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趣·日月同辉说
作者:河水
|
|||||
读书记趣 闲来无事,手头有一本07年出版的写作教材,随手翻到《邹忌讽齐王讷谏》篇,读毕,见后有编者提示,于是再读。 “提示”先是推崇文章文笔如何生动,说理如何精彩,又将文章的意义即对今天的工作有何重要借鉴作用说得很到位,本来,“提示”写到这应该打住,然“提示”作者笔头一转,写道: “值得注意的是,邹忌进谏和齐王讷谏,决不能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同看待,这无论从目的、意义、方式、方法看都有根本的区别。”我奇怪了,“提示”先前对文章推崇的所有一切,到了结尾又全部否定,既然“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为当今所不容,你又借鉴什么呢? 《邹忌讽齐王讷谏》选自“战国策”,所记叙的事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文章多编入语文教材中,向被认为是一篇反映谏者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王者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好文章。其现实意义就是要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这样的思想意义怎么就和当今的“听取群众意见,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根本的区别呢? 文章设喻说理,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叙事简洁,剪裁巧妙,繁简适度,如此美妙、高超的笔法一直为后人敬仰和效仿,过去和现在,人们没有停止过这种写作手法的使用,怎么能够说其方式、方法与我们现今提倡的有根本的区别呢? 《邹忌讽齐王讷谏》故事是一面镜子,无论“官”“民”都应引以为戒,而文章的写法则大可借鉴,由此,“提示”结尾的那段话完全没有必要,加在这儿显得十分突兀。 究其原因,许是编者将文章及“提示”从文革期间或之前一段时期编纂的教材中摘来,又未能仔细加以修撰,结果就将这种不伦不类的内容夹杂进来了。 但愿这段话的出处仅仅本人所想的原因而不是编者的思想!
日月同辉说 儿时读书多不用功,每每老师讲课,自己则心猿意马,喜欢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苍狗,浮想联翩。因而常见到太阳已高高升起,月亮尚淡淡犹驻的现象,本不足为奇,而后几十年,多有日月同辉说,或巧此伟人之诞辰,或合彼伟人之忌日,更有丰碑奠基,铜像落成时日月同来凑热闹的描述,誉为罕见天象。 据称在某地,有一天举行“铜像揭幕大典”,当时,天阴沉欲雨,没有一丝风,而当红绸揭开,熠熠生辉的铜像,光采照人地矗立在人们面前时,阴沉的天幕上,突然在铜像的左上方,出现了一轮红太阳,右上方出现了半轮弯月亮。人们对这“日月同辉”的自然奇观激动不已,整个广场鞭炮齐呜,一片欢腾。 每见此说,总觉自己非等闲之人,儿时就多次目睹日月同辉现象,难道是某种预示?然而,自然现象就是自然现象,所谓日月同辉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没有什么相干。这种现象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而且还要持续到人类的灭亡,一厢情愿地扯来神话某人,实在是笑话。 由此想起朝鲜官方的宣传资料,金正日于1942年2月16日诞生在朝鲜两江道三池渊郡的“白头山密营”。据官方资料记载:“2月16日的凌晨,天空晴朗。抗日游击队密营地的木房以及茂密的森林全都覆盖着银白色的雪。霎时出现的两道绚丽斑斓的彩虹和一颗圣星(光明星)宣告着他的到来,忽又飞来一只喜鹊——一个将来要拯救全人类的领袖——金正日诞生了。”这样的宣传,无疑想证明金是一位真命天子,而这恰恰暴露其封建君主之实质,与鼓吹的共产主义理想、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相矛盾,不知他们是怎样向百姓圆此弥天大谎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