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的大哥南下了
作者:文海
|
|||||
十九岁的大哥南下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已改鬓未衰,母亲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文海戏改贺知章句) 1951年,19岁的大哥南下,那时我未满2岁,尚在母亲怀里。 大哥并不是老大,上面还有大姐、二姐。有时我也纳闷,家里有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大哥、二哥、三哥,怎么偏偏四哥不叫四哥,又叫了八哥呢。再一想,前面7个都有小名(乳名),到了老八老九这里,没有了,估摸父母孩子多了,已经不耐烦起什么小名了,干脆就是数字,八就叫八,九就叫九,所以四哥就成了八哥。呵呵,扯远了。 建国前后,父亲在汉口树人私立中学任校长。建国前这个学校已经风雨飘摇,前途未卜,父亲养活11口人已十分为难。恰逢解放,新政府需要人,父亲一狠心,把大姐、大哥、二哥、三哥一股脑交给政府了。大姐和二哥分配到武汉市公安局,大哥到革大,三哥到南京工程兵学校,这应该是1950年的事情。这一年,大姐20出头,大哥18岁,二哥16岁,三哥还不满15,加上一直寄居在我家的堂哥49年已经参加空军,一时间传为美谈,汉口《大刚报》专门作了报道,题目是《某某某送子参军参干》。实际上我并不能确定这是父亲主动的决定,或许我的哥哥姐姐们早就被那个火热的时代所鼓舞而蠢蠢欲动了,父亲不过顺应了他们而已。或许是家里银子出了问题,解放前夕,经济已经不支,父亲通过卖大房子买小房子,结余了一点钱,为增值把这笔钱贷给一个做泥水的包工头,可是一解放,这笔钱就收不回来了,面临十几口人吃饭的实际情况,所以才有了送子参军参干这个举动。 大哥在革大学习几个月后,被派到孝感县土改。期间被人投毒,虽抢救过来,却落下纠缠他一生的胃病。51年分配到人民银行工作,这个时候的大哥,已经是一个热情高涨的革命青年了。当组织号召干部南下的时候,他报名了并很快得到批准。 这张照片是大哥南下前所摄,可是上面没有父亲。大哥是家中长子,而且南下是不能确定目的地的,谁也不知道19岁的大哥会落根何处,按说父亲无论如何应该合影的。我一直困惑,因为听母亲说在躲避日本人轰炸时,我们家寄居在市郊亲戚家,父亲每天带着大哥钓鱼,父子感情十分深厚。是不是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候,父子间在思想上开始产生了激烈的对撞呢? 命运就这样带走了我的大哥,把他丢在广西十万大山中一个边城,这一去一十三载,一直到1964年父亲突然脑溢血去世,大哥才首次回汉。十三载,完成了一个旧家子弟到一个gongchan党人的蜕变。而大哥再也没有见到父亲,我不知道这十三年,父子间有着怎样的思念,当大哥捧着父亲的骨灰下葬时,又是怎样的肝肠寸裂。 大哥第二次回家是1975年了。那一天,母亲在门口做针线,大哥走到母亲身边,老眼昏花的母亲问道:“同志,你找哪一个啊?”这一问,大哥的眼泪夺眶而出、、、、、、 1988年,母亲80大寿,大哥带妻子、二儿子,儿媳和孙子第三次回来,已经是56岁的老人了。 37年间,大哥回来了三次,也许在母亲的心中,深深印记的,还是那个19岁离她而去的大哥吧。 我一直不敢问大哥,那最初的十三年他有着怎样的坎坷,有着怎样的心路,我宁愿在心中想象,那个远离故乡的19岁的青年,如何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坚韧地走着他的人生之旅。 大哥,大哥,你好吗?我的远在南国的大哥。 2010-06-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