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秦皇汉武,莫待明朝——袁腾飞现象小议 作者:黎烈南


 

 

越秦皇汉武,莫待明朝

              ——袁腾飞现象小议


    最近,听到了有关袁腾飞老师的事情,颇有一点感想,在这里说一说。

袁腾飞老师因为在讲课时批评了毛泽东主席,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愤怒批评,并被学校责令检查,这件事引起了我的良久思考,在此,与网友们作一交流。

先来个倚老卖老:作为一位教学岗位上的“前辈”——一个退休教师,我对“毛头小伙子”袁腾飞老师的被责令检查,首先是:欣慰。亲爱的青年读者,若是我们生活在文革时代,袁老师不但一定会被判为反革命,而且一定会走向刑场,遭遇被枪决(请大家想一想遇罗克、张志新等烈士的悲剧)的命运。您说,我的这种欣慰之情难道不是发自内心吗?

这种欣慰情感油然而生后,又有一种欣慰之情再次涌上心头。我发现,在网络上,批评袁老师的观点,与支持他的观点,同时并存。这种情形,让我们这些经过了文革、至今还心有余悸、心灵脆弱的老人们,感到新奇,感到宽慰,有时甚至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要知道,在以前的舆论方面,或批评,刹那间打入冷宫;或赞扬,一下子捧到天上。而现在,我们看到,对某种意见之批评与赞美的言论此起彼伏(虽然有的语言稍嫌粗野,有待改善),真有点百家争鸣的味道呢!大家都很推崇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那种学术繁荣之局面,我想,现在对袁老师言论的褒与贬,得以各抒己见,莫不是中国文化一种新鲜局面的好兆头吗?因此上,这一种欣慰之感涌在心头,又是自然而然的了。

欣慰之后,还有欣慰。凡是经过建国后一系列运动的人们,都知道,有异端的声音出现,往往有中国高层——或报刊、或领导人,出来表态,为事情拍板定性。而这一次,我们看到,我国最高层领导人并未介入,报纸也并未因此发表社论或评论员文章。这表明了一种新的信息:我们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对和谐社会的倡导,并非虚言。从号召无孔不入的阶级斗争,到和谐社会的转变,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又是多少人在心灵遭受巨大创痛后,多少人牺牲了生命后,换来的可喜进步啊!诸位读者朋友,写到此,我不禁老泪纵横,我想告慰那已经作古的同胞们,我们的民族正在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向,稳步前进着!

当然,我还是有担忧与不满在其中。这担忧与不满,主要在袁老师被责令检查方面。我们知道,作为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是要讲实话的。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教师,在面对历史时,如果他看到了教科书应该讲而没有讲出的事实真相,他是缄默不言,还是勇敢地讲出真相?例如,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政策失误,到底有多少人因饥饿而死?文革期间,多少人被迫害致死,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有没有责任将那个时期的数字搞清楚?何况,吸取历史教训,难道只是历史教师个人的行为与责任吗?

我们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崇尚良史的传统,这是众所周知的。特别远的不说,只说宋代。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怕史官”的故事。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在皇宫的后园打鸟,有大臣有急事请见。太祖召见后,听他们所上奏的,都是普通之事,乃大怒,问为什么。一个大臣说“臣子我以为上奏之事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愈发生气,抄起旁边摆的斧子,以斧子柄撞那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那臣子不慌不忙,弯腰将牙齿检起来,放置怀中。宋太祖骂他说:“你揣牙齿,是想留证据告我吗?”臣子对答:“臣下不会告陛下,可是会有史官把此事写入史书。”太祖一下子明白是自己错了,马上赐金帛慰劳那掉了牙齿的大臣。

请看,就连一个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都惧怕历史对其不端行为的裁判;作为现代人,我们的历史教师,难道没有责任向今人、后人努力搞清事实真相吗?尽管我并不完全同意袁老师的观点,但我对于他的勇气与责任感,是由衷地钦佩的。我们可以不同意或批评他的观点,但我们决不能对他的责任感给以打击。否则,我们的很多历史问题之真相,将长期得不到澄清,这对我们的民族是非常有害的。

对于那些看起来有不少缺点,但其中却不乏有价值的意见,我们应该怎么办?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一段大意是这样的话:有人给我们提意见,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错误的,只有百分之一是对的;我们是完全拒绝这意见呢,还是实事求是地接受那百分之一?聪明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那样对他有利。而民主,恰恰包含着给每一个人自由发表意见的内容。因为每位发表意见者在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方面,都有可能包含某些有益的成分。言论自由,这是人类尊严的需要,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写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却忽然想起了毛泽东在其名词《沁园春·雪》中的一段名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帝国,曾经发挥了“举国体制”的某些优势,使我们的祖先曾经独步一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历史上,占据过领先的地位,留下过灿烂的篇章;但由于其集权或专制的内在弊端,又使得古帝国在后来那不可阻挡之世界历史潮流面前,终于覆灭。毛泽东清晰地懂得,超越“秦皇汉武”的“风流”事业之主要内涵。他在回答黄炎培的“周期率”说时自信地说过:“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他还希望“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文革期间,他对清华大学一教师因贴出“拥护党中央,打倒毛泽东”被抓之事,指示放人。这一切,都表明毛泽东对于超越古帝国之理想与思考。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时代与个人等等的复杂原因,毛泽东亲自发动的文革最终将个人崇拜推向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自己的超越“秦皇汉武”的理想终于归于失败。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开放舆论自由方面,中国社会出现了某些积极的变化。其中,袁腾飞老师因发表批评毛泽东的言论而仅仅是被责令检查之“轻处理”,就显示了这一点。如前所说,超越秦皇汉武,主要是对专制社会之思维模式的一种超越,对那种“焚书坑儒”的残酷的超越,对那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单一思想统治的模式的超越,换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的思维模式。这才是真正地超越秦皇汉武的大气象。

笔者不揣冒昧,以《沁园春·华夏之春》为题,步毛泽东原韵,以鄙陋文字,和其下阕云:

……

年来春曲多娇,便唱了红梅唱柳腰。

赞牡丹流韵,终称艳雅,草芜新绿,岂逊风骚。

暧暧云霄,茫茫苍海,可舞群鸥可舞雕。

春雷震,越秦皇汉武,莫待明朝。

敬爱的读者,予虽不才,予则诚也。您看,红梅傲霜雪,气节可佳;柳条婀娜,亦令人赏心悦目。牡丹为花中之王,绚烂夺目;而如果没有漫山遍野的碧树绿草,那孤零零的牡丹就太显单调了。广阔海空,如果只有老雕飞翔,称王称霸,没有了白鸥等飞禽的舞蹈,大自然就真的没有看头了。我斗胆步毛泽东名词之原韵,和其下阕,为的是一献衷肠:希望中华民族真正超越秦皇汉武之伟大漫漫征程,从我们的脚下一点一滴地做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啊!中华民族的更加伟大的复兴,在于群策群力,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舒畅的自由氛围当中。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

越秦皇汉武,莫待明朝!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