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人做试验”是守旧派的噱头儿·让更多利益相关人参与自主招生监督
作者:海宽
|
|||||
“不能以人做试验”是守旧派的噱头儿 2011年7月,我从北京专程到黑龙江省通河县向自费办敬老院的汪晓影女士表示敬意。我乘动车25日夜里到哈尔滨,26日一早从位于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出发,开着从租赁公司租来的车,驶向通河。 哈尔滨连接哈同高速的先锋路,正在修路。一半的路面被封闭,重新铺路面。双向的车被挤到一半路面上,拥堵不堪。十几公里的路,走走停停耗费了大约两个小时,才最终驶上了通向通河的哈同高速。 由于已有上午堵车的经历,下午我从通河返回哈尔滨时,希望避开正在修路的先锋路。从网上查看地图,发现先锋路北侧有一条进入哈尔滨的主要干道221国道。于是,在下了高速之后,我没有再走先锋路,开上了221国道。 始料未及,221国道的状况远远比先锋路严峻。先锋路仅仅是在修整路面,重新铺路面,而221国道则进行着大面积的拉直、拓宽和改道,两侧的建筑在进行着大面积动迁,整个路基都被挖开。越走路况越差,最后,终于走到无路可走的工地尽头。更糟糕的是,掉头退回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车轮有很大可能会陷进沙子中。最后,只好冒着风险掉了头,原路退回。本来想躲开一条不好走的路,却走上了一条更难走的路。实际上,下午的返程用了比上午更长的时间。 这段事与愿违的经历,使我想到在讨论考试改革、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造时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不能用人做试验。”这既是一些人常常祭出的反对改革的理由,也是他们对历史上不幸吃到“蜘蛛”的改革者所进行的指责。 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当我下午离开高速公路时,我有两个选择:一是沿着上午走过的先锋路返回,一是另外找一条路。此时,我已经知道先锋路在修路,我已经知道先锋路拥堵很厉害。此时,我合理的(reasonable or national)选择是另试新路。 事后以“实践标准”检验,我当时似乎做了错误的选择,不仅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且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这只是一种“事后诸葛”的看法,这种“检验”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反思”和“批评”也是毫无意义的。 在我们的人生中,在社会改进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选择。面对选择。我们只能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不可能保证我们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right)。 不做事,自然不会犯错误。做事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有些错误是可能避免的,有些错误是根本无法避免的。1991年,我在为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搭建计算机局域网时也犯了“错误”,事后看,当时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对此,我并不感到自责。因为,我当时的选择是合理的。 今天,“应试教育”已经造成了普遍的厌学,已经使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受到摧残,已经造成“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严重后果。今天。那些打着“不能以人做试验”的旗号反对高考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人,往往对应试教育已经造成的严重损害视而不见。 2002年,我曾经作为志愿者,报名参加了一项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的痛风新药疗效试验。我知道,如果所有的人都拒绝接受“药物人体实验”,就不会有治疗和预防虐疾、麻疹、水痘、肺结核、白喉、痢疾等疾病的特效药和疫苗,这些疾病就会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今天,我们面对着有关高考、教育、社会改造等问题的一系列的选择。我们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于守旧派“不能以人做试验”的噱头,不必在意。
让更多利益相关人参与自主招生监督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改革必定是步履蹒跚的,也会招致很多非议。和已经运行几十年的考试制度相比,高校自主招生就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不是取代高考,而是高考制度的必要补充,是多元录取的一种方式,这项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平。 目前看来,各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迈进的步子是平稳的。就好像北大去年进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本来是为了选拔偏才、怪才,实际校长们推荐的还是成绩好的学生,这就是校长们在更多的监督下求稳的表现。今年,北大又有所突破,把推荐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我觉得这些尝试对于避免权力和金钱介入自主招生有很好的作用。 以前,考试主要是依靠纪检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新闻媒体来监督,而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的尝试,把考试置于所有利益相关人的监督之下,比如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校长的所作所为摆在所有人面前,老师、家长、学生都知道校长推荐了谁,这就是监督,这是让所有利益相关人参与的监督。另外,自主招生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监督作用,比如通过互联网进行公示,使监督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让暗箱操作更困难,让考试过程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此外,仅就能力评价而言,再好的考试也不如教师对学生的长期观察更准确,更不用说非智力方面的评价。因此,最了解学生的是高中教师,我们要给高中教师发言权,通过统一的转换标准,把不同学校高中教师给学生的分数进行等值处理,建立可比性,纳入录取总分,这样监督面更广,对学生的考核也更全面。 刊于2010年12月18日《中国教育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