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高考五十年
作者:Wenjunq
|
|||||
明天开始的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是这个全国统一高考五十年的考试。 1952年4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中央一级各部门抽调1000名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升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决定》。这个决定公布,全国1952年高校招收新生5万名,以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但新生来源不能满足高校招生需要,生源严重不足。故决定从军队、政府、党派、人民团体等系统中,抽调一万名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升入高等学校,其中,在中央一级各部门抽调1000人。 据统计,当年高中应届毕业生仅3.7万人。而且大部分学生均已中断学习,到农村搞土改;或者进入各式工作组,参加运动去了。这个决定显示了作为计划经济所需求的人才,必须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否则难以胜任的实际情况。并预告,该年度新生中,有五分之一属于国家干部。 6月12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决定成立中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全国高校除个别学校经过教育部批准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招生名额必须报请审核批准,严禁乱拉乱招。招生日期、考试科目全国统一规定。在全国共设置78个考区。招生方式分为两种:甲、已在各高校进行补习的部队及机关干部,在原补习学校就补习科目进行升学考试,及格后优先分配;乙、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青年,在教育部统一规定期间内,在各考区报考,及格后录取分配。已录取的新生,不得要求转院转系(或科)及转学校。 这个规定下达后,全国各地都立即把参加土改或运动的应届毕业生招回原中学,抓紧时间补习功课。鉴于原来高等学校是各自为阵自考或几个学校相约联考,各地学生们水平也不尽相同,学习气氛较为紧张。 当年9月初,按照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各地学生就近向78个考区之一报名。报名批准后发给布质胸佩符号一个,基本上类似于当时解放军所佩戴之符号。红色边框,红色字体印着:“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统一招生XX区考生学习班”字样,下边以毛笔填写“第X班,XXX”。凭这个符号,考生可以在考场免费食宿,但必须参加两个星期的时事政治学习,否则不得参加考试。 当时考试共七科,考完后填志愿。理工科志愿分为五批填写,每批填五个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自由选择。最后录取情况由《人民日报》登报发榜,发榜日期在当年十月一日。凭这份《人民日报》就直接前往所录取学校报到。可想而知,当时会有多少混乱发生,例如同名者。也有一个名字录取了两个不同的学校的,但没听说有造假的。因为生源严重不足,即使有个别造假,也不在乎了。 当年7月19日,周恩来签发《政务院关于一九五二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示》。规定除应届毕业生19206名外,三年级理工科学生提前毕业,计8438名。合计分配27664名毕业生,分配原则是:集中使用,重点分配。 7月25日政务院146次政务会议,讨论通过2-19日劳动就业会议的《决定》。该决定称:三年来已解决120万职工以及100万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成绩显著。但仍有280万旧社会过来的失业人口有待解决,要求各地逐步做到统一调配劳动力。 一方面大学生提前毕业,另一方面仍有巨大失业,其中不乏有经验的知识分子。亲与疏,重用与利用可见一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