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或缺的空白
作者:孙尔台
|
|||||
一个或缺的空白
昨天的报纸上也有一条消息,一位患癌症的母亲在临死前想为丈夫证婚,为自己四五岁的女儿找一个后妈,好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她。小姑娘可怜兮兮地伏在妈妈的床前,神情也是那么的凄苦无助。 到了晚上的电视新闻,又报道了一家在宁做生意的夫妇和姨夫一同遭遇了车祸,两家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七个孩子。最大的女孩20岁,最小的才几岁,还不懂事,还不知道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她们的父母搭乘的是黑车,所以没有得到一点点的经济赔偿。善良的邻居们正在为孩子们捐款,在呼吁社会给予关注,尽快为那个女孩找到一份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我又联想到了前不久的一个报道,一位父亲受伤后高位截瘫,狠心的妻子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三岁多的女儿陪伴在身边。三岁多的孩子竟每天要去为爸爸煮面条,还要去端屎端尿,真让人不敢想象。 家庭的变故是不幸的,留下的孩子也是最不幸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法律上的空白。对于一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来自政府和福利机构的援助总是那么的姗姗来迟,总是舆论先在呼吁社会的资助,然后是匆匆赶到现场的领导,但带去的也只是区区几千块钱的人道主义慰问,而且至今也没有形成一条能够迅速解决这类问题的绿色援助通道。西德的电影《英俊少年》说的就是一个孤儿的故事,但一切都按法律程序办理,该谁收养就由谁收养,国家是强制执行的。所以这类事情如果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可能就会处理得迅速而悄无声息,决不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我们的社会对那些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及时关注是对的,但我们决不能容忍一个三岁的孩子自己烧饭的现象存在。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立即妥善处理的问题。 我没有处理过这些事情,所以我可能带有很多理想化的色彩。而一些地方经济不发达,社会福利事业捉襟见肘,一些亲属在分担责任方面也可能不会很好地配合,这些都是现实的矛盾。但我们的社会追求的是以人为本,是关注民生,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呼吁道义上的支持,还应该完善行政和法律上的制度建设,牢牢地守住这一条社会保障的底线。 联系到我们的文艺宣传工作,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往往热衷于宣传地方文化,地方成就,宣传改革精神、创新精神,似乎这就是文艺的主旋律,其实不尽然。文艺的主旋律永远是人性的真善美,也包括人性中的爱恨情仇,并在这种爱恨情仇的交织中体现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没有这种爱恨情仇的交织,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就成了帖标签。在这方面,美国和韩国的做法其实很值得我们学习。美国人不是不问政治,而是高度地强调政治。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是《阿凡达》,都是从普世的人性关怀上升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所以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就是美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 而韩国走的是一条亲情主义道路,在一群“家庭妇女”们的策划下,一幕幕的肥皂剧把家庭的温情演绎得悲天恸地。韩流之所以热,不仅仅是因为有了这些俊男靓女,而且还体现在这些演员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传统的美德,让你赞叹不已。韩国的一位电视台台长就曾经自豪地对我说过,他们的作品不仅社会效益好,而且经济效益也好。他说中国的《三国演义》和《水浒》在韩国也是很受欢迎的,但我们拍不了啊。我想,他的潜台词是,这些暴力作品只能反映人家的事,而自己的国家要靠温情来维系。 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温情的维系,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温暖,这在我们当前的形势下尤为重要。前一阵子我老是在谈退休的问题,现在感到这种境界实在是很低的,不应该老是想自己的事,而应该胸怀整个社会。所以前几天有位老领导希望我参加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时,我便欣然答应了,愿意义务地去帮助他们搞一个网站,去关心那些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特别是关心那些民工的子弟。总之,从自己做起,补上思想上的这个空白,为社会积极做贡献,这才是一条正道啊。
孙尔台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3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