑这些传统艺术了?近距离欣赏日本京舞,感觉一招一式很优雅,很美,女人味十足。

   

2012、2、20 周一 晴

按照自助游手册《日本》上介绍的京都徒步游路线,我们来到清水寺的山脚下,向上走一路老街,老店,同行的游人不少。从清水寺下来,接着钻小街,看小店,欣赏精巧的日本民宅。不由感慨-中国是大而化之,日本是小而精致。经常遭受海啸和地震的摇摇欲坠的日本岛国面积小,资源少,日本人不能不珍惜一草一木,一杯土,一捧水。生存环境形成了他们惜物和隐忍的性格。

   

   

2012、2、21 周二,阴

位于京都车站附近的东寺,每月的21号举办跳骚市场,1200个摊床,热闹异常。从我们住的旅馆走过去需要半个多小时。只见东寺大门内熙熙攘攘,很像是北京的地坛庙会,不同的是这里的东西是以私人的二手货为主,从小型的老旧家具到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但价格却不算便宜。先生看中一个双层圆形木匣,标价2500日元,两位日本老太太高兴地为我们展示,我用笔写阿拉伯数字与她们还价,结果2400日元成交。她们为我们把盒子包好,我还指着其它的东西夸赞说beatful!待我们离开走出一段后,一位老太太追上来,手里举着一个精致的小方盒,说是送给我们的,令人意外的惊喜。

   

   

东寺的大殿门前站着两位和尚低头诵经,他们身上挂着布袋子,上写“为日本海啸捐款”。大殿内许多人跪着,又有不少人跪在走廊上,传出日本语的朗朗诵经声。大殿旁有一个临时的塑料棚,下面有长条木桌和木凳,游人可以在这里吃自己带的便餐,我们坐下休息。在我们旁边坐的是一对年约七十的日本夫妇,他们穿戴整洁,举止文静,老夫人头戴花饰圆顶帽,金丝眼镜,她先是脱下浅蓝色的皮手套,从挎包里拿出一个包装得很漂亮的纸盒,一层层打开,拿出一块绿色的抹茶糯米团递给老先生。老先生端详了一下米团,可能觉得又凉又硬咬不动,便用手撕下一块送进嘴里,慢慢地吃着。他们各吃了一个米团,老妇人把打开的纸盒继续包好放进挎包,再带上手套,站起身,他们二位相扶而去。看着日本大街上的人们,分不出谁多富,谁多穷,没有人炫富,也没见蓬头垢面的打工族。

天气阴冷,只见一个大棚中许多人在热气腾腾地吃着什么,走近看一个长条锅里煮着鸡蛋和长条的、方块的东西,像中国的麻辣烫。我指着两位老先生正在吃的面条对摊主说,就要这样的两份。老先生高声笑起来说:“乌冬”。原来这就是乌冬面,我们要了两碗乌东面和一碗“麻辣烫”共1600日元,乌冬面是煮粗面条上放一块豆腐,汤的味道不错。

从跳骚市场回来我们走进地下食品街去找晚饭,浏览着橱窗里的图片,看中一份包括:肉菜、米饭、虾、生菜和汤的套餐(1000-1300日元)。服务生是中国东北来的女孩,顺利地交流,还要了一份日本烧酒,说是烧酒,但比中国酒度数低。还是觉得日本饭配置合理,比如一个炒菜,里面就有肉片、洋白菜、胡萝卜、洋葱和几个鲜虾,每样量不大,却样数多,清淡,油少,味道鲜。一份配餐有饭、有菜(生、熟)、有汤及各种调料,数了一下共有十几个品种。

餐馆里男人居多,坐在我们旁边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先生,穿戴像公司的高级职员,他要了一大瓶烧酒和一盘红红的腌辣白菜,一个人慢慢地喝,目光直直地呆坐着。

2012、2、22 周三 多云

从京都去奈良坐火车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决定早上去晚上回。在火车上遇到一群小学生,由一位女孩一样的女老师带着一群小鸟一样的孩子,他们带着圆圆的白帽子,上身穿着厚厚的棉服,却光着两条腿。车上有许多的空位,但他们却都挤在门口,经我们再三邀请,老师发话可以去坐了,三个男孩挤坐在我们对面,我不由伸手去摸他们的小腿,冰凉冰凉的。先生举起相机,他们马上露出小白牙,头挤在一起伸出两个手指,欢快、活泼、童真。

   

   

   

我们计划游奈良的主要景点是奈良公园和园内的大东寺。公园很大,游人不多,幽静、古朴,满园的小鹿追着游人要“鹿饼干”吃。150日元买一包鹿饼干,这时机灵的鹿们都会向你围拢,性急的会从背后掀你的衣服,或顶你一个趔掬。气派、庄严的东大寺给人很深的印象,日本国土不大,但寺庙不小,城市不小,地铁站更大。感觉这里的一切不是按照小日本(-个小国)去做,而是他们让自己觉得一切都是大日本帝国的样子。

除去建筑元素不同,奈良的城市品质很像欧洲。返回车站时沿着冷清的小街,细雨蒙蒙,偶见打伞的本地行人,不由想起川端康成的《伊豆歌女》和《雪城》,心中萌生淡淡忧伤。

2012、2、23 周四 雨 

今天离开京都去高山,高山是个地名,建于16世纪,属江户时幕府直辖地。我们9点半出门,坐上10点48分的JR火车,半个小时到名古屋,然后倒车去高山。火车开往深山,一路上山涧、流水、厚厚的白雪、黑黑的灌木,云雾山中,仿佛进入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高山有老式的旅馆和酿酒厂,窄窄的小街,黑色的店铺,保留传统魅力。街上除了几个游人,几乎不见本地居民,漂亮的小店内商品缤纷灯火辉煌,却因为没有顾客给人一种空旷的逼迫,我们要鼓起勇气走进去。预定的旅社是民宿式的,鞋脱在大门外,日式纸拉门、榻榻米、盆景式的小天井,还有温泉。晚上回来换上旅社的和服,拿上一条毛巾去泡温泉,回到居室坐在榻榻米上慢慢品着清茶,如此的奢侈竟使内心生出些许的不安。

   

   

   

   

   

2012、2、24 周五 晴

据旅游手册上说高山是从早市开始,但因冬天寒冷,出摊的不多,游人也少。接着去参观“高山阵屋”,一座旧时的镇政府的府邸。

蓝天白云,光线通透,我们坐汽车去一个叫“飞弹民俗村”的地方,这是一个从远处移下来的村落,房屋的样式叫“合掌式”住宅,屋顶又高又窄,像双手合掌,房顶的材料是厚厚的茅草,远远看去,皑皑白雪中错落着一座座尖尖屋顶的小房子,恍若童话境界。踏着冰冻的小山路上坡下坡,只我们俩和两个欧洲女游客。

回来的路上经过一个“百元店”(相当于人民币的8元),全是小商品,玲琅满目。一口气挑了四、五件放在筐子里,待仔细看来,竟全部是Made in China。真不知道为China自豪还是?

天黑后暗暗的小街上,有几个挂着灯笼的去处,我们推开一家小饭馆的门,房间有二十几米大,一条吧台,半间炕,暖暖呵呵,一对中年夫妇在忙乎着,男女主人都是矮矮胖胖,丈夫后脑勺系了一根小辫子,话不多,妻子会几句英语。只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顾客,坐在吧台旁喝着一大杯放满冰块的啤酒,三个人在热火朝天地聊天。以这些天我们在饭馆吃饭的经验,主要是以看挂着的图片和标价为依据,但这家没有图片,只有一大片菜名,看来看去只能凭着其中的几个汉语词,乱点了三、四样。然后坐在炕上忐忑不安地等着上菜,先是端上来两杯热茶,好!接着上来一块烤鱼,于是喝茶夹鱼。一会又上来一盘(一块)烤鱼,心里有点傻。然后是一锅清水煮豆腐,发给每人一个小碗和漏勺,小碗里是深色清亮的酱油汁,意思是让我们把豆腐捞出来粘汁吃。最后上来一盘炒菜,各种蔬菜和少量肉片,记得我点的是“野菜”。向老板娘要了两碗米饭,这顿饭有鱼、有菜、有汤,乱点得不错。吃完饭交钱,老板夫妇和女顾客互相说了句什么然后都对着我们笑起来。老板娘问我,从哪来?我答说中国。于是她嘴里发出一连串的词,数度弯腰鞠躬送我们出来。

2012、2、25 周六 阴

今天从高山经名古屋回东京,住在上野附近的一家旅社。利用晚上的时间去逛原宿,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灯红酒绿的商厦,时尚新潮的服装,满街是三五成群,标新立异、精心打扮的女孩子们。

2012、2、26 周日 多云

早上去“筑地鱼市”,顾名思义是一个交易鱼的市场。我们坐在一家饭馆里看厨师为客人做鲜鱼寿司,先用手把米饭攥成一个小球,切下一片生鱼,搭在饭团上,如此这样在一个长盘子里放上四份,递给客人,客人便浇上些调料放进嘴里。在鲜鱼寿司店里我们还是固执地点了熟鱼吃。

从筑地步行去银座,再从银座绕北之丸公园在街上溜达。银座大街摩天高楼林立,北之丸公园外的护城河干净、透亮,奇怪的是行人之少,比北京在春节期间打工族回乡后还要少。当然这时候东京的地铁里的人一定会比街上多,日本人在利用国土和自然方面绞尽了脑汁。

路过一家医院,但不见有人进出。

商店的店员、打扫卫生的老年的从业人员亦是不少,开出租车的尽是白头翁。

路上不少老年妇女,虽弯腰驼背,步履蹒跚,但都举止优雅,白净整齐。

药妆店到处都有,尤其对女人,那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护理。

商场里使用塑料袋很多,但绝见不到塑料垃圾。

原以为会有许多人在不停地打扫卫生,却比北京的清洁工少得多。

日本字很逗,说休息中叫“整理中”,说受到好评叫“好评如壳(壳字下面不是几是儿字)”,说降价处理叫“催货”。有人说日本字来自中国,这人记住了不少繁体字,但又忘了不少,就瞎写一通,结果有些中国字的偏旁部首也算一个日本字,按中国字看有些是多了一划,或是少了一撇,这说法有点意思。

2012、2、27 周一 晴

从东京坐一个小时的火车去镰仓,镰仓也曾是日本的古都,一个海边上的城市,如高山、奈良一样,是个可爱的小城。在日本好像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从外人的角度看,商业、卫生、物价没有多大差别。诺大的海滩,像是一个人在维持卫生,除了沙粒没有其他异物。太阳在云层中钻进钻出,镰仓白亮的海滩萧素,苍凉,我们躺在沙滩上看天上飞着的水鸟,忽然在心里计算:一生中这样伸开四肢躺在天地之间的时候共有多少次呢?

   

   

2012、2、28 周二 多云

上午去东京现代美术馆,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和室内设计都十分现代,提供给观众的休息座椅也别具特色,是一块上面呈弧形的长方大海绵,包着色度很纯的棉布。但展览的现代派作品使人看后没留下什么印象,或是说留下了一些矫揉造作、似曾相识的破碎印象。下午去买些送给亲朋的小礼物。

2012、2、29 周三,大雪

回国。

历时13天的日本自助行结束了。曾在商店遇到一个从上海来的小伙子,他惊异地问:你们没有导游吗?不会坐错地铁吗?总之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难。以前在国外经常被人认作日本人,我十分不悦:No,ImChinese.如果今后再遇到这类事,或许我的反驳会温和一些?

                                                                     2012、3、5日


 邢仪文集:http://hxzq.net/showcorpus.asp?id=154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