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眼镜(短篇)
作者:老地
|
|||||
知青小眼镜
我们年青那时,戴眼镜者是很稀有的,小学生中几乎没有,初、高中生中也极少,每个学校绰号“眼镜”者廖廖可数,只须冠以老、小、胖、瘦,即可区别。现在的中学里“眼镜”这个传统的绰号早已消失,原因不说自明。 小眼镜因年龄和个儿都比较小,为区别曼普另一戴眼镜且已被命名“大眼镜”的知青,被众人定名为“小眼镜”。他下来得比大家晚了大约半年时间,来时曼普的知青已经分了家,三三两两分散搬到几家外逃的傣家竹楼里去了,小眼镜就独自一人住进了队里为知青建的破平房里。除了来的当天晚饭在队长家吃外,第二天以后他就自已做饭了。 刚来时,小眼镜显得很内向,心事重重的样子。大家只知道他是昆明某所较差的学校初一的,本应下到一个离昆明稍近的汉族县,不知为何会被单独下到这个边疆小县来,还来的那么晚。大家是年头下来的,他下来时已经过了八月中秋。大伙儿估计,他可能是想躲下乡没躲过,被小脚侦辑队给抓住送下来了。知青们开始时对他还是很热情的,纷纷邀请他加入“小家”,都让他婉言谢绝了。初时大家晚上还到他那儿玩,想听他说点昆明的事,他是问一句说一句,说不上冷淡,却总让人觉着他不愿跟人多交往,等到他从昆明带来的香烟、饼干之类消耗完了,大家也就不去了。他很少串门,一个人悄没声地默默地出工、做饭,晚上则守着油灯看书、写东西。队里看他个小,分给他的活都是些跟小孩子们放牛、跟老头们看水、跟老大娘们筛豆之类的轻活,跟知青们一起干活的时候反而不多。也因为如此,加之这小眼镜很有点语言天赋,只一个多月时间,他已经能说很多日常傣语,水平远远超过了比他早来半年的知青。不出两月,他已经跟全寨的傣族老乡们混得烂熟,晚上也经常去傣族家串门子,大多时间穿着不知是那个大妈给他做的粗布白褂、黑色大裆裤,除掉那副眼镜,跟个傣族小伙子没啥两样。不过他与其他知青的交往仍然不冷不热的,大伙儿也失去了跟他交往的兴趣,几乎把他忘了。有两次乡里召集知青们开会,愣是没人想到叫上他。 曼普寨有个名叫曼句的傣族小伙子,长得很帅气,人也相当聪明,小眼镜没来多久就跟他打得火热,许是两人一帮一、一对红的结果吧,不出半年曼句已经能说一口极流利的昆明话,穿上小眼镜的衬衣、军裤,来串门的外寨知青们都深信不误地以为他是知青。而大多知青还只能结结巴巴说点日常傣语之时,那小眼镜的傣语已经到达了汉扮傣装去外寨“聂少”(串姑娘),让那些小卜少们纷纷为之倾倒的高级水平(可能比现在的六级还要高吧)。 这两人的语言天份,在一次突发的民族冲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那次冲突却是因曼句说昆明话而引发的。 那天傍晚,公路上一伙伙相间不远地走着去水库工地看电影的人群。曼句跟小眼镜两人走在几个外寨卜少后面,两人穿着相反,汉语、傣语混杂着跟那些卜少开玩笑,要她们猜谁是知青。在他们俩后面不远,走着一帮另一个乡的知青。问题出在傣语中“聂少”的词很多是不能用汉话来说的,用汉话说出来会让当时相对保守的汉人产生误会。俩人正与那些卜少说得开心之际,突然之间一声怒骂,曼句便已然被人打翻到路旁沟里去了,幸好时逢旱季,沟中无水,他打个滚窜上路时,手中已经拿着把明晃晃的匕首,笔直地向来人剌去。却不料那人是个会家子,只一瞬间,曼句又回到沟中,匕首却到了那人手中。那曼句哪受过这种气,咆哮着正要再次跳上来时,小眼镜用昆明话大声地吼叫起来。这时摔翻曼句的知青明白了,那个被他们误认为流里流气、要教训教训的“昆明知青”曼句是个货真价实的傣族小伙子,而这个戴眼镜的傣族小伙子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昆明知青。正当他们打算向曼句道歉之时,却已不见了他的身影。小眼镜与对方约定明天到寨子里来陪礼后,便返回寨子去找,遍寻不着后,又赶到水库工地放电影的地方去找。待他赶到时,电影已经开映,满场都是披着一个式样的毯子的傣族和一伙伙聚在一起聊天的知青,他满场转着叫喊曼句,却一直无人回应。小眼镜已经见到了邻乡的那几个男知青,他们说见过曼句,想向他道歉,他只气冲冲地用昆明话说了句:“你们等着。”就消失了。小眼镜感觉到曼句就在附近,他预感到可能会出事儿。他注意到那一群群傣族小伙子神情不对劲,他听得懂他们悄声嘀咕打架的话。他也觉查到知青们也正在悄悄串连,场外远远地站着的一伙知青身后竹林里放着一堆铁铲之类的物件。 最后一次换片的时间到了(当时放电影只一部机子,中间要换好几次胶片),老乡们和知青们吃惊地发现,小眼镜站在一个装放映机的木箱上,高高地立在电影银幕之前。当他大声地用傣语叫了两次“乡亲们”之后,全场都静了下来,听他要说什么。小眼镜滔滔不绝地用傣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邻乡知青准备为误会而道歉却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勾通,傣族小伙子们和知青们正准备电影散场后打架的情况。他大声叫曼句,要他站出来接受那个知青的道歉。并改用昆明话叫出那个知青,站到了他的身旁。那些傣族老乡们听完之后,开始议论,满场嘈杂之声,随后有人开始叫曼句的名字,大家都在寻找,电筒光满场飞舞。大家都没注意之时,曼句披着毯子,象个鬼魂似的悄然出现在打他的知青身旁,待大家发现时,俩人已经用昆明话说开了。等到俩人搂肩搭膊走出场外,小眼镜分别用汉话、傣话说了两次“没事儿了”之后,在一阵欢呼声中跳下了木箱,追着那两人去了,身后跟着大群知青和傣族小伙子们。 电影再放映时,银幕后的空地上,一大群年青人聚在一起,围着两个“翻译”,谈得甚为火热。有人注意到,邻乡一个在某校小有名气的“红卫兵”组织的头儿,走到小眼镜身边,拍了拍小眼镜的肩膀,叫出了学名。小眼镜显然也认识他,却神情紧张地把他拉到一旁,悄悄地说了些什么。后来有人问那人是不是认识小眼镜,他却矢口否认。知青们猜测,这个小眼镜可能有点儿来历。但事情过后,见他还是那样我行我素,跟大伙敬而远之,也就不再议论。 此次事件之后,无论知青还是傣族老乡,都对小眼镜刮目相看,平添了几分敬意。等到队里宣布新买来的手扶拖拉机由小眼镜任专职驾驶员时,大家都没提出异议。小眼镜驾着突突吼叫的拖拉机在众人羡慕的注视下驶入寨子时,谁都没料到,正是这辆手扶拖拉机,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有一天,小眼镜到县城拉化肥,快半夜了才回来,之后足足有二天没出工,一直住在队长家里。等他露面时,脸上青肿尚未消退,头发间有几道新疤疥,手脚上也有伤痕,那样子象是被人痛打了一顿。大家都关心地问候他,他却守口如瓶,队长也不肯说,因而谁也搞不清楚发生过什么事儿。随后常有外乡甚至外县的知青,三五成群地从县城乘着小眼镜的拖拉机来到曼普,通宵达旦地高谈阔论。(在往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未间断。)一直到“大眼镜”到县城办探亲假时,才从其他知青口中得知,那天小眼镜竟然与全县赫赫有名的舵霸“阿三”打了一架! 那阿三在昆明时就因是某著名武术家的大徒弟而知名,据说功夫十分了得,在边疆外五县无人能敌。下乡后他从来都不出工,成天呆在县城小饭馆中,跟女友一起弹吉它,自有一帮好武者聚在他身边,向他孝敬白食。这天下午他正打算到江边温泉洗个热水澡,听到拖拉机响声时抬头正好看到小眼镜驾车驶过,便遣手下去叫。小眼镜多数时间对知青搭车是有求必应的,此次却因为要急着为队上送化肥,到江边又不顺路,便婉拒了。那阿三虽说并非作恶之辈,但其调教徒弟却不严格。见小眼镜不肯答应,竟然动了手。小眼镜又瘦又小,一介文弱书生,哪是这些练家子的对手,只一回合就躺到了拖拉机下。那几人拍了拍手正打算回去复命,却听得身后一声怒吼,那小眼镜从地上一跃而起,不要命般冲过来手脚并用一阵没头没脑地乱打,阿三此时已走出门来,拉住他叫别打了,他却一口血痰啐到阿三脸上,阿三一怒,一脚就把他踹得滚到车下了。他躺着喘上口气后,又跌跌撞撞地爬将起来,两眼发直,冲过去再打。如此这般反复了几次,小眼镜连站都站不直了,可他仍然挣扎着往上冲。阿三和他的徒弟们发怵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硬气的人,阿三令手下不许再打了,派两个人强行把小眼镜架往县医院包扎治疗,包扎完后又把他架回饭馆。小眼镜已经没了力气,也不再挣扎,任由他们摆布。当他们回到饭馆时,阿三已经摆下一桌丰盛的酒菜。据说那天晚上是阿三亲自开拖拉机把喝得醉醺醺的小眼镜送回来的。此后阿三等人时常来找小眼镜玩,对小眼镜表现出了毕恭毕敬的态度。 从外来知青的口中,一点一滴的,曼普的知青们逐渐发掘出了小眼镜下乡前的历史。说起来谁都不会相信,这貌似文弱的小个子,居然曾经是昆明西郊一支大名鼎鼎的武斗小分队队长。这个文革开始时才进中学的学生,竟然曾腰间插着双枪,指挥着一队比他大好多岁的工人和学生,凭足智多谋的机动战术和视死如归的气势,打了多次战果辉煌的胜仗,令对立派闻风丧胆。他之所以晚了半年下乡,是被当时的革委会关押审查过后,确认了他并未亲手打死人才安排插队的。在他所在中学的知青中,小眼镜的名气极大,阿三等人必定也是从外县知青那里知道了他的事迹之后,才会对他如此尊崇的。 过了不久,小眼镜又出事儿了。 这天上午,曼句跟小眼镜拉了一车谷子到乡上碾米,中午时分,鼻翼挂着血痕的曼句一个人跑了回来。在乡上他们俩看见几个农场的带枪的民兵,押着2男1女3个被五花大绑的知青,说是从边境抓回来的。小眼镜看那些知青可怜,主动提出用拖拉机送他们上农场。路上因为有个民兵在那个女知青身上动手动脚的,小眼镜便跟他们打了起来,结果也被那帮家伙捆了,连人带车一起押到农场场部。农场那个指导员认得曼句是傣族,把他放了,曼句出门前看见农场的民兵已经将小眼镜和那几个知青吊在房梁上了。队长听完曼句的叙述,当即敲钟集合民兵,带上枪就上了农场。曼普的知青们派人去叫上附近的知青和阿三等人,也赶了去。阿三他们赶到时,已经出事了。农场的一个民兵被曼句开枪打死了,傣族民兵缴了农场民兵的枪。农场指导员逃走了,他那几个打手已经被愤怒的农场知青捆起来了。小眼镜被打得奄奄一息,农场的3个知青也半死不活的,其中那个女知青是在指导员宿舍里找到的,找到时身上只剩几条碎布。在听说县城里派出了一连解放军正朝这边来之后,曼普傣族和插队知青们抬着小眼镜和那3个农场知青回到寨子,曼句当天夜里就出了国境。 直到小眼镜等人养好了伤,队上才将他们交给县里。农场那3个知青的罪名是叛逃未遂,女的提前回城了,两个男的被叛了刑。农场知青在县城组织了一次静坐示威后,那个指导员也被撤了职,送交军事法庭,后来听说是让他提前退伍。曼句则受到通辑,却一直未找到他的下落。小眼镜当时未受到任何处分,仍然开拖拉机。但好景不长,队长进了乡上的学习班后,小眼镜也在县城里被抓了,随后县里派人来抄了他的家。同时被抓的还有阿三等人,后来宣布的罪名是他们成立了一个名曰“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反革命团伙。 知青返城后,开始时还断断续续听到一些小眼镜的事,后来就杳无音信了。曼普知青聚会时,时不时会提起他来。关于他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其中有一个似乎比较接近真实情况。说的是小眼镜在狱中再次显示了他非凡的领袖气质,牢里的犯人个个服他,连看守们也对他十分敬畏。据说关了两年后,他成功地组织了越狱,逃到国外做了一支民族武装的司令,阿三和曼句都跟着他,他们占了很大的一块领地,政府军和其它武装吃过几次苦头后再不敢越雷池一步。还说他在香港、东南亚、北美、欧洲都有势力范围,生意做得很大。孰真孰假,不得而知。
知青小眼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