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遗失在过去路上的东西 作者:三叶虫


 

 寻觅遗失在过去路上的东西
 
    三四年前,德国北威州青年交响乐团曾到我们这个小城来演奏过一次,我有幸去听了。没什么特别有价值的节目,除了贝多芬的“莱奥诺拉序曲”及莫扎特的那个相当通俗的歌剧“魔笛”序曲还有个舒曼第二交响曲外,其它就是些迎合中国人的什么茉莉花呀北京喜讯到边寨呀之类的东东,没什么太深印象,然有首曲子听了听突然觉得有点意思,开始还为其现代派形式的怪节奏甚至有些爵士风格而直皱眉头呢,可听着听着就开始睁大眼睛了,到了最后的尾声处甚至都激动得要站起来了,所有所有的弦乐不顾有一下没一下的管乐和打击乐器的阻拦,如冲出闸门的洪水般一泄而出,不可阻挡,直冲击到你的脑门心,我才知道原来钟鼓齐鸣的震撼不一定要所有乐器的震耳欲聋的齐鸣,只单单凭本是柔情万种的弦乐器也能达到,甚至更动人心魄。如果前者是雄壮,则后者即为悲壮(用词有点不当,没词形容了,音乐语言无须也无法用字词语言翻译)了。这种感觉只有在现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现在听播放器中录音就几乎全然没有当时的那种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了。且这个录音不太理想,特别是最后部分的弦乐声音都没出来,太小了,倒是其它乐器有点喧宾夺主,过于肆无忌惮。当时我听时是整个弦乐逐渐滚滚而来,直冲屋顶,最后压住了所有的声响,那种感觉,以后似乎再也没有了,就如同现场听贝多芬。

红楼中品菊花是“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我可是自打那年听此乐,再也没有离过心。找了三四年,上海的音像书店都去过了,就是无此乐,国内的网上就更甭说了,连这位出生于中国的德国音乐教育家都没有任何信息。

今天无意中在新浪博客的播放器中搜寻到了,是用英文输进去找到的,挺寸的,其它音乐都可打开试听,就它不行,不死心,干脆将其直接添加到我的音乐列表中,嘿,响了,它真响了嘿!再用英文字符将其输入到“必应(Bing)”中搜索,找着了嘿,可惜全英文,且版权控制较严,只能播放一点片断,馋死你,不过音质绝对比新浪中播放器中的要好。

布拉赫尔(Boris Blacher 1903年生于中国牛庄;1975年卒于柏林)。德国作曲家。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和中国哈尔滨学习音乐,1919年在哈尔滨的歌剧院中工作。1922年迁往柏林,学习建筑和数学,1924年后,师从弗里德里希·科赫学习作曲。1938-39年在德累斯顿音乐院任教。1945年成为柏林大学作曲教授,1953-70年任该校校长。布拉黑尔为多产作曲家,创作各种形式的乐曲,基本上是有调性的,虽然曾用过十二音方法;他发展了一种节奏程序,称作“可变节拍”(Variable metres)。(在钢琴曲《装饰》(Ornamente)中,Op.37,1950),按照数学关系设计系统的节拍变化。早期作品中应用爵士风格,晚期作品中(1962年后)采用电子手法。

西洋古代就曾有人尝试用数学原理来谱曲,可没有成功。我想可能连发明简谱的卢梭也想过吧。自然科学的东东哪有心灵复杂和微妙呀?所以这不是瞎掰嘛。雨果都讲过了,比大海和天空还要大的是人的心。不过,音乐却领着我们的心去向那所有的生命轮回而非仅仅是此生。

                                                                 2011-08-01

 欣赏此音乐请移步作者博客,在主页旁的播放器中的第三首http://blog.sina.com.cn/yuzhet


 三叶虫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