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夜
作者:董浩
|
|||||
北京一夜 “我已等待千年为何城门还不开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良人不回来” 偶尔听到《北京一夜》,犹如顿如雷殛一般,感觉是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而残忍地轻轻地抚摩着,随之产生心尖仿佛也在颤抖。这支由陈升作曲,陈升、刘佳慧填词的《北京一夜》仿佛在诉说一个凄婉的古老故事。 陈升、刘佳慧的带有现代摇滚的粗犷和悠久青衣京韵的诡异而凄艳结合,令人恍惚起来,仿佛走进历史的深处,置身事外地行走在古老而厚重的北京,聆听历史的哀怨。俨然使人觉得人生似乎只是一场迷失在百花深处的红颜白发的旧梦,能知道仅仅是前尘旧梦、物是人非。 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北京一夜》的传说故事。据说,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音乐人陈升来到北京,去了地安门、新街口、鼓楼以及百花深处等许多地方。不知道从谁那里,他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年轻的夫妻,相爱甚笃。他们家住在百花深处胡同里,日子平淡而幸福。某日,男子被官府抓壮丁去当兵,夫妻从此分离,一去数年不归。妻子每日在地安门城门外守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年等到中年,从中年等到老年,从老年等成尸体,从尸体等成灵魂……这首歌是陈升某晚喝高了,跑到地安门一带逛了一圈,忽然找到的灵感。 这首歌触动的是人类伤心的魂,拨动着的是人心最深处的那根柔软的弦,相信很多人因这首歌被那个丝竹侵耳的老北京迷醉,会去寻找百花深处的温柔红衾,可又有多少人是失望而归呢?它勾起人们对旧日北京的哀思。使人顿起想哭之念。 “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那只绣花鞋从少绣到老,细品意境,思绪在旋律中飞扬回探,似乎透过高丽纸糊的窗户可以依稀看见在油灯下一个梳着发髻支颐少妇的剪影,垂下的眼帘中含着一滴盈而不落的泪,婆娑地盯着那双刚做好的绣花鞋,至情至性。 风雨浸破战衣,岁月锈蚀铁袍,以至于少妇成老妪,以至于“不想再问你你到底在何方不想再思量你能否归来么”,即便如此,依然在“地安门里面有位老妇人犹在痴痴等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真的不想吗?我的直觉是不忍想,因为太长的等待,太多的失望而不敢奢望。然而情比金坚,因为她听“人说北方的狼族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穿着腐锈的铁衣呼唤城门开眼中含着泪”。除了等,她还能干什么呢?她要为他留一盏灯,照亮漆黑的城门,留一点暖,融化锈蚀铁衣上的霜雪。爱情并不以年龄而褪色,依然“想着你的心想着你的脸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什么时候才能放下?且看待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时候。 由歌曲意境带来的时空转换使聆听者不得不进入作者设定的环境,如同毫不相干的旁人般地端详着那位老妇人。是的,由此就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出“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怕触动了伤心的魂”。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地安门是因为怕惊动那老妇人,所以“走在地安门外没有人不动真情”,没有人不为老妇人安详的执着所动情。 北京带“安”的门应该很多,诸如: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等等。 为什么是“地安门”而不是其他什么安门?这是不是偶然?是不是可以从中端详出中国的宗法思想?“天”为庙堂,“地”为江湖?民间哪有什么朝廷、国家?真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子夜吴歌》里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才是真实表达了民众的思绪。 网上查阅:百花深处是北京街巷名称极雅者。《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选票莲藕。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天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黄菊澄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时皆宜之感。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正是这“百花深处”有了这位白发红颜,使人不由得发思古之幽情,“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不想再问你你到底在何方不想再思量你能否归来么想着你的心想着你的脸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 青衣京韵还是固执地问着一个同样的问题: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良人不回来?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幽怨而安详。我想,这种等待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男女之情而成为一种情操,一种贞节。 网上查这歌的背景,却看到这样一段话,抄录在下:多年以后,陈升酒醉误入百花深处做了一场未完的梦,却让听者听痴了,不见了淡定从容。梦醒之后,千年之后的城门还是不开,良人还不归来,而他却不小心为这个城市留下许多情…… *********************** 2011年4月有温州网友发现在许多KTV都出现了一个黄色的禁唱曲目表,列出了37首禁唱歌曲,陈升的《北京一夜》等都在禁唱行列。有记者采访了温州文化执法大队,他们承认确有其事,但拒绝解释原因。不过事后记者采访的事后,有关部门则一致称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浙江省文化厅执法处姚处长表示:浙江省文化厅从没有发过这样的有关“37首违禁歌曲”的文件,他们正在追查错误消息的来源。 其实究其缘由,无非是“one night in beijing”——一夜情而被“三俗”。 姚处长真是可怜。
董浩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