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楼小记 作者:郁琪


 

 四大名楼小记

 岳阳楼

   

四大名楼,在记忆中排序,岳阳楼当数第一。这源于范仲淹老先生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以我的行程前后排序,可巧,岳阳楼也数第一。

挎着行囊,风尘仆仆,按图索楼,终于伫立在慕名已久的古代名楼岳阳楼面前。当我终于投入她的怀抱时,心弦嘈嘈切切。

古仁人曾经登临的岳阳楼,在“波撼岳阳”,浩瀚的八百里洞庭之滨。红墙、黄瓦、苍柏,处处笼罩着、渲染着浓重的古朴氛围。古木衬托着三重檐的“南极潇湘”牌楼,一副楹联: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融会范老气势非凡的文句,好不亲切!

岳阳楼高20余米,三层,金黄飞檐。在饱览了四大名楼之后,我觉得,论外观,论气势,岳阳楼并不算显赫。然而,它的文化内涵好丰蕴!登临岳阳楼,我好像回到了风流叱咤的三国时期,亲见东吴大将鲁肃点将阅兵。我又偕同唐三大诗人,以及孟浩然,李商隐,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到此一游!我啧啧称道他们登临岳阳楼,吟诗属文,深深沉醉在浓厚的古代文化氛围中。我意想不到的是,据岳阳楼工作人员说,撰出赫赫有名《岳阳楼记》的范老先生,并没有亲临岳阳,没有登临过岳阳楼!归来后,我翻检老先生“履历”,江南人,在江南、江北为官,确实没有关于到过岳阳的记载。我不能不惊叹老先生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文史地理知识。

登上岳阳楼,那平平常常的、风剥雨蚀的木质条凳,一纹一理,弥漫远古的气息。我深情地触摸着,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古仁人的体温。让我的指纹也留在那里吧,让我的第六感官和他们交相呼应。我扶槛凝望,天地浩淼。“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先生笔下洞庭湖气势非凡。既然先生未曾一见,那么如此佳句,应该是根据完备的“前人之述”了。岳阳楼临洞庭,于是先生又酝酿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佳句。至于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或是依据当时的地理资料,或是依据前人诗文了。多会于此的迁客骚人,范老先生也定有耳闻。我再次吟咏文章的后两段,内容完全是对洞庭湖的浪漫想象和作者的抒情之笔了。作者宦海沉浮,感慨万千,便留下:“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和“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脍炙人口的佳句。作者豁达,境界高远,便借题抒写人生之忧之乐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浩然博大的情怀,后人不得不拜服啊!

到岳阳还满足了我临洞庭的愿望。暑期,差不多是“八月湖水平,含虚混太清”的时节。登上快艇,穿过洞庭,真是: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啊!不由得想起苏轼的《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又想起老杜的诗句:昔闻洞庭水,今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快艇在洞庭间飞驰,我心随水波荡漾!遥想孟浩然诗句中,古代著名的云梦泽,不知在何年何代干涸了。有些怅然,然而,刘禹锡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闻名遐迩的君山秀姿,倒映湖中,映入眼帘!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我来到湘妃庙前,我抚摸枝枝斑竹,那点染千滴泪的斑竹,又不能不让我的思绪飘飞,湘妃啊,湘妃,屈原吟咏,千古流传,真是可歌可叹啊!

范老先生笔下的“衔远山”,莫非就是秀美的君山了?

啊,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洞庭湖,酿造了岳阳楼;巧夺天工,文化浓郁的岳阳楼,点缀了洞庭湖,真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黄鹤楼

   

岳阳楼面洞庭,黄鹤楼面长江(或者说是长江、汉水合流之处),我沉醉于岳阳楼的古朴,更惊诧于黄鹤楼的壮观!

步入黄鹤楼景区,天下佳处,别有洞天!迎宾赞礼的是胜象宝塔。传说诸葛孔明,为指挥东吴水军夜战而设,俗称孔明灯。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三楚一楼”牌坊,背面赫然入目的是苍劲的“江山入画”。

重檐欲飞,黄瓦殷柱,金碧辉煌。黄鹤楼高五层,巍峨矗立。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楼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给黄鹤楼蒙上神奇浪漫色彩。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黄鹤楼明丽旖旎、开阔雄壮的背景。进入景区,参天的乔木,合抱的树干,蓊郁的枝叶,无声地承载着历史。或许宋人树之,或许元人栽下?哦,苏东坡《古柏》诗云“谁种殿前柏,僧言大禹栽。不知几千载,柯干长青苔”,可信,抑或不可信?

谁说黄鹤已去,它们赫然屹立呢!窃窃私语,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那负荷着黄鹤的神龟,还在讲述着源远流长、绵亘千古的故事!我徜徉在古代名楼之下,蓝天白云,丽日朗照,檐牙高啄,层层凌空的黄鹤楼,似乎飘飘欲飞。洞天石扉,天上人间,景致如此绮丽!

触摸着白玉栏杆,进入楼内,“气吞云梦”匾额气势非凡。其他三面匾额分别是“势连衡岳”“云横九派”“浪下三吴”。黄鹤楼欲囊括吴楚,包举江泽,并吞天地!

今人把现代设施——电梯,装进楼内,方便了游客,但不知老祖宗是否诧异。不论如何,我先乘梯飞至楼巅,体会仙人的缥缈吧。登楼俯瞰,不尽长江,浩淼汉水,在此交织。龟蛇静,风樯动,其势磅礴。江汉交流波滔滔,晋唐遗迹烟渺渺,环顾三楚风云水,无限诗情涌心潮!

东西南北,风光各异。最爱那穿越武汉三镇的长江,天堑变通途的大桥,那是湖北人的骄傲。望江城,楼宇林立,一片盎然生机;看碧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仙佳句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千秋黄鹤楼,万古长江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黄鹤楼为江之骄子,江系黄鹤楼之摇篮!江楼相依,风光无限!

五层四方檐下,各悬笔力遒劲的匾额:“黄鹤楼”“南维高拱”“北斗平临”“楚天极目”,与底层匾额遥遥相应。阶阶步下,细细品味,层层楼内,装饰各异,均典雅华丽。楹联、书法、绘画、雕塑,令人目不暇给。

我再次惊叹不已的,是黄鹤楼的夜景,真如天宫仙境,璀璨夺目!与武汉三镇变幻的霓虹灯,流动的汽车灯,闪烁的万家灯,交相辉映。万点星光,朗朗明月,黯然失色。真是千秋携手,古今合璧!


 滕王阁

   

若说黄鹤楼临长江参天而立,滕王阁面赣江气势亦不凡!若说《岳阳楼记》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更是惊世杰作。“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所建。唐高宗时,洪州都督重修此阁,并于675年重阳,宴饮宾客。唐初四杰王勃即席赋诗,并写序文,使我们身临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宴。两个月后,王勃溺水身亡,英年早逝,呜呼哀哉。

临滕王阁,似乎不是暑天,天高云淡,气爽神怡,高阁突兀,格外亮丽。若论布局,四大名楼中,我看滕王阁当属第一。正如王勃的文句描绘,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进入东门,是三重檐的牌坊,它像一个特写镜头,收入了碧瓦重檐,雕梁画栋,白槛丹柱的滕王阁全景。东西蓊蓊郁郁,浓密树荫簇拥下的滕王阁,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格外端庄肃穆。滕王阁主殿,巍峨挺拔,左右各有南北两园,经压江亭,进入南园。穿挹翠亭,便到北园。北园中,王勃汉白玉雕塑,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潇洒飘逸,伫立清澈碧池之中。

池水涟漪,弹拨着诗人无尽才情;垂柳轻抚,传递着后人不尽爱慕。北园北的思贤楼有仿古演出。我们欣赏了“唐宋风韵起歌舞”,屏幕中编钟奏起,歌女灵动的舞姿,柔美的笑靥,使观众在盛唐帝国漫游。北园东是《滕王阁序》印谱碑廊,历代印鉴,金草隶篆,神韵洋溢,一展风采。

登上主楼的台阶在正面,不同于黄鹤楼。台阶开阔,级级拾上,进入阁内,我尽享古代璀璨文化。一楼王勃塑像,隽秀翩然;二楼壁画“人杰图”,巧夺天工;三楼壁画,临川四梦,提醒人们,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是江西人。他的著名传奇《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四梦,对后代戏曲家,文学家,影响深远。在那里,我还看到著名的唐《霓裳羽衣舞》壁画,那舞曲曾引起后人多少浪漫想象,我急忙拍摄下难得的文学资料。提起临安,又想起临安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正如王勃所云,人杰地灵啊!五楼有壁画“百花百蝶图”,六楼是滕王殿。花10元钱,便可逍遥于滕王坐榻之上,过把风流倜傥的王爷瘾。

下临无地,滕王阁西临赣江,滕王号正驶出码头。我第一次注目赣江,那宽广,那气势,不减长江。凭栏远望,一览江山,赣江横空,汇百川脉。楼镇江中,歌舞升平,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韩愈云:“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度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蓬莱阁

   

今年暑假赴蓬莱后,圆了我渴望已久的“中国四大名楼”之梦。中国“四大名楼”,一般认为是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江北蓬莱的蓬莱阁。

论壮观,滕王阁、黄鹤楼难分伯仲。论神奇,非蓬莱阁莫数。论地利,岳阳楼临洞庭,黄鹤楼濒长江、汉水,滕王阁面赣江,蓬莱阁傍黄海、渤海,均不同凡响!

进入蓬莱景区,翘首企盼江北名楼,我的四大名楼最后一站——蓬莱阁。我渴望脚不点地,一步登顶,一览天下小。当我拾级而上,一睹蓬莱阁真面目时,有些失落。两层,木质结构,除了立柱四根,“蓬莱阁”三字,几乎没有璀璨夺目的色彩。蓬莱阁内大概只存放一些诗文字画,且不对一般游人开放。与其他三幢名楼显赫伟岸相比,真是迥然逊色了!既不宽阔,又不高耸,犹抱琵琶半遮面,以致拍摄全景竟不可能。站在阶下,不见顶部;站在级上,不见侧边。左右两株柏树,遮蔽半阁。使穷浑身解数,尽可能地选取最佳角度。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江北名楼么?我凝望,深思。

原来,蓬莱阁可瞻观,而不可登临;可顶礼膜拜,而不可亵玩焉。柏后一副楹联隐约可见:万顷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蓬莱阁,它是清高的,神秘的。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是一张黑白老照片,是陈年佳酿,又是古典名曲。它没有粉饰,没有迎合。她的风采,她的神韵,只待慢慢咀嚼品味。

我终于豁然开朗。原来蓬莱阁的妩媚,在于它的整体。蓬莱阁景区,融庙宇、园林一体。由弥陀寺,吕祖殿,三清殿,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八仙过海,田横栈道,戚继光故里,水城等组成。有的古迹在丹崖山巅,有的则在山下四围。真如颗颗瑰丽明珠,点缀在黄渤海之滨。

蓬莱阁对于我,是神话传说的扑朔迷离,田横栈道的惊心动魄,黄海渤海汇合的磅礴气势。

八仙过海的故事,渤海三座仙山的传说,始自两千多年前始皇年代,世代流传,令人心驰神往。史迁记载,始皇“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而去,终莫能到”。不知太史公如何考证,笔下如此虚无神奇。

蓬莱有“人间仙境”美誉,不知招摇多少文人前来,撩拨多少骚客心弦。《长恨歌》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钟情的玄宗,苦思冥想,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贵妃,莫非隐居仙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濒海广场,八仙雕塑栩栩如生。相传八仙曾在蓬莱阁聚会饮酒,酣畅淋漓。汉钟离向大海抛却手中扇,霎时蒲苇编就成席,漂浮海面,他跃身卧于其上,向远方飘去。何仙姑不示弱,便抛出荷花,愈张愈大,璀璨夺目,馥郁飘香。仙姑亭亭于花间,随波漂荡。其余六位仙人,岂能善罢甘休,纷纷使出解数,各显神通,遨游万顷碧波之上。八仙的传说,又使多少文人雅士,挥毫泼墨。

古话神韵风味犹存,今人诗文又如朵朵海浪花,吐露芬芳。我想到杨朔的《蓬莱仙境》、《海市》。大概是游人如织,那虚无缥缈的梦幻,被惊醒了,如今蜃楼已不多见。

田横山是黄渤海天然分界,块块礁石海水漫过,石径嶙峋崎岖。时而一股海浪喷涌,三分险峻,七分惊诧。前来的游人,忘却了年龄,忘记了性别。待风浪过去,磕磕绊绊,穿过曲径,登上礁石极顶。人们感慨不已,向黄海,向渤海,挥手致意,似乎此生再无憾事!是啊,有渤海、黄海两龙王护驾,人生的航船会平稳一些吧。

总理著名绝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曾激励多少韶华学子。末句“难酬蹈海亦英雄”,用了壮士田横的典故。关于田横,《史记》中早有记载。秦末田横起兵,与刘邦争雄,兵败于蓬莱丹崖山,傍山依海,安营扎寨。田横重伯夷之义,绝不食汉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拔剑自刎,舍生取义。所率部下,500壮士,遇难不苟,跳海身亡,惊天地兮泣鬼神!太史公不禁感叹:横之志节,宾客慕义,犹不能自立,岂非天意。

峭崖嶙峋,“田横栈道”红色标志赫然。走在漫漫栈道之上,当年铁骑蹄痕,似乎清晰可见;铮铮铁索,铿锵着金戈呐喊。田横壮汉,粗犷坚毅,直视远方,神采俊逸。手持刀戟,斑斑血迹,向后人昭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任海涛翻卷,撩湿我的衣衫。任思绪飘飞,凝神屏息,深味历史积淀的分量。百感扼腕,说不清的感慨,诉不尽的震撼。

心怀怆然,又步入戚继光故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山苍苍兮海茫茫,备倭终生保国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戚家军雄风犹在。戚家父子兵器陈列室,擂鼓声声,猎旗飘飘。

当我即将离别蓬莱之际,再次依恋着八仙雕塑,吸摄着大海温情。云涌雾缭,海天一色,阁宇次第,碧岛远列。蓬莱,我的四大名楼最后一站,演绎着浪漫,编织着梦幻。

四大名楼,谁当冠雄?论地利,均叱咤乾坤;论风格,或古朴,或壮观,或瑰丽,或神奇,各领风骚。


 郁琪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8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