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在台灣 作者:老例搜集


 

 傳統教育在台灣

先看一段視屛,再看下面的文章http://blog.udn.com/snow4414/4747148

 

王文華:他們都是林覺民(及回應)

【聯合報[名人堂]】2011.01.26

建國百年的「林覺民」廣告播出,我想:該還他一個公道了。

為什麼欠林覺民公道?因為在台灣,隨政權轉移,不是把革命志士捧上神壇,就是打入冷宮。沒興趣瞭解,在符號之外,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甚至連《與妻訣別書》,都只變成大考時考「遍地腥羶是什麼意思」的工具。

講到林覺民,永遠是「烈士」、「拋頭顱、灑熱血」。他是不是烈士?當然!有沒有拋頭顱、灑熱血?絕對!古今中外,沒幾個人有「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的情操。
但他不只是這些!他也是個年輕人、留學生、爸爸、兒子。如果永遠只從「拋頭顱、灑熱血」的角度詮釋他,難怪現代年輕人反應冷淡。因為這已經不是「滿街狼犬」的時代,要解決這時代的問題,與其「拋頭顱」,不如學習林覺民其他的特質。

當年廿四歲的林覺民和今天廿四歲的年輕人一樣,有很多成年人看不慣、卻能創造進步的特質:

一、輕狂:林覺民十三歲時,老爸要他考科舉。他痛恨清廷,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字,交卷閃人。成年人大多奮發向上,只有年輕人才會如此年少輕狂。

二、執著:他說「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鐘情」、「率性」,多麼純粹!多麼年輕!人一旦成熟了、聰明了,就圓滑了、妥協了。這樣可以受歡迎,但不可能搞革命。

三、深情:林覺民是烈士、更是情人。他和意映「並肩攜手,何事不語?何情不訴?」他怕意映在他死後傷心,寧願意映先死,自己受苦。他無事不語,原本要告訴意映起義的計畫,但一看到她腹中之子,就說不出口。他有勇氣犧牲生命,但沒勇氣傷太太的心。
四、浪漫:林覺民給爸爸的信中寫:「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然大補於全國同胞也。」他的朋友方聲洞也跟爸爸說:「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多麼浪漫、甚至天真的邏輯!但沒這邏輯,我們今天都不會在這裡。

五、「不聰明」:世故者看年輕人,都覺得他們「不聰明」。但世上若都是「聰明人」,沒有任何變革會發生。國父自己都說,革命初期「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祿,唯所稱下流社會,反有三合會之組織,寓反清復明之思想於其中。」
如果用一個字來總結這些特質,那就是「青春」。成年人總愛感歎:現在年輕人不比從前了!年輕人有沒有差的?有!哪個時代沒有?但我卻看到很多林覺民,只是在不同領域。一百年後的台灣,廿四歲的年輕人競選、創業、做麵包、做志工、設計時裝、跑馬拉松…他們也許沒有犧牲生命,卻和林覺民一樣輕狂、執著、深情、浪漫。在成為「台灣之光」之前,也被譏笑「不聰明」。但他們仍堅持夢想、不斷創新,希望有一天能重寫規則、改朝換代。

「創新」,就是這個時代的「革命」。每一個試圖創新的年輕人,都像林覺民一樣在推翻滿清。若這樣看,林覺民就不屬於某一個政黨。他屬於所有年輕人,和仍有青春精神的成年人。他屬於情人、做過取捨的人,和在保守體制下不斷創新的人。一百年過去了,紀念烈士最好的方法,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找回自己的青春,創造屬於自己的辛亥革命。

(作者為作家)【2011/01/26聯合報】


你可以是「林覺民」嗎?

網民 克偉

我永遠記得國中時背誦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情景, 國文老師要男女同學互相背誦此文,面對著長相清麗的女生,我背來順暢又富感情,對家國大愛充滿熱情,又對兒女私情充滿想像。

到如今我對此文的絕大部份文字都還朗朗上口,感懷在心,昨日過往長官寄了王文華此篇文章給我,我又重溫此文,並搜索網上有關林覺民的文章,看了我眼眶盈淚,哀不自覺。

你是林覺民嗎?你想做覺民嗎?意映想不想覺民成為烈士!國家之愛與兒女之情能兩全嗎?

自我成就的「台灣之光」、「麵包之神」,可以比擬成覺民精神嗎?

子曰「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的「輕狂、浪漫、深情……」,可以成其大事,或是「神馬都是浮雲」(註:大陸網路流行語第一名,即「什麼都是浮雲」之意,即指什麼都無所謂啦!)

我們想想這件事,在這世事多變,國家式微的年代,情隨意轉,境隨人遷,我們信仰的價值在那裡?我們的感情定位又在那裡?


林覺民要的只是一張選票

【聯合報╱社論】

今天是黃花崗起義一百年紀念日,也是青年節。想到黃花崗,就想到林覺民,一聲意映卿卿如晤,深情又淒絕的一喚,為整個國民革命留下了一個激盪千古的感嘆號!

兩岸皆在紀念辛亥革命,兩岸亦皆在紀念林覺民。在台灣,電視廣告播著林覺民,「他在信中呼喚愛妻四十九次,三天後黃花崗之役,他再也沒有回來了,得年二十四歲。」在對岸,廣東話劇團排演了一齣《與妻書》,在去年三月還在台北市新舞台劇場公演,漫天撒下血染的信箋,令人低迴不置。

辛亥革命的偉大,不止是如林覺民者以鮮血推翻一個「遍地腥羶,滿街狼犬」的惡政,最重要的是革命之目的在終結二千餘年專制,希望後世不須再有殉身抗暴的「林覺民」,人民只要用手中的選票即可作國家與政府的主人。林覺民的偉大,正在希望後世不必再有「林覺民」。

辛亥革命對兩岸皆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在台灣,中華民國所傳承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既是台灣之所以能生存發展至今日的根本追求,亦是在兩岸關係中尋求雙贏共生的主要憑藉。在大陸,則當「無產階級專政」及「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教條破產,孫中山做為「革命先行者」,及辛亥革命標舉的「民族/民權/民生」,儼已成政治思想上的替代或補充,否則孫中山遺像不會每年十一出現在天安門毛澤東像的對立面。即使對於台灣的本土政治運動言,始自日據時代羅福星、林獻堂、蔣渭水等的民主追求,當然也是受到辛亥革命的感召與啟迪,成為「台灣的辛亥革命」。

但是,辛亥革命一度卻是一個幾乎要被塗銷抹煞的歷史事件。在大陸,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華民國,無產階級革命取代了國民革命,辛亥革命幾幾乎就要被中共塗銷、抹煞。在台灣,隨著本土化運動的扭曲,「二二八論述」欲凌駕取代「辛亥革命論述」,「去中國化」當然就走向「去辛亥革命化」。然而,當歷史的腳步逐漸從這一條岔路走回頭,辛亥革命又成為中華民國建立國家認同的題材,亦成為兩岸的共同語言,林覺民則又成了召喚歷史與建構共識的典型人物。

但是,畢竟已經一百年了。在台灣,辛亥革命當年追求的「人人都有一張選票」已經實現,不必再要青年們效法林覺民,只要青年們知道珍惜及並善用這張選票即可。在大陸,則與其禮讚辛亥革命的理想,不如朝「給人人一張選票」的目標去努力;與其歌頌林覺民的壯烈,亦不如努力設法給青年一張選票,勿使當代青年仍有一百年前林覺民式的抑鬱。

若只看到林覺民等對抗昏庸腐敗的政府,這是不夠的;林覺民等更神聖的追求,是要建立制度,欲為後世人人爭到一張選票。今日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何不即以「給人人一張選票」做為目標。

大陸的目標應在努力設法終究要給人人一張選票,台灣的問題則在如何珍惜及善用這張選票。其實,今日台灣青年雖可不做「林覺民」,但就「民族/民權/民生」的角度來說,其面對的世界局勢與國家情勢可能較林覺民時代更為複雜。林覺民那個時代,是非判然,青年可以為正義而殉身;但今日台灣的青年,在全球化的競爭壓力、競合莫測的兩岸關係、藍綠撕裂的國內政治,及買空賣空的政客語言中,如何正確體認「民族/民權/民生」個別層面及綜合思考的是非曲直,反而可能較林覺民的時代來得困惑難解。這一代台灣青年,不必做流血殉身的「林覺民」,但其在理智與情感上所承負的國家使命未必輕於林覺民當時;因為,皆是一個「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的重大抉擇。

黃興悼林覺民等黃花崗烈士文曰:「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春風秋雨,碧血黃花,今日的兩岸問題可以化約作:給沒有選票的人人一張選票,不必再作「林覺民」;讓有選票的人人以「林覺民」那種聖潔悲憫的心情,知道珍惜並善用那張選票。

【2011/03/29聯合報】@http://udn.com/


感人「與妻訣別書」 國中生無感

2012/01/04【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對五、六年級生來說並不陌生,律師陳長文最近投書媒體談到「與妻訣別書」已不是中學課本選錄的文章,這樣大愛動人的篇章竟不被選用,令人感慨;但部分國中老師並不認同,認為「刪掉是對的!」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昨天指出,「與妻訣別書」最後出現在「部編本」是民國八十八年,出現在國中國文第六冊。當時部編本編審委員會編輯小組召集人、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指出,當時不斷有國中老師反映,國中學生無法體會這樣的感情,建議刪掉,但當時並沒有引發反彈。

台北市金華國中退休國文老師姚舜時指出,「與妻訣別書」的時代背景跟現在落差太大,半文言半白話,時代在變,國中生很難有共鳴,要教國家民族意識,可不需透過這篇文章來灌輸,刪掉是對的。
全教會秘書長、國中國文老師吳忠泰說,這篇文章帶入的革命情境,在個人主義至上的台灣社會,不易融入生活經驗,作為國文課文不合適;但談到犧牲、革命及人類的情操,可設計為單元教學,作為生命教育教材。

教科書發展中心表示,這篇文章民國六十幾年就出現在國中國文課本的第六冊,國三下學期會學,只出現在「部編本」時代,最後出現是八十八年;但國中教科書開放「民編本」後,不論國中或高中國文,都沒有再出現過這篇文章。

董金裕說,早年教科書每冊課本都有國父、蔣公等,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教科書中的黨政軍色彩逐漸淡化,加上多年來不少國中國文老師反映,這篇文章中談到夫妻之間的感情,國中生並無法體會,編輯委員同意刪掉這篇。董金裕指出,文中談到的慷慨就義,現在的年輕人也很難體會。近年來有民眾陸續投書對這篇文章不再是國中國文內容表示惋惜,但投書的人都是成年人,成年人了解這種感情和意義,對國中生來說並非如此,「最好的不一定最適合。」


學生疑先烈笨?王文華:不聰明才有革命

2012/01/04【聯合報╱記者鄭朝陽/台北報導】

辛亥百年剛過,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所寫的動人篇章「與妻訣別書」,卻早被排除在中學生課本之外。作家王文華認為,林覺民不只是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更是有創新特質及大愛情操的年輕人、深情浪漫的老公和堅持夢想的人子。他推薦大家用這些角度看此文,發現被埋沒的現代意義。

日前退休老師譚家化投書本報,指國人歡度建國百年的方式是絢麗的煙火,很少有人感恩創建中華的革命先烈,並感歎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已自國中課本刪除,偶有老師提到這些先烈事蹟,竟有學生說「好笨」,憂心學子的愛國情操日漸淡薄。

律師陳長文也在媒體為文表示,「這樣大愛動人的篇章竟不被選用,讓人感慨不已」。

作家王文華重讀「與妻訣別書」,對林覺民的時代意義有全新的詮釋。他說,當年投身革命的林覺民僅廿四歲,和今天廿四歲的年輕人一樣,有很多成年人看不慣、卻能創造進步與變革的特質,例如不考慮小我、只想成就大我的「執著」與「不聰明」。

王文華說,很多中學生不懂這些先烈為何要這麼笨,犧牲自己,但世上若都是「聰明人」,就不會有變革發生。

王文華認為林覺民對妻子意映的深情令人動容。文中說,林和意映「並肩攜手,何事不語?何情不訴?」怕意映在他死後傷心,寧願意映先死,自己受苦。他有勇氣犧牲性命,但沒勇氣傷妻子的心。

王文華呼籲中學老師推薦給學生作課外讀本。他認為,如今廿四歲的年輕人早已不必拋頭顱、灑熱血,但青春不變,和林覺民一樣執著、深情、浪漫;不論做志工、做麵包、設計時裝、跑馬拉松,都堅持夢想、不斷創新,用「創新」革這時代的命。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