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作者:清平


  家”   


    “家”,不仅仅是一个院落或是几间房屋。

“家”的核心是氛围,是一种由亲人营造出来的给人温暖并使人渴望回归的氛围。

“家”,有时是一个固定的居所,有时是一个简单的意象,有时只是一种切实的感觉。女儿小时候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和妈妈在一起,走到哪里都是“家”。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家”是时间的函数,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变迁——有可能是居所的变迁,也可能是意象的变迁,更可能是感觉的变迁。

小时候,“家”是灯光。

那个五口之家,有祖父母、父母和我。节假日,父母带我外出,常在天黑后返回,一看到家里窗户映出来的黄色灯光,我的心立刻就暖起来——爷爷奶奶早把好吃的饭菜做好等着我们呢!几十年后的今天,小时候的许多生活细节都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但那窗灯光和灯光所给予我的细微又刻骨的欣喜和温暖,依然是清晰的。

初中时,“家”是奶奶的身影。

我上初中时,已经是有了妹和弟的七口之家。我每天与忙碌的父母接触不多。爷爷已经退休,与奶奶一起为我们做早饭。为了让我这个贪睡的家伙多睡一会儿,奶奶总是在最后一刻叫醒我。我快速地起床穿好衣服,在奶奶为我准备好的洗脸水里抹几下,就坐到饭桌前,爷爷提前为我盛好的饭菜温而不烫。我一边吃饭,奶奶一边帮我梳小辫儿(唉,那年月的女生都留长辫子,很麻烦)。吃完饭,我接过奶奶递过来的书包,拎着爷爷帮我装好的饭盒(午餐),愉快地走出家门去上学。

奶奶一手把我带大,我们姐弟三人只有我没受过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罪,我习惯了放学回家就见到奶奶,偶尔赶上奶奶不在家,心里顿时裂出一个大窟窿,空洞洞地难受。

下乡后,“家”是美丽的四合院。

离开沈阳那天,学校操场上热闹非凡,几十辆大卡车拉着全校一千多名学生,浩浩荡荡地开出城市,奔往我们插队的地方。到处是眼泪,我却一点儿也不难过,心中涌满了豪情壮志。但是,现实的生活是艰苦而单调的,我时常会想念家乡和亲人,而这种想念经常依附于那个美丽的四合院的零星影像——两棵树冠极繁茂的丁香树和五月的花香;宽阔的房檐和故宫一样的红柱子以及围坐在柱子周围的同学讲的各种各样的鬼故事;被破四旧运动砍得伤痕累累的石浮雕和门上那些有着凸起花纹的彩色玻璃以及摸上去的手感……回头想,这种思念是复杂的,既有对亲情的依赖,也有对原有生活方式的的怀恋。

结婚后,“家”是父母的亲情。

无论是住在公婆家,还是后来有了自己的房子,我心中的“家”一直是父母的居所。女儿都很大了,每次回父母家时若是半路遇到熟人询问,总是脱口而出“回家”,而不是“回妈家”。曾经被许多人纠正过,却始终改不了口。除了被逼迫或是违心,正常情况下言为心声,就连临近父母家楼口时我那迅速加快的脚步,都是情不自禁的。

如今,大自然是我的精神之“家”。

目前的居所,是我有生以来居住过的房子中条件最好也最宽敞的,但它没有“家”的氛围。每次投身到大自然中,无论多么苦累,甚至睡在烂泥地里,心情都是愉悦的,有回到“家”里的亲切感和轻松感。而每次从大自然返回城市时,混浊的空气总是令我感到窒息,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重新适应。这段适应的时光很恍惚,很难过,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过下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一位在京城工作的同学说,常有无“家”可归之感。也许,这种感觉许多人都或轻或重地有过。我想,一定有一个真正的“家”,它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心中。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家”园,才会有安宁、祥和、宽容与愉悦的心境。

 

                                                                      2010.4.8


                        冰溪摄影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