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青文艺宣传队的日子里
作者:老例
|
|||||
在知青文艺宣传队的日子里 刚下乡时,我们三男三女六个知青一个组,同吃、同住(同大院不同房)、同劳动,平平等等和和气气一家子似的,虽然辛苦,也蛮开心的。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形势起了变化:组长阿生是知青干部抽去搞蹲点了,大个子阿毅擅长球艺,三头两天代表大队公社外出比赛,三位女生俏、清、丽,则成为大队知青文艺宣传队台柱,整日介排练、演出。这一来,只剩我一人留在生产队干农活了。说老实话,干农活我不怕,再苦再累也能熬,老哥啊,怕就怕一个心理不平衡!正所谓不患穷患不均。可不是?这样一折腾,不就显得我老例无能弱智思想落后不思进取了吗?!要发奋啊我竭尽心思寻找进取的途径。像阿生那样?似乎过于理想化,干部是接班人呐,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学阿毅?也不现实,凭我干巴猴瘦状,进球场不知是我打球还是球打我;唯一的可能性就历史地责无旁贷地不容置疑地落到知青文艺宣传队了! 还没等我策划出类似杨子荣打进威虎山的谋略(哥们该清楚我为何那么熟悉''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的黑话了吧),机会送上门了。事缘那年公社知青春节会演,要求每一个宣传队都要有自编节目。我们大队的知青文艺宣传队演艺是一流的(公社级),就差在没人会编节目。我敏锐地认定,凭我多年来写了几大本日记并不时在日记中创作洋溢着革命豪情诗歌的经验,这个编节目者舍我其谁!目前问题在于同志们并不知晓我的日记尤其是日记中的诗歌,那么我责任就在于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同志们无意中看到我所希望他们看到的东西。(其实从一开始写日记起,我就预料或者说期盼同志们看到我的日记,因此写的东西很自然维系在似自我而实公开的状态。或许这是受报刊登载的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的日记深刻影响所致。)于是,某一个休息天,我一大早就坐在桌前整理日记本,当值日作家务的丽需要人帮忙到井边洗菜时,我理所当然心情愉快地跟她走了,离去前,我的日记本很自然而恰好地翻到我呕心沥血创造的长诗《红十月之歌》。这是我借鉴当时红极一时的《理想之歌》的创造经验写的,写我们如何在十月份来到广阔天地,当然联系了历史上十月所具有的革命意义;由于采取了著名的阶梯式句式,还常常大胆地大量用一字或二三字句式,因此虽然总字数不算太多,却也占了二十多页。总之,是一首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作品。事情的发展自然如我所料,待我和丽说说笑笑从井边返回时,我的红色日记已经传遍组里其他几位插友的手,接着很快大队知青文艺宣传队的知青们都知道这个“意外发现的秘密”。很自然地,当他们激动地围着我邀请我加入宣传队编节目时,我不失礼貌而又坚决地谢绝了;直到知青带队干部出面邀请,我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当然在答应的同时没有忘记表示对不能坚持在队里劳动感到遗憾。 于是,我来到知青文艺宣传队,登上了“新的战斗岗位”(这是知青带队干部说服我的有力理由)。我在宣传队的任务当然是编节目了。在这方面,虽然我没有前科,不对,是以前没干过,但克隆式的“三突出”创作原则,铺天盖地的宣传材料,在加上我几年来创作日记的经验,很快我就顺利地完成了编节目的任务。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实际上我也已经深深爱上知青文艺宣传队这个战斗集体。问题是节目编完了我似乎没理由再闲着没事地爱下去。于是我再次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爱下去”的机会。其实,机会只能往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台前,一是幕后。有以前跳忠字舞的惨痛经历,我打死也不考虑台前;至于幕后,当时知青文艺宣传队还没有舞台监督的概念,也用不着拉大幕的(随便一块空旷地便是舞台),乐队也从没想过要有个指挥(即使有也没人会跟从指挥),这么一来,我只有参加乐队一途了。 说老实话,当时大队知青宣传队的各种乐器我都能弄响,但水平就远不如现有乐队队员了。惟有出奇制胜!我当机立断返城用二十元买了把小提琴------宣传队所未有的乐器。二十元哪!几乎相当我半年的工分钱。哥们,现在你给闺女买架钢琴也用不着半年的收入那么大手笔吧?大笔投资的结果使我得以顺利加入了宣传队乐队成为唯一的第一小提琴手。当然开始总有艰难的过渡时期:拉琴时总要用棉花塞满耳朵,右手运弓特别的累------就为了尽量使琴声减到最弱,那种铁锅擦砂地般的琴声实在是不利于乐队知青同志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得为同志们着想啊!于是我也就练就了一手独特的“飘弓”技术,在姿态潇洒自若的演奏过程中,始终能使弓与弦保持在若即若离的状态,很有超然的音乐哲学意味。当然,其他次要方面如音质音量音色等是不必考虑的了。也当然我从始至终都婉言谢绝一切独奏的机会,尽管知青同志尤其是贫下中农多么渴望欣赏当时罕有的小提琴。我们绝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啊同志们! 在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坚持乐队工作之外,我还参与了一次台前演出,演的是样板戏(折子)《沙家浜》(忠义救国军进驻沙家浜一幕)。前面我说过打死也不到台前(演出),但现在是演样板戏,革命任务非同一般党叫干啥就干啥死了可免不死逃不了啊(最实际的情况就是台前演员不够,要后台的顶,我的演奏水平决定了第一个被乐队贡献出来)!当然领导也不会为难我,而是照顾了个闲角给我扮演-----“匪兵乙”。那个“匪兵乙”啊就是跟着刁小三上场,拎着个抢来的包袱,转个圆场,说一句什么什么的话(大略是一听就知道坏得很小气那种话)。简单得很吧就一句台词?可就是这句台词,让我水深火热了足足三个星期(排练)!我死活说不溜记不住,一上场走位,不是忘词就是结巴。相比之下,跟我同台的“匪兵丙”(抢的是鸡,比我坏)却台词说得溜溜的,神奇十足。其实他那台词好记好说,我根本没在心也能记得住说得溜。我向队长要求改做“匪兵丙”可“匪兵丙”坚决拒绝。正式演出前两天总彩排,整台戏就让我那句台词给掐死了。其实我并没有忘词,只是由于紧张过分口干舌燥那台词已冲到嗓门眼,可就噎住出不来,嘴巴一张一张的活像演哑剧。“匪兵丙”则是大展身手,将手中的大阉鸡(因是总彩排,用了活鸡)扬得咯咯欢叫,那句台词叫得溜溜的山响。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呀,“匪兵乙”和“匪兵丙”同一场面,效果立分高下。结果可想而知,总结会上,“匪兵乙”收到严厉批评而“匪兵丙”大受赞赏。 知耻而后勇!我抓住最后两天死背那句台词,即使到公社办事,一路上嘴里也嘟嘟囔囔的,以致在公社粮所门前撞上个在邻近大队插队的老同学,张口要叫他名字,嘣出嘴的却是那台词。当场弄得那老同学直翻白眼,可我却暗地里乐翻了天-----这回我可是把那句台词说得溜溜的响响的!我赶忙躲到一边,试着再三复颂那句台词,次次都是如此-----溜溜的响响的!我那个开心呀激动呀差点就当街高呼毛主席万岁了。次日晚上开演前,我郑重其事向队长保证要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而我心里还憋着另一个决心:以实际行动给“匪兵丙”一个意外的打击!让他知道我老例“溜溜的响响的”厉害! 开演了……刁小三上场了……到我们了!我拎着包袱“匪兵丙”拎着大阉鸡上……走圆场……到台口了,该说台词了!就在这关节眼,我的脑子竟然一片空白!我那个心呀我那个身体呀冰冰凉凉冷冷飕飕。不能倒啊我死命支撑着悠悠晃晃再转多一个圆场(可怜那“匪兵丙”也不得不疑疑惑惑跟着再转)。老天有眼啊!就在第二圆场快转完时,我的脑子豁然一亮-----台词想起来!事不宜迟我张口一说,啊啊,说出来了,溜溜的响响的!溜-溜-的-响-响-的!心里那个舒畅啊,我顿时得意忘形地一抖包袱,即兴发挥地来了个亚英雄式的亮相,并示威般地斜眼瞟向“匪兵丙”,却见“匪兵丙”又在悠悠晃晃地转圆场,转完一个接着再转一个,脸色煞白煞白,手中的大阉鸡被捏得直伸脖子尖叫。这小子怎么啦该不会也忘词吧?我正纳闷兼幸灾乐祸,他转到了我跟前,两眼血红红地盯住我,压着嗓门吼道:“你小子念了我的台词,我念什么?!” 老例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