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园喝鸡汤·太原喝“头脑” 作者:banjin


 

 小桃园喝鸡汤

八二年去武钢考察步进式加热炉,课题组四人同行。亮亮是市委书记的二公子,也是我门四人中唯一见过些世面的人。那天,在旅馆里精神会餐,说起武汉的煨汤大家口水滴哒,亮亮就说:“我带你们去小桃园喝汤。”

小桃园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临街二层。楼下卖些小吃,楼上卖汤。有资料介绍:“该店创始于1946年,有陶、袁两个小贩在这里搭棚设摊,经营油条、豆浆之类的小吃,后来两家合作,经营煨汤,店名“筱陶袁”,解放后谐音化为“小桃园”,是著名的‘煨汤专家’。该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封汤、脚鱼汤、牛肉汤、鸭汤等。以瓦罐鸡汤最驰名,其原料为黄波孝感一带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鸡,剁成鸡块,先入油锯爆炒,再倒入内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粮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计原味,营养丰富,是老人,病人、产妇的滋补上品。八封汤和其他粮汤也都各县特色,鲜香可口,深受食客喜爱。”

可是我们去的那次,却没有喝到九省闻名的“排骨汤”和“藕汤”,其中缘故还是听俺慢慢道来吧。

进了小桃园,我们三个就准备在楼下“堂吃”,亮亮却坚持要上楼,只得跟进。上得楼来,找一靠窗的座位落座,就见服务员小姐穿过大堂款款而来。我对其它三位说:“看那旗袍贴的亮晶晶的,再看她手里那本金丝绒面的菜谱,便宜不了啊!现在后悔还来的及……”谁知那仨家伙不知是被美女眯住了心窍还是被汤捆住了手脚,居然一动不动。

菜谱在四人手里传了两三遍,哪个也不开口点菜。咋啦?被那价格唬住了呗。最后还是俺老起脸皮说:“我们要一排骨汤……”“我们这里主要卖鸡汤”我装做没听见,试探着说:“藕汤也行……”“藕汤要去大排档……”“哎,这就对了,我们该去大排档么!”可是亮亮坚持不走,最后我们点了个“乌鸡虫草汤”“四位就点一个汤?”“是啊,我们刚刚在楼下吃过,上来是专题品尝……”“还要点主食么?”“吃过了……”这回是异口同声!亏心不亏心啊,我们!“那来点什么酒水?”还没等别人开口,就听亮亮叫道:可乐!春柏过的更节省些:我就喝汤了……于是要了一听可乐。

可乐先来了,亮亮小心翼翼拉了一下,只拉出一个圆珠笔尖儿那么大的小口儿,那可乐就象喷泉一样直喷出来,细细的水柱有一米多高,又撒下来浇了亮亮满头满脸。哈哈哈!轰笑。汤上来了,一小瓦罐,估计也就是一人的量?四人围上去,顷刻之间连里面的渣渣都没剩下。猪八戒吞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了。剩下的时间就在讨论,这虫草是什么?刚才吞下去的哪些是虫草?联想起上回亮亮拉我们去吃蛇羹,春柏抢了半天才明白他搂的那些一边白一边黑的都是香菇丝,我们搂的那些全白的才是蛇丝,等他明白了,桌上就剩了个空盘子了!大家又是开心的大笑……

哈哈,那时候是真穷也是真土,可也真快乐呦!

 

 太原喝“头脑”

这里说的是山西太原的一种名小吃—“清和元头脑”。

那年去太原追太原水泥厂的项目,时值圣诞节项目却久攻不下,一行人归心似箭郁闷的紧,搞的俺伤透了脑筋。一位太钢的朋友说:明天早上你们去喝头脑吧,那东西是“药膳”,可以补脑子。听说是“药膳”当时大伙谁都没情绪,那朋友临走还叮嘱:要喝就早点起啊!

早上七点,俺心里烦睡不着了,想起“头脑”是喝的,觉着应该下着顺溜喝着舒服,拉人同去,结果没一个响应的。俺独自出了位于迎泽大街上的宾馆一路打听着去了老店清和元羊肉馆。那店装饰的很古老的样子,像似电影里的老饭庄。进得门来满墙挂的都是大幅的老头照片,细看原来都是清和元的老食客,究其安享古稀的原由均来自经年累月的喝“头脑”?!店小二笑嘻嘻的招呼俺:“没座了”。环顾店堂里不少空座,俺不甘心的力争:“有座!”被耐心告之那些空位都是老主顾固定的位置,外人不得占用。“明天早来!”店小二热情的送客。俺一路这个纳闷,还不到八点咋就晚了?其它馆子还没开门呢,这馆子真特。

第二天要了“猫宁靠”,俺五点多点儿就出了门,街上的公共汽车还没发头车呢,打的去的清和元。这回终于开上了票,被分配到尽里面靠山墙的一个位置。等“头脑”时和隔壁座位一半大老先生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才知道这清和元的“头脑”大有来头:它是时令食品,每年白露开卖,翌年立春就不卖了,俺来的正是时候。“头脑”用八种材料熬制:羊肉、羊髓、莲藕、山药、炒面,良姜、黄芪、酒糟。外加腌韭做“药引子”。所以老百姓又叫它“八珍汤”……

俺的“头脑”上来了,俺仔细端详,原来它是在一大碗白色糊状的汤里飘着三块肥羊肉,一块藕和一块山药。闻起来,淡淡的药香混着酒和羊肉的味道,风味很是独特。这喝“头脑”原来还有两样配食,其一是烧麦,其二是“帽盒”。烧麦俺比较熟悉所以俺点了烧麦,现在想起来,虽然当时俺已经饱到“没地儿装了”,还是应该再来个“帽盒”。这“帽盒”是一种柱型的烤饼,看临座掰碎了泡在“头脑”里“涕里突漉”吃的喷香的样子,应该是极好吃的。“头脑”本身鲜香但无盐,自加调料,调剂咸淡,这和俺们东北的羊汤有异曲同工之处。没一会儿俺就吃的血脉贲张浑身发热,很是精神抖擞。别的病能不能治先不说,俺这老鼻炎的鼻子可是立竿见影的就通了气,爽!

隐约觉得这么有“性格”的店,这么有特色的食品,一定够得上“文化”的档次了吧?吃好俺没走,溜哒着浏揽了店堂里关于清和元的历史和“头脑”的介绍。果不其然,这“清和元”的牌匾是清初一位叫傅山的先生提的字,“头脑”也是他发明的,常吃有滋身健体、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的功效,连妇女下奶都灵可就没说治鼻炎……早年间傅山把方子传给了朵家羊肉馆,还把羊肉馆定名为“清和元”,他在“清和元”仨大字上边还写了“头脑杂割”四个小字,说是要让大家杂割“清”和“元”的头脑,天不亮就开张是为了让人打着灯笼来吃,取“天不欲明人欲明”“曲线”反清复明的意思。

据说早年间清和元的羊都是从口外草原收购回来自己育肥的,店里专用寿阳县厨师,可称得上是“名师云集,技艺超群”。他们还有“送外卖”的传统,当时俺就想早知如此这般何必起五更爬半夜的赶来吃呢?呵呵,其实那写在纸上的传统还不知保持到现在么……

 

附okok跟帖:

这家伙犯懒,俺接着说说。

先说头脑这吃食是不是傅青主老同志技术转让给清和元才有的:当然不是,在大家都念过的那本儿宣传投降和只反贪官的《水浒》里就说“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呢。清和元当然可以说李厮吃的头脑不是我们卖的这种头脑,俺也确实没法证明这头脑和那头脑到底一样不一样;可是,早在中国出了个傅同志之前就有叫头脑的吃食,恐怕是谁也不大好否认的。更何况就在他们山西,昔阳有昔阳头脑,忻州有忻州头脑,而且也都说自家最老。

然后再说这清和元的字号到底有了多少年——要是这字号的年头儿和傅同志的在生时日根本对不上茬口,未生者或已逝者又没有转让专利并且题匾的神能怪力,双方就很难互相拉扯上了关系了不是?

关于清和元这字号的年头儿说法甚多,咱们捡流传广泛又有些权威性的说说:

说法之一见中国改革开放丛书《今日太原》分册(1989版):“清和元饭店建于清初,迄今已有390多年的历史。当时在太原南仓巷中段的地面上有个小吃摊点,主人姓朵,专卖羊肉杂割汤……”,接下来就是傅同志送头脑并且亲笔题赠暗含复辟口号匾的故事了,不赘。您说这书还是人民政府出版的宣传品呢,390多年前就玩儿到清初了,愣把清兵入关提前了好几十年。要是傅同志在大明还活得好好儿的时候就知道号召人民反清复明,也太忧患意识了不是?

说法之二见山西省图书馆网站(目前营业中),这个图书馆在人民政府资助下专门办了个庆祝太原“建城2500年”的站点,这站点是主推清和元头脑的两大主力之一;吹清和元饭店的大网页说:“在太原市现有的回民饭店中,清和元羊肉馆要算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一座老店了。相传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阳曲县回族朵家在太原市南仓巷开设了一个羊肉馆……”,然后也没忘了傅同志送头脑并且亲笔题赠暗含复辟口号匾的故事,不赘。得,这回是雍正、乾隆年间了,咱们就当它是雍正元年吧,雍正元年可是1723年,这一年是清兵入关八十年,傅同志已经永垂不烂三十九年了。

说法之三见《山西日报》(1997年合订本)及太原府网站等等,说的都是清和元被抢注一案,这些一律的报道(肯定是新闻通稿了)一律说:“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太原清和元商标被抢注……太原清和元饭庄是全国有名、三晋驰名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餐馆,清和元招牌从明朝崇祯年间沿用至今,已成为国内外伊斯兰共认的事实……”。嚯嚯嚯,这回改四百多年了,这回改崇祯了;咱们姑且把崇祯和四百年根本搭不上的事儿放一边儿,咱们就算它是崇祯年间建立的,崇祯还没上吊呢,傅同志就鼓吹复明了?

说法之四见中央民委的《少数民族工作20年》,说的还是清和元被抢注一案:“妥善处理容易引发民族矛盾的突发性事件,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1997年太原市清和元饭店食品商标被抢注一案,引起了回族群众的不满。"清和元"是中华老字号清真饭店,是全国尚存最老的饮食服务字号之一,至今已有365年的历史,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裁定太原清和元饭店胜诉……”。胜诉好,可是这三百六十五年是咋算的?反正自1997(告状那年)或1999(出书那年)算都和清朝没关系,于是傅同志送头脑赠大匾还是烂账。

说法之五是300余年,这说法是没法探讨的,人家也总结经验了,玩儿的是模糊数学。


 banjin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2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