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续十七):孔融让梨·陈雪香案·犬儒·仓廪足知廉耻·张仃…… 作者:海宽


 

感悟804  不一定是这样

中国持有美国债1.2万亿美元。标普降低了美国国债的评级,不少人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安全感到忧虑。

中国用外汇持有美国国债是最安全的,中国不用担心美国的偿还能力,因为美国可以开动美元印钞机。

中国用外汇持有美国国债是最不安全的,中国有理由担心自己的资产缩水贬值,因为美国可以开动美元印钞机。

许多聪明人告诉博主:世界只能是这样的。博主却傻傻地认为:世界不一定是这样的。


感悟805 

美国银行投资建设银行,高盛投资工商银行,瑞银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资中国银行,都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得到了50%到500%的投资收益,都赚取了数百以至上千亿元人民币。

这些外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上赚取的收益,明显地改善了自身的经营状况。在帮助这些外国银行度过金融危机方面,中资银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建行、工行、中行的背后,数以亿计的中国储户(得到较低的利息)、贷款人(付出不低的利息)和股民们(他们中的少数幸运儿,以高出外资银行购买价格两三倍的价格从一级市场购得这些中资银行的股票,更多的股民则以高出外资银行购买价格四五倍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得这些中资银行的股票)为这些外资银行的丰厚收益作出了贡献,为这些外资银行高管数百万以至数千万美元的年薪作出了贡献。

许多聪明人告诉博主:世界只能是这样的。博主却傻傻地认为:世界不一定是这样的。
 

感悟801  孔融让梨

《三字经》上说:"融四岁,能让梨"。在中国,"孔融让梨"是几乎尽人皆知的故事。

对于"让梨"或"让利",却有相去甚远的评价。一些人将其视为美德,将其视为儿童正常发育发展的结果(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一些人将其视为矫情,伪饰,迎合,将其视为人格扭曲的表现。

博主认为,"让梨"或"让利"不是善,而是"偏好"。"让梨"或"让利"仅仅是一部分人的"偏好"。"让梨"或"让利"并不是"普遍人性",同样,"争梨"或"争利"也不是"普遍人性"。

"让梨让利"和"争梨争利",不属于善恶是非之争,仅仅属于吃辣吃甜的不同"偏好"。


感悟802 

真有让梨的孔融吗?许多人是不相信的,但我相信。

2009年妈妈去世时,我曾写了一篇纪念文字,文中回忆了一段"让窝头"的家事:

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记忆,不是兄弟姐妹们之间争抢食物,而是兄弟姐妹们之间推让食物。我们记得,一次吃饭时桌上最后还剩有半个窝头,大家谁也不吃,坚持要让吃得很少的妈妈吃。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您忽然情绪失去控制,抬手把半个窝头仍进炉灰,说:"谁都不吃,就扔掉算了。"大哥天舒赶紧从炉灰中捡起半个窝头,拍掉上面的炉灰,吃到肚子里。这一幕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人生记忆中。这是最不堪回首的记忆,这也是最值得怀念的记忆。这是最辛酸的记忆,也是最温馨的记忆。

CCTV记者很偶然地在云南省禄劝县六安乡小学拍摄到了一段小学生李秀珍、李秀萍姐妹之间真实的"让梨"故事。

记者:甘蔗哪里来的?

李秀萍:同学给的。记者:半截甘蔗留给谁?

李秀萍:留给姐姐。

记者:什么东西最好吃?

李秀珍:肉。

记者(转向妹妹秀萍):你认为什么东西最好吃?

李秀萍:肉。

记者:多长时间吃一次肉?

李秀珍:一周一次。

记者:一次能吃到多少?

李秀珍:一小勺。每次吃肉,我都会分给妹妹半勺。

在记者的画面之外,还有一个"让梨"人,就是那个送甘蔗给李秀萍的同学。

CCTV的记者还很偶然地在青海省都乐县马场乡小学拍摄到了一段小学生王卫东和严福明"让鸡蛋"真实故事。

CCTV记者说,像王卫东、严福明这样舍不得吃鸡蛋、把鸡蛋留下来的学生很多,有的带给爸爸妈妈吃,有的带给弟弟妹妹吃。

博主对CCTV记者的许多话将信将疑,但博主对记者的这段话深信不疑。

关于市场,博主与陈小默一类自由派"精英"之间没有分歧。博主与他们的分歧在于人性假设。他们认为"争梨争利"是"普遍人性",是"普世价值"。博主认为,"争梨争利"只是一部分人的"人性",只是一部分人崇尚的价值。


感悟803 

"让梨"是教育结果吗?博主认为,不是。"让梨"是一部分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感悟799 马克思幽灵

在2011年8月初的伦敦骚乱中,一些商店被抢劫。一名在伦敦参与骚乱的年轻人对路透社记者说:"有些人可以不用劳动就能得到一切,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这是资本主义将长期面对的质疑,这是将长期困扰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幽灵"。

毛时代曾经很普遍地流行过一种信念:"不劳动者不得食"。

博主不赞成这种毛时代有失中庸的信念。博主的中庸信念是:"不劳动者可得食,但劳动者应有优先权。"


感悟800 可爱的"孩子"

毛时代有"脏水,也有"孩子"。

最让我珍惜的"孩子"之一是:劳动者拥有优先权。

在人民公社中,博主曾经拥有优先权。优先权的取得,靠劳动。今天,博主也拥有优先权。优先权的取得,并不是靠劳动。

博主有11年"挣工分"的经历。其间,作为马倌,博主曾经连续4年是全大队男女劳动力中收入最高的人民公社社员。那时,博主曾经1年计工400多个劳动日,白天一个,晚上一个。那时,某些长期滞留北京的知青,一年计工不足100个。

退休前的十几年中,博主平均每天劳动12个小时以上。但是,辛勤的劳动并未给博主带来优先权。


感悟794  正义

博主曾在感悟523(2010-07-10 05:27:45贴出)中说:"正义",是需要质疑、需要讨论的,是不可以"信仰"的。

广州陈雪香案值得关注,可以成为思考"正义"的一个线索。

2009年,单身母亲陈雪香的女儿被强奸。她到公安部部门报案,受到冷遇。无奈,她带领两个弟弟打算将强奸者扭送公安机关,过程中出现意外,嫌疑犯当街被众人打死。陈雪香本人仅仅打了嫌疑犯两个耳光。最终,陈被判5年实刑,赔偿死者家属约50万元。

对此案,主张"实质正义"的律师认为,判罚过重;主张"程序正义"的律师认为,量刑适当。

那些"信仰正义"的人,信仰的是"实质正义"还是"程序正义"呢?对陈雪香的判罚是过重还是适当呢?


感悟795  陈雪香案

陈雪香案中,当陈雪香知道女儿被强奸后,她首先想到的是诉诸法律,诉诸司法机关的帮助。她马上带女儿到公安机关报案。

在得不到法律帮助的情况下,她才准备自己将嫌疑犯扭送公安机关。

那些使陈雪香对法律失去信心的人,在此案中应负怎样的责任呢?


感悟796  庐山

从现有资料看,1958年秋最先反左的是毛,庐山会议最初的反"左"基调,也是毛定的。

1981年邓主持制定的《历史决议》对此的表述是: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前期,毛和党中央曾经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是,庐山会议后期,毛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邓1980年4月1日讲:"大跃进",毛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


感悟797  犬儒

不计其数的人曾经告诫我:每个人都仅仅关心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社会就会进步,就会发展。

我不相信这种说法,我看到的中外历史是,社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包含着无数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和献身。

对这种"人人为自己、社会自进步"的观点,胡(和)平先生称之为"中国人的犬儒病",并撰长文予以反驳。胡先生的文章非常精彩,我赞成胡先生的观点。


感悟  戴脚镣跳舞

798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反腐、足球……几乎所有问题,深入讨论,都不难发现症结在正治体制。

正治体制的改革,非一朝一夕。我曾在2009-03-07 21:35:47贴出的博文中说:

中国改革面临的是一个"环形制约":政治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制约社会文化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又制约政治发展。在这个制约链条中,没有"关键环节",不可能有"革命"或"突破"。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突飞猛进",只能是以"蚕食"、"蠕动"、"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前进。

在目前的体制下,我们是可能有所为的,我们是必须有所为的。

例如,在克服"吏治腐败"方面,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通过建设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裙带风"。在解决"上学难"方面,安徽铜陵、湖南汨罗、上海、北京密云的地方领导都有所作为,都已经为一方百姓排了忧,解了困。

一方面,我们要推动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在现有体制下做力所能及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挣断脚镣;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戴着脚镣跳舞。

 

感悟790  资格考试

博主2008年就已经决心在60岁时退休。

从2008到2011的几年间,我多次与人谈到:只有一种情况我可能推迟退休:某省认可我的高考改革方案,准备采用我的方案。那么,我可以推迟几年退休,帮助该省进行高考改革。

近日,关于"共和国脊梁"倪萍妹妹的种种议论,使我想到,还有一件事情,值得我继续在心理测量领域中滞留几年。

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邀请我为他们编制一套"人大和政协代表候选人资格考试",我将考虑重新出山、挂帅出征。

如果某省、某县的人大常委会和政协邀请我为他们编制一套"人大代表和政协候选人资格考试",我也会认真对待,推荐和鼓励自己最优秀的学生去向他们提供专业性帮助。

作为人大代表或政协代表,首先需要公正廉洁。仅仅公正廉洁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还应有必要的议政能力。


感悟791  土地私有

大约2007年,我曾经与一个当年的徒弟讨论土地买卖问题。当年我下乡的时候,他尚不到10岁,是我的额吉(蒙语"母亲")的外孙。那时,也已经是50岁的人了。他家属于富裕户,他是主张土地买卖的。我问他:"那些穷困户,失去了土地,靠什么生活呢?"

他回答说:"让他们去死吧。"

富人们是否想到:会有一些失去土地的人饿死、病死。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印度发生着。但是,其中也可能有少数人,在饿死、病死之前,会造返,会拼命,会给富人们造成麻烦。

让他们去死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ga1p.html


感悟792  仓廪足知廉耻

博主不是唯物主义者,博主是有物主义者。

2010年,挪威的人均GDP为84,543美元,居世界第2名。中国的人均GDP为4283美元,居世界第95名。

唯物主义者认为,"仓廪足,知廉耻"。

2010年7月23日挪威发生的枪击案使人想到,"仓廪足"未必"知人道";"现代化"未必是"幸福化"。

挪威枪击案使人想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未必都是希望。

有物主义者认为:仓廪足、现代化、经济发展,都是必要条件,但尚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感悟793  学习

在未来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毛将成为一个争论的话题。一些人因其长、因其功而喜欢毛,一些人因其短、因其过而不喜欢毛。关于毛的争论,大多不属于是非善恶的分歧,大多属于不同"偏好(preference)"之间的分歧,大多属于"摸象"的"瞎子"之间的分歧。

双方都要学习。喜欢毛的人,要学习与不喜欢毛的人相处,学习理解和包容那些不喜欢毛的人;不喜欢毛的人,也要学习与喜欢毛的人相处,也要学习理解和包容那些喜欢毛的人。

在喜欢毛和不喜欢毛的人之中,都会有些人坚持要把偏好不同上纲上线为是非善恶的分歧。对于这些人,只能敬而远之了。


感悟788  劳工神圣

1918年11月16日,在北京大学为庆祝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而举行的演讲大会上,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他说:"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啊!"李大钊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6卷5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文中说:"从前的经济学,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劳工神圣"还是"资本神圣"?"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还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对此,确实存在不同的"偏好"。

博主像蔡、李、毛一样是偏爱"劳工神圣"的。许多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博主的偏好不同。多数自由派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偏好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只有茅于轼比较坦诚。他在那篇流传甚广的《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一文中说:"中国改革三十年,财富的创造增加了十倍之多。这主要是企业家的功劳。"替富人说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g0tv.html感悟789房地产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并销售完成后,产生的"蛋糕"怎样分配呢?参加分配的有四方:土地、权力、资本和劳动。今天,劳动能够分到的那块"蛋糕",实在是很小的一块。

面对土地、权力和资本,毛是坚决主张"按劳分配"的。1949年,毛打掉了"按土地分配"。1956年,毛打掉了"按资本分配"。1966年,毛打掉了"按权力分配"。

1967到1978,博主是一名靠劳动谋生的人民公社社员。那时,博主和其他的劳动者曾经凭借劳动分得了"蛋糕"中的绝大部分。那时,资本分得的份额几乎是零,土地和权力分得的份额也是很有限的。

三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至今思老毛,不忍弃贫寒。

替富人说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g0tv.html偏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ccvw.html公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gg4l.html

 

感悟781 懒是什么?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巨大的个别差异,存在很不同的"偏好"。

有人爱羊肉,有人爱狗肉。

有人爱"共存",有人爱"厮杀"。

有人偏爱"挂羊头卖羊肉"的毛,有人偏爱"挂羊头卖狗肉"的邓。

博主认为,爱羊肉爱狗肉,属于个人偏好,属于个人口味,没有是非善恶之分,没有高下对错之分。

口味不同,可以在县政平台上各取所需,"人以群分"。

在"勤"和"懒"方面,人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

我现在没有想清楚的是:"懒"是"偏好",好是"病"?

社会对"懒"的宽容尺度应怎样把握?


感悟782  容忍懒汉

一些人很努力,但不聪明。对这类人,我总是抱有好感,总是能够从感情上给予同情和宽容。

一些人,原本很聪明,但是懒。对这样的人,我从感情上常常不能给予足够的同情和宽容。

 

感悟783  保护差异

作为自愿结合的共存乌托邦,是不能养懒汉的。养了懒汉,合作组织就会失去凝聚力。

作为社会,是要在低水平生存尺度上养懒汉的。今天的"低保"政策,就体现可这种价值选择。一个和谐的社会,一方面要养懒汉,一方面要坚决拒绝一些懒汉的平均主义诉求和"实质平等"诉求。一方面要容忍懒汉,一方面要保护差异。


感悟784 选择自由

要吸烟还是要健康?

要闲适还是要成功?

要江山还是要美人?

要西门庆还是要武大郎?

要大春还是要黄世仁?要才还是要财?

要德还是要色?

要共存还是要廝杀?

要鱼还是要熊掌?在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选择,谁也不应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他人。


感悟785  人民

陈小默:"问问我们的人民,他们到底要什么?"博主回答说:

有人要吃羊肉,有人不吃。

有人要吃狗肉,有人打死也不吃。

有人爱喝北京豆汁,有人受不了。

有人离不了香烟,有人受不了烟味。

有人爱吃皮蛋,有人不敢吃。

有人爱吃鱼翅,有人发誓不吃。

哪个是"人民"所要呢?

博主说:人有不同的偏好。应允许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偏好作出选择。

愿意厮杀的,到市场乌托邦的丛林中去厮杀;愿意共存的,到共存乌托邦的桃花源中去共存。


感悟786 选择自由

博主说:"愿意厮杀的,到市场乌托邦的丛林中去厮杀;愿意共存的,到共存乌托邦的桃花源中去共存。"网友火羊问:那些在自己的地盘厮杀完,还不满足,要继续厮杀到桃花源,怎么办?二者不可能、或很难共存。

博主回答说:

偏好共存的人可能与偏好厮杀的人一道共建桃花源吗?不可能。

100个偏好共存的人辛辛苦苦建立的桃花源,只要一个偏好厮杀的人就可以破坏掉。

可能将桃花源强加于偏好厮杀的人吗?不可能。毛就曾经想把桃花源强加于那些偏好厮杀的人。毛败得很惨,连累数以十万计的无辜的偏好共存的人死于非命。

因此,只能在县政平台上各取所需。

因此,桃花源只能是县政平台上一部分偏好共存的人的自愿选择。


感悟787

博主:"应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选择。"火羊问:如果一些人选择的后果伤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呢?如,那些在公共场所选择抽烟的人......没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博主回答说:

绝对自由肯定是没有的。自由的界限是不伤害他人。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我们应该给人更多的自由,应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虽然博主从小到大从未吸过烟,无法真切地体会吸烟的快乐和享受,无法完全理解吸烟的偏好,但我主张给有吸烟偏好的人选择的自由。我支持吸烟的人们去建立自己的吸烟社区。


感悟779  老谢与小谢

爸爸2009年1月8日病倒,2010年8月25日去世。其间,意识模糊,无法确切判断他的意识范围。此期间,我几乎每次到医院看他,都会拉着他的手对他说:"爸,您的历史功绩是推动中国放弃列主义。"作为马主义的研究者,老谢的主要贡献将是推动中国放弃主张暴力的列主义。这一点,有望在共存会的5代实现。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小谢将致力于推动中国放弃科学迷信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有望在共存会的6代或7代实现。

我希望共存会的6代或7代能够找回毛的遗产。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不可唯物,毛曾在共存会8届2中全会上说:"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


感悟780  定义域

我不否认唯物主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是成立的。这一时空条件就是唯物主义的定义域。

现在,中国的人均年收入约4000美元,美国大约46000美元。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美国。

我可以用"吃饭"的例子来解释唯物主义的"定义域"。对于吃饭。唯物主义的定义域大约在人均消费50元人民币以下。低于50元标准,快乐是与消费水平有关的,一般说,30元标准带来的快乐多于10元标准,50元标准带来的快乐多于30元标准。

超出了50元以后,唯物主义就失效了。100元标准带来的快乐未必多于50元标准,200元标准带来的快乐也未必多于100元标准。

博主请她吃饭,人均消费不到百元。某"精英"请她吃饭,人均消费上千元。多年后,"精英"的"盛席华筵"早已随风逝去,"牧马人"的"手把羊肉",却仍在她的记忆之中。

对此,陈小默本人应有体验。在位时,不知吃过多少"盛席华筵",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多少呢?对于博主的请客水平,小默却是津津乐道。

唯物主义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9wd0.html有物主义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7zxr.html


感悟777  科学

2010年8月30日《中国青年报》载,霍金认为,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地球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

科学活动是发现规律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关于规律的认识,科学预测是根据规律作出的预测。

200年,地球上是否还有人类?霍金回答"否",另一些人会回答"是"。今天,任何根据"科学规律"作出的预测,都是不足以服人的,都是不可信的。


感悟778  市场/人性

市场是优化生产效率的好方式,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好方式。博主有11年农民的经历,博主有40余年在市场中弄潮的切身体验,博主几十年在作为"计划经济的堡垒"的大学中切身品尝"计划"之苦,博主不可能反对市场。关于市场,博主与陈小默之间并不存在分歧。两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市场不是万能的,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对此,毛1958年秋就认识到。1958--1959秋冬毛强力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读书,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尽快地认识到这一点。

博主与陈小默等的分歧是关于人性的假设。

陈小默等假设,自私和贪婪是基本人性,所有的人都是为自己干活才会卖力气,为集体干活就会偷懒耍滑。他们认为这是"普遍人性"。

博主在自己几十年的经历中看到,的确许多人是这样的。在"金钱崇拜"的社会风气的诱导下,也可能多数人是这样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个别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

在博主的生活经历中,看到4种情况:

1、为自己卖力气,为他人也卖力气。

2、为自己卖力气,为他人偷懒。

3、为他人卖力气,为自己偷懒。

4、为他人偷懒,为自己也偷懒。

第2种人可能是大多数。第1、4两种人也不少。

第3种人很少,属于个别现象,属于"稀有动物"。但是,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人。博主看到,一些朋友,一些学生,为"他人"工作很辛苦。博主清楚地知道,如果是为自己干活,他们不会如此辛苦。对于博主,他们不是抽象的"一类人",而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形象。

陈小默等认为,"为自己卖力气,为他人偷懒"是"普遍人性"。博主说,那是一部分人的人性。世界上,还有不同的人。

霍金认为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8/30/content_3397306.htm弄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ej71.html人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exp5.html不存在分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l2mn.html分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latr.html


感悟774  久违了

不久前,一位当年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牧区插队的老知青曾写到:"新一代领导人,在文革中是红卫兵、西纠、东纠、联动,从年轻时候起就是有政治抱负的,甚至可以说是有政治野心的。八十年代读的书,和我们是一样的,与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的一代人比,眼界要开阔得多。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有更大的政治自觉性与能动性。在官僚中间,只有门派利益之争;在政治家中间,则会出现久违了的路线之争。"2011年7月10日,在"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薄讲,不必等到发展的高级阶段再去研究合理分配与共同富裕的问题。一边分好蛋糕,一边做大蛋糕。他以前曾讲到,只有"分好",才有积极性,才能"做大"。

第二天,7月11日,在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开幕式上,汪讲:分蛋糕不是重点,做蛋糕才是重点。

薄说:分好蛋糕,才能做大;汪说:做大,才有蛋糕分。

目标都是民生,路线,已经明显不同。

毛曾说:"档内无档,帝王思想;档内无派,千奇百怪。"

毛所期望的"档内有档"和"档内有派"的局面,已经显现端倪。

锡林郭勒老知青所预言的"久违了的路线之争",已经显现端倪。

 

感悟775  爱菊

在现代文明国家中,与"爱牡丹者"相比,"爱菊者"可能略少一些,也可能略多一些。

在今日中国,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在"笑贫不笑贪,笑贫不笑骗,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氛围中,"爱菊者"肯定是少数,像大熊猫一样少。

因为少,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少,才需要"抱团取暖"。因为少,他们逃离的愿望特别强烈。


感悟776  爱莲爱菊爱牡丹

在市场乌托邦信仰者眼中,世界上只有"爱牡丹者",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爱菊者"和"爱莲者"。


感悟771  唯物主义

今天唯物主义者的信念是:只要握住枪杆子,政全就不会出问题。

大清的亡国之君摄政王载沣也曾持有类似的信念:怕什么?有兵在。

国民会的蒋委员长也有过类似的信念。

他们只相信"武装",不应相信"理想"。

他们只诉诸井察,不诉诸信仰。

载沣去了,蒋去了,突尼斯的阿里去了,穆巴拉克去了,卡扎菲正在风雨飘摇之中……

我们将继续看……


感悟772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确实值得关注和思考。

崇祯肯定是有病的。杀袁崇焕就是其病得不轻的一种表现。

问题是,明亡,是由于崇祯的病,是由于崇祯的无能,是由于崇祯的昏庸,还是整个社会已经腐烂,积重难返?

崇祯是否曾经有过"扶大厦于将倾"的机会?

或许,他根本就没有遇到过机会。

如果曾经有过,他什么时候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这些,确实需要阅读,需要思考。


感悟773  衰年梦想

2011年7月7日,一位研究生问我:老师,您已经退休了。您今天还有梦想吗?您的梦想是什么呢?

问题问得有些突然,我没有思想准备。我当时的回答是:

我有两个梦想。第一,梦想大陆能用10-20年不太长的时间,以和平渐进的方式走上台湾开创的道路,在大陆也造成官怕百姓、资本家怕公会的局面。今日大陆,官不怕百姓,官只怕自己的上司。科员怕科长,科长怕处长,处长怕司长,司长怕部长。今日大陆,资本家不怕公会。大陆实际上没有公会。形式上似乎有一个,但只管组织看电影,办舞会。

第二,我梦想10岁以下的中国儿童都能够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不论城乡,不论穷富,不论沿海内地。国家把10岁以下儿童的餐桌和课堂包下来,由社会共同抚养10岁以下的儿童。我的终极社会理想是把儿童包到16岁。我当年是16岁下乡的,开始自食其力,自谋生路。我认为,16岁以后,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不应再指望家长为你负责,不应再指望老师为你负责,不应再指望社会为你负责。你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16岁以后,是需要存在差异的。如果没有了差异,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就会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气。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把儿童包到10岁就心满意足了。以后逐步扩大到12岁,14岁,16岁,那是你们的事情了,也是你们的责任了。我看不到了。

学生继续问:"那您个人的梦想是什么呢"我回答说:

我个人的梦想就是多读些书。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十四)多年以来,我基本上是"读书为人"。今后,希望"为己"读一些书。多年来,我买了不少书。掏银子买书,当然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书。至今,买的书大多还没有读。我的梦想是尽量把想读的书多读几本。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学海无涯,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尽量多读几本。

有兵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d5tt.html载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o6ys.html理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b3jz.html武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qtsm.html袁崇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7z9v.html餐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qawa.html课堂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nms3.html


感悟767  蒋/唯物主义

网上传的《蒋语录》中有一句:"唯物主义将使中国降入禽兽之域。"不知真假,待考。

不论真假,不论是否出自蒋之口,今天,这句话都可以引起许多国人的共鸣,也都可以引起许多国人的思考。

唯物主义的盛行一时有其合理性。18--19世纪,由于科学的巨大成功,科学成为一些人的宗教。许多人"信仰科学"。唯物主义是科学信仰时代的产物。当时,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例如,物理学的拉普拉斯和爱因斯坦,生物学的达尔文,生理学的巴甫洛夫,心理学的华生和斯金纳,等等。

伴随20世纪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已经被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所扬弃。

"唯物主义将使中国降入禽兽之域。"一语成谶。唯物主义对世道人心的戗害是严重的。今天,中国人已经品尝到唯物主义的种种恶果:三聚奶,瘦肉猪,黑奴工,针对老人的电话诈骗,摔倒的老人无人敢扶……

今天,唯物主义仅仅在少数几个国家依靠井察的力量保持着有限的影响。在文明国家中,几乎没有市场。

曾经崇尚唯物主义无可厚非,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曾经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21世纪仍然崇尚唯物主义,是可悲的。


感悟768  人道vs天道

《道德经77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今天,在"人道盛行、天道衰微"方面,国际、人际是一样的。

今天,国际、国内的经济秩序都不合理,都需要逐步改进。国内经济秩序的改进,或许需要以十年为单位考量;国际经济秩序的改进,则可能需要以百年为单位考量。


感悟769 国际人际

毛曾经努力在人际、国际间"抑人道、扬天道"。走向极端,过犹不及,给中国带来很大的灾难,留下沉痛的历史教训。


感悟770  经济秩序

纠正了毛的"极左"之后,中国走向了"极右"。人道盛行,天道衰微。朱门酒肉臭,路有愁苦人。

在国内经济秩序改进方面,60年,一个"甲子",一左一右,回到了原点,回到了1949。今天,需要重新起步。

在国际经济秩序改进方面,1848年《共存会宣言》发表以来凡160余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贩奴、屠杀印地安人等野蛮现象已经受到抑制,但仍然是"人道盛行、天道衰微"的格局。今天,需要继续向前走。


感悟762  张仃

曾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的张仃先生,动动笔,就会有数以万计的收入。但是,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间,封笔不再作画。有人说,张仃也太认真了。

他自己说:"我对于自然和艺术始终怀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如果不身临其境受到感动,我就不愿意画出来。只有直接地面对自然,面对真情实感,才能进行有感而发的创作。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不停地在写生,跑了很多地方。只要进到了山里,我就感觉像是去朝圣,回到母体之中,什么都忘了,一心就只怀着艺术创作的冲动,这是生命中最享受的时候。近年来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也跑不动了,所以也就不画了。" 不再作画的张仃活得潇洒,活得自在。

张仃使我想到,心存敬畏,竟可以使人摆脱名、利二字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

http://www.gmw.cn/01ds/2010-03/03/content_1064132.htm


感悟763  敬畏

为什么"封笔"?"敬畏",是张仃先生自己的解释。在《大家谈张仃》一书的编者李兆忠先生看来,"封笔"的另一原因是面对已经"看不懂"的"滚滚红尘"洁身自好:"如今红尘滚滚、竖子成名、假冒伪劣横行、'大师''巨匠'满天飞的现状,更是叫他看不懂,与他的人生理想,与他曾为之奋斗的目标,差得太远。"


感悟764  自由

博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张力中庸",博主所想象的理想人格是"张力中庸"。

李兆忠先生对张仃先生的印象是:"与张仃相处,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他离我很近,因为他朴素、自然、亲切,没有一点架子;但他离我又很远,因为他总是沉湎于自己的世界,自足自得,他人难以进入。"从张仃先生身上,或许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些"张力中庸"。


感悟765 

"张力中庸"的反面是"低张力中庸"。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低张力中庸"的人物:他们傲气十足,不可一世,拒人于千里之外,却使人丝毫感觉不到"高贵"的气质。


感悟766  梦想

我曾经建议自己的研究生请一些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上英语课。当时,我曾对一些研究生说:"'外教'不应是富家子弟的专利。请'外教'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上英语课,目的并不是为了帮他们学习英语,而是……,而是……"。

在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身旁的研究生何卫苹接了我的"话碴",说,"而是为了带给孩子们一个梦想"。

卫苹非常准确地说出了我的意思,表达了我想表达但未能找到合适词语进行表达的意思。

其实,所有的教育的目的都不应是仅仅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都不应是仅仅"覆盖(cover)"课本上的知识,都不应是仅仅"操练(drill)"一些技能,而应是把梦想带给学习者们。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激发学生的梦想,或理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j5uk.html


感悟757  真实历史

2011年6月中旬到香港开会,买回一批书,主要是回忆录。

窃以为,阅读历史,要尽量阅读当时"白纸黑字"的历史文件,阅读第一手材料。退而求其次,可以阅读当事人的回忆。对于后人那些"主题先行、立场预设"的关于历史的述说,不必太在意。

当事人,难免会文过饰非,难免会诿过于人,亦不可尽信。为了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历史,需要将不同的人的述说对照看,互相比较。

对同一件事情,对照、比较不同的当事人的回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感悟578  前方与后方

曾经认识一位当年杜聿明手下的老国民会军人。70多岁时,仍红光满面,腰杆笔挺,操浓重的河南口音。

他说:"打仗,共军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不是输在前方,而是输在后方。"蒋"不是输在前方,而是输在后方。"不少史家同意这种说法


感悟759  经国

关于经国1948年在上海"打老虎",我读过无数个不同版本的述说。每次阅读,都扼腕叹息,无尽感慨。

以往形成的看法是:小蒋败给了寡头,败给了杜(月笙)家和孔(祥熙)家。关于这段历史,史家素有"强龙难压地头蛇"的说法。

伴随更多的阅读,逐渐悟出,小蒋并没有败给杜家和孔家。其一,小蒋毕竟是手握尚方剑的太子,杜家和孔家挡不住经国反腐的脚步。其二,杜家和孔家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虽有摩擦,但仍能支持小蒋反腐。

不是"小蒋"败于某个人,某一家,而是蒋家父子一道败于了专制体制造成的积重难返的腐朽。

到1948年,蒋家父子已经无力回天。他们仅有的选择是:反腐,速亡;不反腐,慢亡。动大手术,速亡;保守治疗,慢亡。病入膏肓,蒋家父子已经错过了治病的机会。


感悟760  知青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百年后,"戊戌"再现,新一代缺乏"天时地利人和"支持的"光绪",再一次在"老佛爷"面前折戟。

60年后,红朝贵胄们,也面临着相似的"病入膏肓",也面临着相似的"积重难返"。

虽说是"积重难返",为13亿生灵计,为五千年文化计,"难返"也要"力返"。

博主是心存希望的。"难返"而"返",要靠奇迹。当年"知青",可能创造"奇迹"。


感悟761  知青

当年,数以千万计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走近百姓,走近生活,体察底层疾苦,了解中国国情。或许,"知青"是毛无意中留下的一个将中国引出困境的"锦囊",是毛无意中埋伏下的一支将中国引上悯主县政长治久安之路的"奇兵"。

选择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801/30764.html知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b290.html奇兵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iszo.html


 海宽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