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革命与民主
作者:wenjunq
|
|||||
利比亚,革命与民主 卡扎菲搬起革命这块石头终于砸在自己脚上了,利比亚的人民革命没有开成“茉莉花”,却使他本人受尽羞辱死在血泊中。其实即使是埃及、突尼斯的革命,也不像传媒恭维的那么馨香,至少远不如东欧特别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当年之“天鹅绒革命”,打砸抢烧都发生了。与利比亚不同的是,埃及、突尼斯的独裁者识时务地下台了,没有像卡扎菲“死鸡撑硬颈”赖在宝座上不肯让步,甚至不惜动用军队向示威的民众开枪。有凯迪网友发来短信,问及中东特别是利比亚私刑处死卡扎菲是否属于民主行为。恕我直言,我认为整个“茉莉花革命”都不涉及民主,它纯属一场民粹起义,无可避免地伴随着骚乱,只因为针对独裁者,伸张民间权利,于是有正义性,仅此而已。 深层些的认识,比如探究一下它的驱动何来?就不能不承认:那里的社会精英乃至平民百姓普遍地意识到民间权利,像凤凰卫视现场采访的利比亚百姓,没有一个告知说自己饥寒交迫的,全都在控诉卡扎菲独裁,家族亲信垄断了国家权力,人民没有自由。全然不似我们这儿,如王朔酣畅淋漓指出的:一群什么权利都没有的奴才,在喋喋不休地控诉民主多么糟糕;就像一群太监在谴责性生活多么有害一样。利比亚战事皆因卡扎菲不识时务导致,当国家权力向着民众的抗议施暴之时,这个权力已经失去了正义性、合法性,找任何借口都是徒劳的。当然,武力推翻独裁者会带来本不必要的损失,它不是民主进程所必经之途。正在努力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缅甸,其进展令世人瞩目,简直不敢相信。缅甸“民主火炬”、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公开声明:力主“民族和解和一种真正团结的精神”,并呼吁缅甸各党派、各民族实现和解,共商民主,不要走上西亚北非那条骚乱之路。现在怀疑、担心论者颇多,不无道理,我看未必。不但苏东剧变有例证在先,曾经血流成河的非洲“民族解放”潮,大多数国家不是已经“和平长入”宪政民主体制中去了么?中东地区因其传统文化极其守旧,此番巨变就有特殊意义:独裁体制行将灭顶,专制体制亦遭重挫,人类文明获得一次突破性进展。 民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不懈努力,还得走着瞧。不去说欧洲,英国人还在17世纪便开始了修补民主体制的进程,前不久仍发生街头骚乱;即便是号称世界最民主的美国,两百多年不断对其制度“打补丁”,期间甚至发生过南北战争,各种骚乱亦从未绝迹,例如新近的“占领华尔街”风潮。宪政民主体制并不能杜绝社会问题,只是构筑了理性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平台,它被诸多学者称为“最不坏的制度”,也即在人类既有过的各种制度中,最适应文明进程而已。习近平前不久对来访的美国副总统拜登说:“美国经济向来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其实这种“很强的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是它的政治体制也即宪政民主体制的内核,经济只是因此受惠罢了。 中东巨变,有利的因素是:独裁者的垮台,排除了民主之重大障碍,人民有了自主投票选择政府的权利。例如10月23日突尼斯首次大选,令各路观察家大跌眼镜的是约90%的选民参加投票,粉碎了那些“积极性不高”的说道。不利的因素是:文化背景如果是反民主的,麻烦还会接踵而至,甚至动乱不已。例如索马里,1960年7月在联合国主持下独立,建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10月,西亚德.巴雷发动军事政变夺权,改国号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在“民主”旗号下奉行“科学社会主义”,废掉宪法、议会及政党,实施一党专制。1991年独裁者西亚德.巴雷的集权统治被推翻,这个种族单一的国家却战乱频乃流血冲突长期延续,至今仅以海盗闻名于世。 西亚德.巴雷是紧接着卡扎菲,靠军事政变上台的。此类政变最具典范意义的例子堪称纳赛尔。1952年他率领一群青年军官政变夺权,因恐遭到合法性质疑推出纳吉布将军执政,1954年干脆废掉这个傀儡自己掌权。接下去军事政变夺权的有:1958年苏丹阿布德将军政变;1965年扎伊尔蒙博托政变、阿尔及利亚布迈丁政变;1966年尼日利亚、加纳、中非、上沃尔特政变;1967年塞拉利昂、多哥、达荷美政变;1968年马里政变;1969年苏丹再政变,然后是利比亚、索马里政变。独立后的非洲(且不提中东之亚洲部分)殖民地上演了军事政变连续剧,至1970年非洲有19国被政变军人掌控,每一次军事政变都是一场血浴,纳赛尔是领头羊。他的纳赛尔主义,或曰泛阿拉伯主义,基调就是“阿拉伯复兴运动”,重现中世纪阿拉伯帝国雄踞非、欧、亚三大洲之旧梦。一时间成为阿拉伯青年野心家崇拜的偶像,卡扎菲就是极端崇拜者之一。 这里就需要再一次检讨罗斯福操之过激的反殖民主义。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殖民史,自上古时代的征战厮杀攻城略地,其殖民主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炎黄二帝战于阪泉,还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直至忽必烈亡宋、满清灭明,都脱不了殖民主义嫌疑。看看历史地图的变化,想想为什么那些“少数民族”都被挤压到边远山沟里,当不难明白我们的历史同样有殖民主义色彩。更不必说环绕地中海地域那些征伐,殖民地这个称谓就源自中东古腓尼基人的征服,除了最大的殖民地迦太基之外,法国马赛就是从腓尼基人的殖民地发展起来的。他们深入黑非洲,贩卖黑奴即从那时开始。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乃至古巴比伦灭犹太国、成吉思汗铁骑扫荡欧亚大陆,无一不可划进殖民主义的范畴里。当人类文明尚未进化到讲理的程度,这种从动物世界带来的劣根性—扩展领地,繁衍自己的后裔--只能是不二法门。 如果说,腓尼基人的殖民属于跨海征伐的话,从阿拉伯人的殖民统治下挣脱出来的西班牙、葡萄牙,堪称先发之跨洋征伐。除了攫取财宝之利益需求之外,西、葡两国王室支持的这次远洋殖民征伐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也可算是十字军征伐之延续:所有的占领皆以基督教的名义。教皇克力门五世1344年作出裁决:“反对异教原始人的战争是合法的”,这就给先发的“老殖民主义者”以正义的护身符。他还宣布教皇有权处理大西洋新发现的岛屿,有权用战争手段使当地居民皈依基督教,使殖民扩张有了合法性依据。无可否认,即便如此,西、葡两国在教皇的鼓励下越洋远征,相对于非洲、美洲那些原始部落而言,仍属于高阶文明对于低阶文明之取代,有其进步意义和历史贡献。 进入十七世纪,以英、法为主的欧洲诸国亦步入殖民行列,成为后发之跨洋征伐。如英国,最早坐船去到北美的大抵是那些逃避宗教迫害的新教教徒,与西、葡那种政府资助之行为不同,属于民间自发行动。我们的教科书所谓资本主义攫取原料、开拓市场引发殖民主义之类说道是不确切的,殖民主义形成高潮时资本主义连影子都没有。只是到了英、法等国卷入殖民潮以后,由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导致的大生产,使得这些后发者有了更强劲的发展实力,英、法才能打败西、葡,占领了他们吃不了的地盘,也夺取了一些“盘中餐”。如英国,它在非洲、北美、澳洲乃至亚洲获取的殖民地相当于本土的110倍!“日不落帝国”就是这样叫开了的。 无论何时之殖民,宗主国都会在殖民地推行自己的制度与文化,于是必然会导致文明之扩张。譬如美国独立之时,北美13州已经确立了英式民主制度,故美国开国元勋、独立的总设计师约翰.亚当斯坦率地承认:“美国革命早在独立以前就完成了。”只要宗主国的文明程度高于殖民地,就会带来进步。2001年我在加纳的阿克拉,所住酒店经理给我们说了一个他们的政治笑话,大意是:“政客们谴责白人,说我们黑人原来生活在树林里,不愁吃,不用穿。正是你们白人殖民者用先进的武器把我们从树林里赶出来,把你们的所谓‘文明’强加给我们,使我们不得不学会使用文字,从此我们就有了学校这个负担;你们还把房子、时装、电灯、电话、汽车、电视等等你们的生活方式也强加给我们,使我们不堪其负。如今我们已经丧失了回归树林的能力,只能在你们的生活方式下苦苦挣扎,因此,你们必须满足我们的要求,给我们援助,以补偿你们犯下的罪恶。”反例也是有的,比如蒙古、满清征服中国,其文明程度处于低阶,就只能被同化。 美国是人类反殖民主义的领头羊,它的成功无疑鼓励了其他人。首先是海地,这里的黑人在1804年就摆脱法国殖民者独立成为共和国。然后是拉丁美洲各国纷纷独立,在美国的庇护下建立共和国。其特色显然与亚洲、非洲殖民地国家不同,它们全都是殖民者或曰新移民为主的国家,所奉行的是原宗主国之主流文化。故,美国以及至今仍可算是殖民地国家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均顺利地实现了宪政民主,师承了英伦三岛上的权力制衡体制;而拉丁美洲那些建立共和国制度快两百年的国家,文化脉络延续的是西、葡绝对君权传统,折腾了百余年,至今仍在艰难向宪政民主迈进。堪称是制度决定论的负面证据,至今仍属于殖民地的加拿大等国,远胜于那些早就“共和制”了的国家。 至于非洲,是原住民挣脱异族殖民统治的范例。1941年8月,罗斯福近乎强迫丘吉尔联名发布《大西洋宪章》,撇开其积极意义的部分不谈,罗氏之理想主义驱动提出:“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这极大地鼓励了非洲那些受到不同程度的欧式民主教育的精英层,这些人占极少数却有极大的活动能量。而最广泛的民众实际上浑浑噩噩,并不具备选择的能力。当年12月,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年会的第一项决议就决定:“任命一个委员会研究《大西洋宪章》,并草拟一项《人权法议案》,待本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提交和平会议讨论。”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理论家哈比后来回顾:“《大西洋宪章》对于那些被上帝选中且又受过教育的阿尔及利亚人说来影响极其深远。《宪章》承认人民拥有自由和自决的权利,从而使大国承认了民族主义的地位。”此地的流血冲突乃至独立后杀戮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丘吉尔回国后向议院辩解,说他没有充当促使大英帝国解体的首相,殖民地尚不具备自主立国行政之能力,《宪章》所言仅限轴心国的殖民地。但罗斯福坚持认定《宪章》“适用于全人类”、“殖民主义就意味着战争”,认为二战胜利后所有殖民地都应该独立。这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精英人士,刺激了他们当家做主人的野心。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发布《世界人权宣言》,殖民地独立具有合法性依据。然而几乎接踵而来的冷战,显然打破了罗斯福的美梦,欲在独立的殖民地国家推行宪政民主制开始有了潜在的破坏因素。它是从苏联要求托管利比亚开始的,美英等国阻止了这项托管,暂时将苏联的影响拒之于非洲以外。1951年英法托管的三块地盘费赞、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三地合并为利比亚联合王国,推举伊德里斯为国王,成为二战后非洲第一个独立国,采用君主立宪的联邦制政体。 事实上,当战后联合国具体讨论殖民地独立时,并不具备独立条件者众多。例如首先独立的利比亚,到真正独立之日它才有16名大学学历者,3名律师,没有一个工程师、医生、法官之类资质的人才。独立后的利比亚国王,不得不请求英国派员协助组建并管理政府。又如比属刚果,以卢蒙巴为首的激进派坚持“阿克拉会议要求全非洲立即独立。1960年以后,所有的非洲国家都应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我们很高兴地说,会议的决议和我们运动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将把刚果(金)人团结起来,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向殖民政权和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进行清算。现在是刚果(金)人民起来斗争的时候了。”比利时政府“逐步和渐进地”让刚果(金)独立的主张被联合国否决。1960年6月30日独立后,卢蒙巴当天就发现他的政府根本无法运转,在原各级政府工作的1.18万非洲人中有1.1万文盲,800人为略识文字的四级职员,只有3人堪称可用。为不使政府瘫痪,不得已,只好将原欲驱逐的9801位比利时籍殖民政府文职人员挽留。 历史证明罗斯福倡导的殖民地一刀切地独立,极大地激励了当地野心家之主宰欲,他们掌权后只能成为灾难的温床。号称“非暴力主义”的印、巴独立带来的是种族、宗教间大屠杀,百余万人死于非命;非洲除了不断军事政变流血之外,1972年布隆迪的图西族屠杀胡图族8万余人,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再屠杀屠杀图西族80余万人。具有典型意义的莫过于加纳和乌干达,这两块殖民地曾被视为非洲最富有、最祥和、最有希望的国家,一个称为“黄金海岸”,另一个唤作“热带花园”。恩克鲁玛彻底驱逐白人瘫痪掉加纳的经济,阿明更是吃人狂魔,在卡扎菲出兵支持下无恶不作。就连坦桑尼亚独裁者尼雷尔也看不下去,1978年放话:“自从阿明篡权以来,他杀的人比史密斯在罗得西亚杀的人还要多;比沃斯特在南非杀的人还要多。但在非洲有这样一个趋势:一个黑人杀其他黑人无关紧要……现在黑人似乎也有了屠杀同伴的资格。” 现在的宣传几乎忽略了伊德里斯一世对于利比亚的贡献,一句“封建王朝”便赋予卡扎菲篡权以合法、正义性。事实上,利比亚从来就不成为国家,原住民柏伯尔人曾有过努米底亚王国,并不等于后来的利比亚。公元前一世纪此地成为罗马帝国领地;公元七世纪沦为阿拉伯帝国殖民地,从尼罗河上游迁此的两个游牧部落带来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征服此地,设省级建制;1912年意大利打败土耳其,此地成意属殖民地;二战时英、法驱逐意大利,分别托管三地。独立时只是千余部落群,是伊德里斯一世在英国帮助下创建了利比亚这个民族国家,以代表三地的旗帜合成联邦国旗,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国会与军队,并成功地使一盘散沙般的部落群确立了利比亚国家共识。 除了广泛建立中小学之外,1955年建立利比亚大学,1957年分立为的黎波里大学和班加西加尔尤尼斯大学,至今仍是利比亚仅有的两所综合性大学。王国逐步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各级学校招收女生入学,50年代利比亚就有了女法官。1963年利比亚取消联邦制建立统一王国,全国分为中央统辖的十个行政区,进一步巩固了利比亚的统一。王国新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破天荒地赋予妇女以投票权。诸多媒体无耻地歌颂卡扎菲施行“妇女解放”时,显然已经将王国建树贴金到卡扎菲脸上了。没错,卡扎菲延续了王国政府的男女平权政策,制定了同工同酬等法律,但其高调倡导男女平等的同时女性却和男性一起被剥夺了投票权。至于免费教育,无须多说,卡扎菲本人就出生在最贫困的部落牧民家中,靠着免费教育一直读到利比亚大学历史系毕业,再转入军事学院学习、到英国深造。跟随他造反的17个“自由军官”,也有大致雷同的经历。 伊德里斯一世制定的经济政策也是开放的,立国之初就制定了引入外国资金与技术发展工商业的法律,导致1955年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到卡扎菲篡夺政权时利比亚已年产石油1.59亿吨,日产量超过300万桶,跻身世界最大产油国行列,国民人均GDP位列非洲首位。卡扎菲篡权后奉行激进政策,当时沙特原油计税价格为1.8美元/桶,因质量与运距因素利比亚石油计税价格为2.55美元/桶,税率50%。卡氏本欲收归国有,因技术原因驱逐外国公司便意味着断送石油生产,1970年4月卡氏迫使42家外国石油公司同意计税油价升至3.45美元,之后5年逐年递增2.5%;税率提高到55%-58%,并颁布了惩罚性条例,禁止“浪费”天然气。此举令利比亚石油产量迅速下跌,几年内产量便滑落到7000万吨左右,日产量跌至150余万桶;年产量从占世界的7%降至2%、人均GDP从非洲之首跌至第5位。因其滥施恐怖主义导致制裁尚不予考虑,跟“普金伟业”类似,全凭着石油价格飙升维系着收入“增长”。历史的真相是:尽管卡扎菲政权做了一些事,但他对于利比亚的发展没有任何贡献,只有祸害。老毛不是说“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么?卡扎菲真如中国官员及媒体吹嘘的那么温柔,会落到万民共愤之地步么? 只因他“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的宣传才会拼命地为他脸上贴金吧?隐瞒他的所有劣迹,夸大他的“成就”。利比亚人民之所以能把张召忠将军“骗了”,盖因他们亲身体验了卡扎菲暴政带来的痛苦,不会被中宣部蒙蔽。颇为滑稽的是,凤凰卫视在其综述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暴政的节目里,竟然发现两大要素:一是利比亚家家户户装有卫星电视,能毫不费力地观赏西方节目,故形成了对西方尤其是美国自由的向往;二是那里的网络居然没有设置“绿坝”之类隔离墙,乃至于造反者夜间集会时手持笔记本竟然如天上繁星,信息传播迅捷通畅。言下之意这是卡扎菲之“软肋”,不如中国这般“防患于未然”。尽管老卡镇压民众示威时直言不讳要以中国当年镇压六*四为榜样,镇压利比亚反对派。但利比亚人民毕竟受“西方那一套”影响太甚,又缺乏中华文华以“暂时做稳了奴隶”为荣之传统,却有信仰可恃,敬畏人主与敬畏真主之差异巨大,老卡死于愤怒暴民之乱阵中也就无可逃遁了。 而且,应了阿克顿勋爵那句名言:“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卡扎菲当年以“新进派”为旗号,乘着伊德里斯一世第二次颁布退位诏书、醉醺醺的王储尚未继位之间隙,率领几百士兵近乎搞笑般政变得手,能搜罗出来的罪状只有“封建王朝”几个字。当他大权在握,其腐败程度就远不是旧王朝敢于想象的了,利比亚整个成为卡氏家族的产业,国民只能分得一杯卡家施舍的羹。其实,长期执政本身就是最大的腐败,因为它必须彻底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顺理成章地必然要侵吞人民的经济利益,尽管卡扎菲把“人民”这个词说到滥。 卡扎菲的时代彻底终结了,他最后蜷缩的公路排水管如今成了观光胜地,所有经过这里的利比亚人都会驻足,或涂鸦或拍照留念。凤凰卫视记者采访的几位陌路人,无一不是欣喜万分的。其中一位中年男人对着镜头兴高采烈地演说,大意是:“卡扎菲完蛋了,阿拉伯世界所有独裁者都会完蛋,就要轮到也门的萨利赫,叙利亚的阿萨德。阿拉伯人民一定会民主、自由!”媒体上说利比亚过渡委主席贾利勒在宣布全国解放的庆典上宣称:“作为一个穆斯林国家,我们将伊斯兰教法作为立法的源头,因此,任何与伊斯兰教规相矛盾的法律在法律上都将是无效的。”他还具体谈及要恢复一夫多妻制。舆论哗然,仿佛利比亚即将回归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其实这并不奇怪,卡扎菲篡权时也宣布要供奉伊斯兰教规,在那块风水宝地上恐怕谁也不敢说要废弃伊斯兰教规的,就像中国当权者没人有胆识说废弃马克思主义一样。但那个过渡委同样宣布过要以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尼等为榜样,建设新利比亚。贾利勒讲话还有:“我呼吁每个人都要有宽容心、容忍心,呼吁国内和解。我们必须将灵魂中的仇恨和嫉妒心理抛弃。这对于革命和未来利比亚的胜利来说是必须的”,“我呼吁所有利比亚人民都应将问题诉诸法律,只遵守法律规则,而不是依靠武力保护权利。”为了避免索马里式乱局,不可能指望过渡委去唱“一边倒”之类高调。重要的是路线图已经确定:利比亚大选将在8个月内举行;组建利比亚国民议会,尽快恢复国家稳定和秩序。利比亚选民将选举一个全国议会,起草新的宪法,然后再将新宪法提交全民公决。新的全国议会还将组建一个临时政府,直到举行首次总统选举。 借用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说道:“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剩下的事情只有利比亚人自己才能决定,不能容忍卡扎菲的民众,不可能容忍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当“你是一名自由的利比亚人”成为他们的信念,杞人忧天者恐怕只会活在幻想中。即使他们按照我们的专家所断言,去搞“原教旨主义伊斯兰法律”,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也没资格指责,至少人家是自主投票的决定,而不是“被代表”的决定。 (2011-11-12修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