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连载4:第四章:上山下乡 作者:叶维丽、马笑冬


 

《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连载4:

 第四章:上山下乡

请让我们先引一首我们共同喜爱的诗中的片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心碎的汽笛长鸣。
    …………"

郭路生(食指)的诗捕捉住了火车离站时的瞬间。从那一刻开始,千百万中国城市青年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下乡知识青年。

"老三届"、"知青",这两个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是上山下乡运动中出现的,和红卫兵运动没有关系。(因为"分配",才有了"老三届"这个词;而我们当年的所谓分配,绝大多数人是去上山下乡。)恰恰是插队,而不是红卫兵运动,铸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刻骨铭心的相互认同。恰恰是在广阔的农村天地,我们这代城市青年,无论是在体魄上,还是在精神和思想上,逐步成熟,长大,成人。

今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的学者从宏观政治经济角度研究,得出基本否定这一运动的结论。在我们这代人当中,关于青春"有悔""无悔"的辩论也已历经数年,经久不息。每个人今天的境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她对自己当年那一段历史的看法。成功者将今日的辉煌归功于往昔的磨炼,大量的下岗人员则对大好年华被用来"修理地球"心绪难平。勿庸讳言,我们俩应算是"成功者",我们的回忆也不免带有今天的印记。

我们都是在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中离开北京的。一个去了边远的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去了穷困的山西雁北。我们插队的时间都是五年。和其他人相比,不长也不短。在交谈中我们感到,插队对每个个体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广阔天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多样化生活的可能性。由于插队,马笑冬得以舒展自己一度受到压抑的理想主义的情怀,我则找到了物质上贫瘠、精神上却相对自由的空间。

正是在政治上相对宽松的乡下环境里,在亲历了农村的贫穷后,这一代人中的有心人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革。这一点很多人都已指出。但人们往往忽略了知青生活的另一重要"副产品",即情感和心灵的逐步"回归","人文主义"的重新复苏。这里,也许歌曲的功劳最大。在很多知青点里人们吟唱的,不是文革中流行的红彤彤的革命歌曲,而是轻曼的"外国民歌"和"小资味"十足的中国"老歌"。

无论青春是"有悔"还是"无悔",绝大部分知青毕竟先后返回了城市。锁在土地上的,是几亿农民。中国城乡的极大不平等,莫过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上山下乡再次激起了我的热情"——马笑冬的经历

"我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马:上山下乡运动再次激起了我的英雄主义热情。我知道现在关于上山下乡运动有很多争论,但是我不想去深究。上山下乡对我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使我开始了解中国社会的底层,这对我工作后关注的问题和到美国后选择的论文题目都有影响。我们学校走的第一批人是去东北兵团,人数很少。我们班有一个人报名,被批准了。我非常钦佩她的勇气和决心。我小时候看过电影《北大荒人》,知道解放军转业军人开发北大荒的故事。我想,她能去北大荒,我就能去一个更远更艰苦的地方。我要去西藏!我像着了魔怔似的到处打听有没有去西藏的名额,可是没有。那段时间我看了小说《军队的女儿》和《边疆晓歌》,对边疆生活充满了憧憬。终于有一天我听说有去云南的名额,人数不多,要挑选班上的好学生。我想,去不了西藏,去云南也足够远了,况且西双版纳这个名字多么有魅力!我父亲那时候已经"三结合"了,我母亲的情况也有好转,我的表现又不错,就被选中了,我当时兴奋无比。

叶:你还是那么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文革中你妈妈的经历难道对你没有负面影响?

马: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妈妈遭受磨难的细节,文革对我的浪漫主义没有丝毫改变。我总是向往一种全新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从书本里读来的,像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虽然讲的是很平常的事,却是火热的生活。我强烈地向往那样一种生活。那时总说"伟大出自平凡",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影响。我认定了不管一个人的工作怎么平淡,只要全心投入进去,就会做出贡献,就会有色彩。那时候有去兵团的,也有去插队的。兵团的生活对我有吸引力,我就是不愿意去插队。

叶:真的?是因为你想过半军事化的生活吗?

马:有关系,也因为我就想和年轻人在一起,只有在这样的集体中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过去下乡劳动的时候,我见过农村生活是什么样子:每天就是早出晚归下地劳动,老婆孩子,吃饭睡觉,我很怕过那种生活。人活着要是光为了吃饱饭太没意思了,我不能接受那样活着,到现在都不能接受。人总要有可以为之献身的理想,大家都有向往,都有热情,在一起才会开心,意气风发。

我是1968年11月份走的。走之前妈妈默默地为我准备行装。走的前一天我打开妈妈给我准备好的袋子,一看里面有一包糖,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拿出来说:"不要,不要。我是去边疆锻炼的,带糖像什么样子!"没想到我妈妈一下子抢过那包糖,把它放回袋里死死地按住,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了。我吓傻了,不敢再说什么。我妈妈很少哭,她哭过的几次我都记住了。

叶:那个年代的父母是最可怜的,孩子的命运完全由国家做主。我妈妈很不希望我走,甚至想请医生开证明把我留下来,我没听她的,再说我什么病也没有。

马:我走的那天,北京火车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我们是北京第一次大批知识青年去云南。在我们去的前一年,有五十五名北京中学生联名写信给周总理,要求去云南橡胶农场,周总理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他们是先驱者,然后就是我们这批了。班上要好的同学都到火车站送我,我爸爸妈妈也去了。我二哥那时在内蒙古当兵,大哥在良乡工作,不能常回家。我走后,家里就剩下爸爸妈妈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空巢"了。可是我当时想也没想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一直很兴奋,没像有些人哭得满脸是泪。在火车鸣笛、车轮震动的那一刻,整个车站哭声大作,像要顶破了天。我把身子拼命探出窗外,紧紧拉住同学们的手,也哭了。我爸爸妈妈没有力气挤到车窗前,他们远远地站在后面望着我。爸爸还能面色不改地朝我摆手,妈妈的眼睛红红的,像一个弱不禁风的病人那样靠着爸爸。我爸爸个子很高,我妈妈依在他身边的情景格外让人难忘。

我们的火车开了一段时间后,大家慢慢地平静下来,人们开始拿出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我想,原来大家都带吃的呀!要不是妈妈坚持,我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是在火车上过的18岁生日。十八岁该是一个姑娘最美的年华,我倒没有你说的那种不自在,也没多往别处想。那天我们的火车经过武汉,我在心里给自己过生日,对自己说:今天你十八岁了,要有一个新的开始,要好好锻炼自己。

火车到了昆明以后,我们停下休整,就在那个间隙我去我姥爷教书的学校找他,可门卫连大门也没让我进。后来我们又乘了三天的长途汽车,到达一个离我们农场还有三十里地的客栈。农场不通公共汽车,等农场的车来接我们,又花了一天。从北京到农场,整整用了七天,这可真是满足了我离家越远越好的愿望。

农场已经给我们准备了住处,是用竹片编起来的房子,从竹片之间的缝隙可以清楚地看到户外的情景。屋与屋之间一点也不隔音,一间屋子里有人喊一声,其他五、六间的人都能听见。床也是竹子的,第一天晚上就有一张床塌了,轰隆一声响,把大家吓了一跳,等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我们又都大笑起来。当天夜里热闹了好一阵大家才睡觉。第二天早上起床穿衣服,我发现棉毛裤是湿的,忙问:"昨天晚上下雨了?"后来才知道是潮气。每天早上起来一看,半山腰以下都是这种雾蒙蒙的气体,又浓又密,白茫茫的一片。我当时心里有股冰凉的感觉:这可怎么办呀,会多难受呀。不过我很快也就习惯了。

叶:一年四季都是这样?

马:老这样,冬天也一样。衣服特别容易发霉长毛。除了潮气,还有瘴气,有一次连队里的人全拉稀,大家都浑身无力,坐一会儿就得躺下来,身上一点劲儿都没有。

云南和北方的不同是它的山青水秀,景色的美丽可以弥补别的不足。有一次我们爬上一个特别高的山顶,发现自己完全在云里了。浓浓的云彩把山下全遮住了,一会儿云飘走了,一片一片的在脚下、身边滑过,用手在云里一搅,那气体就慢慢散开。下山的时候快黄昏了,我们走了一阵,回头一看,全惊呆了:夕阳西下,云山起伏,太阳红得像滴着血似的。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这才叫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样的景色使你对宇宙万物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觉。

刚到农场不久的第一次会上,农场领导动员两个知青到食堂做饭。没有一个人举手报名。大家可能都想:我们到这儿来是建设边疆的,做饭多没意思。会场上一片沉默。最后我举了手。我想自己过去的缺点就是不甘心默默无闻,这次要好好改造自己,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另外一个女生也举了手,她就是J,后来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叶:你会做饭吗?

马:我在家一直是饭来张口,家里人叫我"小娇妮"。到食堂做饭不正是改造自己的好机会吗?食堂在山半腰,从住的地方去要下一段延着山铲出来台阶,那台阶几乎是直上直下。云南土质松,又常下雨,上下这台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当了大师傅之后,每天早上三点种起床,打着手电小心翼翼地走向食堂。在寂静无声的黑暗中,一束手电光在半山腰晃来晃去,像鬼火一样。我年轻不懂事,把早上三点起床的事写信告诉了父母,有点儿炫耀自己的意思。后来我回北京探亲,父亲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收到我那封信后,好长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三点钟就醒,对爸爸说:冬冬正在给大伙儿做饭呢。我听了心想,我真不该告诉父母,到现在想起来我还后悔。

有一段时间粮食不够吃,领导号召女知青少吃一点,省出来给男知青。我和J积极响应,早饭一结束,我们就盛出两碗粥放在一边。云南的大米特别好,又香又黏。到中午粥就凝固成一碗饭了,吃下去觉得很饱。其实这是自欺欺人,下午我们就又都饿了。

叶:困难时期你的同学范丽丽家不就这么吃吗?

马:没错,说不定这个主意就是无意中那么来的。后来食堂的油也用快完了,因为雨水太大,菜又种不出来。我们每天只能煮一大锅清汤,里面放些瓜片。原来我们还用勺子给大家分菜,后来也不用分了,让他们自己盛,反正全是汤。开始汤里还有一星半点油,后来油用完了,我们就用水涮油罐,倒进锅里,第二天再涮一回。有一天我在案板上切瓜片,一不小心切了手指头,指尖上一小块儿肉被切了下来,疼得钻心。别人帮我包扎好后,我忍着疼痛在瓜片里找那块肉,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好作罢。吃晚饭时,有人说吃到了一粒肉渣。因为连着好多天没有一点肉腥了,他吃到肉还挺高兴。我知道那肉渣一定是我手指上的,什么话也没敢说,怕人家反胃。

叶:你们在农场怎么还吃得这么不好?我一直以为农场的伙食比插队的强得多。

马:我们刚去的时候粮食和油都不够,后来有了改善,但还是缺油水,"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题。在食堂做饭的有一个当地的年轻姑娘,是傈僳族的,我们相处得很好。有一天她从家里带来了一块肉,说煮了我们几个人吃。我和J高兴极了,也没注意那块肉一点瘦的都没有。肉煮好了,吃了一口,香掉牙,又吃了几口,就觉得不对了,再仔细一看,原来全是肥的。但不管怎么说,别人还没这个口福呢。农场里那么多男生,我只记得一个人的模样。所以能记住他,是因为有一年过年,农场准备了足够的肉和菜让我们好好吃一顿,这个男生宣布他要为大家做北京风味的红烧茄子。他的烧茄子做得真棒,因为放了足够的油,又好看又好吃。可惜这种好日子一年只有几次。

后来大伙儿发现,要想解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到三十里以外的一家小饭铺去吃一顿。那个小饭铺没有鲜肉,只有腊肉,合着菜炒,三毛钱一盘。到那儿去来回步行要七八个小时,为了吃点肉要花一整天的时间。但就是这样,大伙儿还是不顾辛劳,乐此不疲。好在一路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走起来不觉得累。

叶:我们偶而去县城办事,也指望在那儿的饭馆吃上顿肉,是红烧驴肉,大概是老驴不能干活了就宰了吃肉,它们为人真是死而后已。驴肉就着二面馍(玉米面和白面),味道特别香。我们一趟来回也得走60来里地。

马:在食堂我们不光管做饭,还要去寨子里买菜、买米。没有车,全靠人把米背回农场。当地妇女不兴用扁担挑东西,而是用头顶,把东西放在背上,用一块宽带子托住,再把带子套在头上,主要靠头来托住货物。一开始我很不习惯,头被压得像要裂开了一样。把东西放下来休息一下吧,带子刚一离开头,先是一阵轻松,然后人就仿佛双脚离地,要升上空中一样,那种滋味说不上是好受还是难受。但这些都没有让我退却,后来我可以头顶重物很自如地走路了。为了锻炼自己,我有时还故意赤脚。有一次走了七八里山路,也没有觉得怎么样,我因此得了"赤脚大仙"的绰号。

进寨子买东西有一个好处,就是使我们比别人更多地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对我影响很大。

叶:你们平常和当地老乡接触不多?

马:是不太多。串连的时候我看到的还是城市里的生活,到了云南才知道大多数人的生活跟我们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有一次我看见一个男人从山上背下来个老太太,等看清楚那个老太太时我们全都吓呆了,她瘦得简直像个鬼,像是在骷髅上包了一层皮。我们心说这是活人还是死人哪。男人说是带他妈去看病,从很高的山上一步一步把她背下来的。附近没有医院,他们可能是去我们农场场部的卫生所,那里的条件很简陋。过去老听说农村缺医少药,这回真正体会到缺医少药对偏远山区的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还有一次我跟一个老乡到寨子里买菜,中午就在她家歇脚,午饭也在她家吃。米不够她就把芭蕉切成一块一块煮在米里一起吃。你可能想芭蕉不是很好吃吗?可是天天吃就不行,就跟白薯一样,尝尝鲜可以,天天当饭吃就受不了,而老乡家每天就是这么吃。她家的房子也是竹子做的,里头涂了一层厚厚的泥巴,一丝亮光也进不来,又没有照明,我在里面待了好久才看清周围,休息时躺在床上觉得就像在坟墓一样黑。

尽管生活艰苦,我没有怨言。我到云南来就是为了吃苦,我对吃不了苦的人很看不惯。记得有一次大家到小溪旁洗头,那溪水清澈见底,不知水里含有什么化学物质,洗后头发特别干净润滑。洗完了后我们走回宿舍,一辆卡车迎面开来,车轮一转,尘土飞扬。有个女生赶紧用手把头挡住了,我对她这么做很看不上。

叶:她就是不想弄脏头发呀。

马:现在我也会这么看,可当时的想法是她不该怕脏,怕脏就是看不起劳动人民,只有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才会看不起劳动人民。毛主席不是说,不要看农民手上有泥巴,脚上有牛屎,他们心里才是最干净的吗?还有一次我们出门住在一个旅店里。那个小店特别脏,根本看不出床单原来的颜色。我合衣躺下了,可有一个女生就是不肯睡,在床上坐了一夜。我心想至于那么金贵?入境随俗嘛。

叶:你一直在伙房干活吗?

马:我和J在食堂干了不到半年就回生产班了,我们俩能吃苦很快就在农场出了名。我们干的活儿是在山上挖坑,种金鸡纳霜树,这种树的皮可以提炼奎宁,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我听说男生最多的一天能挖五十个树坑,就下决心也要挖五十个坑。我们那儿土质松,不算太难挖。每一下锄头抡下去一定要铲满一锄头土,当我快完成一个坑、修理坑底部时,眼睛同时看好下一个锄往哪儿抡。第一个坑一修理完,一抡锄头,就开始挖第二个坑了,半点儿多余的动作也没有,中间一口气也不喘,腰也不伸,就这样我和J创造了女生挖五十个坑的记录。

叶:你的动力是什么?

马:就是要强,证明女生也同样能干,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奖励。我想起来了,有一次食堂改善伙食吃包子,因为包子有限,规定男生最多五个,女生四个。不少男生说,我和J可以吃五个。我心里很高兴,这算是对我们俩的一种承认和褒奖吧。

可是老这么干也真累。听到吹休息哨时,那声音真清爽,听着特别舒服。大家一下子都钻进草丛里去凉快,工地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了。等到吹干活哨,那声音听起来特别沉闷。大家慢慢地、无精打采地从草丛里出来,浑身像是散了架似的。

叶:你们干活还吹哨?

马:行动军事化嘛。那时候我还干了一件傻事,就是要用我的行动把男女生理上的不同消灭掉。很多女知青来例假时都会请一两天假在宿舍休息。我觉得来例假不出工太娇气,就给自己定下了两条:一,不管什么情况下,来例假期间都照常劳动;二,不让任何人知道我什么时候来例假。做到第二条并不容易,因为农场的厕所坑与坑之间没有隔板,来例假换纸时别人会看得见。我就争取在人少的时候去,天色比较昏暗的时候去。过了很长时间,有人突然问:"我怎么从来没见过马笑冬来例假?"我笑笑,什么也不说,她们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我也做到了不管什么情况下都照常劳动。有一次到总场的水田插秧,水凉得彻骨。我正在例假期间,心里确实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一下决心就跳下了冰冷的水田。还有两次是挑东西走山路,我也照常出工。当时年轻,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叶:你太好强了。

马:我就是太争强好胜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深处是对男女差别的反抗,用否认生理上的不同来争得平等。你还记得吗,我刚来例假时是多么震惊?我从心底里不能接受男女生理上的差别。

叶:你在这点上比别人的反应都强烈,你的反抗也特别激烈。

马:也亏了年轻,没落下什么毛病。

因为我劳动表现好,有一次场部要派一名女技术员到昆明去做金鸡纳霜成分的化验,需要一个助手,就把我选上了。在山沟里呆了一年多,一下子来到大城市,就像后来一下子到了美国那样,非常不习惯。在昆明时我总觉得内疚:别人都在农场吃苦受累,我怎么到这儿来了?当时城市供应也很紧张,我们在的研究所食堂一星期发两张肉票,用它们可以买一个肉菜。我一张肉票都不要。那个女技术员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要,我就说"我不想吃。"农场里的伙食那么差,我在城里吃香喝辣就是罪过了。我回到农场后别人问我"你在昆明都去哪儿玩了?"他们哪儿知道,我连研究所的大门都没出。我觉得出门逛大街和吃肉一样是罪过。

叶: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不过我还是觉得你有些过激了。

马:我就是觉得乡下的生活太苦了。我看着那些城市人,心想他们知不知道我们在底下是怎么生活的?

叶:我从山西回到北京以后也是这样想。

 

思茅

马:到云南的第二年,农场改组为兵团,我们要搬到思茅去。听到这个消息,农场上下一片欢腾。知青们对军队式的生活一直有强烈的向往,改成兵团建制后虽然不算正式当兵,但连队的领导都是现役军人,我们也算得上半个兵了。

到思茅以后,我们吭哧吭哧种的那些金鸡纳霜树没人管理,都被遗弃了。实际上我们一年来没种成过一棵树,辛苦完全白费了。

叶:一棵树都没长成?

马:金鸡纳霜要长五年才能把树皮拿去提炼,提炼出来的奎宁只占树皮重量的百分之零点五,要种多少棵树才能生产出一点奎宁呀。种金鸡钠霜先得把山上原来的树木植被全都砍掉烧净,把山弄秃,再栽新树。结果不但金鸡纳霜没长成,当地原有的环境也给毁了。我们一帮青年人只知道卖力气干活,干活的目是改造自己,我们吃苦了,磨炼自己了,就行了,一点儿也不讲经济效益,更不懂得保护生态。我们兴高采烈地走了,没人再提起那些倒霉的金鸡纳霜树。

思茅在历史上有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就发生在那儿。我们连在一座茶山的脚下,茶山后面是一片湖水。有段时间我一有空儿就起个大早拿着照相机到湖边取景,在浓雾渐渐散去、太阳快出来的时候,那湖景真是美丽绝伦。

叶:你"小资产阶级情调"不改啊。

马:真是没办法的事。那湖叫"洗马湖",据说湖水以前是浑的,自从诸葛亮的马在湖里打了个滚儿,水就变清了。我们连队的男知青开玩笑说:"洗马湖的碧波绿呀,没有兵团战士的脸色绿,"意思是说连队的伙食太差了,知青都面带菜色。

叶:如果有人较真儿,这话能被打成反动言论。

马:大伙听了哈哈大笑,没有人认真,当时的气氛已经不那么"左"了。

我们连队的任务是管理茶山,采茶和制茶,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减轻。我们住的是砖房,生活条件也比过去改善了很多。思茅是地区首府,有商店和饭馆,从我们的驻地到街上就二十分钟。我们每人一个月工资26块钱,其中伙食费只有9块钱,吃不着什么好东西。馋了我就去街上买米粉吃,才花一毛钱。平时我很少花钱,交了伙食费后基本上什么都不买,该取工资时我总忘,能一连三个月不去取。

叶:你们在兵团有工资很不错了。我们一年下来,除去粮食和菜分不到几个钱。

马:我在云南五年,真正一天到晚干活也就是一年,后来我参加了团里的文艺宣传队,可以说我那四年没吃什么苦。我个子高,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参加演出,偶而遇上个别角色才上台。我因为练体操时受过形体训练,就让我主要当舞蹈编导。演出队就在我劳动的茶叶连队,有一间大房子供我们排练。我们半脱产,边劳动边排练演出,排练完一套节目就到兵团下面的连队里演出。

叶:当时很多人都看不起文艺宣传队,觉得他们逃避干活儿,到处演出,吃好的。

马:人们是这么看,可宣传队也并不轻松。我们常常是上午在茶山干活,下午排练。在茶山干活可以懒洋洋,但排练时一定得情绪饱满,这也不容易做到。

知青的生活太贫乏了,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我们每到一个兵团连队去演出,那里就像过节一样。我们也常到解放军部队去演出,演出完了以后,部队总要招待我们一顿很不错的饭菜。尽管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有改善,但"馋"还是像个影子一样缠着我们。说句良心话,盼着演出后的那顿饭是每个人的心思,甚至可以说,我们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那顿饭。演出完了,招待我们的晚饭至少有七八个菜。

叶:有肉吧?

马:当然有了。部队也不那么富裕,但至少能拿出几个比较像样的菜来。有一次我们在思茅军分区演出,演得有点儿砸。吃饭的时候,有人听见战士说:"什么演出,还不是为了那顿饭!"大家听了都很生气。我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我爸爸从小就教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冻死迎风站"。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让我觉得尊严比什么都重要,我因此决定罢饭。我不想惊动任何人,趁大家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溜到外边找个僻静地方坐下,在黑暗中等别人吃完。演出结束时往往已经九、十点钟了,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很难受,但我使劲忍着。等到别人吃得差不多了,我再悄悄回到饭桌上。大伙儿高声谈笑,谁也没注意少了一个人,我看着桌上的残羹剩饭直咽吐沫。回到宿舍后饿得不能睡觉,我就到J那里讨吃的。J不比我年纪大,但她像姐姐一样照顾我,经常买些吃的留给我。以后几次到思茅军分区演出时,我都告诉她我要罢饭,她就事先把吃的给我准备好。我这样坚持了6、7次,后来被人发现,我也就停止了。

叶:像你这样的我可做不到。

我问你,你们知青之间有没有爱情故事啊?

马:怎么说呢,在宣传队的时候,我慢慢对一个高个儿的男生有好感。我演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中的女主角吴清华,他演党代表洪长青。我开始意识到对他的感情有点不一般,是演"长青指路"那一段。那场戏一开始吴清华从南霸天的牢房里逃出来,浑身是伤,走了没两步就倒下来了。这时洪长青和通讯员小庞路过发现了清华,就把她扶了起来。看见她手臂上全是伤,洪常青就拿出手绢帮她擦伤。这时他必须得拉着清华的手。虽然是舞蹈动作,但拉手那下是真的。宣传队的人思想比较开放,平时跳舞男女拉手,大家也无所谓。可是我发现我好象有点儿等待他拉我手的那个时刻,而且在台上一看见他我就马上把眼睛移开。这事我对J说了,她问,"你为什么不去跟他说?"我没去说,我当时认定我会一辈子独身的。

叶:可你崇拜的保尔、牛虻不都是有爱情的吗?

马:但是他们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爱,像牛mang,最后只是给琼玛留了一封信,这可能对我有影响,让我觉得爱情和革命是冲突的,我应该压制自己对爱情的冲动。

我本来对婚姻就有很多疑惑,有一件事更使我对婚姻产生了恐惧。我前面提到当初我和J在伙房时和我们一起做饭的傈僳族姑娘。她长得很漂亮,梳两条辫子,皮肤黝黑,有种特别的气质。我刚一见到她就想,哟,怎么山沟里有这么漂亮的姑娘。她活泼,能干,性格开朗,充满了朝气。是她领着我们在厨房干活,要不然像我这样的怎么会做饭?后来她结婚了,就离开了我们。过了两年,有一天我走在思茅街上,看见一辆敞篷卡车迎面开来,车斗里有这个姑娘。我当时一下子楞住了。她变化太大了,脸上很粗糙,苍老了很多,一看就是因为照顾孩子做家务给弄成那样的。我是打算扎根云南的,看到她我非常震动,心想将来我是不是也会变成那个样子?我对自己说我绝不能走那条路。

叶:你是说永远不结婚吗?

马:我也没认真想过今后要不要结婚,但我看到那个女孩子的变化,心想难道这就是我们女人的命运吗?我从小就极为反感女人一结婚生孩子就完了的说法。现在看见原来好端端一个女孩儿完全失去了青春的光彩,好像印证了那种说法,我突然觉得十分绝望。我想我一定不能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一直把自己看做一个特殊的女人,男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我不能接受一般女人的命运。

可是话虽这么说,1969年海通大地震的时候(震级7点多,死亡人数三万,仅次于唐山地震),我曾想证明我和别的女生不一样,结果到最后还是得"服软"。那次思茅受到强烈震动,地震时房顶发出极可怕的声音,大家狂奔到院子里,惊魂难定。后来很多天因为余震,我们晚上睡在露天一个大棚子里。有天夜里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女生的蚊帐被一个男的打开了,正在这时候,那个女生醒了,一睁眼看到个男的,吓得尖叫起来。这事以后,女生们都说太可怕了,一个个都要往屋里搬。我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大家都在这儿,没事儿。那天晚上我回来,一看棚子里空空的,只剩下我一个人的蚊帐。我很生气,心想今天晚上我就睡在这儿了!我硬是一个人在外面睡了一夜。

叶:你可真行。

马:其实那一夜我就没敢合眼,第二天我也只好搬进了屋。

在云南呆了几年后,有一天,连队里传出了爆炸性新闻:某某女知青要和一个当地的男职工结婚了。我们都很惊讶,没听说他们俩谈恋爱呀,怎么说结婚就结婚了?连里热热闹闹为他们办了喜事,还分给他们一间屋子,婚后他们就搬到一起住。我心想,就这么过一辈子了?这就是婚姻?

叶:这个女知青算是在当地扎根了,这不是符合当时的政策吗?要想扎根,早晚都得走这条路。

马:可这是一条我不能接受的路。后来连队里又爆出大新闻:连长和连队卫生员偷情,被抓住了。连长是现役军人,已经结婚了,卫生员是北京知青。连长平时吃苦肯干,大家对他印象都不错,出事后也都同情他,我到现在都认为他是个好人。卫生员怀了孕,回北京堕了胎。这事一出来,大家都骂她,看不起她。后来连长被迫退役回了家乡,女知青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听说连长回家后和老婆离了婚,发誓要娶那个女知青。

叶:他挺真心的。后来听说有兵团干部强奸女知青的事,你们那儿有吗?

马:没听说我们团里有。

叶:我也没听说我们县有。我相信这种事确实有,在一些地方可能还比较严重,但从全国范围讲,到底有多普遍?现在的文艺作品一提女知青在乡下的生活就是被强奸,好像没这种事就不真实,我觉得应该给绝大多数女知青正名。如果女知青的"典型"就是遭受强奸的弱者,也玷污了咱们这一代"不让须眉"的女性。

马:我同意。其实说起来,当年在知青中清教主义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那儿偶尔有男生会给他喜欢的女生写条,问能不能"交个朋友"。有的女生认为男生这样做是意识不好,生活作风有问题,最可能的结果是把条子交给领导,然后领导在全连大会上批评那个男生,弄得他灰头土脑没脸见人。有个男生给我们宣传队最漂亮的女生写条,结果就像刚才我说的那样。有不少人不同意她那样做,认为这是个人的私事,不想交朋友就直接告诉对方,不必报告领导,我同意这个看法。

说到感情上的事,还有一件事我以前没有和别人讲过。那次云南地震以后,因为有的房屋受到破坏,大家都搬进比较结实的屋子,睡觉时两人挤一张床,我和J在一张床上睡。一天我半夜里醒来,发现她不见了,我很奇怪,半夜三更的她能到哪儿去呢?我到外面到处找也找不到,就到连部报告指导员,指导员立刻带上一个人到茶山上去找。过了一会儿,J和指导员他们回来了。回到宿舍后,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我总怕失去你。"我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就说,"咱们不是每天都在一起吗,有什么失去不失去的。"她说:"你不懂。"后来,她把自己的心事写信和她妈妈说了。她妈妈是个很开明的共产党知识分子,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告诉她这叫"同性恋",认为这和中国社会里同性之间关系密切,异性之间接触得少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这种倾向会淡化的。她希望这件事不会影响我和J的正常友谊。J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觉得她母亲的话有道理,也没有疏离J。J是个非常正派的人,从来没有对我有任何不适当的举动。几年之后我们各奔东西,J在上大学时爱上了一个同班的男生,这是后话了。

叶:这件事你们处理得很理性,也多亏了J的妈妈。我听说女附中也有一些学生关系过于密切,但也没人特别注意这类事,"同性恋"在当年不是个敏感话题。

我们业余时间怎么过,唱不唱歌?

马:我很喜欢唱歌,经常一个人小声自己唱。不知为什么大家在一起就唱不起来,可能因为思茅是地区首府,可以逛街,进饭馆,看电影,每个星期日都休息,要上街可以去。我们宣传队又老是排练,又唱又跳,所以大家聚在一起用唱歌来抒发感情的需要就不强烈了。记得我自己最常唱的是"新四军军歌",还有苏联、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战斗歌曲。

叶:不唱情歌啊?

马:有人唱爱情歌曲,把词都改了,"爱人"改成"朋友","跟着爱人到前方"改成"跟着朋友到前方",好像不能开口说"爱"字。我去昆明出差那次,一共呆了三个星期,觉得特别漫长,非常想念农场的伙伴们。除了J,我还交了另外几个好朋友,我和她们的友谊是我在云南最大的收获之一。我给她们写信的时候说:"我太想你们了。我真想对你们大声说:我爱你们!"回到农场后,她们都笑我用"爱"这个词,觉得我是小资产阶级情调。

叶:谈"爱"还是禁忌啊,可你对自然的感受还是挺浪漫的。

你们平常都看些什么书?

马:说实在的,我们没有什么书可看。70年代初,团部让我们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6本书。我记得其中有《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和《哥达纲领批判》。我非常认真地读了这些书。

叶:都是政治书啊。

马:看这些书使我第一次受到理论思维的影响,产生了强烈的想学习的愿望。我从去云南那天起,就没有想过有一天还要回北京。我当时是决心扎根边疆的。到了第四、五年,想坚持扎根边疆的人越来越少。我自己的思想斗争也十分激烈,有时候非常痛苦。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也离开边疆,那是不是就背叛了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不知道。跟工农相结合是我的信念,但怎么才能算和工农相结合呢?和当地人结婚、生儿育女?那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改造农村的落后面貌?我们在的那些年,没见农村面貌有什么改变,我也自认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我追问得越深,就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那几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林彪事件。林彪坐的飞机摔在外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事件对我是极大的震撼。一个天天拿着红宝书喊"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人,一个在党章上被指定为接班人的人,突然背叛了毛,这对当时的那个信仰体系是特别大的冲击,我一下子失去了对它百分之百的信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叶:很多人就是从林彪事件以后开始质疑文革的,毛的绝对权威也开始动摇。

马:它也使许多人对扎根边疆开始怀疑,也动摇了我的决心。我开始强烈地想离开云南,想上大学,想学习。

 

 "两个世界"的交叉——叶维丽的经历

当农民不用政审

叶:我是1968年12月底走的,我爸爸妈妈都没去送。那天火车站的气氛有点儿凄凄惨惨戚戚。1968年夏天刚开始上山下乡的时候,我们班大队人马去北大荒,她们走时还有一股奔赴革命的味道。后来我再去火车站送人,就感到人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我们走的时候毛的"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的指示刚刚发表,车站上敲锣打鼓很红火,实际上很多人内心是无奈的,大势所趋,去不去农村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不像你走时还有很多人是自愿报名的。

我在68年夏天就已经想走了。因为没学可上,在北京呆得无聊,朋友们陆陆续续都在走,我也很想出去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可是我不想去兵团,宁可插队。

马:为什么你不愿意去兵团?

叶:插队自由一些,我这个人不爱受纪律约束。68年11月我因为失眠睡不好觉,去黑龙江兴凯湖农场散心。我表姐是五十年代的支边青年,她们一家人都在那儿。我看到刚刚从天津来的知青,穿着黄不黄、绿不绿的假军装,俗话叫"狗屎黄",干什么事都得排队,给我的印象实在不好。离开兴凯湖我去看望在黑龙江宁安县插队的两个中学同学,那几天我每天跟着她们去山里扛木头,累是累,但认识了不少老乡。干活休息的时候跟老乡们聊天,一个中年男人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又自问自答说是用泥土做的,要不为什么出汗时带出那么多的泥?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有意思,虽说他的答案不"科学",但是从他自己的生活中得出来的,这让我意识到,对"形而上"问题的关心,不是书斋里知识分子的专利。我的同学去的时间不长,却已经和屯子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也参与一些当地的事务,我很羡慕她们这种脚踏实地的生活。回到北京正好山西来招人去插队。我知道去兵团挣工资经济上有保障,但当时这些考虑对我不那么重要,我立刻就报了名。当农民不用政审,报了名就走人。

我们学校去的是山西省山阴县,在雁北地区,离内蒙不远,是个穷地方。火车开到张家口,风一下子就变硬了。从大同到山阴改乘北同蒲线,从窗外望去,地上一片一片泛着白色,后来知道是盐碱滩。视野里几乎看不见一棵树,给人荒凉贫瘠的感觉。房屋是用土坯砖盖的,老乡穿着光板的羊皮大衣。雁北历史上就穷,"走西口"唱的就是那儿的人去内蒙谋生。你说到云南的青山绿水,和雁北的反差太大了。

知青一般都分到条件相对好的村子。我们村叫"上河西",在当地是个大村,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五、六百口人。我们村曾经很富,当年有个说法,叫"骑骡养马上河西",我们去的时候村里的情况也比周围其他村子要强点儿。从县城到村里30多里地路,中间要经过一条河,就是丁玲写的那个桑干河,冬天结着厚厚的冰。我们有几个人从北京托运了自行车来,我是骑着自行车去的村里,一路上颠得厉害。我们的车子不适合农村的土路,没过多久就都散了架,可见当时我们对农村情况无知。

刚去时我们分散住在老乡家,后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国家给每个知青200多块钱安家费,安家落户盖房子,一年多后我们在村南盖起了一排十间屋子,是请老乡盖的,男生帮工。房子盖好后,我们决定不盘炕,从北京运来床板。老乡看我们睡床板,总问冷不冷。我们那儿产煤,冬天屋里生炉子,倒也不冷。我们家现在还有一张当年的床板,几次搬家都没舍得扔。如果有一天建知青博物馆,可以捐了去。

南方有些地方地少人多,知青去了和老乡争有限的资源,不受欢迎。我们那儿地广人稀,广种薄收,我没感觉老乡不欢迎我们,当然也说不上多欢迎,我想是有点儿新鲜,也感到奇怪:这些城里娃干嘛来了?没有什么人把对我们进行"再教育"当真,说老实话,没有几个老乡听说过什么"再教育"。

我们村子算一个大队,下面有九个生产队,知青分散到九个队里,每队3、4个人,我在七队。虽然是大队编制,可是小队核算,七队算中等收入的队,我是队里唯一的女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唯一的女劳力,我们那儿已婚妇女不下地劳动,偶尔有几个小姑娘去地里也是连干活带耍。我和男人干一样的活,他们锄多少地我也锄多少地,我挣七分半工分,一个整男劳力挣十分,女知青差不多都挣这么多,不管你干得有多好。我们当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能也因为差不多人人都有家里的"后援",不指望这点儿工分活。我一年干下来,年底分红的时候,除去粮食钱、菜钱,也就能分到三十来块钱现金。在经济上我们不能算真正独立,这点比不上你们。

但是我们比你们自由。到村里后我很快就发现,这儿的政治气氛比在北京宽松多了。后来我不断在心里想,选择插队是做对了。村里前几年的文化革命是怎么搞的我不清楚,但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没有运动的气氛了。当时的报纸上老说农村要"抓生产促革命",怕革命冲击了农业生产。农民不干活和工人停产不一样,农民要是不种地,大家都别吃饭了。

我们村"吕"是大姓,老乡们说他们的祖上是明代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那儿集合来的山阴,还说他们的祖先是八仙里面的"吕洞宾"。村里曾经有个"吕祖庙",我们去的时候这座小庙只剩下个空架子,不知是不是在文革中遭到破坏。一些"旧习俗"仍然很有势力,比如说辈份,辈份越高越受尊重,同一辈的人名字中间的一个字相同,一听名字就知道谁是哪一辈的,在称呼上严格遵照辈份来,年龄倒在其次。村长是个辈份很高的人,没多少文化,开大会的时候打着官腔,连口音都变成他自认为的普通话,还爱搬弄报纸上的名词,用的又不是地方,知青们听着暗暗发笑。开会常在晚上下工后,在小学校的操场上搭个临时讲台,挂盏汽灯,村长一个人在上面讲,底下没几个人听,男人打瞌睡,女人说闲话,孩子们到处窜。城里的政治到了农村,就变了味儿。

村子里传达关于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时,老乡们的反应特别有意思。他们说,林彪和叶群两个人都是双职工,他们怎么还反毛主席?

马:他们是什么意思?

叶:在村里如果一家能有一个人上班挣工资,吃皇粮,别人家就羡慕得不得了。一家男女两个"双职工",那过的是什么日子!天天吃香喝辣的,还闹什么事?老乡们关心的是最直接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怎么能吃饱过好,他们看不出上层斗争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如果不是那时候已经在农村生活了几年,我会觉得他们的说法愚昧无知、荒唐可笑。几年下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如果一家有两个双职工,就跟在天上差不多了。"天上的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城乡生活的距离之大,使一些农民完全没法想象"双职工们"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文革中的政治,如果不是直接涉及农村的,又有多少农民觉得和他们有关系呢?

有的老乡说话非常随便,对社会上很多事情不满,说起来骂骂咧咧,要在城里肯定能打成反动言论,一抓能抓一把现行反革命。他们却不怕,说:"我们已经蹲底了[在社会底层],把我送进监狱我还能不干活白吃饭呢。"老乡知道他们做为农民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此他们比城里人有更多的"言论自由"。

当然不是人人说话都口无遮拦。我们队有个大后生--我们那儿管没结婚的男青年叫后生--名叫贵山,他心灵手巧,样样活计都拿得起来,跟着他干活他处处照顾你。贵山是富农的儿子,快30了还没娶上媳妇。他身板高大挺拔,人也长得很端正,他没结婚显然和"成分高"有关系。那几年我没听说村里开过批判"四类分子"的会,但对贵山这样的人压力显然是有的。贵山说话很谨慎,从来不"胡说八道"。我们那里并不是政治上的"世外桃源",但整体的气氛确实比在城里要宽松许多。

做为城里人,咱们在内心深处往往有优越感。在农村生活一段你就会发现,村里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人,你自己并不高明,往往还很笨。有一次我和几个后生一起浇灌菜园,水很快很猛地冲进园子,我还傻傻地站着不动。一个后生看我没眼力价,就提醒我往干地上站,别把鞋给弄湿了。他接着又说,其实干什么都是一样,自己要先站在"干地"上才能顾及别的。后来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会问自己是不是站在"干地"上了。这就是从生活中学来的哲理吧?我们队有个熬盐的老汉,读过一点四书五经,有时愿意跟我讨论什么叫"仁"之类的问题。我知道多少孔孟?这种时候真让我汗颜。

同时,我们在书本上、从各种宣传中得来的政治概念,也不断地在现实中受到检验。比如说关于"贫下中农",总是说他们政治觉悟最高、品质最优秀。我们到村里不久,大队派了个老汉给我们做饭。他的形象朴实忠良,照一个女生的说法,"一看就是个贫下中农。"过了一阵,有个男生发现,我们的黄米还没怎么吃,米口袋已经下去了一大截。黄米是细粮,很金贵。再一"侦察",知道都是老汉一次拿一点,慢慢偷走的。这下知青们炸了窝,对老汉不依不饶,数那个说"一看就是贫下中农"的女生反应最强烈,最后老汉只好走人了事。其实在村里,"偷"是家常便饭。粮食下来后堆在场上,不时听说少了。每个队都有专门"看青"的人,他们不下地干活,到各处地里转来转去防止人偷庄稼。其实这些看青的人自己就是吃家,看哪块地的玉茭子快熟了,掰下来烧把火烤了吃。刚去村里时,老乡们对"集体"的态度让我很气愤。不但偷集体是常事,在地里干活时,好心的小后生还教我如何偷懒取巧。时间一长我明白了,老乡们并不"热爱集体"。

我们那儿管下地干活叫"受苦",管好劳力叫"好受苦人",我们知青干起活来都还比较实在。到村里不久,我就学会了用扁担担水。有一次担水浇队里在远处的一块地,我一口气担了十五趟,真把我累坏了。还有一次我们七队和六队在一起干活。六队有个老汉是个大能人,不但干活是把好手,逢年过节还会耍狮子,在村里威望很高。那天我干活时他暗中在看。收工时他说了一句话,"你会受苦了",意思是我会干地里的活了。为他这个话,我心里得意了好多天,到现在仍然觉得它是对我五年插队生活的最高肯定。

 

"吃了吗?"

叶:在队里,我交了几个老乡朋友,都是老实巴交的"老汉",我跟其中的高典老汉特别好,他的家就像我在村里的一个家。老汉有胃病,脸色发乌,他有一家子人要养活,最小的孩子还在炕上爬。老汉的妻子--当地的称呼是"高典老人"--老家在晋南,虽然嫁到上河西20来年了,可是仍然被村里人看做是"侉子",笑话她说话的口音,因此高典老汉家在村里又穷又没地位。遇上节日我到他们家去"吃请",比如中秋节,别人家还能吃顿羊肉萝卜馅饺子,他们家顶多就是素馅饺子,但因为是白面的,一家人都欢天喜地了。

马:你在村里几年,农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呢,还是越来越不行?

叶:从收入来讲,绝对没有提高。如果把能吃上多少白面当做生活水平的一个指标,那些年是在逐年下降。我们刚去的那年,我们七队每人分20斤麦子;五年后我走的时候(1973年),每人才分7斤麦子,磨成面就更少了,所以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别的队也大同小异。吃顿白面是件大事,能乐上好些天。老乡在地里经常说的一个话题就是吃。离中秋节还有好几个月,老乡就开始聊过节那天吃什么了,几乎天天说,一直说到过节那天吃上一顿。老乡见面打招呼说"吃了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了。我们队有个妇女去过北京。当时她儿子在北京当兵,她去探亲。她最爱跟人讲的北京见闻是去颐和园和吃油条,油条比颐和园还让她津津乐道,我就不止听她讲过十次八次。

你讲到在云南看到的贫穷对你的震撼,我对贫穷也有几个永远忘不了的镜头。有一年秋天我们队分山药(土豆),我们先把山药从地里收回来,堆放在村里当街一棵大树下,留一个人守着,别人先回家吃晚饭,饭后各人拿着麻袋箩筐什么的去领自家那份儿。除了粮食,我们从地里收下的东西都这么分。那天晚饭后我拿个箩筐去领我那份儿,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秋风萧瑟。走出胡同口,我看到在大树底下站着一群破衣烂衫的人,有的被着麻袋片,在冷风中抖索着等着分山药。我突然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不是一群乞丐吗!天天在一起干活,我没有特别留意,但那一刻站在远处,我一下子看见了"真相"。我觉得心里作痛,这都是我朝夕相处的乡亲。在他们中间仿佛也有我,我自己的衣服也很陈旧,一件外衣穿了七八年,头上裹着老太太戴的黑头巾。但我又清楚其实我并不在里面。

还有一次,我出工晚了,赶到地头,已经看不见人了。玉茭子长得又高又密,人们在里面锄田,地头散落着鞋。老乡们为了省鞋,夏天常常光脚锄田。我头一次好好地看了一眼那些鞋,都是一针一线做的"老农民鞋",一双双不是前头开了口,就是后面穿了帮,要是在城里,早都该扔了。后来我看到凡高的一幅画,画的是一只破旧不堪的皮靴,让我想起我们地头的那些破布鞋。在村里几年,我学会了从一个人穿的鞋来判断他(她)的家境。

还有一个镜头发生在另外一个村子里。71年的冬天,我到临近朔县的一个公社参加了几个月的"一打三反",主要是清理经济帐目,整顿村里领导班子。那时候知青们已经不爱干这种事了。我呢,别人爱干的时候我不干,到人们都不干的时候,我倒想干了。我觉得在上河西生活了几年却并不了解农村,这次是个机会。我去的村子不大,我们每家吃派饭,没过多久,村里人的名字我差不多都记住了,交了不少朋友,知道了很多事。我们的工作最后不了了之,"运动"式的做法差不多都是这样的结局。

有一次我在一个老乡家坑头坐着和女主人聊天,她有个三岁左右的小姑娘。那孩子隔一会儿就到窗边去一下,我们说话的工夫,她去了几次。我纳闷她在做什么,就扭头去看。原来窗台上放着一块水果糖,最廉价的那种,连糖纸都没有,大概是从村里代销点买的。她走过去,舔一舔那块糖,放回窗台,过一会儿再去舔一下。小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大的自制力,她知道这糖宝贵,不能一下子吃了,只能每次舔一舔。这个女孩轻轻舔糖的动作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这些贫穷的细节不断加深我负疚的感觉,让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老乡,可是我什么都没做。离开村子回北京的时候,我就是怀着这种深深的负疚感。


"女儿,女人,老人"

叶:刚去村里的时候,我常在脑子里跟自己讨论是不是要一辈子当农民?一天到晚为这个问题所困扰。一旦上山下乡,我们的城市户口就被注销了,大家都明白再回北京很难了,前途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当时官方的号召是要知青扎根落户,中国的政治情况也让人看不到有别的前景,一辈子当农民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像你一样,我也留心农村妇女的生活,在心里问自己能不能也那么活?

马: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婚姻。我们那儿管嫁姑娘叫"聘女儿",男方要给女方家彩礼钱和衣物。我们刚去的时候彩礼钱是600块钱左右,五年以后,涨到1000到1200块钱左右,几乎增加了一倍。知青们都认为,这不是明显把人当商品卖吗?怎么解放这么多年了,还存在买卖婚姻?让我们奇怪的是,女孩子们一点儿也不认为她们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她们说父母养她们这么大,要彩礼是应该的。平常她们没有像样的衣服,借着出嫁可以要上几身新衣服和一块手表,穿戴上在村里街上走一走。每逢我看到一个聘出去的"女儿",身穿婆家送的新"条绒"(灯芯绒)上衣和"华达尼"裤子,有些不好意思又有点儿得意地在人前来来回回地走,心里总忍不住有些怜悯。有的女孩在村里有"相好",但也不得不远嫁他村。遇到这种情况,这个女子心里绝不会真正欢喜,但也认命了。我在村里五年没听说过有抗婚的。我们女知青的年龄在18、19到20出头之间,村里跟我们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差不多都出嫁了。我们队有一个跟我不错的一个女孩儿,我去的那年她结的婚,两三年后,她两三个孩子都有了,拉一个抱一个,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原来挺秀气的女儿,现在衣冠不整,蓬头垢面,就跟你说的那个云南傈僳族女子一样。

我们那儿管没结婚的姑娘叫"女儿",结了婚的叫"女人",上了年纪的叫"老人",女人一老就没有性别了。"女人"这个词和生育密切相关。

我们在村里那几年,生产没有上去,收入没有增加,但"聘女儿"要价却越来越高。我们知青在一起老纳闷老乡这钱是从哪儿来的?娶媳妇除了聘金,一般来讲还得盖新房子,那开销就更大了,很多人家就得拉债。我在村子的后几年,"换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马:什么叫"换亲"?

叶:"换亲"就是如果一家有兄妹俩个,就找别的村另外一家也是兄妹俩的,把妹妹嫁过去给那家儿子当媳妇,哥哥娶那家的姑娘,这样双方都不用出聘金,没有"资金的流动",婚嫁的大宗开销就省了,这是穷人的办法。我们知青院子有一个常来串门的小伙子,我们叫他"老懂"。老懂对外面的事情特别感兴趣,老到我们那儿去看报纸,听半导体,和男生聊天。他对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男生给了他个外号叫"老懂"。老懂非常聪明,人也长得端正。他家没钱,只有换亲,先把他妹妹嫁给外村一家人的儿子,他再娶那家的姑娘。他娶的媳妇从各方面看都和他不般配,老懂一天到晚不在家呆着,娶了媳妇也不着家,老泡在我们那儿。他在村里有个相好,是个"好人材"---我们那里管长得漂亮的女子叫好人材。漂亮的女儿要价就高,老懂没钱娶她,她嫁给别人了,我们都知道老懂心里不痛快。

换亲容易出现悲剧,男女双方都没有幸福,但往往女性受害更深。如果妹妹跟哥哥的年龄差不多、对方家庭各方面情况都般配还好,这样18岁的妹妹先嫁给年龄相当的男人,再给20岁的哥哥娶嫂子。可是常有的情况是哥哥都24、5岁了还没结婚,所以妹妹一到15、6岁就给嫁出去了。老懂家就是这种情况。老懂的妹妹小小年纪,一个人嫁到个陌生的地方,她的婚姻是为她哥哥服务的,比起老懂,她更惨。

这些都是现在的想法,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用城里人的眼光看,觉得当地的风俗就是这样,是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结婚要聘金是因为贫困,没想到这样做还反映了妇女从属的地位,看待这个问题还可以有一个女性的视角。你看到那个云南姑娘的变化那么震动,你是把自己当做和她一样的女人了,我缺乏你那样深的同为女性的认同。像你一样,我的结论也是不能像村里的女人那样生活,连想象一下过那样的生活都能让我浑身上下发冷。其实除了贫穷,女人完全从属于男人的低下地位也是我绝不能认同村里女人生活的重要原因,毕竟我们受过"男女平等"思想的洗礼,再回到男权社会是不可能了。

有意思的是,老乡好象不把我们女知青当做有性别的人。有时当着我们的面,他们就议论女知青怎么就不像女人,"形体"(这不是老乡的原话,是我的较为含蓄的"翻译")不像,举止言谈不像,穿着打扮也不像。老乡们在地里干活时经常讲些男女之间的事,照他们的说法,晚上那么长时间不干这个干什么,还常说些很"荤"的笑话。他们从来不避我。最初听到这些话我觉得特别扭,后来明白我在不在场他们都这么讲,也就听而不闻了。这些笑话给枯燥的田间劳动带来乐趣,它们的听众主要是15、6岁的小后生,你甚至可以说是对他们进行的"性教育"。相比之下,我这样在"清教主义"影响下长大的人在性的问题上要无知多了。

我和男社员们一起干活从来都觉得很安全。我们刚去的头一、二年,有个别老乡打听过女知青有没有要在当地结婚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不会要彩礼钱,结果给男生严辞驳回了。事后男生告诉我们有这么回事,说起来俨然是我们的保护者。我心里觉得好笑,并没有请你们代表我们。后来老乡就不打女知青的主意了,可能他们明白我们早晚得走,留不住。

村里人在性的问题上没有城里人那么多禁忌,有时会听说谁"偷人"了,谁和谁"相好"了。男女青年在一起打打闹闹,拉拉扯扯,有的女孩子在男人怀里乱滚,别人在旁边看着哈哈笑,大家都很开心。我想老乡们在男女关系上就是这样随便,慢慢也就见怪不怪。

有一件事,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叙说。我们在的那几年,我们村有一对男女双双被枪毙,我亲眼目睹行刑的全过程。女方是个30几岁的女人,有丈夫、孩子。男方是个大后生,20大几了,还没结婚。两个人"相好"了,女方撺掇男方给她丈夫食物里下砒霜,不久她丈夫中毒身亡。我们到村里时,他们两人已被逮捕。当时正兴"群众专政",有一天老乡们被召集起来开会,让大家议论该怎么判刑。压倒一致的意见是给女方判死刑,放男方一马。据说女方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和不少男人睡过觉,有个很难听的外号。而男方是个"好受苦人",因为穷,娶不起媳妇,是女方勾引他,教唆他犯罪。发表意见的都是男人,不知村里的女人们怎么看待这个案件。

后来法院的判决下来,两个人都是死刑,公审大会在离我们八里地的公社所在地召开。那天大队停工,全体社员都得去公社开会。公审的都是刑事犯,有六七个人,我看到了我们村那对男女,他们的罪名是"因奸杀人犯"。那个小伙子人高马大,一表人才。他的嘴被勒上了绳子,不能发声,他用眼睛在人群中搜寻熟人,神情很镇定。那个女人看起来很普通,没给我特别的印象。法官宣读完判决,大会立即结束。各村来的人很多,一时非常混乱。我正要往上河西方向走,突然看见押着犯人的卡车在我面前一块空场停了下来,犯人们被推下车,几声枪响,他们在离我仅几米之外的地方倒地身亡,全部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我一口气还没喘上来,只见一群人拥将过来,围住几具头部开花的尸体。这时候我看到了令人最不可思议的场面:他们将死人白花花的脑浆收集起来,包好带走。在这些人里,我看见了我们七队一个社员。

在此之前我连死人都没见过,在毫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看到了似乎在蒙昧蛮荒的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此后的若干天,我几乎天天夜里做恶梦,血腥恐怖的场面挥之不去。

后来我听老乡说,用新鲜的人脑浆治疗毒疮是当地人相信的"偏方",这个说法让我想起鲁迅小说里的"人血馒头"。咱们中国人,不分南北,都有很"邪"的、用"现代"观点看十分野蛮残酷的治病办法。我们队那个社员确实常年累月长疮,让他不堪困扰,有时他会用很脏的布把长疮的部位包起来,让人看着就很难受。村里有两个半脱产的"赤脚医生",他们会简单的针灸,备有一些常用的西药,还种着一块中草药地,但他们显然治不了那个社员的顽症。野蛮的办法不但和愚昧有关,也和无助有关。

公审大会过了很久,老乡们还在惋惜那个被枪毙的大后生,念叨他是个多么好的"受苦人"。

 

"七尺灰"

叶:除了贫穷,我还感受到了干群矛盾,有时相当尖锐。我们村只要大小是个干部,就不用下地干活了。不下地是最大的区别,此外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好处,比如分东西的时候分得多一些,好一些。在我们那么穷的地方,多一点儿少一点儿就是不一样。哪怕一些为人不错的干部都这样做,好像这是当干部理所应得的。老乡们心里不满,常发些牢骚,但也无可奈何。

我们七队的干群关系格外不好,社员们背地里管我们的队长叫"七尺灰"。"灰"在当地是"坏"的意思,这个人个子很高,"七尺灰"的意思是"高个子的坏蛋"。他很少下地干活,平时所谓上工就是拿把镰刀,到地里各处转悠,看看哪块地该锄了,过两天让社员去锄。他转一转就回村了,不知在哪个炕头坐着抽烟聊天去了,这样就挣了一天工分,还是最高分。老乡管这种工叫"溜弯工"。

"七尺灰"偶尔下一次地,我们就要"受死"。

马:受死?

叶:我们那儿管干活叫"受苦","受死"就是让你拼命地干活。平常"七尺灰"不来的时候,是副队长领着干活。我们走到当天要干活的那块地,有时离村里好几里路远,副队长说,"抽袋烟吧",大伙就在地头坐下来,这一坐半天不起来,抽烟聊天磨时间。抽了几袋烟以后,副队长慢悠悠地站起来,大伙儿这才开始干活,中间还休息一下,等到快晌午就收工了。这样一种劳动态度,让我很早就明白社员们没有积极性。成年劳力还好一些,十六七岁的小后生们尤其不好好干。他们锄田的时候,地头锄锄,中间划拉划拉,就到了另一头,在地上坐着等大伙过来。

可七尺灰一来我们就得受死。他精瘦精瘦的,平时不干活,养足了劲儿,偶尔到地里来,还常常是我们干了半天他才到,一来就腰也不直地锄地,他腿长,大步流星,你还得跟上。到快晌午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如果出早工的话,清早就开始干活了,早饭是担到地里吃的。我们知青的早饭还有干的,通常是一个玉茭窝窝,老乡就是稀薄的玉茭糊糊,里面能放几块山药就很不错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吃野菜团子。到了中午大家都前胸贴后胸了。别的队都回家了,从我们地头经过时,七尺灰好像没看见,我们只好继续干。这时候我觉得太阳特别毒,地头特别长,肚子特别空。四周安静极了,只有我们七队社员在默默地"受"。

七尺灰每隔一段时间就这么整我们一次。我们队的社员都恨死他了,背后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可没有一个人敢当面顶撞他,大家都怕他。他虽然年纪也就是30多岁,可是辈份不低。他能这样为所欲为,在大队里一定有靠山。他每次整我们,我都气得浑身冒火,在心里狠狠地骂他,反复说,你不能这样对待我们,你不能这样对待我们。这句话就在嘴边,但我从来没有说出口来。做为知青,我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但是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负疚感,觉得对不起我们队老乡。

马:如果你当面顶撞他,他会不会因此压你,不许你回城,不让你上大学?

叶:我没想过。我想他没有那么大权力。可是我即使当面顶他,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他不会把我当回事儿。当然这样解释是为自己开脱。我觉得负疚是因为我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从小咱们受的教育是要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却这么软弱。

我做过一阵大队"电磨"的会计,"电磨"就是粮食加工厂。大概因为前几任会计手脚不干净,大队就让知青去管账。我每天在机器轰鸣的屋子里开关机器,称粮食收钱,一天下来,混身上下都是粮食粉末,头发全是白的。在电磨的日子里,我开始明白"走后门"是怎么回事。常有干部、有时包括公社干部拿自家粮食来,放在一边,什么话也不说就走人了。你给不给他们加工?加了工收不收钱?就算我不给他们加工,和我一起干活的一个老乡早就把他们的粮食加工好了。有时快下班的时候几个大队干部一起来了,拿了粮食就走,没有二话。很快我就明白,他们是不会给钱的。跟我关系好的老乡,有的也把粮食悄悄放下,跟我点点头就走了。

渐渐地,我学会了判断每一种情况,不在加工厂我不会知道这中间的"学问"。干部的钱你是收不到的,只好认账,但是大部分人的钱你必须得收,否则加工厂就没收入了。在哪儿划一道线呢?对大部分老乡朋友,我只能管他们要钱,要不然我这个营生没法干。只有高典老汉,我就不收钱了。他实在太困难了,因为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工分挣得少,家里负担又重。每天下班后结账时点着花花的票子,我的感觉很复杂:我实际上是给干部们走后门做了同谋,又不能帮助队里那些也很困难的乡亲们。至于收入上缴之后大队是怎么花的,有没有贪污,我就都不知道了。在加工厂干了几个月我就不干了,又回到队里去锄田。


无形的墙

叶: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十六、七的小后生经常问我们"你们在城里看电影吧?溜马路吗?"想象城市的生活是他们永不疲倦的话题。他们想象城里人吃饱饭了没事干,穿得干干净净的,男男女女挎着胳膊,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这就是农村青年心目中的城市生活:"体面",有闲。年纪大一些的老乡只是听,什么也不说,他们似乎已经不向往什么。我不记得我是怎么回答的,可是小后生们想象的城市生活画面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每天顶着太阳弯着腰、锄着叶子已经开始剌人的玉茭,城市生活距离我也很遥远了。

马:城乡差别大概是我们每一个插队的人最强烈和最直接的感触。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农村会这样穷?

叶:我有好多疑惑:为什么老乡不热爱集体,反倒老想办法占集体的便宜,干活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为什么越干越穷?"受"了一年,还是吃不饱穿不好?为什么干部和群众的对立情绪那么大?我已经感到公社制度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对这些问题,我没有去深想。当时听说有些爱思考问题的知青冬天回到北京,凑在一起,交流各地的情况,讨论这些问题,他们还看些理论方面的书籍,形成了自发的"地下沙龙"。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国农村改革的种子,我很敬佩他们,但是我们村知青中没有这样的人。

马:听你讲起来,你们和老乡的关系还不错啊。

叶:个人都还可以,每个知青在村里都有自己的"朋友户",逢年过节老乡到知青院叫我们去"吃请"的喊声此起彼伏。很多知青都学会了讲当地话,我说得最不好。刚去的时候我大概只能听懂60%左右的话,还得连猜带蒙。后来大家都学,成了风气,我们全县都是这样。前些年,我跟几个知青回村,在村口遇到第一个村里的人,他问我们是什么人,一个女生脱口用雁北话说,"忘球啦?"(把我们忘了?)我听了又想笑又想哭,当年的感觉一下子就回来了。

但是做为一个群体,我们和老乡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墙。去山阴县插队的是女附中和男四中,当年北京两所最好的中学。我们村的知青里不但干部子弟集中,而且高干子弟集中。有人开玩笑说在我们同学的家长中,能找到中共从一大到八大的中央委员,就是没有九大的。老乡们知道我们的家庭情况后说,"净是大疙旦"(大官)。我不喜欢这样一个组合,我那时已经十分不认同干部子弟那一套了。

马:那你怎么跟着这些人去了?

叶:是学校分的,除了一个"老初三"的,我和别人都不认识。下乡的高干子弟都是家里有问题的,没问题的很多都去当兵了。我们村一开始去了20多个知青,后来陆续又有来投亲靠友的,最多的时候有30几个人,其中好几个是"弟弟"。那时候一个家庭分散在几处太平常了,有的家长就尽可能让孩子们到同一个地方去插队,好互相照应。我弟弟的学校是去晋南,我爸爸妈妈让他跟我到雁北。有一阵我们家五口人在三个地方,我和弟弟在雁北,我爸爸在山西南部永济的新华社"五七干校",我妈妈和我妹妹在北京。当时中国城市几乎家家"四分五裂"。我妈妈因为腿残废,没去干校,在北京给我们保住了个"窝"。我们村里有些同学在北京就没家了,还有的同学家长被关起来,多年没有音讯,生死不知。我们插队那几年,有个男生的父亲在干校突然死亡,至今闹不清是自杀还是他杀。我爸爸在干校打井,几乎被突然倒下的井杆砸死。这就是当年中国城市家庭的写照,由于我们村知青的背景,"家破人亡"的情形更加突出。

因为尽是些落难的公子小姐,大家普遍的心情是压抑和不满的,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再教育的心,反正也没别的出路,只能插队,就来了。第一年年底我们村知青中就有人走了,是去当兵,这是当时家里问题解决了的干部子弟通常的出路。这么一来,大家明白早晚有一天都能走,在农村插队无非是权宜之计。冬天地冻得硬邦邦,营生很少,很多人就回北京,一住几个月,春耕了再回来,像候鸟一样。

村里干部不"左",从来不找我们的麻烦,和我们的私人关系也不错。我内心很希望我们村的知青是一伙做事的人,能够参与村里的事务,为老乡们做点儿事。我在黑龙江插队的同学和老乡相处地那么融洽,参与屯子里的公共事物,她们成了我心目中的榜样。在我们县别的一些村子里,知青有的当了队干部,有的当了会计、教师和赤脚医生。有个村的知青在村里几乎"夺了权",大队小队的干部都有他们,在老乡中威信很高。而在我们村,除了个别男生,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融进村里的生活,也无意进去。有一度我认真地想要转到"干事儿"的村子去,但最终也没走。一想起在黑龙江的同学,我就惭愧不已。我恨自己无力冲破那堵无形的墙,有时恨得浑身燥热,但就是冲不破。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墙"的存在。有一次两个知青要结婚,他们年龄都比较大了,在北京就是朋友关系。听说他们俩人要在村里结婚,老乡们都很兴奋,觉得可以热闹红火一下了。结果没一个老乡被邀请,连村干部都没请,完全把门关上了,知青们自己开了一个party(聚会)。我想老乡们一定很失望,他们还准备"听房"呢。那两个知青结婚的时候我们已经到村里一年多了,认识很多人了,也不知道是谁决定不请老乡的。

马:有人提出异议吗?

叶:没有,我心里很不舒服,可什么话也没说。我们这些人里还有人号称要"解放全人类"呢。"解放全人类"是四中老红卫兵组织,男生中有几个人曾经和这个组织有关系。他们在自己的锄头上刻着"解放全人类",每天上工扛着这么个锄头,我觉得特可笑。

到村里后不久,知青就分为两派,这种派系之争特别无聊,而有人却把它叫做"两条路线斗争"。两派知青的家庭背景相同,两派之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分歧。我想是有个别男生权力意识特别强,习惯了文革中的派性斗争,就把它带到农村来了。两派都以男生为主,女生依附男生,我哪派都没参加。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外人"的感觉非常强,既不是老乡中的一员,也不满意某些知青的拉帮结派,成了"两个世界"之外的人,一个人很孤单。

每派在一起最常做的事是"打平伙",把从北京带来的挂面香肠之类凑在一起,再从老乡家买些豆腐、鸡蛋,做一顿好吃的解馋。我们平时的伙食干的是玉茭窝窝,稀的是玉茭糊糊或小米粥,粥里有时放山药蛋。雁北地区蔬菜种得少,老乡很少吃鲜菜,一年到头吃用洋白菜丝和胡萝卜丝腌的酸菜,叫"烂腌菜",我们也跟着那么吃。刚吃的时候很不习惯,总觉得有一股酸臭味。刚去的那年吃不饱,有的男生吃完了自己的一份就在伙房门口等着,向女生要吃不了剩下的。后来能吃饱了,但是没有油水。第一次在村里过年,伙房吃羊肉饺子,有的人先吃一轮,然后到外面去走路"帮助消化",回去再吃第二轮、第三轮。那次没人把肠胃撑破了真是万幸。不知为什么,小米"养"女生,第二年以后女生都红润了一些,男生还是又黑又瘦。但就是这样,我眼看着我弟弟的身体一点一点往上蹿,撑破了一双又一双从家里带来的袜子,补他的破袜子是我的事。

每天吃饭的时候,大家端着玉茭糊糊碗就开始"精神会餐",聊吃过的美味,还互相打赌一次能吃多少鸡蛋什么的,我记得一个男生说他能吃20个。我当时最想吃的是北京的芝麻烧饼加油条。其实在家时早饭也不吃这个,可能这种最普通的北京早点代表着一种已经失去了的日常生活吧。插队让我们知道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重要性,是真正的"唯物主义"教育,比任何说教都有力。咱们这代人在文革初期口出狂言,颐指气使,不知天高地厚。农村的生活,不管是在云南还是山西,让咱们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地上。后来中国经济改革最初的动力,大概和我们每个人肚皮的感觉有关。

两派打平伙的时候,我没地方去。在村里过第一个中秋节的时候,和我同住在一个老乡家的女生去打平伙了。我一个人在家,望着天上的一轮满月,想起李白的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到特别孤独。你提起在火车上过18岁的生日,我记得在村里过20岁的生日。那天中午下工回来,我没有去大伙房吃饭。那时候我们知青还分散住在老乡家,我把我弟弟叫到我住的家,屋里有个连着炕的大灶。我倒了几瓢水,添上一把柴,拉风箱把水烧开,下了一把挂面打上两个鸡蛋,姐弟俩每人吃了碗鸡蛋挂面,算是给我过生日了。那天就是想借机吃顿好的,心里没有什么感触,不伤感,也不想抒什么情,下午照常出工。

 

 "歌唱动荡的青春"

叶:那几年在我们村知青中,发生了很多"爱情故事",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插队的几年贯穿着一条"爱情红线"。一帮青年男女朝夕相处,身在两性文化相对开放的乡间,又没有家长的管束,有各种各样的"罗曼思"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我们村最后成全了五对知青夫妻,到现在他们的婚姻仍很牢固,大家开玩笑说,上河西"宜"婚。当时女生中大概只有我没被拴上爱情红线,而且因为我哪派也不是,这方面的消息往往最不灵通。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知青之间有性关系时震惊的感觉。

马:你是怎么知道的?

叶:我们住的一排知青房正好跟我们七队的饲养房背靠背。一天我听队里老乡说在饲养房院子里发现了避孕套,说一定是"学生们"用完了顺手扔到墙这边来的。

马:老乡们居然知道是什么。

叶:就是啊,我就是看见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这件事给我的冲击太大了。我听说以后一下子觉得乌云蔽日,天昏地暗,这种感觉整整持续了三天。从来没有一件事给过我这么大的震撼,文革中政治上那么大的刺激都没让我这样。我至今不明白当时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反应。我不知道是谁干的,也不关心是谁,但一旦知道身边知青中有人这样做,我就想他们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对整个世界的信任。我很希望有人帮我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这样反应。是文革中"性"变得极为肮脏吗?但我又不是不知道老乡之间的种种"故事"。

马:我不知该怎么帮你分析,但是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那样反应。文革中"性"变得不但肮脏,而且可耻。不过在我听来,你们插队的可真够开放的,我们在兵团要单纯的多。你说你在知青群体之外,这也让我难以想象。对我来说知青群体特别重要,我和几个知青朋友的友谊是我插队的最大收获之一。

叶:其实我又在外面,又不在外面,我看不惯某些人的行为做派,但是在政治观点和文化趣味上又和村里的知青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后来陆续有人去当兵或进工厂,知青人数少了,派系色彩淡化了,大家相处得比较融洽,我和有的女生成为终生好友。在性的问题上,我后来听到的多了,也不再大惊小怪了。村里知青中也不都是干部子弟,什么"成分"的都有,大家都"蹲底"了,在"一口锅"吃饭,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大大淡化。我们这代城市青年超越家庭出身的互相认同,是在广阔的农村形成的。

我不喜欢知青之间无聊的派系之争,但我们那儿比较"自由化",政治上一点儿都不"左",这是我喜欢的。林彪事件出来后,大家都觉得出了一口鸟气,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说话也随便了,有时会在一起骂骂江青、张春桥,因为知道彼此政治上看法相似,也不怕有人告密。后来上面说林彪是"形左实右",林彪事件后不但不纠"左",反倒继续反右,大家议论起来都很不理解。陈毅去世,大家的心情一片沉重。这些"子弟"们对上层政治的变化很敏感,因为它和他们自己的命运密切相连。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无论我如何觉得自己站在"外面"。

另外,我们那儿的学习气氛也很浓,这使我得益不少。

马:你们还能学习?学什么?

叶:有个同学带去他爸爸两大木箱的藏书,其中很多是经典名著,俄罗斯十九世纪小说什么的。他父亲在30年代是鼎鼎大名的记者,因为去干校,北京没家了,只好让孩子把多年的藏书分散带走。除了这两大箱子书,知青之间还传看别的书,有时村与村之间互相交换。有一次从外村传来一本斯汤达的《红与黑》,只允许我看一个晚上,我一夜没睡看完了。我们刚去的时候点油灯,晚上看书很费劲。后来一个男生帮助村里"拉"上了电,晚上就能看书了。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听过书。

马:听书?

叶:有个男生曾经一连好多天,每天晚上下工后讲《基督山恩仇记》。那时秋收快完了,活不太忙,下了工,吃了饭,大家就拿着马扎或是用粗麻绳盘成的坐墩到他屋里去,听他开讲。有一次我们队晚上打夜工,我收工回来从那个男生窗外经过,只见屋里坐了一圈人,那个男生绘声绘色地讲,大家都扬着头很专注地听。我突然觉得很感动。

我们村的男生大部分是四中高二的,女生是我们学校高二高三的,文革前都准备上大学了,教育水平在中学生中应该算是很高的。里面有几个四中的学习尖子,其中一个过去物理学得特别好,他下工回来总爱琢磨他的锄头,在火里烧来烧去,找最省力的角度。还有一个对国际事务特别感兴趣。我们只能看到《人民日报》,只要上面报导哪个国家,他就把有关这个国家的地理、人口、物产、风俗等等都剪下来,贴在本子上,逐渐积了很多册,简直成了他自编的世界知识手册,他不时拿出来向大家炫耀。

我刚去的时候有什么书看什么书,两年后在村里学习气氛的影响下,开始有些计划地自学。那时我已经习惯了田间劳动,下工后仍有剩余的精力。除了下工后晚上学,冬闲白天也学。当时大学还没有招生,谁也不知道以后还办不办大学,但这没有影响我们求知的欲望。我弟弟原来是初二的,他在村里学习空气的影响下,自学了高中的数理化。有个男生特别喜欢英文,带动得不少人都跟着学英文。

马:你们在乡下怎么学外语?

叶:看书,也跟着收音机学。我上学时学过三年,但当时英文不是主课,我也不太重视。开始自学后,我才意识到当年王老师给我们打下了十分扎实的基础,我至今对她感激不尽。我们很多人都有半导体收音机,很早我们就开始收听"敌台"。我们那个地方很奇怪,不用费劲去找,就可以收到美国之音,BBC,NHK,莫斯科广播电台,而且都挺清楚。有一次莫斯科广播电台播放"山楂树"和"莫斯科郊外的傍晚",我们就像听到了仙乐一样。

马:听"敌台"可是犯法的事情。

叶:我们只是偷偷听,不敢让村里知道。不过即使村里知道了,应该也不会怎么样。

美国之音有一个节目叫Special English,说得很慢,单词量限制在2000个左右,是给初学英语的人听的,有段时间讲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历史,每天讲一点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杰佛逊和汉默顿之间的争论,讲杰佛逊自由和人权的观点。我在此之前对美国历史一无所知,听这个节目让我对杰佛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刚来美国学的是美国史,还专门到杰佛逊的家乡参观过,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段渊源。想想看,在文革期间中国的穷乡僻壤,有个插队知青迷上了杰佛逊,这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非常重要,我不能想象没有音乐是什么样子。我们村同学爱唱一首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叫"歌唱动荡的青春"。"动荡的青春"这几个字那么贴切地表达了我们的生活状况,我们太喜欢这支歌了,把它称作我们的"村歌"。

马:我没听说过这首歌。

叶:它是不太出名,但词曲都很优美。我头一次听到是有个外村女生到我们村里来玩,她已经被招到地区文工团了,是去唱歌的。我们村的男生可能想"镇"她一下,就一起唱"歌唱动荡的青春",结果把我给镇住了。其中有一句词是"就像每个青年一样,你也会遇到个姑娘",那些男生--我弟弟也在里面--对着一个外面来的女生直着嗓门吼出来,有点公开调情的意思。听得我脸直发烧,心想他们怎么这么恬不知耻啊,结果这句歌词我记得最清楚。他们的歌声绕梁而行,余音久久不退--我们的屋子没有纸棚,大梁就露在外面。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男声合唱。

马:爱情的词就这么唱出来?真了不起。我们那些年就没唱过情歌。

叶:恰恰是歌唱爱情的歌曲最让我感动。当时在主流文化里爱情成了见不得人的东西,在我们村知青的"小文化"里,爱情又回来了。我们有一本"外国民歌二百首",都给翻烂了。除了外国民歌,我们也唱文革前的老歌。有一个女生爱唱《百灵鸟》,唱得特别甜,后来再听专业歌手唱这支歌,都觉得没她唱得好。

有一天晚上,一派人在院子里唱歌---那时派系还很明显。我们知青的院子在村南头,那天月光如水,他们唱到兴起,深更半夜也不停,把"二百首"里会唱的都唱遍了,一首接着一首,里面有大量的情歌,北美的,南美的,东南亚的,欧洲的。我们不唱的人在屋里听,大家听得如醉如痴,没有一个人说太晚了,别唱了。那是一场真正的月光音乐会。

马:听了你讲的,我真有点后悔当初没去插队,你们比我们在兵团自由多了。不过我觉得你们村跟我知道的大多数知青群体不一样,你们创造出了一个小氛围。你们在思想、政治、文化和性各方面都挺解放,这是不是和你们的家庭背景有关系?

叶:我想有关系,干部子弟比较"不吝"。1966年底在北京形成的、对主流政治文化唱反调的"亚文化",就是以干部子弟、老红卫兵为主体的。随着大家下乡插队,城市青少年的"亚文化"给带到农村来了。想起来很有意思,中国偏远的乡村给反主流的城市文化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各处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知青"部落"。现在文艺作品描写知青生活,不是写怎么"革命"就是写一些人怎么偷鸡摸狗,其实当年的生活有各种形态,年轻人也总要想方设法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当时的社会也不是铁板一块,可钻的空子很多。"文革"时代充满了悖论,一方面集权政治似乎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空隙,存在着大量"边缘地区"。我们在雁北就身处边缘,远离了政治中心。说起来,那时中国社会的活力在边缘地带。当然我们那样做,也因为我们处在青春躁动的年龄。

再进一步想,我们的所做做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与我们在文革前所受的"人文"教育重新"接轨":读十九世纪欧洲小说,唱外国民歌和文革前"老歌",都是在精神和情感上向人文传统的"回归"。有一年夏天"挂锄"期间-我们那儿管秋收前的一段空挡叫挂锄:地里没什么活可干了,就等着庄稼的最后成熟-我和一个在雁北大同县插队的中学同学一起去找在内蒙锡林格勒草原插队的同学玩。在那儿我们听说,内蒙很多老乡家里都有手摇唱机和唱片,文革初期破四旧,并没有扫荡到这里。一天两个北京男知青在一个蒙古包听到了久违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当下两个汉子不能自己,相拥痛哭失声。

我听了泪水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过后我想,为什么一支童真的歌曲,会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引起如此局烈的震荡?因为它唤醒了我们童年善良和美好记忆,抚摸了我们因为文革变得粗粝的心灵,激起了我们心中的温情和伤感。用一个"老三届"的话讲,咱们这代人对"让我们荡起双浆"有恋母情结般的情感。其实严格地讲,这首歌最初是为比咱们大八九岁的人写的,它之所以成为咱们这代人的歌,是因为咱们和它有着"失而复得"、一言难尽的关系。

话又说回来,我们当时那么做也是"逃避现实"。读托尔斯泰、斯汤达,听美国之音、BBC,唱拉丁美洲情歌,所有这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点儿"不搭界",这样做是不是也表达了我们对得不到的东西的向往?有一年夏天我们去离村里二三十里路的南山玩。一路上野景怡人,有个男生说,"咱们是澳大利亚旅游团。"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澳大利亚"远在天边,"旅游"是多么奇怪的概念!人有时候得在想象中生活一下,就像我们队的小后生想象城市里的生活一样。

1969年,美国人成功登陆月球。这条消息和一幅小照片登在人民日报一块不显眼的位置上。别人看完了报纸,随手扔在我睡觉的炕席上,我也拿起来看了看,当时没有特殊的感触。世界上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很多年后,我看了一个当年的记录片,里面美国宇航局的地面工作人员欢喜若狂、相拥而泣的镜头,也感动了我。这时我想起来,我那时正每天头顶太阳、背朝黄土在修理地球。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近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我会想到"苦难"。由于在农村那几年的生活,"苦难"的感觉变得真切,因为我自己也尝到了一点儿,虽然没有那么深,也没有那么久。如果我读到什么东西和这个题目有关,就能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没有插队那几年,我不会是今天的我,我的情感会很不一样。"人民"对我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他们是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乡亲。直到今天,提起上河西我会脱口而说,"我们上河西"。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知道在中国有一个村子是"我的",这使我感到我的双脚踩在大地上。我初到村子的时候18岁,离开时23岁。从年龄来讲,我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在上河西度过的。

一方面这样的经历给了我安身立命的根基,另一方面我又不愿意永远呆在农村,这就是矛盾。在村里的头两年,我眼见亲手种的幼苗长成庄稼,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喜悦:这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但后来年复一年,日出日落,重复同样的劳动,生命好象停滞了,浪漫的情怀逐渐消失,心里常常问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

在农村呆的时间越长,我对学习的渴望就越强烈,到了不可抑制的地步,好像什么东西在心里烧,让我焦躁不安。1972年曾经有过一次上大学的机会,那时大学刚刚开始恢复招生,一位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到村里,认真召开了两个会:贫下中农代表会和知青会。两个会都推荐了我。我们队的老汉推荐我是看我干活"实诚";知青们很实际,谁家问题解决了谁就走,我父亲那时已经"解放"了。我满心欢喜,终于又能上学了!没想到最后发通知的时候,别人的都来了,就是没有我的。

我风尘仆仆走了30多里路到县城去了解情况,没人告诉我是为什么,我只好专程回北京找北大的那个招生老师。他说,"是因为你的日记。"我一听完全蒙了,"我的日记?!"后来才明白,文革时我父亲部门抄我们家,顺手拿走我的日记,我居然多年来毫无察觉。这本日记被我父亲的"专案组"做了一个"反动日记"的"结论",跟着我来到山西,和我的"档案"一起放在公社办公室,在关键时刻"浮出水面",成为我那年没能上成大学的原因。后来我父亲多次跟我说,若不是他在抄家前早已把最"尖端"的部分撕掉,我有可能因为这本日记而坐牢。

1973年政治气氛比较宽松,有中央文件说要清理挡案中的"黑材料",这本日记才被从档案里拿出来退还给了我。我拿在手里一看,它不知被多少陌生人翻阅过,上面有脏兮兮的手印,还有划的红线和夹的纸片。这本日记不光写着我在文革初期对中国政治的看法,还写着我在13、4岁少女时朦朦胧胧的感受。拿着这本日记我突然觉得它很脏,像一个久不见面的被人强暴了的老友,后来我觉得被强暴的就是我自己,我在心里用了"强奸"这个词。我请妈妈把它收起来,再不想见到它。

日记的问题解决了,1973年夏天我又争取上大学,那一年我走成了。临走之前我去找村团支书,他是我们队的大后生,叫"布锁"。我说,布锁,我要入团。布锁给了我一张申请表,我填好了交给他,就算入团了。团组织平时没有任何活动,要不打听我都不知道老实巴交的布锁是书记。要回城了,我隐约觉得需要一张"团票",后来我发现我的直觉是对的,这个做法太有必要了。

这时候村里知青差不多了都回城了,诺大的知青院冷冷清清,没有了往日的喧哗。我们一排十间屋子,开始的时候3、4个人住一间,这时一个人住一间还绰绰有余。早几年我们在院子里种过菜、养过猪,这时院里长满了没膝的野草,一派荒芜。走的时候队里派了一辆大车送我到县城去坐火车,我一直冲着村子的方向坐着。我们村对面远远的有两座大山,一座叫馒头山,一座叫草垛山。老乡的解释是,人有馒头,牲口有草垛,多么实际。后来越走越远,看不见村子了,我就望着远方的山,心里在想这些年来什么都没为老乡做,带着这种深深的歉疚离开了上河西。

当时没有想为什么我们知青能走,而老乡就得锁在土地上,没去想这其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城乡不平等。我在外村搞"一打三反"的那年冬天,认识了村里的小学教师。他是本村人,很聪慧,我们很谈得来,分别的时候俩人都觉得有一些话没有说出来,我感到一种很朦胧的东西,触到内心深处,我对村里那些"门当户对"的男知青没有那样动过心。后来他专程到北京看过我,那时他已经结婚了。我们的情谊是注定没有结果的。说到底,我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中间隔着深深的鸿沟。

年代我曾两次回村。第一次是自己回去的,第二次是和几个同村知青一起回去的。高典老汉已经不在了,高典老人得了中风,行动不便。第一次回去是搭便车,在村里呆的时间很短。在短短的时间里,高典老人的孩子们七手八脚,端出了一桌有模有样的饭菜,有饺子,有熟肉,甚至还有啤酒,这在当年完全不可想象。高典老人家在村里属于中下等收入,看起来老乡们的生活水平是明显地提高了,有的家庭甚至有了电冰箱和电视机。也见到了"老懂",他已经从后生变成了老汉。他文邹邹地对我说,"你回到第二故乡了,"弄得我眼眶发热。问起来日子过得怎么样,他说,"我们生活在石器时代。"我听了有些惊讶:为什么老懂会这么说?要说"石器时代",我们在的时候离那更近呀。后来我反复琢磨,是不是因为比较的参数变了:当年仅仅跟几里外的邻村比,现在打开电视一看,美国人、欧洲人过的什么日子!再看看自己,就成了"石器时代"。

又过了几年,我第二次回村,那次和别的知青一起在村里住了几天,发现村里变成了"动物世界",满村跑的鸡、鸭、鹅和大牲畜,到处是它们的粪便和饮水的水塘,人没有下脚的地方。老乡致富的主要手段是养奶牛,八里外的山阴城建了个奶粉厂,生产"古城牌"奶粉,据说在北京都有买的,厂里每天早上来人到村里收购鲜奶。富裕的人家养着七八头奶牛,他们住的房子高大宽敞。村里到处都是新建的房屋,东一处,西一处,似乎毫无规划。原来村里还有个可以被称做"社区中心"的地方,在"吕祖庙"的附近,是一片空旷的场地,有个旧戏台,开个会、看个露天电影什么的都在那儿。下了工,如天色还早,有些男人也喜欢到那儿圪蹴,抽袋烟,说说话;待嫁的女儿们,也会在那儿来回走走,炫耀她们的新衣。现在在村里转来转去,不但找不着下脚的地方,也找不着中心了。原来大队有个办公室,里面有部手摇电话,还有过期的报纸,听说现在村里连个办公室都没有了,村委会还欠了村民们好几万块钱。但村支书家很排场,不睡炕了,里屋摆着一张漂亮的西蒙斯床。我们几个开玩笑,说是三星级宾馆的规格。村里"先富起来的"有两种人:干部和"能人"。

我们到当年的知青院去"凭吊"。院墙已经不见了,十间屋子只剩下两间,恰恰有我曾经住过的一间,东倒西歪,破败不堪。俱往矣。

多少年后,考古工作者如果想找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插队知识青年"的物质遗迹,恐怕会有难度。上山下乡的"大潮"退去之后,"沙滩"上留下了些什么?我们的"非物质遗产"呢?

当年的大队长老蒋,现在一口牙没剩下几颗。老蒋中专毕业,"三年困难时期"返乡,是村里的知识分子。他说每次报上刊登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名单,他都在上面找上河西的知青,觉得男生里面一定会有人当上了大官。并没有。

老蒋一直把我们送到县城岱岳。在饭馆吃饭时他喝醉了,说了很多话。他大骂现在的村干部,说他们欺上瞒下,贪污腐败,一点儿也不给老百姓办事。还说分田到户的小农经济已经走到头了,再走下去,从生产到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从他的话里,我感到他对"共同富裕"的理念还有一份执着。他希望我们对村里下一步该怎么办出出谋,划划策。没有一个人接他的下茬儿。

老蒋又跟着我们到了火车站。火车开动了,站台上只有老蒋一个人,他向我们摆手道别,他单薄的身板离我们越来越远。和1973年离开村子时一样,我感到深深的歉疚。

我们回村找寻的,是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们并不真正关心在那块土地上生活的农民和他们的命运。说到底,还是两个世界。

 

叶维丽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6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