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在红海
作者:黎京
|
|||||
度假在红海 我好像对埃及有一种特别的情结,说不上是感情,就是很喜欢。很多年前——我这个人对数字及其不敏感,麻木到只要是数字就没清楚过。所以直到如今也没记住我是从哪年开始第一次去的埃及,甚至也记不清到哪里是几月,只是清楚得记得先是去的开罗,在那里三天,然后转乘飞机到卢克索,在尼罗河上漂了一周,逆流而上到阿斯旺后又返回卢克索。也是那次的旅行,埃及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也是从那次开始喜欢上了埃及。以至于十几年间先后竟又去过多次。 说起来,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去过的次数多了,好像也该不像最初见到神奇的金字塔和法老墓,还有尼罗河两岸那片翠绿后的陶醉。红海的蓝色,水天相连,却一直没有使我却步。每年一到一月,最想去的地方就是红海。说不清的,也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可能是对那里的熟悉?却没觉得应该很熟悉的,因为每次都是去不同的酒店,且不在同样的地方。每处海滩都各有特色,感受也不尽相同。有几次甚至熟悉得连那里的老城几乎每条街道都被转悠了多次,也因实在没有多大块地方,以至于后来再去海边,只想就在海边散步,享受海风的吹拂和海浪的轻抚。 埃及海边的酒店里时常会有旅行社的人前来推销。说起来很多项目还是蛮有意思的。不过,几乎我们感兴趣的活动都参加过了,后来再去红海,也就只是滞留在海边,过与世隔绝的日子。 埃及红海一日游的项目收起来不多也不少。比如有沙漠游,就是旅行社组织开车到沙漠里面,寻找到住在沙漠中的土著人家,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们在某次去红海时就参加过一次。 先是开车走很远的路,其实是没路,几辆越野车扬起漫天黄沙,乌烟瘴气颠簸着绕过一道道沙丘,闯进红海山。那次才知道,红海的沙漠并不像以前我认为的那样全部是漫天黄沙,很多地方还可清晰见到风化的碎石,我觉得更像戈壁。 最终来到一处山坳,那里住着一户人家,很是好奇,尤其是对沙漠民族,真不敢想象他们是怎么能够生存在无任何资源的荒漠中。也是那次对沙漠里面的人有了初步了解,也就是略见一斑那类。 在导游带领下,看到了沙漠民族的生活。 面对眼前的黄沙和怪石凛冽风化山峰,看着那层层断裂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坍塌下的红色山脊,和山下铺满碎石的沟壑一片稍微平坦些的旷地上简陋的棚架,这就是他们一家维以生存的环境。沙漠生存最主要的水源,很难想象得到,他们真是随水草而生息的民族。草随处看不见,只有石缝间隙露出的枯茎上面零星挂着枯叶的植物,真看不出那干枯植物是否还存有生命。也不清楚在遍地碎石的山坡上,那些骆驼和驼羊是怎么寻找食物的。这家人来自红海对岸的沙特阿拉伯,一大家四十几人,全家一位男主人,带领着四个老婆,各司其职分管不同“行业”的家务。更确切的说,他们该是寻着水源来到了这里。开始我还以为他们可能有特异功能之类的本事,因为导游介绍说,山坡上那座圆形的用石块垒砌起来的建筑,是他们修炼的地方。过去看看,里面什么都没有,估计所谓修炼就是简单的斋戒闭关的地方。不过显然他们还不可能修炼到能够看到地底深处水源的功力。后来得知,水是靠骆驼找到的。真没想到,骆驼还有这么大的本领。随后,导游带着我们去看水井。又是很难想象的情景,因为那井全部是开手工劳动,用简陋的工具在山岩下开凿出来的,很深,井口很大,可以想见的是开凿时的艰难。再往上坡上走,却发现了一处山泉潺潺流出,形成一座深潭又渗入地下。也许开始时,这里并未被发现,是后来人们顺着山沟进山才发现的,也许早知道这里有泉水,就不会费那个气力去挖那眼水井了。 沙漠人并不像我们感觉那样,其实他们对沙漠怀有感恩的心情。只要有水,他们就能生存。据说沙漠有四宝。可我觉得不该是四宝,也许是为编出旅游词宣传上的方便吧,亦或许是,沙漠人对前来观光游客们的感激吧,所以旅游资源也被他们算作一宝。说起来,资源本来就该是宝,也是该珍惜的,因为资源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到生存。 沙漠四宝是:水、香料、宝石、椰枣,旅游是后来强加上的,很感幸运,因我们的到来也在无形中变为沙漠旅游之宝中一枚,算是调侃。埃及的旅游业很发达,也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尽管那里在革命,据说也就是埃及首都开罗的某些地方最好别去,其它城市很是很安全的。这可能真该算是埃及人的智慧吧。本来革命就是为了要过好日子,如果为了革命影响了正常生活,可能这样的革命还是没有的好。是在胡猜,不知道埃及广大人民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反正据我看到的,埃及除开罗外的每一处经典旅游胜地的事业一直没有间断过。我在埃及感到最强烈的一点是埃及普通人对中国人的友好态度。这点在十多年前到埃及时就感到过。 后来几次去红海,因为差不多的地方都去过了。比如,在红海旅游最主要的是看珊瑚还有海里面颜色各异的鱼。我们曾乘船出海,到海上面的沙洲附件观看珊瑚,还可以带上潜水镜和呼吸用的管子,漂浮在水面上观看水里遨游的鱼。曾经乘坐专门的潜水艇下到红海海底,观看了海底世界。逛街,下馆子,反正是那里有的旅游项目,除去自己开四轮摩托在沙漠上狂奔没干过外,都亲身体验过了。所以后来到红海,主要就是享受冬季的阳光和看海。 海是永远也看不够的。 也许是因稀奇吧,有人会说。可我觉得并不是,是真的喜欢海,喜欢海的辽阔和浩瀚深远。还有更多的是寓意。海本身就是一篇长久永存的寓言,是一部经久的史诗。如果要是非要信奉什么,也许我会信海的哲学。是被哲人们演绎出的有关海的哲理。 这辈子最感叹的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需要多么大的胸怀啊。也许是跟我早年在草原上生活过有关,对辽阔的感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其实也不仅仅是海,还有山。我年轻时总是在幻想着,要是能够生活在一个地方,有山,也有海,因为绿水青山该是联系在一起的。可是我却没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地方去过,是在意大利海边,不太浪漫,因为沙滩上没有细沙,躺在鹅卵石上面晒太阳不那么惬意。可是看见那些同是在那里度假的白色皮肤的男女们,毫不在乎的躺在石滩上享受阳光,很羡慕的,那身骨架怎么就不知道石头硌人呢。不过好在山还是青的,山里面的老村庄也很有诗意,满够诗人抒怀的。在我的感觉中一般的诗人但凡见到古香古色都会发自内心的有激情,我没有激情,所以写不出诗,也只能凑合写散文吧,散文不太需要激情,只要把眼见的写出来再加些心情的描述就可以了。 红海其实即有海又有山。不过却不是青山,而是黄山,名符其实的黄山。 那山层叠着,因荒芜给人的感觉会是很枯燥的美,还有神秘吧,只是因为山里有香草还有宝石。可是我还是觉得很怪。红海山脉我在空中看见过多次,真的是不见人烟,可是也不见植物,那些香草究竟在什么地方。埃及的香精是非常有名的,据说法国香水商人们也要到埃及来买制造香水的材料。也有说是买香精,然后回去精制成巴黎品牌的香水。也确实很香。只要一滴滴在一般喝水的玻璃杯里,沾一点涂在手背那个味道几天都下不去。 更为使我困惑的是还有很多羊,在貌似寸草不生的石头山里,还有羊群和沙漠人居住的“蜗居”。 我把土著居住的“房子”称为蜗居,觉得更加形象。相比电影蜗居里那些陋室,沙漠人住的棚户就更该是蜗居了。 那年在沙漠中看见的那家人居住的房子,有一些是用泥土夯成的,有墙有窗有屋顶。虽然室内可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可那毕竟是初具房屋样子的居所。这次在海边却见到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是根本不敢那样去想的。以前看见过墨西哥玛雅人住的草屋,也就感觉很简陋了,没想到在埃及红海边还能见到更为简单的棚户。说来也很有点意思。那些建在海边的棚户在我们刚到时没有人居住,原来以为是临时住所。后来风小了,一天下午日落前,看见一辆红色的吉普车在那边转,第二天散步走过去,却看到棚户里有了人影。那里没水,没电。想不明白他们如何做饭什么的。好像也没男人,只是两三位妇女,带着一群孩子。我想可能是一家子,男人不定在哪里打工呢。孩子和妇女做一些小工艺品在海滩上卖,每天路过那里在海滩上散步的人很多,很多天却没见到有人去买。只是看见孩子们在欢乐的戏耍,无忧无虑的也很幸福。
在离开我们下榻的酒店很远有一座小村庄。我是这样叫的。由于太远看不清那里的建筑是什么样。好像是该是正规的建筑。那里居民用水是从阿斯旺运来的,每月有车来送水。吃饭所需要的东西就在附近酒店去买。我们是听一位在海边摆摊卖工艺品的汉子讲的。他能说一些英语,简单交流还行。他的家在开罗,独自一人在海滩做小买卖,每月回去一次,在家休息两周后再回来。曾经因好奇问他生意如何。他回答得很含糊,只是简单说,如果是旺季,每天路过这里在沙滩上散步的人差不多有两百人,所以机会还是很多的。言外之意想必该是还有人买。
2012-02-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