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我们已告别悲情英雄的时代/作文之难:说2011年作文题目 作者:林子搜集


 

 我们已告别悲情英雄的时代

作者:张颐武

来源: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83f2d01017any.html

《人民论坛》杂志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专访

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成功典范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的一个根本线索就是中国人将对未来梦想的追逐,投注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之中。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等都影响了时人心目中的成功典范。


成功不是独木桥,让“中国梦”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更加美好

人民论坛记者:在您眼中,什么是成功?

张颐武:所谓“成功”就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会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的温饱和基本的生存需要。一般公众过去经历的普遍的匮乏已经结束,中国的发展已经为人们追求成功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成功”的标准在相当程度上难以量化和统计,其选择和可能也是多样化的。如成功的概念是否就等同于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显然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它的答案相当多样和丰富,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但现在我们社会中的焦虑感往往来自对于这些相对主观和多样的价值的一种简单化的诉求。如对于成功的概念,人们常常就把它理解为有名有利。虽然这些并非社会价值的主流,人们在公开的空间中对于这样的表达也多有异议和批评。但它也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和生活的复杂化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相当有影响力的存在。因此对于社会关于“成功”的观念应该有更为明智和丰富的观念。如“成功”这一观念其实就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作出重大的成就是成功,但在自己的平凡工作中坚守岗位,受到尊重也是成功。社会应该让个体知道,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这就可以让“中国梦”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更加美好。


百年中国与“中国梦”的变迁

人民论坛记者:百年来,中国人的成功典范有哪些变化?

张颐武: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成功典范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的一个根本线索就是中国人将对未来梦想的追逐,投注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之中。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等都影响了时人心目中的成功典范,影响了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径。

从帝制时代到民国这一段时间,青年们把自身的成功、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政体的改变捆绑在一起,热血青年都投身到政体的革命当中。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孙中山以至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都是在追求政体的改变,认为变法图强、君主立宪、推翻帝制,打造共和,就是救国之道。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成功典范就是在变革国家、变革社会中所涌现出的先进分子。

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有识之士如胡适、陈独秀等又转而从思想文化层面入手,寻求社会的革新。五四以前,可以说热血青年还在寻找救国之道的阶段,而到了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已经开始从思想文化入手来进行变革。

在具有现代政府雏形的国民政府建立之后,虽然社会上层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当时的有识之士发现社会生活依旧没有进步,中国的下层即一般社会,依旧是死水一潭。于是革命逐渐深化,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从1927年到1949年,出现了新的英雄,来探索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新的国家。抗战激发了中国一般社会的革命意识和爱国意识,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战英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县以下的乡镇一般是由乡绅来管理的,是现代化最薄弱的层级。而抗战则把变革深入到乡村,把最草根的人民凝聚起来了,连一些大字不识的老太太都深明大义,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平民英雄、草莽英雄,如贺龙、彭德怀等,都是贫苦农民出身。

人民论坛记者:为什么会有文化英雄到平民英雄的转变呢?

张颐武: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迫切需要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彻底的,要深入到基层,是上层与基层的全面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之中,就理所当然地出现了平民英雄。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建设的时代,平民英雄有了转变,变成了建设国家的英雄,变成了善意帮助别人的英雄,于是就出现了雷锋式的人物。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为举国上下的人们所熟知、所敬仰、所学习。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阶段,学知识文化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知识报国成为当时的主流,青年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创造国家未来,既实现个人价值,又为社会作贡献。张海迪就是当时青年崇拜的成功人物之一,虽然身残志坚,但坚持学英语、搞创作,实现自身价值。当时除了一些知识精英外,还有一些体育精英,如李宁等,他们都是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报国、实现个人价值。

到了今天,很多企业家已成为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如马云、李彦宏等。在国家需要新的转变的时候,他们以财富报国、实现个人价值。在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中,出身草根的刘永好等人,以其奋斗拼搏的精神得到了社会的推崇。还有一些人,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如马云、李彦宏等网络精英,他们成功的特点是通过财富创造价值,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拥有无数的粉丝。而同样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商等社会争议人物,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拿他们当做成功的典范。

总体来看,20世纪的中国英雄基本上都是孤胆英雄,把自己的命、自己的一切拿出来,献给国家。如今中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平台,我们已经告别了悲情英雄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更加有能力、更加有智慧、在为国家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成功人士。


寄语“90后”:首先要吃苦耐劳,其次要有国家认同

人民论坛记者:在您眼中,“60后”、“70后”、“80后”的成功有什么不同?您对正在陆续进入社会的“90后”有何建议?

张颐武:“60后”、“70后”都是受过穷、挨过饿的人,都经历过资源匮乏的年代,也因此都养成了坚韧、吃苦耐劳的性格。但是他们在成功路上,不好的一面是容易急功近利,因为穷怕了,所以会迫切地想要脱离穷日子。“80后”这一代就有了改变,他们可以说是独生一代、是成长在中国比较富裕的时期,国际经验更加丰富,出现很多网络明星、娱乐人物,但是也出现很多志愿者,如鸟巢一代等。和其父辈相比,他们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很多都是关爱社会的好公民。

“90后”和“80后”差不多,是有延续性的,但是他们是物质条件更好、更自我的一代,见的世面更多。我觉得他们在追求成功的时候,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要有国家认同。

如今“80后”、“90后”不约而同地出现一种抱怨文化,并在互联网上放大他们的声音。他们对社会的要求很高,同时却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比如年纪轻轻就要求家里、要求社会提供优越的住房条件等。社会可以给你更多的关爱、去想办法帮你解决困难,但实质性的问题还需要个人去面对,去奋斗。这是社会应该提供的,但不是你应该要求社会的。你有社会责任,你要对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之后,才能对社会有更高的要求。追求公平正义是指社会起跑线的公平正义,但所到达的终点必定有所不同。社会应该对每个人公平,提供平等的成功机会,但是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平等,所以要对社会有责任、有承诺,同时对自己的命运有清醒的认识。

采访整理:人民论坛记者 杜凤娇

 

 作文之难:说2011年作文题目

作者:张颐武

来源: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83f2d01017gep.html?tj=1

这是一篇约稿,分析今年作文题的状况,这只是自己的偏见,请大家指教。

一、全民大作文

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揭晓,最近这些年,高考作文题已经成了网络文化关注的对象,借此发议论,舒胸臆也成了一时的风尚。这并不是数学等科目不重要,但确实让公众插不上嘴,说不上话,有自己的专业的门槛。虽然大家都学过高中的数学等,但确实能够在今天发议论,还能够让人有感觉,就不容易了,因为那些都可能已经忘光了。而且哪怕是语文的知识都有确定的答案,有明确的解题思路,不可能由着我们随心所欲的品评发挥,说外行话,不懂装懂就会出乖露丑。而作文则只要是认识字,有一点基本的阅读能力,都能发议论,指点江山,还不会露怯。于是,每年到了高考时分,品评作文题目就成了一时风尚。这其实是让大家过瘾,也借着这机会重温一下自己的青春岁月;但也让出题老师为难,别的题出得如何,说话的只有同行或考生,但作文确实是全民大品评,全民大作文。而作文题目也确实透露出,或者让公众揣摩到某些社会意识和公众心理,人们常常是借题发挥,由此来显示自己的才华,或来表现自己对于社会的理解。所以作文题目是高考这件中国的大事中最有戏剧性也最有全民性的事情。而由此衍生的诸如所谓“零分”作文的戏拟之作,也成为了一项以搞笑和幽默为基础的文化产业。


二、我的三个标准:猜不着想不到用得上

但作文还是作文,考的还是高考考生的语文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是一项专业的事情,并不像想的那么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其实并不是以考验考生的社会观念或写作天才为中心的,而是首先需要看考生能否凭自己的能力写出文从字顺,有正常感情和逻辑的文章。高考其实是设定进入大学的合格标准,而不是考出文学天才或伟大思想家,那些事情都不是高考所能够做的,而是社会在自己的广阔的空间中自己选择的,也是个人在诸多的努力中才可能被认识的。一句话,参加高考,写作文的可能有未来的大作家或者未来的思想家,但高考作文并不是仅仅要选出他们,确定他们就是天才,而是要让高中所学的知识得以展现,让合格的考生进入高等学校,它实际上是划定一个不同的合格的“低标准”,是证明这个学生具有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基本能力,而不是选拔一些天才或巨匠。高考作文要做的是设定一个进入不同类大学的基本的标准,而不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或者文学新人或思想新秀的选拔赛。这其实是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却往往被我们忘记了。我们常常气吞山河地议论,气宇轩昂地批评,其实都未必适合高考作文。作文还就是作文,不是别的什么。那些写七言古诗想震慑一下判卷老师的,那些想靠作怪来显示自己以便一鸣惊人的,其实都还是应该在其他地方来彰显自己的才华,今天的社会有的是空间给你展现,要的是你真的有点才华和能力,而不是希望在高考的现场哗众取宠。在高考的现场,最合适的还是按照作文题目,实实在在地写出一篇有点意思,文从字顺的文章,当然在这里可以见得出闪光的才华,见得出独特的思考,可能也会出现盖世的奇文。这些当然也有巨大的价值,但这其实是我们得到的意外之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今年的作文题,我们要品评就应该有标准。对我来说这标准有三:首先就是就是如何突破学生早就经过充分训练的套路,避免老师反复练习过的路子,让学生在短时间能内能够凭自己的综合的语文能力,通过审题、构思、写作的多个环节来独立完成自己的文章。也就是老师的训练和平时的积累其实只能是底子,而不是可以上来就套用的。高考进行了这么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应付高考的训练也已经极为成熟。所以不落到套子里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最重要。这就是“猜不着”。其次是题目本身不过分地确定它的方向,具有让学生在观念和行文上发挥的空间。因为如果文章的思路已经被题目完全规定得非常清楚,完全限定了学生的思考的范围和目标的题目,可能难以看出学生的能力。这就是“想不到”。三是让学生平常的积累的基本功能够有更好发挥的余地,能够把自己的语文知识调动起来。平常的学习或看闲书得到的东西等等能够得到运用。这就是“用得上”这当然不是一个选作家或思想家的标准,而是让考生的基本水平能够充分地反映出来,能够拉开他们的分数,让学得好的和学的不行的能够通过这样短的时间比较充分地反映出来的标准。作文题一定要不让学生太舒服,觉得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也一定不要看卷的老师太为难,让他们看到许多千篇一律的文章,分不出高下。这其实是最重要的标准。


三、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天津是翘楚

从这“猜不着”“想不到”和“用得上”的标准看,我觉得不少题目还是进入了中学的基本的套路。这些题目未必不好,但学生已经应对有术,看到后就会把准备的一套拿出来,一下子就是把或者自己过去已经经过老师修改,多日积累的路子用上了,这样就考不出他的真水平。其实我们多数的题在这方面还是有点缺乏创意。这大概分成两大类,当然都有自己的想法。其实都难出新意。

一类是议论文,这是近期出题的主流:如江苏的“拒绝平庸”作为话题有意思,但其实多少有点平庸之感,这题目其实一目了然,学生早有准备,或从应该超越平庸追求超越入手,或从平淡不是平庸,追求生命的价值入手,例子也都现成。北京的关于乒乓球赛和中国的冠军的议论文,也是一目了然,虽然设定三个角度,但能发挥的有限,老师给学生的准备都能用上,分数就会拉不开。而诸如全国卷2的通过代买彩票的例子谈诚信,当然切中现实问题,却也是一般性的题目,准备其实都非常充分,留给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写出新意的可能不多。这些题目都会写的不过不失,都差不多的中不溜文章会有很多。而和中国的发展崛起有关的如新课标卷的“中国的崛起”或陕西卷的“中国的发展”,都是当下现实性的题目,学生也会多有准备。

二是抒情文,如浙江和安徽都是关于“时间”的,这些题目学生都会早就有备而来,难以分出高下,看出真实水平。山东的“这世界需要你”或者全国卷的“期待成长”或四川卷的“总想有一种期待”都不出意料,抒情的方向和穿插的例子等都会在学生的准备之中,给予临场发挥的空间其实有限。

这些题目都完成了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功能,从议论和抒情两方面来发挥其实是当下作文训练的基本的路数,学生也都是从这些方面准备的。从好的方面说是让准备的能够用上,从负面来说就是新意不足,不出意料,让押题老师有所作为。

我觉得今年较好的题目其实有一些。如湖南的关于歌星对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认识的深化来谈你对人生的感悟,虽然还不出议论文的本色,但已经有些新意和让学生发挥的余地。而上海的悖论式的“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就有新意,难以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被训练到,你需要既有相当的语文知识,也需要相当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才可能写的有意思。这种题,看起来谁都能写出一些东西,但水平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无论思想还是语文基础,通过这样的题都能有所展现。辽宁关于苹果闻味,学生的不同反应的题,也出得耐人寻味,对于人性有体察,是接触到一般性的人性话题的题目,而且深入浅出,别有意味,学生都能写出一些,但其水平容易判断。湖北的“旧书”广东的“回到原点”也都有一定的特色和发挥空间。

我最欣赏的是天津的题目:以“镜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从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两种,谈自己的感悟与观点。这个题目真让人赞叹出得好。一方面是综合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镜子是一种光学的发明,又是一种人类文化的产物,钱钟书先生《管锥编》里专有关于中西文化中镜子的章节,对镜子的作用有诸多讨论。但这个题出得都有自然科学的根据,不同的镜子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又有人类社会生活的感悟,不同的镜子看到不同的人生况味。这个题一般的学生也能写出一些意思,不会看到题不会写,所以照顾到了基本面,但真正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有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能够在议论里有抒情,在抒情中融议论,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发挥。规定的出五种镜子中选两种来对比着谈,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个题让老师和学生在平时准备时,确实“猜不着”但又不是偏题怪题。让学生的思路可以开放性的去写,没办法走进固定的方向和路径,不得不现场动脑思考,所以是“想不到”。同时里面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的运用,关于镜子的古诗古语也汗牛充栋,你要了解就能发挥,所以“用得上”。这个题可以说和我的三条标准正相符合。确实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题目,要让我来评判,当属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翘楚。


四、作文的感慨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个人一己的偏见而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的判断不能代替你的判断,我的感受也不能代替你的感受。最后题目的好坏还是要听学生和老师的,当然我的这些话也可以聊供参考。看着这些题目,想到了当年我高考的时候,那一年我还记得题目是关于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的启悟,好多年过去了,人生已经走过了许多路,但那个时刻用笔写下第一个字的记忆仍然不曾磨灭。那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今天看到这些作文,我只有无尽的感慨。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