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质队的日子(七):遥远的追忆
作者:小七
|
|||||
在地质队的日子(七): 遥远的追忆 昨天,久未见面的原单位地质队的同事小钟打来电话:“丁叔‘走’了。”感觉很突然,放下电话,我心里一直不能平静,只想对丁叔说一声——“丁叔:走好!” 丁叔是我在大凉山地质队工作时的老领导——后勤科科长,是一位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下属要求极其严格又竭尽呵护的可敬的老人。我从地质队回到成都已经20年,但丁叔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仍是清晰得如同是在昨天。 记得那年年底,我还在车间当钳工,队上抽调人员协助后勤清仓查库,我有幸被抽中。工作结束后,丁叔以“头脑清醒、算账快、字写得好”的评价向劳资科提出调我到后勤科工作。就这样,我从车间钳工组来到后勤科当了一名材料库房保管员。正是丁叔的“慧眼识珠”,才成就了我这样一个集会操作(女子钻机钻工)、懂修理(车间机修钳工)、识材料(材料库房保管员)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在后勤科的日子里,我熟悉业务,精通业务,充分发挥我的特长,工作连获好评。后来,科里老同志退休,在丁叔的举荐下,我调到后勤办公室任计划调拨一直到调回成都。 后勤工作很繁琐。包括机械设备、劳保用品、机器配件、堆满一坝的各种管材,油库以及远在十几公里外的黄泥湾山上的炸药库也属后勤管辖范围。后勤科的人员平时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但一遇装卸车时就没了干部工人之分。野外分队需要机器设备、管材;采购员运回配件材料、劳保用品;只要丁叔站在后勤坝子头一声高喊:“大家都出来装(卸)车了!”办公室、库房、油库……干部工人都自觉地拿着手套出来了(平时都把手套放在身边备用)。在丁叔的带领下,庞大的机械设备和成堆的管材被我们齐心协力人拉肩扛装上车,成车的配件材料、劳保用品被我们“蚂蚁搬家”似的运进库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 后勤工作很实在。要求一天24小时为生产服务,只要野外分队生产需要,无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但凡遇到晚上有事,丁叔都会自己想法处理,不到迫不得已时,他是不会叫我们起来的。好几次都是第二天上班让补领料单我们才知道他头天晚上又代我们加了班。 记得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分队急需柴油,油库的王师傅恰好那天重感冒,服药后早早睡下。油库在围墙外,汽车由一道铁管焊成的门出入。铁门距离油库还有一段距离,任凭司机拍打铁门,只闻狗吠,不见人影。如不及时把油送上山,将面临钻机停钻,分队人员急得告到队领导处。队领导闻言大怒,一个电话叫起了丁叔,让他赶快给分队加油,耽误了生产唯他是问。丁叔冒着严寒直奔油库,仍然是叫不应昏睡的王师傅。铁门是从外面上的锁,钥匙由王师傅保管,没钥匙是打不开门的。50多岁的丁叔冒险翻越鐡门,赶开看守油库的狗,叫醒王师傅打开门,及时给分队加了油。第二天,队领导问责下来,丁叔把所有的责任都一人承担,后来因未造成严重后果,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记得那一次全科同仁集体感动。 后勤工作很愉快。丁叔在工作上精心管理,严格要求,科里的各项工作搞得井井有条,连年评为先进集体。工作之余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逢节假日他组织全科人员携家属出游,我们乘着丁叔凭私人交情从车队借来的大卡车,游邛海、登泸山观风景;去彝海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乘兴而去,愉快而归,引得其它部门羡慕不已。每周六下午是工会活动时间,后勤和机关不一样,不能关门活动。丁叔让全科同仁都到库房活动,先由我教大家唱歌,救护车司机小沈讲笑话、演小品,油罐车司机小钟(昵称“钟油罐”)教授麻将的打法(现在还记得“有字打字,无字断幺”的口诀)或是由设备组的吴工教下棋……。(救护车、油罐车属特种车由后勤科管理,当年我们开救护车带孩子到西昌过“火把节”就是丁叔批准的)(见博文《火把节。达体舞》(二))。如有人来领材料,照样发放,工作活动两不误。歌声悠扬,笑声不断,活动让大家心情愉快,也增强了科内的凝聚力。大家在工作中团结一致,分工不分家,协助生产单位圆满完成每年的各项生产任务。 丁叔有着宽阔的胸怀。那是我刚到后勤不久,队工会组织歌咏比赛。因为我的调离,车间师傅们闹情绪,如我不回去他们就要罢赛。按照比赛规则,我已不算车间的人,自然不能在车间参赛,搞得工会很为难。丁叔提出由后勤科和车间联合组队参赛,得到了工会和车间师傅们的认可。当在车间还是后勤练歌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还是丁叔,带领后勤全科人员主动到车间和师傅们共同排练。大家冰释前嫌,团结一心共同参赛,最终获得二等奖,皆大欢喜。(见博文《地质队的歌咏比赛》) 丁叔对我们青年职工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非常关心,平时工作中不管是提干、评职称都不会忘了我们。我和小沈、小钟都是成都知青招工到地质队工作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孩子户口可落在成都父母处,于是大多由父母代管,每年只有到年底放假才能回去看望。丁叔和爱人毛嬢都在地质队工作,家也在成都,孩子在成都外婆处。孩子们大了,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搞得外婆招架不了,他们也不放心,心里十分挂念。但是每当有到成都出公差的机会,他都会考虑到我们。记得我就曾经得到经成都去江油采购秒差雷管、回成都到省地质局交报表的差事,公私兼顾,一来可以回家看孩子,二来还可以报销出差费和路费。我们从心里感谢丁叔。 回到成都后,因距离的原因,很不容易见面了,但在地质队的日子总是会引起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几年前就听说丁叔身体不太好,但又没机会去看望。总想到会有机会见面的,来日方长。谁知今天竟得知丁叔“走”了,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电话告知小钟代我向丁叔表示心意,劝慰毛嬢、蓉蓉、二妹、三弟节哀。 再一次发自内心的道一声:“丁叔:走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