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东大街 作者:西部老土


 

 浪在东大街

关中人很有意思,把去哪里逛街或游玩称作"浪"。

这个"浪"真的很是形象,从高雅文化的层面上讲是休闲漫步的意思,从粗俗市井的层面上讲是去浪荡的意思,从大众习惯的层面上讲则是出门去玩的意思,是否还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等意义不得而知。可见西安不愧是十三朝古都,随处可闻盛唐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安城也很有意思,600年前建了个钟楼,硬是把街道按照东南西北整的四四方方。东大街就是从钟楼开始按照北纬34.5度线向东放射而成。在地球仪上穿越这条纬线,你就能够看到她联结了中国夏、商、周、秦、汉、唐、宋(北宋)的都城,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大致都在这条线上。中国的八大古都,在这条线上横列了五个。放眼世界,原来整个地中海文化也大致处在这个纬度上。我们知道人类文明最早在两河流域,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就处在34度半附近,雅典36度半,伊斯坦波尔37度半,埃及32度,罗马38度半一幅人类文明的史册展现在你的眼前。

小时候在西大街居住,跟上大人常常去东大街"浪"。印象最深的当是平安和解放两大市场,那时把大商场称作"市场"。西安当年的四大商圈为:解放大楼、民生大楼、中山大楼和平安解放两市场了。而且这两个市场就在钟楼的东北和东南角,位置极佳。

解放商场是所非常大的大棚,和早年北京的东安市场相仿。建筑只有一层却是西安最大的商店,四面有四个木制红漆的大门,大门中间镶着块玻璃可以窥视,大门口和商店里面都有通风地道,夏季来临的时候,用鼓风机把地下的凉气抽到地上来,在大门口和商场里形成了数道风帘,许多年轻的姑娘穿着连衣裙路过地上的出风口时就会把裙子吹起来,她们惊叫着、跳跃着离开,犹如玛丽.莲梦露的经典动作。

市场里的各种百货应有尽有,都是木制的柜台和货架,营业员都穿着蓝大褂戴着蓝袖套,每组柜台处都有个收款处(现在叫收银台),柜台上面有两道循环的钢丝绳,每当人们买货付钱后,营业员就会把开好的票和现金用夹子一夹,挂到那两道钢丝绳上转到收款处,收款的营业员就把夹子取下来盖章找零钱,然后再用夹子夹上转回到柜台,营业员收到盖好章的票后,把你买的东西用麻纸包的四四方方,用挂在头顶上方的纸绳抽出一头来上下翻动捆好,用手巧妙地一扯,线头便断开来,你就可把买的东西拎着走了,动作娴熟而漂亮。每到雨季来临,大棚总是有几处漏雨,营业员们拿出搪瓷脸盆放在地上接雨水,旁边卖布的柜台照常营业,谁也不会意识到购物环境的恶劣,因为那时是卖方市场,偶尔来些抢手的商品能够排队买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冬季来临,商店里面就会竖起许许多多大大的火炉子,烧的是煤饼和钢碳,只见炉口冒出熊熊的火焰,营业员们三三两两的围在火炉旁聊天、磕瓜子、喝茶,来了顾客爱搭不理,叫两三遍才会应你,弄不好还会刺你几句呢,可见当时的解放市场是多么的繁荣昌盛。

西安现今的第一商城"开元商厦"就是在解放市场的基础上崛起的,为何不叫"解放"而叫"开元"?可能和那里过去有所开元寺有关,可是起名者却忘了那里曾经还有所"青楼"也叫"开元"。呵呵!

平安市场没有解放市场的档次高,都是些针头线脑的便宜货,再加上经营领导们头脑简单,不思开拓,所以早年便被推成了平地盖起了食堂"望春楼"。"平安"已被渐渐地遗忘和失去,现今的"平安"牌头的商业大颚们说不准还是受到启发才起的名头呢!要是平安市场健在,可以去收知识产权商标费啦!

坐落在平安市场通道口的钟楼电影院,数十年来经久不衰煞是醒目。想想西安大多数昔日的影院都沦为了游戏厅或者歌舞厅,就不能不为钟楼影院的执著鼓掌了。

钟楼新华书店是我当年最为崇拜的地方,那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知识和力量,少年时经常去三楼的科技书籍部观光,所谓观光就是只看不买,那些年连肚子都吃不饱那来的钱买书啊!

解放市场的东边是蜚声省内外的一所商店,名曰:钟楼食品店。在那个物资和食品短缺的年代,她所经营的糕点糖果是所有陕西人的向往,七、八十年代时我还经常利用探亲的机会去那里寻觅美食呢。可惜的是这所商店在建造开元商厦时拆迁不知去处了。

沿着两公里长的东大街行走,可以说是另一种休闲和享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商贾林立、热闹非凡,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也!

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东大街上,脑海里常常发生时空的错位:昔日的腊味品商店现在已经成了时尚的服装门面,可是她那往时经销的"香肠"、"腊肉"等等佳肴美食,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改变我的记忆;昔日的炭市街是西安市在计划经济年代唯一的水产品市场,每到春节前夕,我就会和弟弟一起去成捆成包地采购,大年二十九开始通宵烹制,为我们的父母奉献出丰盛的年夜饭菜;昔日的西安饭庄,在人为的自然灾害末期,我和妈妈、弟弟、爷爷、奶奶凭着政府发放的进餐卷第一次品尝了陕西第一楼的美食,那顿简单的饭菜使我终生难忘,但愿"进餐卷"时代不要重来;昔日的骡马市,昔日的三意社,昔日的永红水果店,昔日的工艺美术商店,昔日的西安照相馆,东大街上有着数不清的"昔日"。细细想想,这些"昔日"原来就是我的"童真",我少年的"梦想",我对故乡梦牵魂绕的思念!

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广州有上下九,西安则有车如游龙人如潮的东大街。

请君看历史:西安东大街为钟楼至长乐门段,长2150米。隋朝开皇二年建新都,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曰景风门街。景风门遗址在今炭市街南口东侧。唐末,长安城毁,佑国军节度使韩建缩建长安新城,新城东西两侧筑万年,长安两个县城,成为母子三城拱卫之形制,此街分为城内外两段。城内至元代仍称景风门街。城外为万年县城北门外横街。因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商贾云集,宋金时期这一带名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市。明初扩大西安府城,拆景风门东移1300米建东门,始起名东门大街。利用元奉元城东北隅建秦王府,今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线筑秦王府萧墙,萧墙内为王城,俗称皇城,将此街包入王城内。清原王城改为八旗驻防城,俗称满城,此街又称顺城街。街西端即钟楼东门洞,亦即满城西南角门。辛亥革命,新军即由大差市东薄弱处攻入满城。民国二年九月,张凤翔督陕,拆满城,利用赈陕款对此街大加修筑,取名中山大街。1953年部分拓宽,改名东大街。

若想品味西安城,只去名胜古迹参观是不够的,东大街是个不能不去的地方,无论是西安居住的子民,还是外地来观光的游客,不妨抽空去东大街"浪""浪"。浪子回头金不换!东大街的魅力一定会使"浪"子们频频回首、回味无穷。

                                                              随笔于北京 2008-3-11


 西部老土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59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