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代人的青春挽歌——评海阔天的长篇小说《文革中的老三届》 作者:风中往事


 

 那一代人的青春挽歌

    ——评海阔天的长篇小说《文革中的老三届》

长篇小说《文革中的老三届》是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最初发表于“原文小说网”。

作者海阔天是当年老三届中的一名高中生。

在小说的前言中,作者写道:我(们)曾十分投入地关注过文革中的每一件大事。从1966年的停课闹革命,到1968年底的知青下乡……(共同)经历了躁动、激奋、疯狂——疑惑、迷茫、苦闷——百无聊赖的空虚以及瞻望前程不寒而栗乃至绝望的全过程……

作者认为: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来说,是一场完全不应该发生的人祸,而对于“老三届”这一代人来说,则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苦难。

然而,那场惨痛的动乱,当年为什么却会有那么多人狂热地投入?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似乎至今无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作者显然从来不曾停止过思索……

思索一旦流经思想者的笔端,竟产生出无数撼人心魄的故事。

作者说,相信老三届的朋友们能在浏览此书中找回失去了四十多年的记忆与感受;同时他也期望,今日的年轻朋友们或可从中窥视到真实的文革。

小说以上世纪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爆发时期的武汉为背景,以一所普通学校——“八.七”中学的一个班级——高一(3)班的一群学生为主体,通过他们的视线与语言,通过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完整地真实地还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那个年代全体中国普通老百姓被一根巨大无形的绳索牵着鼻子走入政治以及在政治高压下人人自危、战战兢兢、无所适从和无力挣扎的生活图景;天才人物表面高举革命大旗实则为了权力争斗而不惜玩弄老百姓于股掌之中的虚伪残忍;人与人之间永无休止地争斗而导致的人性缺失;一部分人总想凌驾于另一部分人头上的血腥残酷;一代青年被利用后又被抛弃最终虽觉醒却又万般无奈的惨烈悲凉悲壮……

在小说的结尾处,主人公吴书味说:我一定要把我亲历的这一段历史留住!笔者猜想:这也应该是作者的直抒胸臆。

只是为了留下历史。不带功利性。发表于网络。如此写作,便使得这部作品几乎不受任何条条框框桎梏,作者因而得以酣畅淋漓地叙说,许多被尘封的历史往事得以重现并引起反思,也因此,作品的内容真实得让人心颤。

作为一部讲述文革的作品,由于上述原因,又由于它所植入的主体有别于其他作品,故而带给读者一种新颖的阅读体验,并因此更具可读性。

可以这么说,小说中的八.七中学、高一(3)班,便是文革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1、

顺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看看那时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1966年初夏。某日。高一(3)班正在上几何课。走廊里突然响起急促的电铃声。校园里也传来紧急集合的叫喊声——原来,学校里揪出了现行反革命分子——校图书管理员连道运老师。揭发者是高一(3)班女生白莲华。因连老师的一幅画被高三学生看到,他们认为他所画的是一张污辱领袖的反革命画像。

由此,全校停课三天。

正当校领导为是否复课举棋不定时,中央下发了文件——全国所有大、中学校,一律停课闹革命。

八.七中学的停课因而有了强大的时代、政治后盾。

全国的大中学生,从此也便名正言顺地投笔从戎了,彻底地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职业革命者。

校园里掀起大揭发大批判热潮,教师们惶恐地等待学生批判,更多的老师被揪斗。在长时间关押以及无休止的严酷批斗中,终于有老师自杀身亡……

工作组进校了。不久又悄无声息撤除了……

学生们学会了从这样一些变幻中一步一步地体察着高层的新动向。

班文革领导小组监督下的“天天读”,空气沉闷得教人窒息。

高考废止。学习状元从此绝迹。

体育竞赛被废止。一切竞技再无冠军。

全国背诵“老三篇”。

军人也不进行军事训练了,却热衷于比拼一种别样技能——读出一条领袖语录,士兵或者长官,立马给你脱口报出其出处、页码。

最高领袖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林彪跃升为二号人物。林彪号召红卫兵“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于是“破四旧”就成了全国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高一(3)班在讨论“破四旧”如何进行时,班文革小组成员胡银芝带头革命,学习那上了天安门城楼的宋彬彬,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胡要武。便有同学积极响应。于是,林财旺变成林学彪,范勤勤变成范革命,白莲华变成白变红……

但是第二天形势又发生变化。原来,要求改名字的人太多,各地各派出所大门均被挤爆,上级不得不作出命令——改名之事留待运动后期解决。

学校里出现了红卫兵——百分百由高干子弟组成。他们身着绿军装、腰系黑皮带,趾高气扬地刷出了“自来红万岁”的大标语。并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指引下,开始了红五类向黑七类的专政。

红卫兵杀向社会破四旧之风席卷全国。于是,商店招牌被砸了;大街小巷路牌被推倒了;封资修色彩的路名也被改了……

毁完物,再毁人。女人的长辫被剪,男人的小脚裤被撕碎……

抄家之风盛行。

各地寺庙被毁。

……

所有有价值的文物、书籍、字画皆被当街焚烧。

许多人家家里被抄了二次三次,直抄得你一贫如洗——被子和换洗衣裳被抄光为止。有的年老体弱者因连续被斗而倒下,却被说成是装死。有的小脚老太太被迫赤脚颠在滚烫的沥青路上游街示众……

1966年的夏天特别漫长。发生在这个夏天的抄家之风使红卫兵运动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夏天的残忍与残酷也因此长留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

那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年头。

学生们去北京大串联,一个月后回到校园,却发现形势已然巨变。有人响应号召徒步串联去了。校园里冒出上百种红卫兵组织。原先你做梦也进不去的红卫兵——三字兵,如今却有人来邀请你加入。

为什么?

因为阶级斗争的形势此时已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现在整的是党内一小撮走资派了。

三字兵的骨干分子正是这些人的子女啊。

当父辈们从红色宝座跌落万丈深渊时,他们的子女也一下从“核心的核心”的红五类沦落成为连“外围的外围”都算不上的黑七类了。

各单位的牛鬼蛇神已被解禁。

现在轮到所有的走资派被架上批斗台,来感受一把挨批受辱的恐惧。

人和人,原来是要换着个儿挨整的啊。

然而,运动还远未结束。正在风起云涌,依然是瞬息万变呢。

你看——

各地造反夺权了。

武汉二.八声明出台了。

北京的一批老军阀闹起二月逆流了。

军队支持下的武汉百万雄师发展壮大了。

七.二○武装大游行了。

《红旗》杂志号召“揪军内一小撮”了。

文革旗手要求军队支左了。

各地群众组织都跑到军区去抢枪了。

全国大乱了。

无产阶级最高司令部对此却发出最强烈的叫好声——形势不是小好、中好,而是大好!

武汉军区军内一小撮因七.二○事件而倒台,百万雄师的头子也过了气,造反派没了斗争对象,便搞起内讧。

当枪声在市区响起,子弹在空中呼啸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成为逍遥派。只剩下极少数人依然在为争权夺利而内战不已。大学中学都已人迹罕至。

此时的文革,已然发展到让人深感无聊、混时光的阶段。

小说中有几段叙述,读者或可从中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中学生的思想状态。

话说某日,吴书味在路上碰见了他的小学同学石天彤。石天彤提出想去他们学校玩枪。后来他们又遇到另几个同学,大家都是在家里闲得发慌出来玩的。几个人于是背起4颗手榴弹结伙去江边玩。一路上,边走边聊。吴书味对时局很担忧,说:“(现在)军内走资派想乱,无产阶级司令部也想乱,中国究竟要乱到何时?……”陈礼佑说:“小老百姓不必忧国忧民,否则要被打成反革命……”说着便向杂草深处扔出一颗手榴弹。没料,却有3个小孩正从远方走来……

陈礼佑顿时吓得脸色发白,连声说:“好险!好险!以后再也不玩这个东西了。”吴书味感到很后怕,说:“看,枪弹流失到社会,连我们几个书生都差点成为杀人凶手……”“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爆炸声带给我们的是更加无法排斥的烦扰啊。”陈礼佑再叹。

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小场景,几个学生也都是比较循规蹈矩的人,可就连他们都差点惹出人命官司来,可见当时社会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几名中学生的感叹则说出了当时青年们失学又无业、内心深处无法排遗的忧虑与苦闷。

这是一个例子。我们再往下看。

运动初期,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曾向各大专院校派出工作组,被最高领袖斥责为“镇压学生运动”。可是两年后,他老人家竟亲自向学校派出了工宣队、军宣队。

工宣队先是通知学生与教师回校。可学生已如一盘散沙,根本不接这个碴。但是教师们就不敢不听命了,他们必须全体到校。红色恐怖再现。本被解禁了的牛鬼蛇神也再次被关入牛棚,并且,此次关的人更多,打击面更广,除了死老虎,还增加了“叛徒特务走资派”以及“臭老九”。

工宣队又通知学生参加学农劳动。这回学生倒是来了,但大家都表示,参加劳动是为了与同学相聚,以摆脱闲坐家中的极端无聊与苦闷!

谁知劳动还未结束,学生又被提前召集返校,说要“复课闹革命”。但是,学生反应冷淡,老师则无所适从。

总之就是一句话,那时的人们,不断地被人折腾来折腾去,不知何时有个尽头。

然后中央文革也不支持造反派了。伟大舵手接见了首都五大学生运动领袖,告诉他们:现在是轮到你们犯错误的时候了!

大家如梦方醒……

可是醒了又能如何?醒也是白醒,当时的社会形势下,青年学生们没有任何出路可言。既不能学习,又没有工作,这只能让退出政治斗争的学生们感到更加的空虚无聊。

吴书味和几个同学因无聊而去逛公园。意外遇到久未露面的同班同学宋华杰。

宋华杰是谁?他是运动初期的一个积极分子,是红卫兵外围组织“红战友”的队长。批判老师,他十分敢于上纲上线……说话言不离语录……不仅自己学毛选虔诚到不敢抬头,对于同学间的正常讨论也要以领导者的身分加以责怪和监督。

吴书味曾评论他——人很憨厚,可是上爬的动机扭曲了他的灵魂,以致于常常与平等自由作对。

但大串联后,他就从班上消失了。

现在,同学碰面,大家都很高兴。但对于几个人去公园乱逛的事,宋华杰表示很不理解,他认为但凡跑去公园的人不是怕死,就是等死、找死。这话戳到吴书味的痛处,他叹息道:“我们也是在虚度光阴地等死,全国的人也都在等死。”可能是为吴书味担心,钟敬铖就笑着提醒他:宋华杰可是写过入党申请书的人呢……

没想宋华杰却发了恼,说,“老子对文化大革命根本就不感兴趣。”原来他这几年一直在钻研摄影技术。

陈礼佑叹:“你没有白活。而我们,白白浪费掉两年大好时光。”宋华杰说自己实在是无事可干才学摄影,认为同学们造反两年也是收获。

夏斌愤然,他说,“再不要提什么狗屁造反派了!要是半年前说我是造反派,我倒是高兴的,现在有人再说,我觉得是对我的侮辱。保皇派、造反派都是被蒙蔽的……”

如果说,上面所述依然反映的是文革给年轻一代造成伤害、带来变化的话,那么,下面的场景,就是让人心灵震撼的一幕了。

且说吴书味等几个同学本来就对个人前途、国家命运怀有担忧,又由宋华杰的变化得到启发,觉得不能再蹉跎青春,而应该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们就去拜访组织了读诗会以充实生活的七夫子。

一群富有思想的年轻人齐集一堂,探讨一番棋艺、诗作后,话题自然而然又转入时政。吴书味从他们的言语以及诗作中感受到了某些巨大变化,或者说是被感染上了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苍凉、沧桑感来,便不由问道:“运动初期,你们率先揭竿而起,两年多来,你们投入最深,今天,你们却番然顿悟,你们是受到了什么高人的点化么?”夫子们怎么回答?他们说:令我们顿悟的是球场街50号!

球场街50号又是什么地儿?它是老汉口妇孺皆知的关押犯人的拘留所。是个叫好人坏人都闻之色变的名词啊!

现在谁关在里面了?

“八.七”中学最早的学生造反派头子杜贻铁!另外还有一个大家绝对料想不到的人。

一行人于是去看杜贻铁。

请看下面一段描写。

“感谢大家又来看我。”从号子里走出来的杜贻铁一看见探视者,便抱拳道。

“你的精神比上次见你时好多了,问题说清楚了么?”姜夫子边问边将大伙凑钱买的水果点心往杜贻铁手上塞。

“我现在是彻底想通了,什么‘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革命派’,老子现在是决不再搞文化大革命的‘决派’了!可他们不相信我的悔悟啊……”说话间,牢房的门又开了,两个警察押着一个犯人走了出来。

“看,那不是齐大炮么?”陈礼佑颇感意外的叫了起来。

杜贻铁也似乎吃了一惊,他撇下探视者,大步向齐大炮走去。

“在这里,就是冤家对头也不能打架呀。”尤樵秋小声说。

七位夫子只是笑了笑,并热情地喊着齐大炮的名字。

“我要转押到沙洋农场去了,囚车在外面等着我呢!”齐大炮指了指窗外对大家说。

“怎么,就这样走了么?”杜贻铁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了齐大炮的双手。

……

“判了多少年?”“七年。你怎么样?”“听说我的劳改地是大军山。”“不能也来沙洋吗?”“我是反革命一块砖,哪里想踹哪里搬。我们可没有填志愿的自由哟。”说话间,两人的手始终紧紧握在一起。

“你会判多少年?”警察已开始催促齐大炮出门,齐大炮抓紧时间说。

“现在还不知道,如果我先获得自由,第一件事就是去沙洋看你。”“如果我先离开号子,第二天就去大军山和你搏斗。”齐大炮似乎想让气氛变得轻松,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了,他们相互对视着,突然两个人相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

警察的吆喝声又响了起来,齐大炮一把推开杜贻铁快速跑出了门外。

杜贻铁抽泣着,他突然看到了探视者送来的水果点心,他一把抓起来,冲出门外,塞到了齐大炮手中。

由于他竟敢不经允许,擅闯大门,他的探视被取消了,警察没再让他说一句话就把他带回了号子。

原来,杜贻铁是作为“决派”分子——政治犯被抓的,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死对头——学校里最早的红卫兵头头、高干子弟、而今同为政治犯的齐大炮。

七.二○后,齐大炮参加了“联动”,喊出了直指中央文革的口号,所以被抓。

中央对“联动”分子其实是宽容的,只要认错,就放人。可他的挚傲性格让他拒不认错,且依然攻击文革旗手,于是政治犯的帽子便脱不掉了。

“当两位性情耿直,都愿为真理而献身的,路线观却迥然不同的人碰到一起时,厮打就在所难免了。而且是拼死的厮打,每天都打。他俩都很讲义气,都不报警,也不互相偷袭,正规的竭尽全力的较量啊。”一个多月过去,从前势不两立的二位硬汉,竟成为生死之交。他们都大彻大悟了!

这是多么撼人心魄的描述。笔者每每看至这一章节,便觉气血上涌,有泪流出,同时浮想联翩。

试想,这样的两位青年,如果成长在正常清明的时代环境,凭借其智慧才能,他们该会有怎样的辉煌人生?又何至于须在牢笼中惨度青春?

这样的两位硬汉,假如处于民族危亡时节,无论他在哪一个阵营,我想,他都不会是他那一方的叛离者。

在文章的结尾处,我们看见了整整那一代人的集体悲壮——他们——全国的六六、六七、六八届中学生都要像十二月党人一样被流放至农村边疆了!


2、

小说《文革中的老三届》正如其名,着重表现的是老三届学生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中逐渐觉醒、成长(尽管是非正常社会秩序下的成长)、最终被集体流放的历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广大老三届学生和其他民众一样,都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各种政治旋涡之中,个人品质、认知能力都经受了严酷考验。小说因之呈现出众多栩栩如生的青年学生形象。其中,高中生吴书味则是作者着力打造的一个思想活跃、头脑清晰、明辨是非、坚守良知、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人格魅力的学生领袖人物。

吴书味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

吴书味学习好,品质好,从小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年年评为三好学生。可是临到初中毕业,全班同学半数以上已加入了共青团,他这个追求进步的优秀青年却反而被拒于团的大门之外。校团委的说法是:出身于非无产阶级家庭的人,表现再优异也必须经受排斥与冷漠的考验。

毫不讲理的歧视,让十几岁的孩子备受打击。它甚至于迫使年轻人渐渐变得少年老成,慢慢学会把一切看淡,对人对物也常常持一种“无所谓”态度。

由于非团员之故,进入高中的吴书味不再担任学生干部。他淡泊名利,事事显出“无所谓”态度,一来二去,同学便送他个绰号——“无所谓”。

但是,纵观全书,却能发现,这个青年的“无所谓”态度,多是在对待一些小事以及他所不屑答理的事情上。有时,在一些说理斗争场合,当强权人物原本无能、无理,却仗势欺人,显现无耻、无赖时,他会为之悲哀,会由此冒出戏谑情绪,其神态就会由严肃冷静变回“无所谓”。

有一句话,可以看作是他对于“无所谓”这三个字的铨释。那是运动后期,造反组织中有些人为了争权,不惜挑拨离间,造成了同学间的误会。针对此事,吴书味说:“被敌人反对时,可以无所谓,但被自己信任的人排斥时,不可能继续无所谓。”在同一事件中,吴书味还这样表明思想:自己对“权”无兴趣,不在乎“权”的得与失,可是在乎他人特别是朋友们对自己的看法。

这似乎可以说明,其骨子里早已养成的正义感和爱思考的习惯,使得吴书味不会凡事“无所谓”。

和所有同学一样,文革开始后,他也是全身心投入运动中去,关注运动的每一个发展细节。出身“非无”,他却有勇气对一些事情作出自己的评判;为了维护真理与正义,他不畏强权,敢于向班级统治阶层发起斗争。他又很聪明,懂得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他的有些言论,看似戏谑和漫不经心,实则惊世骇俗,既表达出了自己的严正立场,又不让其对立面抓住小辫。

运动初期的“天天读”;班上的改名风波;红五类强制要求黑五类同学穿黑衣服上学……这几个事件,一方面,尽显班级统治者的专横无理,另一方面,也显露出面对强权吴书味不屈服不盲从多谋善断的品格、气质以及能言善辩、幽默恢谐的个人特质。

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吴书味都能够坚定明白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出身于高干家庭的齐大炮和出身于反动家庭的白莲华是邻居,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有着两小无猜的友谊。当白莲华逐渐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后,齐大炮的高干父亲便坚决制止儿子再与之有任何交往,其理由是“要站稳阶级立场”。齐大炮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政治是第一生命,为了它可以牺牲一切……他对自己的革命父亲也奉若神明,不敢有丝毫忤逆,所以尽管他已爱着白姑娘了,却时时地回避……

吴书味对于此事有自己的看法:“把社会地位作为择友的先决条件,实在是卑劣之极……其上贴个政治标签,卑劣就变成理所当然,势利就变成正确伟大……”文革中的老百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十分敏感。班委高于组长,组长胜过组员,而在组员中,每个人在班文革领导者心目中的位置的升降都会使人斤斤计较、忐忑不安。吴书味却是异类。当班文革领导刘英英派他去看守反革命分子肖艳丽时,有同学因领导对吴书味的青睐羡慕不已,吴书味则私下笑言:“只不过是临时充当一下最低等的狱卒!当最卑贱的职位披上红色外衣时,连牢卒都让人敬畏……”武汉大学“六.一”展览馆,原先是先进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文革一来,它又忽然变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面活教材了。当组长宋华杰发问组员对此现象的看法时,吴书味回答:“同一展览看过两次,两次都义愤填膺。第一次是由于受骗,第二次是由于顿悟……”当宋华杰表示质疑时,吴书味又说:“不对吗?谁只要有一次不义愤填膺,所有的革命同志就会对他义愤填膺。”这样的回答,既让宋华杰无可辩驳,还意外的得到了刘英英的肯定。让人不得不对吴书味的机智有些叹服。

二.八声明是当时某个造反组织的夺权声明,它在声称自己为最坚定的革命造反组织的同时又指责别的造反组织为投机的“托派”。吴书味对此等唯我独尊的狂妄行为非常反感,认为他们自诩为“核心”、把别人当作“外围”或“外围”的“外围”这样的言行与运动初期的谭立夫之流并无不同。他反对人分等级,更反对有人企图大权独揽。

在关键的时刻他敢于挺身而出,为弱者说话;他又善于团结群众,足智多谋。所以,很自然地,他就成为了班上受打压的“麻六类”和“黑七类”同学的精神领袖。当造反组织“竞自由”成立时,同学们心悦诚服地推选他为“领导”之一;重新选举班级文革领导小组时,曾经是他对立面的同学也投他的赞成票。

但他自己绝对不热衷于权力,他有他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一点在小说中有多处表述。

第36章中,支左军人主持班文革领导小组选举,吴书味等3人当选。军人说“……我要求你们在平等的原则下进行革命大联合,能做到吗?”吴书味回答:“如果真能做到平等,不再搞什么核心、外围、再外围,这正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第42章中,吴书味去民众乐园通知七夫子撤退,形势危急中被困民众乐园,却遇到了特地来营救他的殷素华。两人各属不同派别,但又是朋友。便有观点辩论。二人对答中,吴书味有这样的话语:“……总之,我的一生注定是为博爱、平等、自由奋斗的一生。”第49和52章中,红色恐怖再次上演,施暴者与被施暴者位置互换,造反派中有部分人抓捕并殴打失势的保守派,要将他们当作下等人对待。吴书味反感人与人之间巡回不已的斗争,并从牛巴子手中救出了被关押的保守派同学。有人指责吴书味是搞路线斗争调和,是中间派,图谋去掉他的职位并取而代之。吴书味不在乎权位得失,但他痛心于造反派大权掌握在一群成不了气候的人手中,既觉无奈,又很愤然,他说:“我们为什么要造反?就是要砸烂核心、外围、再外围的反动血统论,反对那种将人划分成不同等级的比封建社会更落后的奴隶制度的枷锁,反出一个平等的社会来!文革初期,为了‘怀疑一切’,为了反对‘自来红’,造反派曾大胆地与强权抗争。今天,造反派胜利了,可我们为什么又要人为地将人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呢?”他还进而认识到:只要将人划分成等级,就必然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感到压抑,就必然导致分裂,这与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资反路线没有区别。

与那一代吃狼奶长大的青年相比,吴书味无疑是一个新封建时代的觉醒了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身上,除了具有上述争取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宝贵潜质,他对于当时社会已然被神化了的最高领导人物的认识程度则显示出更加奇异的光彩,说是惊世骇俗毫不为过。

运动初期,北京市委向各个大学派出工作组,被最高领袖斥之为“镇压学生运动”的反革命行为,并且也作为刘少奇的反革命罪证之一。所以当两年后,由军人带领的工宣队进驻清华园时,便遭到了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抵制。直到“芒果”上街游行,人们才如梦初醒,工宣队原来是他老人家亲自派出!

作者(亦可看作是吴书味)写道:……全国人民都错了。全世界只有一个人是永远不会错的,这个人就是“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的天才”——全国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在他面前,全国人民都是弱智的低能儿……

小说结尾处,病中吴书味在反思文革两年经历时,亦有完全一致的认识。“中国人为什么要永不停滞地进行窝里斗呢?……窝里斗产生的效果是:工厂生产停止,学生荒废学业,社会失去正常秩序,人失去了人格尊严,……每个人都再三否定自己。在政治上,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具有判别是非的能力,这个人就是永远正确,一句话顶一万句的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全国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这就是当今的中国!”作者塑造这个人物,不曾使用任何结论性文字,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开展,使其思想性格逐步深化并活现于读者眼前。


3、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文革中的老三届》这部小说同样也顺乎自然地涉足到该领域。如果说吴书味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话,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爱情故事也是其中很重要的构件成分。

有三个漂亮女孩先后进入吴书味的感情生活。

美丽又聪明的郑雯碧是吴书味的小学同学。少年时,两人均为班级的少先队干部,经常被老师安排一起完成工作。与这聪明女孩接触时,男孩子当时幼小的心灵竟自然产生出朦胧的愉快感觉。小学毕业后,两人不在一个学校了,但他仍会常常想起她,想起那些共同度过的愉快时光。后来各自念了不同的高中。冬天里一个雪后的早晨,两人在上学的路上偶然相遇,并且突破僵局简单交流了几句。这一次相遇,无疑在两个已经长大许多并互有好感的男女孩子心中掀起了涟漪。但各自都只能将此藏于心底,没有谁敢于冲破当时年代道德教育的藩篱。此后他们亦常相遇,可只是作一点学业上的探讨。仅此而已。

文革开始后,有一回,吴书味帮助同学石天彤去火车站送其祖母回农村,其祖母乃是杀、关、管分子的遗属,属于被街道勒令返乡对象。由于他们在这里意外地碰见了戴着红卫兵袖标的郑雯碧,更由于她的机敏斡旋,使那已被现场红色恐怖气氛吓破了胆的老人侥幸逃过其他红卫兵的一顿皮带抽打。

吴书味原来一直以为郑雯碧是资产阶级小姐,但这次巧遇让他知道,原来她是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怪不得她那么矜持高傲啊。

在政治决定一切的年代,不同的阶级地位、不同的政治观点,一旦明了,即使是恋人,其结局恐怕离分道扬镳不远了。

果然。4个月后,由于政治形势有变,一度被捧到天上的红五类忽被摔落地上。当二人再次在街上相遇时,吴书味原本还决定就此机会和郑雯碧开诚布公谈一谈,郑雯碧却是立即逃避,走得毅然决然。

吴书味心中既失落,又百感交集。回想他们之间有限的交往——从来不曾深入交谈,更没有任何承诺,但每一次的接触都伴随着心灵的激荡,互相能从对方眼中看到真诚炽热的火焰。这难道不是爱情吗?这难道不是初恋吗?

是又如何?它却要就此中止了。他明白:以郑雯碧的高傲,他俩之间不会再有未来。这是为什么啊?只因两人阶级出身不同,一为造反派,一为保皇派,从此便要形同陌路吗?他同时也很清楚:郑雯碧的态度并非她个人的态度,而是时势使然。

他感到无可奈何,十分无助。他在无助中无可奈何地与自己的初恋情愫说了声拜拜。但他心中的怀想恐怕没那么容易消逝,那是要延续一辈子的一种情思。

另两个女孩是殷素华和赵岚珈。她们是吴书味的高中同班同学。

先说殷素华。她的外貌与郑雯碧十分相象。她善良,活泼,热情,大方,还多才多艺。

那个年代,一些看似早已被推倒的封建腐朽的观念不仅依然存在,还被号称反封建的无产阶级于莫名其妙中发展到了顶峰。男女学生单独相处,不仅要引起闲言,还会受到师长领导的训戒。所以,吴书味与她虽是同桌,其实并无什么交往。

但是文革开始后,大方的殷素华主动地找机会找话题与同桌接近。在以后相继开展的活动中,比方自然红的讨论、改名风波等等,出身红五类的殷素华居然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些都让吴书味对她刮目相看。此外,在下乡劳动、班级组织的游泳等活动中,她的健美,也曾引起男孩子青春的萌动。

特别是前文曾提到的民众乐园遇险,那场景惊心动魄之外,也掀起两人情感的波澜。

那时吴书味已处于进退维谷境地。保皇派的殷素华突然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眼前。并与另一女孩一起,以智慧和勇气哄退了保皇派的头目以及大队人马,随后又设计出护送病人就医的方案,巧妙地惊险无比地将吴书味救了出去。

“现在两派的武斗比解放战争还残酷,从来不会优待俘虏。”殷素华这句话是当时的实情。如果没有两个女孩的及时救援,十个吴书味恐怕也要玩完。

可就在如此的危急中,男孩女孩由于身体的触碰而血液沸腾而有销魂的感受。

当夜在长江大堤上,面对女孩的娇嗔,年轻的情感丰富的吴书味差点不能自已……但他终于还是克制住了想要亲吻女孩的冲动,因为他猛然意识到:……吻……是神圣的爱的承诺……给予了,就具有责任和义务……而且,这种爱只能绝对惟一,只能给予自己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人,这个人,如果不是郑雯碧,也该是赵岚珈。

殷素华当然属于美丽可爱的女孩,她或许也有些爱吴书味,可是自己不能同时爱上几个女孩的,那样做就是放纵自己……

一番内心挣扎后,男孩子终以意志力化解了这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感的危机,保卫住了自己的操守,同时也保卫了美丽女孩的尊严。

吴书味后来也有一段营救保皇派殷素华的经历。

其时殷素华正处于十分危急尴尬的境地。自称造反派其实是小流氓的牛巴子一边捆绑吊打这个因漂亮闻名全校的姑娘,一边以极其下流的语言态度予以挑逗猥亵。吴书味得到消息后及时赶赴现场,奋不顾身救出了女孩。

造反派内部有人因此怀疑吴书味立场有问题,指责他是中间派,甚至图谋拿掉他的职位。别的一些同学对此虽不苟同但也普遍认为他俩之间有故事。

早已冷静下来的吴书味对此有很认真的回答,他说,“我和殷素华只是同学间的相互帮助。”“我对她印象非常好,但这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种感情……如果真有……我一定会大胆追寻……”这个回答可以看作是吴书味对自己与殷素华之间关系的一个结论。

吴书味和赵岚珈之间则是真正擦出了爱情火花了。他们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式,而是长期相知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感情。可是他们的爱情最终依然未结出正果。

与吴书味和郑雯碧的感情结局相似,吴书味和赵岚珈的爱情也是受扼于时代风潮。差别在于,前一段爱情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从来没有明确化;后一段爱情则是心智渐趋成熟的年轻人的爱情,对待爱情,大家心中已然具有很清晰的尺度了。而且,男孩子已有明确表态,尽管它来得太迟太迟。

关于爱情,吴书味有三句话让他的同班好友们极为认同:

美丽的仪容乃是爱情入门的向导,精神上的共鸣是增进爱情的基础,上帝的安排是爱情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有同学据此分析,吴书味所爱的女孩应是赵岚珈。——因为,从相貌看,赵岚珈与殷素华不相上下;气质上,赵岚珈凛然不可侵犯;在赵岚珈面前,吴书味不敢妄自尊大……

这是全体中学生上山下乡前夕,去东西湖农场劳动时的场景。这时运动已退至低潮。班上众多男生聚集一起,第一次大胆公开共同讨论爱情话题。

其实,好友们却不知道,在他们如此分析时,这两个人之间的精神恋爱早就心照不宣如火如荼进展多时啦。

文革开始后,赵岚珈和吴书味分在同一学习小组,每天都有接触。这是一个思维敏捷、个性独特的女孩子。她的言行逐渐引起了吴书味的关注。

赵岚珈出身黑七类家庭,在班级和社会处于受压地位。

“自来红”歪理甚嚣尘上时,红五类命令黑七类必须穿黑衣服上学;抄家风盛行时,其家被抄,其母被斗;学生大串联开始后,由于出身不好连外出的资格都被剥夺……

强权欺辱了人,人还得逆来顺受。这是那个年代的法则。赵岚珈纵使心性高傲,但面对接二连三残酷而来的现实压制,也还是不免常常流露出恐惧与绝望……

特别是家被抄那次,中午,她有家不得归,心情沉重地困守在自己的座位上。猜她可能没钱午饭都没吃,吴书味心中不由产生出很强烈的责任感来,觉得自己要像兄长保护妹妹一样,义不容辞地帮助她渡过难关。

可是赵岚珈并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她自尊心忒强。她宁愿独自吞咽苦痛。

她的这种态度一方面赢得吴书味的敬重,另一方面也让吴书味更加坚定了要与社会最底层民众站在一起、向强权和暴力抗争的决心。

赵岚珈又显然是对正直敢言的吴书味非常关注并抱有极大好感的。

许多场合,吴书味敢于无所畏惧地抨击时政。这时的赵岚珈或者会发出善意提醒或者会以语言作些掩护。

随着接触的深入,吴书味渐渐感觉到和赵岚珈待在一起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他发现,自己的每个议论,都会引起她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她投入倾听他的讲话,为他的诙谐开心而笑,并能在几天后一字不漏地复述他的巧言妙语。虽然也常有激烈的争执和辩论,但彼此态度友好,情绪愉悦。在红色恐怖中,受压女孩偶尔露出的纯真笑颜令他为之欣慰。

如果说,这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尚处于友谊阶段的话,那么,几个月后,这种状况已随着时间流逝和运动的进展而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个期间,吴书味和郑雯碧之间柏拉图式的恋情已作了断。虽然他不会因着这个了断而立即去刻意寻求别的什么,但是,另一段情感却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来了。

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

联合后的队部总是热闹非凡。人与人之间关系非常融洽……

更使吴书味高兴的是,每天都能和赵岚珈待在一起……

一天晚上,吴书味趴在桌子上一边写大字报,一边和赵岚珈说着话……

……他突然发现,赵岚珈的脸离自己是那么近,柔和的灯光下,她那侧面的笑脸实在太美了。他盯着她,愣住了。

赵岚珈一直微笑着,吴书味的声音中断了好一会她才抬起头,她看到了吴书味异样的目光……她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惶恐地站起身……赶紧向门外走去……她又回过头来,当两个人的目光再次相遇时,她再次显露出恐慌。

按照常理,故事情景发展至此,男孩女孩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隔在两人面前的那层薄薄的窗户纸或许就在此时即被捅破,但是,我们看见的情形却是女孩子的起身离去,并且她的动作表情是“惶恐”“恐慌”。

女孩子一定是爱这个男孩的,男孩子接下来或许会发出的表白也是女孩们通常所期待并乐于接受的,可她为什么要逃离呢?为什么要恐慌呢?

故事情节看似自然发展,作者实则埋了伏笔。

且说第二天。赵岚珈托同学带来口信,宣布退出她所热衷的组织。但是,四五天之后,她又返回来了。面对吴书味,她也目光坦然,谈笑自若,没有了那夜的惊恐不安,好似什么也不曾发生。

但这并不表示她在以后面对吴书味时总是如此平静。相反,这个状态倒像一个范例,反反复复总在巡回再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说后半部分有很多篇幅对此情景亦有继续铺展的。如:去北京上访,一起返汉时隔座的长久对视;东湖边聚会,吴书味刻意找机会与赵岚珈单独交谈……

吴书味这方,从深入接触了解中感到赵岚珈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已无人可以取代,意欲寻求跨越友谊的突破;赵岚珈呢,则总是若即若离,一方面与吴书味有谈不完的共同话题,一方面总是在话题就要进入实质性阶段时,有意识的回避,甚至于再三地真诚地提到殷素华,夸奖她,力图撮合她与吴书味,并且不存任何妒意。

吴书味总以为,……难道还没有到跨越友谊的时机么?等待,再继续等待吧。

哪想,却在无尽的等待中,在同学好友组队下乡的犹豫彷徨中,等来了赵岚珈即将跨校下乡的消息!和她哥哥一起下。而且这是她母亲的意愿。

这就表明:他所等待的跨越友谊的时机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

一记重击!一记重击!

吴书味精神几近崩溃。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为何每当二人目光相遇时,赵岚珈的眼里有时会是热情愉悦,有时则是紧张恐慌。

那是她心中藏有秘密啊!

那么,赵岚珈的秘密是什么?小说中并没有明白说破,但是,我们可以从她的恐慌着手,进行分析。

她的恐慌,固然也有爱情降临时少女们因之手足无措的成分,但是,在她这里,却还有另外的隐情,让她不敢坦然接受这份她其实非常在乎的感情。并非她另有所爱。不是!她是单纯正派的好姑娘。她的隐情,应该来自家庭,还有当时社会的“潜规则”。

前面说过,她是黑七类出身,她的父亲在她念小学时就已去世,可她的母亲在一人独自养育子女的困苦境况下,依然逃不脱代夫受过、文革中被抓被斗的命运。

小说中并没有具体描述她家的日常生活,可是我们可以推想,她的母亲,那个受尽社会欺辱的女人,她一定不希望她的儿女重蹈她的婚姻覆辙,背负阶级成分的十字架,再温她所经历过的噩梦。她的孩子既已长大,她绝对地告诫并且明确严厉地要求了他们:寻找配偶时一定要找红五类们,惟其如此,方可改变命运。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潜规则”之一。这一点,正如今日之社会,人们择偶,要将家世和金钱摆于首位一样。二者目标有异,目的却是完全相同。

赵岚珈是懂事的女孩,她肯定体恤她的母亲。并且,她一定也从她母亲以及别人的遭遇中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她必须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未来。

小说的结尾章节,吴书味的几个好友与女生的组队下乡谈判失败。除了一般原因外,大家知道,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如今下放的女知青,都喜欢找血统高贵、五大三粗的男生为伴。因为这是中国政治的需要,是中国农村的需要啊!

赵岚珈难道能够免俗吗?不能!何况她家的情况更其特殊。难道能够因此责怪女孩子世俗吗?不能!如果谁有这样的责怪,那么,请她回到那个年代试试?

这样看,就不难理解她在面对吴书味时的种种复杂表现了。

吴书味的哥哥,当时是在校大学生。因惦记家里的父母弟妹,在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高潮中,抽空回家看望。得知弟弟因失恋生病,他所说的一番话也可从另一角度印证当时的社会现实。

哥哥说:……目前是大动荡时期……惟一的希望是全家人平平安安活下去。目前决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有了朋友只会牵肠挂肚。如果对方的家庭出身比我们好,对方的家长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又何必失掉骨气去攀高枝呢?如果对方的家庭出身比我们差,我们有能力帮助人家吗?看到自己的朋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而自己却爱莫能助,那将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哥哥的话让他清醒了一些,想想家里的现实,父亲要去五七干校,弟弟妹妹和自己都得下农村,大家都得为生存和温饱而挣扎,他也觉得应该用理智来控制感情。

但是,事实上,理智和感情又往往是两回事。所以便有了汉水边与心中爱恋的女孩的诀别。

那一个送别场景让人为之断肠。

直到这时,赵岚珈才敢将她的态度明确告诉吴书味——那时,吴书味病中的信她已收到,信上是平时想说而一直未说的话,其中应该也有爱情的表白。——对此,吴书味说,对不起,也许我不该对你提出过分的奢求,但愿此举不会亵渎我们昔日的友情。——赵岚珈说的是,我一点也不怪你,我只是觉得目前还不具备涉足这一领域的条件……

吴书味和赵岚珈的爱情终究是夭折了。可以说,是比旧的封建等级制度更落后更残忍愚昧的新阶级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摧毁了这一对年轻人的爱情。

事实无疑相当残酷。但对于吴书味而言,问题还不止于此。爱情的失败导致了他内心无法解脱的矛盾和痛苦。他为此而生病,病中的他,内心很不安宁。他反反复复回顾了文革中的每个细节,并且深刻地反省自己。想起自己在运动中的忘情和投入,以为自己是为真理与正义呐喊的斗士,最后才发现,自己和全体造反者一样,不过是被人当作一番枪使。又想到,自己总是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待人,可到头来,自己和一群伙伴竟然找不到愿意与他们一起下农村的女生。由此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是失败。那么,就应该像否定整个社会一样否定自己。

虽是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吴书味其实是那个特殊灰暗时期里一颗闪烁着异彩的新星。他身上具有可贵的觉醒意识,所以他才敢于向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作出斗争。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但这绝非他个人的失败。只能说,当时的现实社会势力太过强大,强大得“史无前例”。面对它,甭说一个年轻的中学生无能为力,即使是堂堂国家主席,又能如何?!


4、

如果说,吴书味和赵岚珈的爱情是受阻于当时的社会潮流和“潜规则”的话,那么,“八.七”中学年轻的美术女教师肖艳丽和远洋轮船员王九斤的爱情故事则是血淋淋的时代悲剧了。

肖艳丽参加工作仅只两年,学校最早揪出13名牛鬼蛇神,她竟是其中之一。她的所谓罪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荒唐之极。

其一:除夕联欢会上演唱歌曲《送你远航》(其实这首歌优美动听,唱它,只为表达对远洋海员男友的思念之情,);其二,办公桌上摆放裸体石膏像和裸体西洋画(其实是教学器材);其三,穿奇装异服(其实是男友从海外带给她的美好礼物)。

面对残酷的揭发、批斗、关押,肖艳丽从来不曾屈服,更不认为自己有罪。即使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亦然。

那时,红卫兵突击提审13名牛鬼蛇神,要拿获他们的认罪材料,以便次日上报区红卫兵总部。

牛鬼蛇神们的罪行已被揭发一万遍了,再炒现饭,连审讯者都感疲惫。可牛鬼蛇神们仍然得再次老老实实走完整个过场:受审——悔过——认罪——签字。

肖艳丽是最后的受审者。这个时候,她依然是昂首挺胸,坚决不承认自己有罪。

审讯者骂她不老实,想翻案,说,全校批斗会上你们全部认过罪……

肖艳丽凛然回答:“那是屈打成招,当时不认罪就会被你们活活打死。我不想死,我坚信,再坚持几天……我一定会获得自由。”她并且再次为自己辩护,逐一批驳他们对她的指控。她说,她的男友出身于高干家庭,本人为党员,还是远洋轮上的党小组成员,过几天就要休假回来看她;与男友确立恋爱关系后,自己就与资本家家庭划清界线,三年不曾回家……

一切都表明,这个年轻的姑娘,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对她的爱情满怀向往与憧憬……

然而,红卫兵们却拿出两封来信,轻而易举地残忍无比地重重地击溃了年轻姑娘心中的美梦。他们告诉她,你的男友不会再来看你,他已在你与组织之间选择了后者,他要与你分道扬镳!

他们还说,船上的组织也已证明——你与他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这就表明:红卫兵为了对付一个不肯投降的普通女教师,为了打击她的锐气,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你不是坚守你心中的神圣爱情吗?那么,我们就要摧垮它,看看到底谁更强大?

红卫兵当然强大啦。虽然他们的强大只是社会形势使然,并非他们自身有多大能耐,可当时他们就是强大。老百姓奈若何?

对待普通人尚且如此。对待其他人群呢?可以设想,但又不堪设想。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何其残酷,何其无情。真正的致命一击啊!

心中的守望轰然坍塌。可怜的姑娘,在走回囚室的路上,从来轻快的步履一下变得沉重、缓慢,虽然她的头依然昂着,可是,她的心已冷去。当夜,在她的囚笼里,她割腕自杀了。

囚笼的墙壁上留下她的血书——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而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姑娘这样惨死,灵魂还不得安息,她的身后,留下一个罪名——反革命畏罪自杀!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了。肖艳丽的男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红卫兵手中的信,是他的亲笔,这个毋庸怀疑。否则,肖艳丽也不会绝望至死。

但是,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世上的事是无巧不成书。

吴书味和同学去北京串联,火车上,遇到一个长沙大学生。大家交谈甚欢。天亮时,吴书味对着窗外的阳光随口吟出《日出》中的那段名句: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而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没想大学生对此反应强烈,说出他在大学因演《日出》而与女友携手的往事,并无比怀念地说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他后来又因女友出身大资本家家庭而不得不分了手。他其实大学毕业了,在远洋轮船上工作,现在是休假期,借串联机会到处走走。

原来他就是肖艳丽的男友王九斤!

高中生们愤怒之极。不仅打得他鼻子出血,还将他赶下了火车。

王九斤也因这巧遇闻知女友已死的消息。他非常震惊,发出“要弄清真相”的吼叫。

以后,这班高中生在去农村发动农民造反以及扒货车上北京串联的过程中,与王九斤又有几番相逢接触,大家于是发现,王九斤原来是个重情重义的铁汉子,他根本不是为了所谓上爬动机而做出恩断义绝的蠢事。

原来,为了逼迫他与肖艳丽断绝关系,船上党组织曾连续三天做他的思想工作,并扬言,若不服从,就得调离远洋轮。

那个年代,组织就代表一切。绝无个人自由可言。他是党员,更不敢不服从组织……

他听说了女友惨死的详细过程,当众痛哭不已。并对同学们在其女友遭难时所表达出的同情表示一辈子的感谢。

他觉得船上领导也都是正派的好人,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好人要逼死好人。

他认为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害死了他的女友,于是就成为一个坚定的造反派。他与学生造反派一起,毫不怕死地奋战在两派武斗、真刀真枪的造反前线,甚至愿意以死来向已故的女友谢罪。

他差点就真地死了。然而,因无人认领在火葬场里躺过三天后,他又奇迹般地复活。

他回到老家养伤,才知道他的父亲因被打成走资派而遭批斗致死;他的母亲不久也离开人世。并且由于他父亲的问题,他又遭到单位除名,因为远洋轮上只能容留根红苗正的红五类。

天哪,他失去了全部的亲人,他还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接踵而至的无情打击,他就要疯了。他觉得生活已失去了全部意义。他想出家,可是当时的中国,已寻找不到一座安静的庙宇。他又想到死,或许,死,才是一种解脱。于是他去周游全国,打算用光身上的一点积蓄就去结束生命。

心情即便灰暗如此,他身上却正气犹存。所以,当他在火车上遇见一群小流氓欺辱女学生时,他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并勇猛无比地将群氓打得是屁滚尿流。啊,原来他还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勇夫。

他并且因此而与小流氓的头子——正义感尚存的当地有名的洪哥拐子——石天彤的弟弟石天红结为朋友。

可是,此后,他还是浪迹天涯去了。

这帮高中生朋友得知他的想法后,也曾劝告过他,要把目光放远;安慰他,世道或许会有变化,不要轻易结束生命。然而,他那颗心,岂是三言两语可以抚慰过来。

他去了何方?无人知晓。大家只知道,他说他从来的地方来,到去的地方去,目的地是哪儿,他自己也不知道……

让人为之泣血的故事。

年轻的女孩,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由于她的爱人出身高干家庭,她顺应时代潮流去与自己的资本家家庭彻底划清界线,完全断绝来往,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今天看来,这种行为是多么荒唐和没有人性人情味,可是,当时,这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当时的政治气候逼迫人们去做了还要以为是有政治觉悟的一种行为。

可是,不要以为做出这个行为,就能保证社会从此就赏识你、认同你了。否。正如作者在小说中写另一个人物夏技术员时,所说过的一句话——在中国,摘了帽的右派还是右派。

是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当你的家庭成分被划定为资产阶级后,那么,从此,这个屎盆子就注定要扣在你的头顶,你怎么甩也是甩不脱的了。

肖艳丽与资本家家庭彻底划清了界线又怎样?

她一直不承认强加于自己头上的三宗罪,不把批斗放在心上,始终昂头挺胸,盼望爱人早日休假回来解救自己,帮助自己重获自由。与其他牛鬼蛇神的俯首帖耳完全不同。

红卫兵怕她了没有?笑话。红卫兵是天之骄子。他们怕你?一个资产阶级的狗崽子,整服你,小菜一碟。

你说你无罪,没用;他们硬要说你有罪啊,话语权在他们手中,他说你有罪你就有罪,没罪也有罪。

远洋轮上的党组织不就是据此配合红卫兵来做王九斤思想工作的么?

那个时候,有许多的保密单位,在其中工作的人,不仅本人出身要求根红苗正,其亲属也是不允许异类存在的。远洋轮即是这样的单位之一。

王九斤其实是不介意肖艳丽出身的。可是“组织”介意。“组织”并且还抛出了撒手锏——不与资产阶级小姐断绝关系就得调离远洋轮,何况那还是一个有罪的女子。你自己看着办吧。

那个年代,个人无权决定自己命运,你的一切都得交由“组织”安排,“组织”的话你是不能违背的;何况,你王九斤身为党员,身上更比普通人多了一些约束,你敢不听从党的话吗?你只能党叫干啥就干啥了。

红卫兵就这样不费一刀一枪地、干脆利落地收拾了肖艳丽。

于是,两个深深相爱的年轻人,非但成不了眷属,最终还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肖、王的悲剧绝非惟一,而是那个年代无数悲剧中的一幕而已。但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既是爱情悲剧,也是政治悲剧。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只因家庭出身不同而不被时代所见容。即使你自己不介意,那也不行。

还是那句话,是比旧的封建等级制度更落后更残忍愚昧的新阶级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摧毁了这一对年轻人的爱情。

这个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从不同的角度摧毁了当时无数年轻人的爱情。

不是哪一个民间的力量能够制造这样一些悲剧以及当时那年头所曾经发生过的其他所有悲剧的。红卫兵也好,党组织也好,它们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虽然今天常常会有人要求红卫兵们或其他什么人对当年所犯下的过失进行忏悔,但是,他们,如果有谁真要忏悔,也只能对自己当年所做出的具体行为忏悔。难道他们有谁能够对当时社会所曾经发生过的全部过失承担罪责吗?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些悲剧的存在?

直到今天,也没有谁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权贵们一直在屏蔽这段历史,甚至于不允许人们去叙说自己曾经经受的这样一些苦难,更毋庸表达任何思想了。

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曾经说道:我们去回顾人生,我们去认识历史,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程度……我们如何去对待这个历史?我们并不要求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做对,但是你必须要诚实,要面对自己曾经经过的这样一些历史岁月……你只有面对这些东西,才能够最后找到一种美,找到在真实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一种善……

笔者认为,本小说的作者海阔天,他就做了这样一个工作。他不仅用文字记录了他所亲历的那段历史,写出了当时老百姓以及自己和亲人所经受的种种苦难,还写出了自己当时面对老百姓受难而无力相助的痛苦;写出了自己对于当时种种社会暴戾行为的愤怒、不满和思考。

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应该是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获得一些对过往历史的新的感悟的。


5、

白莲华是一个不能不说的人物。这是作者着力打造的另一种人物典型。她的身上百分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白莲华也是高一(3)班的成员。家庭出身顶级黑七类。她的父亲是国民党的空军飞行员,解放前夕逃亡台湾。白莲华打从降落人世就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按今天的说法,她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本应得到社会更多关怀与照顾;可是,她生长的时机不对,故而她注定必须背负那个特殊年代所强加予她的沉重无比的精神枷锁。

如果说,幼时尚不识愁滋味,她也曾经和同龄的孩子一样,经历过疯闹、嬉戏甚至扯皮、打架的童年快乐时光的话;那么,初中二年级时期的一个变故,以及这个变故背后所依托的社会形势的逐渐发展变化,就让她不得不与自己身上原来还具有的天真、单纯、快乐提早拜拜了。她的言行性格的变异也是由此开始的。

白莲华与齐大炮是一条巷子里的邻居,两人从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那时巷子里的小孩们多,玩闹中也会有男孩欺负女孩的事发生。白莲华若受欺负,齐大炮就会出来帮她。所以在白莲华眼里,齐大炮就好比自家的一位兄长。

事情在齐大炮进入高中后发生变化。那是六十年代了,全社会阶级斗争的弦已然绷紧。齐大炮的父亲,党的一个高级干部,对儿子下达出严厉命令:站稳阶级立场,不准再与巷子里出身差的孩子厮混。并且还特别强调:尤其要远离反革命的后代白莲华。

青年齐大炮,既崇敬父亲,相信父亲的伟大正确,可是他又正逢情窦初开时节,内心已经无比强烈地暗恋起美少女白莲华。这一种矛盾心理折磨得他只能远远逃避起他心爱的女孩。

初中生白莲华始终把齐大炮当作哥哥。一是她年纪小,二是她真地单纯。齐大炮突然躲避她,让她既不明白,又不服气,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后来在一个特别场合,齐大炮才说出了事情真相。白莲华的同学、朋友——殷素华点出其中惟一因由——就是白莲华出身不好。

可怜的孩子,她不甘心这个理由,她依然很单纯很天真地说:“党的政策是不惟成分论。我与自己反动家庭划清界线,站到无产阶级一边来还不行吗?”并且还表示要努力改造自己,争取入团,让齐大炮及其父亲,当然还有团组织,还有社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从此,她就严酷地、近乎变态地走向了自我改造,亦即自我摧残的过程。当然,她的有些表现,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但是引起的后果往往让旁人可怜亦复可恨。

学校里揪出第一个现行反革命分子——校图书管理员连道运老师。表面看来,白莲华是始作俑者,但是,平心而论,那时的她,压根儿还没有出卖老师的念头。她只是在与同学谈论老师的一幅画作。是高三的几名学生干部硬要说那幅画污辱了领袖,他们的揭发导致老师被揪斗。

当白莲华被叫上台揭发老师时,她紧张、惶恐又惊慌失措,她根本不知如何开口;是会议主持者再三地启发诱导,要她讲述一遍事情经过后,还要她再想想老师的其他犯罪事实,毫无退路之中,她终以豁出去的态度胡说八道了一气。

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一个单纯女孩就是这样被一种势力一步步引领着走向了人性缺失之途。

她的人生,从此便在很多时候比自己的同龄人活得辛苦。

仲夏时节,学校下乡支农。别的同学在紧张劳动间隙会抽空谈笑几声。白莲华断然不敢参入。她干着男生们一样的活计,衣裳被汗水湿透也不歇气。她说,“要用汗水浇灌出社会主义新农村”。

然而,任她如何刻苦努力,却始终还是不能被她梦寐以求的团组织接纳。同学为她鸣不平,班上团组织却无可奈何,原来她的入团鉴定倒是被班上团员一致通过的,只是“上级不批准”啊。

白莲华泄气了吗?没有。她仍然一心追求进步。只是,她对进步的理解似乎发生偏差,为了这个追求,她甚至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向正在台上的当权者表忠心,团组织也好,班文革领导小组也好,红卫兵也好,谁当权,她靠拢谁。无论开什么会议,她都会抢着发言,并以最虔诚的表情吐出最革命的言辞,不但表白自己力争成为“红色革命接班人”的决心,还要竭尽全力向后进同学发出声讨,哪怕是对待一向爱护她的同学好友。

在改名风波中,在“自来红万岁”的讨论中,以及别的一些场合,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向班上“红五类”表示驯服与虔敬;她甚至主动要求班上作出规定:强制黑七类们必须穿黑衣服上学。这样的时候,她不惜侮辱自己,更不在乎其他同学的感受。

看起来,她是很革命很进步很快意了,然而,其内心深处隐藏的其实是无边无际、无时不在的担忧、恐惧以及痛苦。有例为证。

抄家风潮中,班上红卫兵带领众人去老英租界行动。抄光了一户人家的财产后,接着再批斗它的女主人。

其时正当火炉城的盛夏季节啊。红卫兵们点燃起一堆火焰,将查获的战利品——书籍、字画、工艺品等等掷入火中。批斗现场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熊熊烈火,令围观人群渐感难受;就在烈焰近旁的挨斗者,终于支撑不住,身体向后倒下……

红卫兵却说她“装鬼”、“对抗”,朝她泼去一盆冷水,将她又推向火焰边……

人群有些骚动。

为了防止假想中的敌人破坏,红卫兵要求全班同学手拉手结成防线。吴书味正好与白莲华站在一起,当他们牵手时,吴书味发现,白莲华的手是冰凉的,而且在发抖!

可怜的姑娘!她是由此联想到与这个挨斗者命运相仿的自己的母亲了吗?

是了,一定是了。

我们来看她的母亲。

这是一位外貌斯文、优雅,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据同学说,她在连老师被揪斗的第二天,曾经试图喝药自杀。

那时,碰巧白莲华带着两个同窗好友殷素华、赵岚珈来到家里。三个孩子都是自小没爹,故而都很懂事。在她们正说反说的劝阻下,白母最终放弃了自杀。不过她写下的一封遗书很是耐人寻味。书中,除了陈述自己背负“反革命家属”这个沉重的十字架在世上十数年所经受的屈辱、不公以及自己的苦苦挣扎,再就是反复告诫女儿:听党的话,听领袖的话,为了前途和进步,完全应该踏着父母的尸骨前行……

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一个母亲的舔犊情深,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在白莲华的生长过程中,她所经受的苦痛和思想影响是多么地有别于绝大多数的同龄人。它既来源于社会,又来源于家庭。年轻的女孩,你教她柔弱的内心如何承受得起这样一些非常态的重力的敲击?

由此,我们就不难分析出白莲华何以会形成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为人处世哲学。

我们没有资格指责白母的教子理念。那是一个女人在万般无赖下的人生感悟。相反,今天,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普通百姓对那个黑暗年代黑暗统治的一种血泪控诉。

白莲华的故事还不止于此。在她以及她的母亲与被她揪出的连老师之间,还有故事。

连老师被白莲华揪出是全校尽知的事情。可是连老师非但不恨她,还几次挺身而出,在危急关头救助这个孩子。

文革中某一日,学校造反最早的七夫子被三字兵围困于汉阳。连老师带领数百人前往营救。

两军对垒中,已投靠了三字兵的白莲华表现出异常的英勇,而造反派的牛巴子亦不示弱。他举起武装带,奋力向白莲华抽去……千钧一发之际,原本一直扬言要向三字兵施以颜色的连老师突然冲出,用自己的身体护卫了白莲华……

为连老师包扎伤口的同学,从连老师的仇将恩报行动中,感觉连老师对白莲华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情;并且认为连老师身上有很多秘密。因为他们听说,连老师年轻时,身边有众多女性追求者,而他却一直选择独身。

另有一次,保守派失势。也是牛巴子,将白莲华抓住准备严刑拷打。连老师闻讯,冲入牛巴子的队部,在讲理不成的情况下,他不惜褪下自己的手表,以换取白莲华的脱险。

手表是那个年代的贵重物品啊,它通常需要一个人积攒几年的血汗钱方可得到啊。

连老师这样几次三番的异常举动,足以说明,他们之间,一定有着很不一般的关系。

果然。连老师在面对白莲华的不信任和吴书味的怀疑中,很无奈地很吞吞吐吐地欲言又止地说出:自己与白莲华母亲是同学,是白莲华的长辈,是她叔叔,一向把白莲华当女儿看待……并且在听说了白母在他被揪出的第二天曾经自杀的消息时,他是那么震惊。随后又急匆匆地赶去白家,找来白母……

事情看来远没有他所说的那么简单。他与白母不单仅仅只是同学,否则,他为何要说今天去找白母是“食言”?而且自打57年反右以后就没再去过白家?……

正如吴书味所说:连、白两家之间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绝对地关乎政治。当社会处于常态时,它们断然不会发生。这其中,不知又包藏了底层老百姓多少的辛酸血泪?或许,其中还隐藏着凄婉的爱情故事?不清楚。但可以猜测。

作者在本部小说中似乎留下伏笔。好在,作者还有续集作品即将问世。但愿我们可以从那里得到解答。

白莲华对吴书味说过,由于自己的顶尖黑七类出身,故而抱定永远顺从强者的立场,她也不认为自己的做法伤害了他人。

她是这么认为。同学们却不原谅她。

在小说结尾处,同学们又一次下乡劳动。白莲华却未出现。因为无论造反派,或者保守派,已经无人愿意理她。保守派的同学说,她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商。七.二○事件后,她贴出了洋洋万言的反戈一击大字报,把她曾经倾心投靠的保守派骂得狗血淋头。以至她的朋友、多次保护过她的殷素华都恨透了她。

毋庸置疑,白莲华是特殊社会环境里一个性格扭曲的人物。她的命运,让人同情,也让人深思。

不知她后来的人生走向如何?作者为我们留下很大一个牵挂。


6、

除了上述主要人物以外,作者在本部小说中还精心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精神风貌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青年学生中的代表人物,女生有美丽、善良、热情似火的殷素华;温和、坦诚、自尊,且多才多艺的骆霞飞;单纯、可爱的李潇潇……男生有朴实、厚道的闻河东、钟敬铖、尤樵秋;认真、斯文、头脑清晰的陈礼佑;被自己“右派”父亲的正直、无私品质所感动而变得勇敢、不怕死的夏斌;有一些狡黠、偏激,但是立场坚定、幽默诙谐的赖胜辉……

其他阶层的人物类型,知识分子中有正直的摘帽右派夏技术员,他曾经为了儿子发誓永不再当右派。但他偶然看见穷苦妇女张太婆受人欺压时,他又不顾个人安危代笔为其写了“罪行”交代书,以至惹火烧身、再陷囹圄。可他并不后悔,出来后还继续帮助张太婆。

干部中有深受职工(包括一群摘帽右派)爱戴的街办小厂李厂长,为了维护全厂职工利益而不得不服从上级命令带领全厂工人集体加入保守组织百万雄师。其后奉命攻打学校时,却在关键时刻智救数名造反派学生性命。当不明真相的学生奉命去接收工厂,工人与学生起冲突时,他一方面劝阻众人克制,一方面主动要求为攻打学校的行为担责。充分展示了一个男子汉的担当。

还有命比黄连的底层社会不幸女子张太婆。她打小就是孤儿,年岁稍长又被一个国民党军官欺骗,生下一个智障儿子,那个男人最终撇下可怜母子溜之大吉。此后母子相依为命,母亲靠捡拾垃圾养活自己和孩子。这样的苦人,文革时竟被作为反革命家属遭到揪斗,并被关押数月,其间,她的傻儿子因无人照料而活活饿死……

反派人物则有变色龙刘红生、欺压民众的彭户籍。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言行命运的具体描绘,多角度多层次地显示了当时社会状况、社会风尚的严酷复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一历史时期普通人群的生存状况。

此外,在众多的学生形象中,有一个初中生石天红,他的命运走向非常值得读者关注。

石天红的祖父在解放初期的土改中被划为地主。他本来已从斗争中逃了出来。但他的儿子,即石天红的父亲相信政府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于是送祖父回乡自首。结果当然是不被宽大的枪毙了。

祖父被枪毙的次日,中央又下发了新文件:对土改镇反中的过火行为予以纠正,各乡再不能操纵生杀大权。

即是说,如果祖父未被送去自首,说不定能留下一命?

然而最不可思议的是,人既已被杀,管他对错,其家属后代就得戴着杀、关、管家属的帽子,永世不得抬头!

这一家人在其后的年代所受的歧视牵连权且按下不表,我们单说说石天红。祖父死亡时,这个孩子顶多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何罪之有?

然而,时代命令他必须为其祖父顶罪。

文革时,由于是黑七类后代,又由于没有黑衣服穿,这个初二的孩子与班上命运相同的同学一起被赶出了教室。他四处找人借黑衣服。明知回去后会遭到批判,但他仍愿回归集体,愿意接受改造。

为了表示进步,他带领红卫兵抄自己的家。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他就亲手摔破了家里仅有的两只热水瓶和一口铁锅,并当着红卫兵的面踢打自己的母亲,以示与反动家庭划清界线……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江岸一带有名的流氓头子,人称洪哥拐子。

他为什么会变化至此?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他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哥哥说过,希望他早死早好,已成为惊弓之鸟的全家老小非常害怕他会给家里惹来更大麻烦。

七○年代,城市的大街上经常出现死囚犯挂牌游街的场景,或许,这其中就有石天红的身影?


    《文革中的老三届》是一部思想内涵厚重的文学作品,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具有独特创意。

小说的主体是文革中的一所中学的一个班级,但作者并不仅仅将笔力单独放在他们如何参加运动上,而是通过他们介入文革全过程的描写,以及他们各自的家庭状况,全面地真实地表现了那个年代里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的思想与生活,通过这些叙述,展现出一些撼人心魄的人物与故事。因此,可以说,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深深植根于时代土壤中的真实的艺术形象。

小说几乎无一遗漏地讲述了文革时期发生在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大大小小的政治事件,作者一方面让读者看到了那个年代政治生活的荒谬严酷,另一方面,则在讲述故事时,不时以幽默语言、谐谑笔调,写出人们在严酷生存环境下,依然表露出的乐观、开朗的天性。作品的许多章节,不仅充斥着城市、工厂独有的气息,还展现出许多让人忍俊不禁、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这样的语言风格,大大加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小说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并能揭示出不同人物的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境界。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摹比较单薄。比如,肖艳丽老师自杀当夜,她拿到了男朋友的亲笔绝交信,就是这封信,撕碎了她对生活和爱情的留恋以及对未来和明天的憧憬,那时,她心中一定是有翻江倒海般的剧烈斗争的。作者如果能够在此处增加一些相关的分析和描述,这个人物的形象说不定会更显丰满。

再如,学校里两派组织的头面人物,杜贻铁和齐大炮,他们曾经是那样地势不两立,却在后来的同囚羁押中,结成挚友;这其中,两人历经了怎样的纠结与斗争?应该也有文章可做。小说中虽有交代,但太过简略,似乎还可以拓展了来写。

此外,小说的语言文字部分地方还可再作些锤炼。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均有一位神秘老者——吴书味的叔祖父出现。老者看来对《易经》有很独到很深入的研究,并可据此推测国家的前途命理。老者似乃乱世隐者?此中学问高深莫测。笔者不敢妄评,略过。

总之,小说《文革中的老三届》在文革题材的作品中,是一部视觉和思想都非常独特的、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学作品。它的价值,今天可能还不好评估。但它应该属于值得珍藏值得品味的历久弥香的精神好果实。

                                                                          2010-12-12

 

  海阔天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7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