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之余的话·治理高药价难不难
作者:孙尔台
|
|||||
感动之余的话 最近网上转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一位七旬老人突发急病,被救护车送至长沙市第三医院。在家属一时交不出钱的情况下,当班医生李峰果断表示,先做手术救人,老人也因此转危为安。《长沙日报》的报道最后说,“不要管钱,先做手术救人。”李峰医生的这一席话,不仅温暖了一个独自在家突发急病的老人,还感动了不少医院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感人医生”的故事也悄然在正陷寒冬的长沙掀起一股暖流。 看了这条消息,确实让人感慨良多。因为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良知的好医生,他忠实地履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让人对他顿生好感。国外有两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最高,一个是法官,另一个就是医生,因为这两种职业都关乎人的性命。所以国外在录用医生时,一是要求基础扎实,如果不是医学本科毕业,哪怕是医学博士也不可能取得处方权。二是注重个人品行的考核,也就是我们说的医德问题,这一点从医学院招生时就开始了,要求为人善良,有同情心,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好个性。至于说到救死扶伤,这其实是医生最基本的操守。如果违反了这一条,面临的可能就是牢狱之灾。所以李医生的这件事在令我感动之余,也使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惆怅与心酸。一个医生履行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就被冠以“感人”二字,还能为正陷寒冬的长沙掀起一股暖流,这话真不知该如何去准确地理解。 当然,李医生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他敢于与医院管理制度的对抗。因为一旦病人的医疗费没有着落,他就会惹上很多说不清的事,所以他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有很大勇气。因此,与此相关联的自然就是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现在城市居民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治疗基本上有了保障,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这个体系的保障力度显然还不大,面也不够广。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的贫困群体都有一种老不起、病不起的担忧。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到了你生病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钱的重要性,有钱才能保命。德国总理默克尔曾经不无嘲讽地说,连病都看不起还能叫社会主义吗?这话显然是戳到了我们的软肋,也是政治家标榜自己的一种狡猾手腕。 我不想说中国的医疗改革是失败的,但我们的医疗改革确实是走了一个很大的弯路。在改革之初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共识,也是我们各项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要改掉过去那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把一些应该由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由社会去管理。于是政府就把一些社会福利性的单位推向了市场,好腾出手来发展生产,轻装上阵。现在看来,这个轻装上阵的想法显然是幼稚的,也是不全面的,实质上是没有搞清楚社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区别,没有搞清楚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就像列宁说的那样,泼脏水时连同婴儿都一起泼掉了。结果医院、学校都成了创收单位,老百姓的负担就越来越重。现在西方的老百姓天天在游行,他们闹的是什么?闹的就是福利。因为老百姓向政府要福利是天经地义的,政客们玩弄的也就是社会福利这张牌。所以默克尔绝对不敢让人看不起病,这可能也是她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吧。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西方的医疗保障制度也不是大包大揽的。即使是在澳大利亚这样的高福利国家,一般的伤风感冒也不报销,要自己掏钱找私人医生看。所以当地人都说小病生不起,这也是促使他们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我们只要求小病到社区医院看,这还是很人性化的。 我虽然说了些题外的话,但我还是希望像李医生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像李医生这样的事迹也越多越好。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像李医生那样阐明自己的观点,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的医疗改革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因为列宁也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所以我们的改革也应该同样如此。总之,只有当李医生这样的事迹,同时也包括一些贫困老人收养弃婴之类事迹不再成为新闻时,中国的医疗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大概就应该是走上正轨了。 顺便说一句,提到社会福利事业是因为前天看了上海东方台的一档节目,说是一位老太太先后收养过一百多个弃婴,包括被医院误当作死婴草率丢掉的孩子。送到福利院时却被拒绝了,说是政府困难,条件有限。结果这位老太太做成了县政府做不成的事情,一个人抚养起了很多孩子。这说明什么?总不能说是老太太的能力过人吧,我看只能说明那里政府的心思还没用在这个方面。 2011-12-08
最近网上有人爆料了一万四千多种药价的供货价与零售价,所列举的内容可谓触目惊心。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个网页,并逐条认真地看了一下,各种药品都有批号、规格和生产厂家,应该说是相当可靠的,根本不像是什么谣言。 老百姓看不起病和地方政府难以承受的医疗费用补贴,一直是困扰社会发展的大难题。可以说在这个网页爆料之前,许多专家的分析和争论其实说的都是一笔糊涂账,争来争去都没说出问题的症结。医院里的各种警示标语和种种杜绝医药代表的措施也并没有改变老百姓看一次感冒就要花掉一两百块钱的状况。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说真话,玩的都是糊弄人的把戏。 现在看来,以药养医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做法。看起来政府对医疗系统的支出减轻了,但全社会的医疗成本却是大大地增加了。就好比郑筱萸虽然收了一些钱,也叫做巨款。但这点巨款与他造成的政府和社会的额外开支来讲,简直就没法比。所以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来算,这都是一笔不合算的账。 从爆料的清单来看,绝大部分是常用药。什么板蓝根冲剂、克拉霉素、红霉素和氧氟沙星就有无数种,差价也是多种多样。就谈首页上看到的那个氧氟沙星注射液,供货价是2.5元,零售价是34.3元,它的差价可能是同类中最大的,是我们江苏一家公司生产的,批号是H20073439。而我真正想看到的一些治疗我们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方面的药品,一时还没有找到。如果再涉及到那些进口的支架、起搏器什么的,估计又会有许多惊人的新闻。 看了这个报价单后我最大的感触是,且不谈以药养医的机制是个根本性的错误,仅就千奇百怪的各种差价来讲,就可以见得医药市场是多么的混乱。现在各种商品都有一个基本报价,商家的浮动也不会太大。但唯独药品市场是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一般人是很难了解到。最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事实被爆料出来后,有关部门还是一声不吭,既不报案也不辟谣,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根治这个高药价难不难呢?我看也不难。中央部委的专家很多,算出个成本价来都是小菜一碟。再简单点讲,你就把那几百种相同的药品客观地定个基准价和浮动价并公之于众就行了,这个办法一般学过合并同类项的初中生都能做到。据说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过一个控制药价的征求意见稿,各省也建有政府药品采购平台,但药价虚高的现象并不能克服。深圳市就曾经强烈要求在广东省药品采购平台招标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自主招标,以求降低药价,但就是没得到同意。看来药品的采购不仅仅是商业活动,还有利益集团的干预,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注重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各地学习贯彻的会议也开了不少,但这个声音就是传不进一些人的耳朵里,更不要说入脑入心了。看来若不是他们听力上有毛病,就是心脑血管方面存在问题。可能就要像中国足协一样,还得不断地做些开颅手术才行。 2011-12-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