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牢记“插青”这空前绝后的名字·《同窗三载情百年》编辑感言
作者:于一飞
|
|||||
让历史牢记“插青”这空前绝后的名字 ——“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感慨 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从那时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有组织、大规模地展开,至今将近四十年了。每年的12月21日,对于知青来讲,是自己的节日,是最崇高的节日,是心中的“知青节”。 四十年过去了,这其中许许多多的日子我们都已淡忘。但是,那些“插青”的岁月我们却难以忘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的变化,常常会愈来愈明晰的记忆起来——我们想,即便是那段日子中,品尝了最多苦难和孤寂的人,也不会忘记。那不是幸福,也不是富足,更不是成功顺遂与辉煌。那是一段我们所学“教义”中,都难以解说的放歌。 四十年前,一场全国性的“上山下乡”浪潮【注】,把我们抛到社会的最低层:农村。一夜之间变成了自耕自食的“人民公社社员”。整天与地老天荒相守,与鸡呜狗吠为伍。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度着漫长寂寞和劳苦。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是:稻田、坡地、水库水渠、鸡舍猪圈、工棚油灯、酷夏烈日、寒冬北风、被雨水淋得发黑的草帽、被汗水浸出盐渍的衣衫、烟熏火燎的灶旁、洗衣洗菜的村前水溪。还有劳累、困倦、饥饿,包括穷乡僻壤也不可避免的政治斗争… 当然,也还有相互间温暖的关照、豪爽的招待;也有油灯下的苦读、田塍上的放歌、收获中的欢乐;还有在那些苦难与艰辛中萌生出的来惆怅及温馨的初恋…… 这一切的一切,便凝成了我们那一段特殊的青春岁月,凝成了我们永远不可磨灭的一段生命史…… 2005年11月26日和12月8曰,我和朋友从县城乘公交车,分别一起重回当年插队的老地方——松山庞桥村和东平良荔石湖坡。让我们看到和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后,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艰苦岁月。仿佛又再现当年我们战天斗地的动人情景,回忆起当年与农民兄弟姐妹的鱼水之情。这些真挚的感情,甚至还延续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 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潮流,后来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评说。但是,对我们却是终生难忘,它不仅使到我们经受了各种艰难痛苦的磨练,也为以后我们的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那些没有经历这些艰苦磨练者,千金也难买到的锻炼好时机。因此,我们更要百倍地珍爱它。 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地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我们曾为共和国创造过财富,我们曾和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最低层和最贫穷的农村的农民一起,走过那艰难的岁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岁月蹉跎,光阴似箭。在那上山下乡的岁月里,那大多酸甜苦辣,坎坷磨砺,都深深地埋在了我们的心坎里。这种记忆是任何风刀霜剑都难以使之淡化和磨灭的。 的确,我们在上山下乡的生涯中,虽然失去的很多。但我们并没有全部失去.因为我们所得到的就是在艰难困苦中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得到的就是在农村艰苦的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那份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友情。 如今,我们都巳步入老年。但昔日那自强不息,风雨同舟的精神依旧。令人倍受欣喜的是,我们都曾经是学校中的骨干,是培养祖国花朵辛勤劳动的园丁,看到他们今天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深为自已的付出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让历史和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插青”这个不朽的名字,让我们用下面一首散文诗《“插青”——是佩带在我们这代人胸前的一枚共同的徽章……》以纪念这场空前绝后的上山下乡运动吧!
“插青” —— 是佩带在我们这代人胸前的一枚共同的徽章 我们奔赴广阔天地的场面, 我们日复日、年复年, 作为社会历史上的一朵浪花, 但我们这些亲历者, 我们并不是什么牺牲品, 回顾四十年来的历程, 他(她)们永远也不会再回到我们当初那种岁月和情境去了, 我们当年的时髦物, 但是不管有多大变化, “插青”—— 写于2008年12月21日,修改于2010年10月17日 【注】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知识青年上山是必须走的道路,各大中城市便大张旗鼓的动员和敲锣打鼓的欢送。从此,他们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78年,全国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 623万多人。为了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共花去100亿元人民币。 我县在上世纪的一九六五年开始,便陆陆续续安置部分知青“上山下乡”。当年所设“知青点”,有宁潭莫林,东平富新等。到1969年以后,便同全国一样,把大批城镇的人口,都按“政策”安置下去.有的回原藉,有的便组织他们集体到下面的公社、大队去.也就是设“知青点”.他们大多是三五个人组成一个“知青小组”,分配到一些田多人少的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同工同酬”,开始国家还供应一定量的粮油和补助金、并拨款做房屋.一年后,国家再也不负责粮油供应.真正是“自食其力”,靠“工分”吃饭.也就是,真正做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 当年毛主席为什么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一个目的,据说还有“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借机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这三个目的中,借机“解散红卫兵组织,”是彻底达到了;“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也暂时达到了,但毕竟后来还有知青回城二次就业的问题;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部分知青身上实现了,也有部分是失败了.但不论如何,这场运动都改写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将近四十年过去了,“插青”成为那一代人涵义沉重的代表符号和历史记忆。反思那段历史,也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人的流动,包括人才的流动,应该是自然规律的使然,亦或是在遵循这种规律基础上的因势利导。应该是人的流动,包括人才的流动,与那里的实际和群众自然结合起来,进而扎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如果不是自然结合,而是组织的意志,人为的“撮合”,最终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知识青年自愿到农村去,到边疆去锻炼.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事.但文革中的“上山下乡”却带有一种“强迫性”。现在总的看来,大规模的“上山下乡”的确是耽误了一代人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难怪八十年代便是人才奇缺,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在客观上看,也的确使到一些青年得到了锻炼,养成了能吃苦耐劳的人格和意志。现在,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四十五岁至六十岁的这一块群体中,很多还是当年的“插青”呢.他们中不少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像“十七大”选上中央的高层领导中,为数不少.其中如: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便是例子. 2011-11-13
《同窗三载情百年》编辑感言(代序) 我们这代人,是一段历史,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社会历史的符号;它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启迪;是既往而去的昨天,也是即将到来的明天…… 我们这代人,是一种哲学,是一个注脚,揭示了历史,注解了人生。说到根本处,它就是那个大众语言: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翻阅《同窗三载情百年》一篇篇的简历、像片与来稿,一个个年龄和经历大都那样相仿。 回忆50多年前在母校博中时,我们正值花季年龄,曾被那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所波折磨炼。在以后的岁月里,大家便散落在祖国各地;青年时代那鲜活的面容,连同我们那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像过电影一样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之中,有的曾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务农;有的曾到工厂矿山当过工人;有的曾在东北的大兴安岭扎根;有的曾到偏僻又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安家;有的曾到大西北的边疆开拓;也有最为幸运的莫过于留在城市中和学校里,或融入军队的熔炉,到祖国的边陲守护……我们全都一样在为祖国为人民献身服务。 我们之中,有人曾参加了当年农村的“四清”,从而把惊心动魄的“运动”带给穷乡僻壤,惊扰了中国最低层的农村农民的平淡生活;但也从“贫下中农”纯朴的民风中汲取了做人的本分,受到温暖的呵护,结下深厚的情谊。 我们之中,也有因“文革”刺激起的“造反”精神,后来又在宁静的工作中逐步得到平复;也有因注入血液的红色理想,在为生存而搏斗的磨砺中渐渐褪色;也有在中学或大学时代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在短暂地燃起科学之火后,很快便因那场历经十年的“史无前例”的运动,销蚀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然而不论在哪里,无论岁月如何把我们淡忘,不管命运怎样把我们捉弄。我们始终如一地表现出那一代人共同的特征:怀揣抱负且不乏激情;不怕吃苦而又不甘寂寞;心中无时不埋藏对知识的渴求和为祖国献身的梦想。或许是对那场触及人们灵魂的“革命”的反思,痛惜自己逝去的金色年华;或许是难以忍受的那种种生活方式的煎熬,翘首企盼人生命运能得到改变…… 我们终于等到了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个消息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甘露,像岁寒的松柏沐浴了春风,唤起多少中国人那沉睡的梦想,也同样唤起了我们为祖国奋起腾飞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当50年前的那次高考,使我们母校博中60届同学中的绝大部分人,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他们无比珍惜青春年华的学习机会,通过刻苦学习和顽强拼搏,最后成长为时代的代言人和践行者。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是这一部分人最先站到了中华民族再次奋起腾飞的起跑点,攀上中国奔向四个现代化的隆隆列车,投身到改革开放事业的滚滚浪潮。 而我们母校博中60届这个特殊群体其中的一小部分同学,却在激烈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与上正规大学无缘。我们中的这些人,通过长年的不懈努力,凭着执著的追求,依靠自学的方式,弥补了知识贫乏的缺陷,同样完成了从学生到工农兵,又从工农兵到知识分子的转变,成为共和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栋梁之材。 我们中也有极少数人,连自学成才都没有机会做到,只能把自己的生命和青春都留给了广袤的农村,或娶妻或嫁人,像当地老百姓一样默默无闻地栖息生活…… 当时间把我们带入2010年,我们母校博中60届这一特殊群体,全都已年逾花甲。虽然,其间少数人仍活跃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但从总体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当我们盘点我们这代人的人生价值时发现,尽管我们从50年前改变个人命运的那个时候起,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找回了逝去的年华和失落的机遇:有的进入各级政府领导层;有的成为全国或地方施名的工矿企业的厂长、书记;有的成为著名的学者、教授或科技工作者;有的成为耳熟能详的作家、雕塑家、画家;还有的成为当地演艺界的明星……但更多的仍然是普通的干部,普通的工人,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医生,即全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劳动者。但他们大多数人却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在“简历”的职称中,几乎都有“高级”这一名词作定语。
当我在阅读这本《同窗三载情百年》书中的“个人简历”或回忆文字后会发现:尽管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勾画出不同的轨迹,但仍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 “文革”那段反常的特殊经历,让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从军、从政、从教、插队务农、做工等经历,让我们锻炼了筋骨意志,了解了民情;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风风雨雨,又让我们变得成熟稳健,豁达睿智。 我们有时曾千万次地叹息自己生不逢时,千万次地诅咒那曾愚弄过我们的年代,千万次地埋怨上帝给我们安排了这样艰难的人生。但是现在,当我们走到了老年的驿站时,尽管有无限的遗憾、无奈、委屈,或是侥幸,我们都可以这样说: “我们走过来了,随着历史的大潮,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我们尽力了,我们将所能奉献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社会,也给予了亲人。” 都说我们这一代人“愚、笨、傻”,“苦一世”。可到头来,还是有一个不会转弯的脑子,一股不服输的倔脾气。当我们回到白发苍苍的老师身边,才蓦然地发现,支撑着我们走过一切沟坎的正是那几句既陈旧又朴素的教诲,流灌在我们体内的正是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秉气。那是最初浅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永不可变地烙在我们心底,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我们事业生涯的升、迁、兴、败,使我们充裕,让我们踏实。 当我们凭着这些,仍在一如既往地一无反顾执着地追求的时候,会突然发现,一个你不熟悉的瞬息万变的全新世界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意识到:需要补充,需要更新,需要适应,需要转变,需要重创新的起点。 当我们做好准备并自认为有能力面对这一切时,又被告知:你的时间到了,这一切结束了……其实,世上最公平的是时间,它无私地将无言、无形、最平常又最神秘的空间让世人同享。每个人都会经历他一生中的不同时代,人的一生就是告别一段经历的过程。重要的是每一段都让我们收获了新的启迪。
“青山依旧在,毕竟东流去”。我们这一代人影响时代或被时代影响的时间已不多了,历史很快会将这一页翻过。然而,作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母校博中60届这个特殊群体,我认为这个特殊群体不单纯只剩下了自我咀嚼和难忘回忆,仍有其值得探究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 今天我们追忆那段已远去往事,绝不是在这里顾影自怜,自作多情;也不想怨天尤人,慨叹人生;更不愿撩开时代留给我们的创伤,乞求后人的怜悯和同情。我们之所以追忆那段往事,就是要通过那段经历的反思和回顾,反省历史,感悟人生,告知当代,警示未来……要让后人懂得:不但共和国的建立,需要有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而即使在和平建设年代,民族的进步,共和国的成长,同样需要有人为其做出牺牲、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有时甚至是惨痛的,而代价的承受者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这些用热血、热泪、用一代人昂贵的青春所换取的历史教训,能被世世代代永远铭记。 我们母校博中60届这个特殊群体,经历了新中国最困难和最辉煌两个不同的时期。我们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在坎坷中成长,既经受了生活的磨难,承担了社会转型带来的高额代价;也参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为此付出最宝贵的人生年华,分享了国家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新中国的一个缩影。 经历过那场场的人生磨难之后,才使我们真切感知到,每个人时刻都在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甘苦同在。共和国的命运始终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共和国的前途始终与我们紧密相连,个人与祖国无法分割。共和国永远是我们的依托,没有共和国的安宁和稳定,我们将一事无成,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个人价值和前途。这就是那段动荡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一代人以青春为代价,所悟出的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母校博中60届这个特殊群体,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出生的。当这本名为《同窗三载情百年》的传世之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恰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后的第二年。我们曾与共和国同一起成长,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们一生的光环和骄傲。 最后,让我与收入本书的一百多位作者,共同祝愿和期待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富强和繁荣昌盛! 写于2010年12月20日深夜于桂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