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农民 作者:河水


 

 

  土地与农民


    土地之于农民犹如水和鱼,鱼离不开水,农民离不开土地,自古如此。土地私有时期,人们视土地为根本,许多人在城里打拼,结果回乡下买地。农民朝思暮想的是自家有几亩地种种,即使长年游离在外,待老时还是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然而,上世纪中叶的几度浩劫,一场饥荒,从此使数千年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农民不再视土地为命根,一个个恨不能远离土地束缚,千方百计,使尽解数跳出农门。这究竟怎么了?千年的信条一下子就被颠覆了?

当农耕政治化,生产资料集体化,生活半军事化后,农民已经不是土地主人,他们对土地没有丝毫的自主权,种什么,怎么种都由党通过政府进行干预,这种干预属于强制性质的,容不得一点怀疑和违逆。于是,有了总路线、大跃进及人民公社,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开始视土地为包袱、累赘,失去了对土地的感情和进行耕作的热情。

另一方面,为全力支持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建设,长期对农民进行超承受力的剥夺,使农民数十年徘徊在饥饿线上,无从谈起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住房、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等方面的待遇。一纸户口,更将亿万农民乃至他们的子弟“囚禁”在土地上,成为这个国家的“二等公民”,曾几何时,“乡下人”成为被人瞧不起的下等人的代名词,因而,农民及其子弟岂止对土地没有感情,应该说近乎仇恨!

于是,到了上个世纪末,花钱可以买个城市户口时,许许多多农民倾其所有,将全家或子女的户口买到城镇,毅然告别“生我养我”的土地,到城市做一个工作、社保、住房、读书尚未有着落的城市居民。各地方政府,则以出卖“蓝印户口”攫取农民巨额资金,好的用以经济开发,修路修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投资的第一桶金;孬的则修了宾馆、酒店,办公大楼。而进城农民,虽说已经是城市居民,但因为户口与城市原居民仍存在区别,所以还是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完全的待遇,一些地方政府对进城农民的种种承诺无法兑现,成为后来的不安定因素。尽管如此种种,买户口的还是趋之若鹜,政府则“乐此不疲”。

时过境迁,到了本世纪初事情有了变化,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土地大量开发,不断蚕食周边农村,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此时非但不必花钱买户口,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安置费用,其在工作、社保、住房、读书等等方面可以享受与原居民一样的待遇。另一面,农村乡镇企业越来越规模化,集团化,农民可以从土地的租赁或资金的投入获得红利,而且,随着农保、低保的扩展、普及,农民生活在农村,既可享受自主耕作的田园生活,又无养老之虞,此时,他们突然发现美好生活不是在喧嚣的城镇,而是在自己的土地。

土地对于农民开始变得至关重要起来,外出的人开始回流,为争得一份土地往往要对簿公堂。那些考入外地读书的学子,也不似过去忙不迭地迁户口,能不迁的坚决不迁。许多人大学毕业,已经在城市里谋得一份不错的职业,还是不愿将户口从农村迁出,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农村户口是一笔财产,或许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呢。相比之下,城镇户口在贬值,何以见得?到派出所户籍窗口站一会便可以知道:想要落户,城镇可以,农村不行!

见报,说有地方公务员利用权力之便,悄悄将户口迁到农村,与农民争利。虽说这属负面报道,但透露出的却是令人欣喜的信息——农民出头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2010年8月1日

 


来自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0462057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