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歌总是伴随一个时代的记忆 作者:糖高宗


 

 

  往昔的歌总是伴随一个时代的记忆


    “快乐的小鸟最爱歌唱,勇敢的鱼儿最爱海洋,我们红色的少年,最爱········”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破天荒地被老师指定领唱。不知道是那时候俺的童声特别好听还是怎么的。

歌声总是伴随时代的记忆。文革后,一些曾经被禁的歌曲开始在电台播放,听到熟悉的“洪湖水浪打浪”、“绣金匾”、“夫妻识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个噩梦般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年代。那时候出了不少好歌,比如“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希望的田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十五的月亮”……自从进入九十年代,随着8*8的血迹散去,歌曲的创作就沉沦了。除了小青年吼着的哥哥妹妹之外,总结一下,二十年来的歌曲创作就剩下了两种类型。一是d爸爸d妈妈的颂歌,颂歌也就罢了,还表现出一种极端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直白和空泛,令人恶心;其二是刻意煽情的拿亲爸亲妈出气的所谓亲情歌曲,其本意大约是提倡亲情和孝道,捎带也亲近一下d爸d妈。不过,那种情感也是极其做作,少有真情。比方,曾经有过“儿行千里”,于是接着就来了刘和刚的“父亲”,歌词之恶心到了极致。居然有“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没有做够,央求你下辈子再做我的父亲”这样反常情的造作的句子。比起曾经有过的另外一首崔京浩的“父亲”,高下立见。记得那首歌的歌词有“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比起前者,情感就朴实真诚多了。可惜这种有真情的歌曲实在不多。

不过,近年来几位少数民族歌手还是唱了一些能够流传的好歌的,比方德德玛、腾格尔、布仁巴雅尔等。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