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浮生六记:穹庐人居
作者:牧雨
|
|||||
草原上的浮生六记: 穹庐人居 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是以前未曾接触,未曾感受过的。 柴达木公社所辖的三个队,包括我插队的萨如拉脑都格队,改革开放以后已划入巴拉嘎尔苏木,2006年后随巴拉嘎尔苏木整建制合并入旗政府所在的巴拉嘎尔高勒镇。这里的大部分土地属典型草原,横亘南部的沙窝子大概就算是半荒漠草原了。北部高地的草场极为丰茂,可惜缺少地表水,只能在冬季积雪的情况下才能利用。当年的草场没有包产到户,牧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与其说是牧民“逐水草而居”,其实还不如说是牧民随在畜群的后面逐水草而居。放牛户和放骆驼户秋季在沙窝子里备好了过冬的草栏,冬季就住在挡风、暖和的沙窝子里,其余季节则住在沙窝子边儿上;放羊户在春夏接羔季节住在水源丰沛沙窝子边儿上,秋冬季则追着丰稔的牧草在北部高地草场上游牧;只有马倌儿的活动范围大,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踪影。 除了牲畜以外,草原家庭的全部财产是由蒙古包和车辆共同构成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居住形态比蒙古包更适合游牧生活的需求,当年,蒙古包也是本地牧民惟一可供选择的住宅形式。首先是它所需要的全部材料都可以在草原上就地取材。一扇简单的木门,高度约有1.5米,蒙语叫做“哈啦嘎”;众多柳木棍用小钉子长短的生牛皮条链接起来,构成一块块活动栅栏状的墙子,蒙语叫做“哈那”,普通大小的房子用4块,6块的就是大型蒙古包了,至于8块、10块、甚至12块,那就是公共场所,甚至是宫殿了;酷似竹伞结构的顶子,是由数十根木椽子(乌纳)和一个环形木框(陶那)组合起来的。木门和墙子共同围成一个圆圈,一根用马鬃编织的长长的带子束在脖子的位置上,叫作“命绳”。蒙古包的顶子高高在上,中心距地面约3米,每一根椽子都用驼绒线绳挂联在墙子顶端,全部重量都落在那根“命绳”上。架子外面覆上两层羊毛毡,夏季防雨,冬季防雪,一年四季防风。炎热的夏季,把四面的毡子掀开,蒙古包就成了一座透风的凉亭。 蒙古包里面的布置与陈设是极有讲究的,包内的各个方位和区域都有特定的专门用途。 蒙古包中心是炉灶的位置。炉子是用铁板卷起来铆成的一个圆筒,下面三条短腿,前面开门,后面有烟道,几节烟筒穿过蒙古包顶上的圆环通到外面。 夏天用的白泥炉灶草地上的标准燃料包括木柴、牛粪和羊粪。如果不是住在沙窝子里,是难得有木柴烧的,少量的木柴只能是用来引火。晒干的牛粪是最普遍的民用燃料,因而捡牛粪也就成了主妇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主妇身背荆条编成的粪筐,手持粪叉,游走于附近的草原上捡拾牛粪,不光为了眼前使用,也要积累一些备份。 拾牛粪的小姑娘捡回的干牛粪堆成大堆,外面要用一层稀牛粪像抹墙一样抹起来,为的是防止下雨淋湿。一旦淋湿点不着火,茫茫草原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来过草地的人,想象不出烧牛粪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总觉得至少气味不好闻。我不知道,反正我从来没有闻出来过。有人说是草地上的牲口只吃草不吃料,所以没有多大味,也许是吧。牛粪经过草地的风吹日晒,黑黑的,亮亮的,拿在手里的感觉简直像是拿着一块糕点。 点燃的牛粪牛粪很容易点燃,火力也还不差,烧茶做饭不成问题。只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真要用它取暖可就烧不起了,冬季取暖要靠羊粪。冬天的羊粪冻得叮叮响,极不容易点燃,需要有很旺的底火,闷上半天,猛的一声轻微爆炸,然后才炽烈地燃烧起来。那声音像火车疾驰,火力比优质燃煤也差不到哪里去。不放羊的人家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羊粪,就得去挖羊粪砖。春夏之交找到上年牧羊人住过的营盘,在那几百只羊长期趴卧的地方,用钢叉把将近一尺厚的混合层撬起来,经过半年的风吹日晒,秋后再去把这些粪干拉回家。羊粪砖比羊粪的火力还要大,还要持久。 蒙古包的木门面向正南方向。说是正南,但牧民使用的方位与内地大约相差45度,所以应该说是东南才对。在蒙语中,东、西、南、北与左、右、前、后使用的是同样的词汇。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时有出现。 门的左侧(也就是东南侧)是主妇治餐的庖厨区。在主妇手边的地方是牛粪箱子和火钳子。厨架上摆满了锅、桶、盆、壶等炊具,由于陶瓷器皿易碎,所以草地炊具大多为金属器皿。水舀子、勺子等小型的炊具就直接挂在墙子头上或椽子上。蒙古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砖茶,熬煮茶汤需要先把坚固的砖茶破碎,所以锤子或斧子也是重要的炊具之一。牛羊肉是牧区一年到头的主食,冬天里肉食冻得像铁一样,一冬也不会腐败,夏天虽以奶食为主,但肉还是要吃的,这就需要把新宰杀的羊肉割成细条,搓上咸盐,挂在墙子头上风干,以防腐败。 北侧和西侧是就寝的区域。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毡子,最上面的一层地毡是用两层毡子夹上韧性极强的“德日苏”草,然后用驼绒线缝合在一起,绣上蒙古族传统的图案,看起来像是浅浮雕,又结实又漂亮。牧民的被褥就是自己身上穿的袍子,所以沿着墙边只有少数的枕头,和用整张羊皮缝在一起用来盖在脚上的皮被。 多漂亮的地毡常用图案西北角是最尊贵的位置。彩绘的小木箱上本是敬佛的佛堂,周围也可以摆放一些家庭像框和其他受到重视的物品。在我们下乡的那些年,这里是摆放毛主席像的地方。 除了毡房和牛马之外,车辆也是构成草原家庭的三个要素之一。因此在所有的蒙古包外面,绝对少不了几辆粗木打造的牛车。 首先是水车。车上载着一只椭圆形的大木缸,上面开口用来往里蓄水,下面有一个用木塞塞起来的出水口。每隔一段时间,主人会套上牛车,带上帆布水梢,从附近的水井、河流或是湖泊里打起清水,装满木缸,满足全家的生活用水。 然后是箱车,又叫行李车。车上有一口厚木板打成的大箱子,顶面是利于排水的两面坡屋顶形状,为防止损坏和腐朽,箱子外面还要覆上铅皮和毡子。家庭细软不在蒙古包里,而是全部放在行李车里面。如果要出远门,那就用得上棚车。棚车的样子很像晚清时代内地城市里流行的轿车,车上有一个椭圆形的棚子,外面覆上毡子,里面铺上毯子,出行的时候孩子和老人可以坐在里面。 游牧生活免不了搬家和运输,除了上面谈到的三种车之外,也要备上几辆普通牛车,也就是勒勒车。 每逢搬家的日子,先要骑上马把散放在附近草原上的牛找回来,然后全家一起上手,三下五除二,很快将蒙古包拆卸开来,分别装载、捆绑在几辆牛车上,再把牛车联成一串,这就可以上路了。男人骑马先走,他要赶上大群牲畜和家里日常挤奶的乳牛、牛犊,向搬家的目的地方向缓缓运动。女人则跨坐在棚车的辕子上,赶牛前行,后面联成一串的箱车、水车和其他车辆也就一起运动起来,家里的几条狗兴冲冲地跑前跑后,随行在车队的周边。原来住过的营地上,只留下蒙古包圆形的痕迹,和已经用水浇灭了的灶坑。 注:以下画作均为作者原创。
牧雨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6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