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专列将赴西昌知青博物馆参观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0-11-12 09:44来源:四川新闻网凉山频道综合

  繁忙景象迎开馆

  11月9日,位于西昌市月华乡新华村7组的西昌知青博物馆一片繁忙。馆内西昌市文管所的3名工作人员和几位成都老知青在布置文物,登记主题,还有许多工人在挂老照片,馆藏文物及主体展馆布展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加紧推进;餐厅也在进行开业前的员工培训;而旁边一块坡上有两台挖掘机和许多工人在平整土地……原来这是为了赶在20日的彝历年开馆,首日迎接成都知青专列将赴西昌参观并由知青们植树留念。

  背架子、铁锹和埋在土里的眼镜,这是该馆的标志性雕塑印在了西昌晴朗的天空下,其目的是用来表现知青们在西昌的那段日子。这是著名雕塑家朱成设计的,主要体现知青的“负重、开拓、奉献”精神。

  在现场负责征集和布展的成都老知青柴来指着一幅巨大照片上的打铁知青,无限感慨地说:“这就是当年的我。当时我在这里下乡,条件非常艰苦,我正在打铁时西昌群众报社的记者拍下了我的劳动场景。当时后山上还写有‘艰苦奋斗,勤俭办厂’。”

  居住在附近的西昌市月华乡新华村二组的94岁的老人石文秀被几名妇女搀扶着兴致勃勃地参观,老人说:“以前我们这里知青多得很,到处都住起。”

  同行的雷国秀回忆,当年她家有5个女知青住过3年,那些知青给她的印象是朴素,自己家里的人吃什么,那些知青便吃什么,从没有什么怨言。在现场看见美丽的博物馆,她感叹:“变了, 发了!  这里的农民做旅游能挣钱了。”

  该馆的建设早已引起当地知青的关注,这天,有几名当地知青走入馆里一睹为快。

  知青专列将开西昌 凉山曾有成都知青2.4万

  知青博物馆将于11月20日彝族年期间正式剪彩开馆。11月19日晚,1200名原西昌知青将登上"知青专列"参加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回第二故乡的知青们将按照40多年前的行政区域分组,在5天的时间里回到插队的原西昌、德昌、冕宁、昭觉、会理等14个县,和故友相聚,参观第二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悉,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凉山自1964年起共有成都知青24312人,其中西昌7403人。大多数知青满怀革命激情来到凉山,把青春、理想、爱情,甚至生命留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凉山曾经产生过巫方安、孙传琪等知青典型模范人物。面对贫困与落后,后来大多的知青想的是离开凉山。在返城的大潮中,大多知青离开了凉山,只有极少数的知青因为种种原因留了下来。

  事隔多年,凉山成了曾经为之奉献与牺牲的众多知青魂牵梦绕的地方。1999年春节1600多名成都知青专列回到了第二故乡凉山过年,此后掀起了一轮轮的返凉山的探第二故乡的热潮。

  日新月异的新凉山,更为知青们所留恋,并夹杂怀旧之感。此次当年的知青们走进西昌知青博物馆,会在那里唏嘘落泪,其他人也可在那里了解特殊时期的“知青”群体。

  投资2000万 打造知青文化主题博物馆

  在现场,记者看见有许多当年知青住的窑洞已经经过了修葺,最醒目的是竣工不久的红色为基调的主体馆建筑,还有高耸的背夹子雕塑,以及周围有许多背景是老照片,前面加了雕塑的复原知青生活的情景雕画。

  据悉,总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109亩的西昌知青搏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政府全额投资的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目前,占地45亩的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据悉,西昌市委、市政府将按照AAA级标准打造知青博物馆景区。

  曾在1974年8月到西昌县黄联公社插队当过知青的副省长黄小祥,2009年4月到博物馆选址处调研考察。他指出,知识青年下乡虽是一代人的经历,但它却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一定要认真挖掘那个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殊文化;要把上山下乡知青与回乡返乡知青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他们为改变农村面貌,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要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关心、介入博物馆的建设,同时要争取知青家人的关心、支持。

  该博物馆建成将成为全国研究知青历史、知青文化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

  柴来介绍建馆过程:四川省青年农场的知青在这里修建窑洞42孔,后来窑洞有的是当地农民和部队曾经住过,有的却要么荒芜要么垮塌,前几年仅剩16孔窑洞。当地农民给老知青叶永林写信呼吁保护窑洞。2009年3月,叶永林便给西昌市政府写信希望保留此遗址,西昌市委政府非常重视,觉得这个遗址可以做文章,可以建知青博物馆,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拟建知青博物馆,紧接着委托著名艺术家朱成以及叶永林等原省青年农场知青,组成设计组规划设计知青博物馆。

  6000余件文物件件故事多

  在正在布展的博物馆里,记者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文物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每一件文物都有让人感怀的故事。

  展出文物中有一件花棉袄,在当时人们穿着几乎统一的环境里,显得特别的突出,就是在今天展出的文物中,也是很鲜艳很突出。当年的老知青孙杰回忆说:“1974年我返回成都过春节,家里从兄弟姐妹六人的配给中,挤出一尺布票和半斤棉花票,我在人民南路百货商店(现在的百货大楼前身)排队购买两款花布。我第一次在奶奶指导下亲手缝制了这件不分里外两面都可以穿的花棉袄。在以蓝灰为主流色的年代,我这件自制的双花棉袄是我的骄傲!曾经引起不少姐妹的羡慕。直到1978年春天我拿到成都财政贸易学校录取通知书,我才脱下了它,是它的陪伴和温暖让我渡过那个艰辛的年代。”

  乐器在文物出占了不少比例,可以看出当年知青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老知青周英玉的小提琴就进了展馆,他回忆说:“我是1966年2月11日下乡的,在我下乡的几个月后,一次回成都家,刚到家后门,就听到 《梁祝》那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我心中一惊,是谁在我家楼上拉小提琴?他循声望上去,看见一位老师在教姐姐拉小提琴。于是在后来的两天里他软磨硬磨,要让姐姐把这提琴卖给他,他姐依依不舍地收了他的15元,这是他下乡几个月存起来的钱啊!从此这把琴便跟随他度过了44个年头,在知青岁月中,琴声带给他多少的快乐啊。

  日记本也是这次文物中最有故事的文物,值得细读。知青林向东1966年的日记本上摆在展厅,这是一本“斗争日记、劳动日记、学习日记”,首先他在开篇中写道:“在这劳动的日记上,记下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怎样劳动怎样学习,怎样工作,也就是怎样听党的话,在劳动化革命化的道路上成长起来的。”记录了他们的满怀豪情的壮志,记录了他们生活的苦,劳动的累。这里看看林向东的日记吧:

  1966年2月5日晴

  经过3天的行军,今天我来到了这块荒地安营扎寨,算是安下家来了。

今天,1966年2月5日四点半钟是值得纪念的时刻,从现在开始,我正式地开始走上劳动化、革命化道路啦!我们要向大自然开战,与天奋斗,与地奋斗,我们要在这块的八万多亩荒地上闹革命呀!我所要干的是中国革命、世界革命,就是今天开始干起来了。

  夜晚,在帐篷睡觉,用山泉洗脸洗脚,真有战斗的风味。

  1966年2月6日,晴,

  今天早上劳动抬大石头,铺地基。灶没修好,直到一点过才吃早饭。抬石头,压得我直喘气,肚饿心累,中午吃饭,饭不吃够,吃了一碗就走了。我知道,一个革命者的事业不会轻易能成功的,要吃大苦,耐大劳,在劳动和生活受磨炼,做出最苦最累的工作,过着最低最最差的生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一意为革命,为工作,为同学。

  据悉,从去年起该馆同时在成都和西昌开始征集文物,征集分政府委托和成都西昌知青联谊会无偿征集,此举得到了众多老知青的支持。截至目前从四川和外地知青中征集6000余件文物,包括劳动工具、文件、证件、奖状、乐器、照片、信函等。而这些文物将被分成下乡、劳动、生活、返乡、文艺宣传队等几个部分进行展出。

  在馆里展出知青文物时,除了传统的实物与照片外,还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多媒体形式,有EVD有幻灯显示等,让人耳目一新,全方位感受当年知青生活。

  标志文物——窑洞 揭秘省青年农场

  一排排的窑洞位于博物馆显著的地方,这是博物馆的标志性文物。

 

  朱成回忆:1966年,19岁的朱成高中毕业,告别家人登上从成都开往西昌县的卡车。经过3天3夜的颠簸,来到还是一片荒地的西昌县月华乡。朱成还清楚地记得到达月华乡时,天已经黑了,他和其他知青们一起住在帐篷里。后来知青们一起用三合土、石灰、石头在一片泥石流荒坡上垒起了窑洞,当作住房。这就是当年的四川省青年农场。                  

  原四川省青年农场是四川省当年最大的知青农场,直属前"四川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领导。1965年规划选点,场址定在西昌县的新华、松林两公社界内。

    1966年元月下旬。先遣队25人进场,同年2月上旬,受训于"成都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训练班"的300多人离开成都奔赴农场。4月初,从"成都劳动后备讲习所"毕业的,40多人进场。5月中旬,内江市的240多人进场。场员总计达600余人,除场长与党支部书记是省安办干部,一名汽车驾驶员和一名推土机手是借调外,其余全是知青,年龄多在16岁至19岁之间,绝大部分是刚出校门的高初中应届毕业生,场总部设在现月华乡境内。

  建场资金是国家拨给每名知青的300元安置费,600人仅为l8万元,不要国家计划内的农垦投资而仅靠安置费办农场,是原省安办领导试办"四川省青年农场"的基本精神所在。仅此一项,它便与以往所有农垦模试区别开来,若试办成功,兴办此类农场将成为四川省以后安置知青的主要途径。

  农场用这笔资金购买了货车一部,东方红推土机拖拉机各一台及其他生产工具,余下即作为生产流动资金和生活费用,农场仅拨给知青每人每月伙食费7.5元(集体统一开支),每月发给知青零用钱0.5元,知青的其他开支均靠父母及亲友资助。知青们艰难支撑,不到一年开荒2000多亩,播种1800多亩,花生玉米黄豆均有收获。

  知青们住了帐篷,修建了能够体现延安作风的窑洞,发扬了南泥湾的垦荒精神,贯彻了"自力更生、勤俭办场"的办场方针。

  这正是农场最高领导--前省安置办公室主任的执着追求目标。1965年,反映新疆建设兵团成绩的大型纪录片《军垦战歌》在全国上映,引起很大反响。他告诉知青们,正是《军垦战歌》激励他下决心搞一部《青垦战歌》。

  1966年12月,"大串联"风卷农场,知青们纷纷离去。此后两年,农场名存实亡。1968年底省革委下文撤场,少数知青投奔他乡,多数人到冕宁插队落户,农场资产交县政府处理。(凉山州委外宣办)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