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雷士德工学院——父亲的母校
作者:banjin
|
|||||
上海雷士德工学院 ——父亲的母校
读下来,觉得还不很过瘾,网上又搜到了还有一本书《遗产与记忆——雷士德、雷士德工学院和她的学生们》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房芸芳女士编写的,于是当即在当当网买了一本,虽然孔夫子旧书网卖二手的也就6、7块钱,还是来本全新的,毕竟是说的是父亲的母校。 这本书是2007年雷士德工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编撰的,为它序言的是“雷士德校友会”。按照网上搜到的电话一联系,校友会的电话已经变成了某公司,也难怪,这些校友都耄耋之年了,校友会的活动肯定将近停顿了。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这些年搬来搬去的像罗布泊一样飘忽不定居无定所,他们官网上留的总机也“已经停用”,可能至今也没个固定办公地点?因此也找不到这位房芸芳女士了。 为什么要找校友会和房芸芳女士呢?在网上和书里都有一张雷士德毕业生照片,请家里人看了都觉得其中的一位非常像俺父亲可惜照片太小不能确认。另外父亲是1939年毕业生,照片的年份一说是1942年,一说是1940年,因而想找到张照片的原件确认一下。
《遗产与记忆——雷士德、雷士德工学院和她的学生们》通过很多老校友的回忆记录了对母校的回忆,他们自称“雷子”(“Lester Boy”)对母校的情感可见一斑。历史上雷士德职业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只存在了八年多一点,说是十年办校,后两年已经被日本人控制了,英籍教职员工全部被送入了集中营。满打满算雷士德工学院只有四届毕业生人数不会超过500人。且因上海抗战的战事,1938年和1940年是没有毕业生的。(俺父亲是第二届,本该1938年毕业的,1937年第二次淞沪战争即淞沪会战推迟到1939年毕业)。 书中很多的纪念文物,其中就有当年的毕业证书。我们家原来也有很多老照片,可惜文革期间因抄家散失殆尽,不过父亲的“文凭”还在,于是找出来翻拍了一张。
父亲的名字按照上海话发音品拼做了:Zee Tsu Yao父亲的毕业证,是由雷士德基金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副校长签名颁发的,原因是当年雷士德的校长车祸故去了。 在《遗产与记忆——雷士德、雷士德工学院和她的学生们》一书的附录中,我还见到了一张附在“招生简章”的“奖励”一栏之后的清单,上面列了第一届(1934-1937在校)和第二届(1935-1939在校)部分学生的名单,父亲的名字也在清单中,原件是英文的,大概意思是: “奖励”1、由中国工程学会每年颁发100元奖金授予土木工程系二年级最好的学生。 2、由怡和洋行每年颁发100元奖金授予机械工程系工二年级最好的学生。3、由中国工程学会每年提供60元奖金,用于奖励那些在三年的高级职业学校课程中表现出最好的动手资质的中国学生。 后面是由雷士德学校和雷士德工艺专科颁布的清单(颁发文凭清单?人数不够啊,上述奖金的清单?也不像。)不管他了,反正父亲的大名是列在土木工程系的大清单下,按姓氏笔画字母排列当然排在了最后。
附件:转载程乃珊的文章: 雷士德工学院~上海最短命但影响最深远的私立大学Ads by GoogleWestern Union in Asiawww.westernunion.asia/enFast money transfer, fast, reliableworldwide, Find a location near you
雷士德工学院 ——上海最短命但影响最深远的私立大学 《移居上海》程乃珊 一、 今虹口区东长治路505号现建筑,起造于1933-1934年间,建筑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当年为一英国实业家亨利﹒雷士德创办并以其名字命名的理工科大学。在名大学林立的上海滩,这所历史短暂的(只有十年寿命)大学却声名在外,它的校名令当年上海大学生如雷贯耳。雷士德工学院(包括雷士德医学院)论校舍规模都无法与当年沪上一众圣约翰与沪江等一流贵族大学相比,但恰恰就是雷士德工学院和医学院,是当年沪上除了交通大学外,唯一可以与圣约翰与沪江两大一流大学抗衡的。至今,雷士德校友(都是90岁左右)虽为数不多,仍定期聚会,还发展到校友亲属定期聚会。 听我老妈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大学生,只要听到哪位男士是雷士德出来的,都会发出一声长长的羡慕的叹息。在那个时代,雷士德生的潜台词就是读书用功、专业过硬和举止优雅。即名校+真才实学+良好修养。一个自负的圣约翰生或沪江生一听对方是雷士德生,就会肃然起敬。而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里年轻的理工科助教中,来自雷士德的毕业生占相当大一个比例,可见雷士德工学院专业有多权威! 今年90岁仍任有120多年历史的美资柏诚集团中国地区顾问,天天上班在岗的欧天恒先生是雷士德工学院1939届毕业生,至今回忆母校,仍充满感情。 他很为自己母校骄傲。他说,但凡报读雷士德,极少为纨子弟(因功课太吃重),但一定是来自相当文化水平的家庭,否则,可能根本都不知道这所冷门大学。雷士德也是当时罕见的一所对贫苦学生设有四年奖学金的外国人办的大学。欧天恒出生香港一贫苦家庭,无力升大学,一次偶见报上有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招生简章,并设有奖学金,但必须经严格考核,他当即抱着一试心情报了名,并坦言自己无能力负担由港至沪的路费来参加考试。结果校方特地派老师到香港,让他一个人在香港同步参考,考卷用火漆封好老师当场开封。如此一对一的考试,现在也不多见。 雷士德清一色只招男生,且不提供住宿,因此校园生活不及圣约翰等浪漫丰富,但是真正做学问的,它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活泼甚至可以讲是超前的--雷士德没有教科书--老师上课没有,学生自然更没有。学生一面上课一面记笔记,然后再去图书馆找数据。为什么不用教科书?皆因校方认为,一旦知识已收进教科书,就意味着已成过去式,因此老师必须不断根据现时的科技发展编写成讲义。因此,雷士德虽然不如圣约翰大学那样专门有一个社交堂,但雷士德的图书馆成为雷士德师生出席率最高的"社交堂"。故而雷士德师生虽不同系互相却都十分熟谙。雷士德生似天生不太擅长社交,但都十分擅长做调研。 或者因此,雷士德生的个性特点多为沉稳理性。欧老伯坦言,雷士德功课十分吃重,非有一定毅力才能坚持读到毕业。 雷士德的校服--上海大学有校服的也仅此一家,从中充分体现出英国文化的保守与严谨--为藏青西服上装,左口袋配有雷士德校徽深紫红领带配深灰西裤,三种色彩对比鲜明又优雅协调。欧老先生说,雷士德生一生都恪守这样的色彩组合,令他们对母校的回忆,是终生的……
雷士德工学院无富丽堂皇风光旖丽的校舍和校园,但雷士德的校舍建筑却是精致和富有个性。 工学院建筑平面与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风的飞机,建筑的细部如窗架多以天平、圆规、三角尺、实验烧杯等理工仪器造型作窗饰,以突出显示工业学院的特点。莘莘学子置身在这样特色氛围下,无时不刻都会激起一种"科技救国"的责任感吧! 雷士德建筑风格为装饰艺术派,1933年破土动工,次年就落成。奇怪的是,该大楼一反通常建筑坐南朝北的常规,整个建筑轴线呈"西南-东北"走向,这绝不是偶然。1932年伪满洲国就在中国东北部,这架飞机型建筑就是往东北方向展飞。这样的建筑造型不但可推为中国罕见的"仿生派"建筑,更是全国以上海为中心掀起的"航空救国"运动呼应,鼓舞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抗击的信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雷士德,至1944年,雷士德工学院停办,在它仅十年的寿命里,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精英,它的毕业生个个都是技术专才。 雷士德工学院还有一个绝然的特点--它由外国人创办,但学生中没有一个西人(除少数菲律宾人或白俄葡萄牙人),原因很简单,因创办人雷士德的办学宗旨是:为中国培养技术精英,而欧美人在上海本身已享有很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相比之下,中国贫苦青年机会要差得多!至于那些白俄葡萄牙人,上海人旧称西洋人,因本身在上海生活十分艰苦,特许他们可以报考,但与其它学生一样需经过严格考核。 当年的雷士德生都已垂垂老矣,但仍记得他们的英国校长,一位不苟言笑,很典型的老派英国绅士,但他很关心学生学习环境,常会亲临学生食堂亲自尝菜,并与营养师探讨学生营养--雷士德是老上海出名的真正培养贵族的一所高等学府,但它的学生却多为品学兼优的来自平民的家庭,是知识赋予他们优渥贵气。 雷士德工学院还有附设中学,着名翻译家草婴、儿童文学家任溶溶,都是雷士德中学出身的。 雷士德医学院在今北京西路1320号,现为上海医药研究所。建筑于1932年竣工,为经典Art.Deco风格,立面对称,竖向构图,黑色钢窗,窗口上下通贯,窗墙为连贯三层的浅壁柱,细而花岗岩饰面,主入口、壁柱、窗裙墙等部位装饰都是典型的Art.Deco风格,较之工学院的装饰艺术派风格要简约得多。
雷士德的创办人亨利﹒雷士德为百多年上海的英国巨富,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难得的是,他创办的学校不带丝毫宗教色彩,即他没有将个人信仰强加在学生身上,这在当时上海滩的外国人办的学校中,也属独一无二的。 亨利﹒雷士德1840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小镇,后攻读建筑专业,成为小有名气的建筑师。不料一场怪病带走了他三个哥哥,给他蒙上浓厚的阴影。为了忘掉往事,1867年他与另一位后来对上海经济同样起很大作用的马立师(今瑞金宾馆一号楼的主人)一起来到上海。在上海他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负责租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监管,然后晋身房地产,通过房地产参股及收股致富。并与好友马立师等一起加盟德和洋行。此时他名下的土地已超过600亩,他的德和洋行所经营的条目如先施公司大楼、台湾银行、仁济医院等都成上海着名地标性建筑。 雷士德终身未婚,且生活节俭,他没有私家车,连私人黄包车都没有,外出就乘电车。他自言乘电车经济且可亲身感受电车公司的服务质量--他是英商电车公司大股东。传说他的衣服领带都是朋友送的,不少还是二手的。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巨富,1926年去世时,他身后财产共计有土地200亩,房屋900幢,价值2000万两白银,这在当年是相当大的一笔数目。 他的遗嘱中,除将部分遗产赠送给好友马立师外,其余全部用以成立"雷士德基金会",并规定全部基金用于发展上海的教育卫生事业。 他的遗嘱中有句话十分令人感动:"在将近60年中,我主要和永久的定居处一直在上海,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很久以前,我就选择中国作为我的户籍……" 他长眠在上海静安寺的静安公墓,静安公墓为现今的静安公园。
banjin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