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年》节选——想当初(五) 作者:邢奇


 

《华年》节选——


 想当初(五)

 

 (21)


    春节的聚餐是很热闹的,放羊的各包留下一个下夜的,其余的都参加了。有羊倌、牛倌、马倌,济济一包,凑了十几个人,这在牧业队已经很难得了。特地买了瓶猪肉罐头,四和尚一年到头吃牛羊肉,猪肉要算稀物了。天冷罐头凉,先吃别的,把它放在火上烤着。正在进餐,只听“咚”的一声,罐头开了盖,猪肉飞上了包顶。真糟糕,浪费了不少,不过粘在陶那棍上的还可以吃。就这么来吧,几个人欠着脚扬头舔着。嗯,味道真不错,就是还有点烫──要是不烫,它还上不了包顶呢。

   
    诗曰:


            草原成年吃牛羊,春节要把猪肉尝。

        买来罐头嫌太凉,别忙,暂且放在炉子旁。

        酒过三巡声响亮,猪肉飞到陶那上。

        欠脚扬脖都亮相,真棒,就是舔着还挺烫。


    最后吃的是炸糕,红糖馅,用牧民给的黄油调的。由几个公认擅长烹调的操持,他们垄断了案板和油锅,不容他人插手。于是闲着的人就天南海北地聊着。当第一批炸糕出锅的时候,人多糕少,一个人提议作宝塔诗,谁先续上谁就吃。大家齐声说:“高!”这个“高”字就作为宝塔顶尖定了韵。立刻有人叫出“炸糕”,同时伸手就去抓。当宝塔续到第九层的时候,炸糕已经出了第二锅,足够吃上一轮的了,而且大家已经满足了宝塔的高度。于是在对宝塔诗极其兴奋的回味中共进其糕,那炸糕同样很有味道,做得很不错呢。

那首宝塔诗是这样的:


                              高

                         炸糕

                        赶快捞

                       里嫩外焦

                      香气往上飘

                     充满了蒙古包

                    顿时肚里馋虫闹

                   馋得我口水往出冒

                  续不上诗你就吃不到


    至今我还记得那续第九层的,掰着手指一字一顿地数出那九个字时的得意样子。当时,满蒙古包都哄堂大笑了。

 


 (22)


    宝塔诗引起了大家的诗兴,春节聚餐时好几个人乘兴即席赋诗。那时战备很紧张,地处北疆的四和尚想到打仗都有一股兴奋劲儿,经常憧憬着英勇杀敌的场面,随时愿洒青春热血。所以四和尚抒发慷慨的诗,总要写上一些纵马沙场之类的豪言壮语。那年春节席上,施小明同学的两首诗很得大家的共鸣和欣赏:


                   其一

        作诗、谈笑、歌唱, 慷慨、快乐、激昂。

        幸福非于此, 只待枪声一响。

        一响, 一响,

        纵马飞奔沙场。


                   其二

        春节之夜尽狂欢, 赛诗会上齐争先。

        革命豪情谱成篇。

        思想改造非一日, 前程远大路艰难。

        刻苦磨炼莫等闲。


    董士芳同学作长诗一首,其中几句甚为感人:


            将舞马刀杀敌虏, 百万军中马当先。

        将挥双手战天地, 无尽荒原变良田。

        将指高楼教后代: 汝辈可知创业难!


    那时,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青春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而这样热烈兴奋的日子,在我们的青春中,也仅有这么一小段,别看仅有这么一小段,这对于回忆人生来说,分量已经足够了。我们忘不了守护畜群的风雪之夜,忘不了四蹄生风的得意驰骋,也同样忘不了在草原最初几年过春节时挤在蒙古包里的热闹聚会。

 


 (23)


            惊惊颤颤, 马倌上任三把汗。

        一怕丢马, 狼吞虎咽吃晚饭。

        二怕狼掏, 声嘶力竭通宵喊。

        三怕混群, 脖子伸直不停看。


    这是我队四和尚马倌刘玉平的经验谈。我牧场地处边境,狼非常多,经常看见“白马披大红,红马露白骨”(刘玉平诗句),那都是夜里狼掏的。所以马倌下夜都特别紧张。如果天气不好,去下夜时找不到马群,那是真够马倌一急的。要是马炸了群,那速度着实惊人,往往傍晚“胎巴”得好好的,吃完晚饭便不见了。马倌在茫茫的黑夜中寻找,有时要找上一夜。请看刘玉平是怎样写找马群的:


            夜色茫茫如黑纱,电池用旧,心情不佳,

        饭后急忙穿大哈。(注:大哈,蒙语:皮外套,毛朝外)

        一丘一草将人耍,远看似马,近看非马,

        奔波一阵真抓瞎。

        找遍山坡找山崖,北风飒飒,马蹄刷刷,

        绕山一周又白搭。

        主意不定真难拿,本想回家,又一咬牙,

        催马向南如风刮。

        手电光中毛色杂,找见马群,心才放下,

        持枪防狼待晓霞。


    刘马倌放马时写了许多诗,多是马倌的实地感受,四和尚马倌成天鳔在马上,对于记载生活来说,怎么便当怎么来,一首小诗就是一篇日记,日后回忆起来,往事历历在目。可以说,四和尚的诗别有一种功用,但这种功用恐怕只有四和尚才能感受得到吧。

 


 (24)


    当初插队,是1967年11月16日离开北京的,正值初冬。过了张家口坝上,白雪皑皑,寒气逼人。车子开到东乌旗,蒙古族装备发下来了,有大有小,每人按自已身量自选。这套服装包括皮袍、皮裤、皮帽、毡靴,总重二十来斤,皮袍有两种式样,一种较宽大,另一种较紧便,我惮其笨重,选了件紧便的,长短还挺合身。穿上这身装束,以东乌旗的蒙古包为背景,美滋滋地和同学们合了影。

到了牧场,下了牧业队,我才知道,蒙古袍分男式和女式。男袍肩腰宽大,着装时先在腰下约一尺左右松松系上腰带,然后将袍身上提,勒紧腰带,腰上宽松,嘟嘟噜噜,环腰而垂。女袍较窄,腰带直接系在腰上,袍身并不上提。

真叫露怯,咱穿上这女式皮袍,不仅有损形象,而且大幅度动作起来也确感束缚。怎么办,换是没地方换了,只有求牧民老乡修改了。我翻阅了蒙语会话课本,上门找了一位牧民老太太,按着课本用汉字标注的发音结结巴巴地说:“米尼得勒塔阿了合贵。(我的皮袍不合适)”“噢嗨!塔了怪,塔了怪。”老太太笑了,用当地发音重复着塔阿了合贵,这“噢嗨”就是牧民妇女表示听懂了的语气词。

居然只说了一句人家就听懂了,我为自己的发音成功感到得意。后来再想此事,我才恍然:当时这女袍穿在我身上,我一比划,老太太能不明白吗。老太太是先看明白这袍子不合适,后琢磨出我说的是什么的,故尔有这一声“噢嗨”,说了半天,还是我的发音不地道。

当晚,老太太就改好了我的皮袍,感谢不尽啊,可感谢的话我可说不上来。这时,我才深刻地意识到:来到草原,最先要学会的蒙古话就应该是谢谢。

初到草原,一切陌生,当我们面对着一下子从天上掉下来的问题束手无策时,是草原上的牧民热情地帮助了我们,手把手教给我们生产生活上的本领,使我们能够立足于草原。还记得头一年搬家时,刚搬到,牧民纷纷而来,七手八脚地帮我们搭起了蒙古包。还记得在夏天的滂沱夜雨中,一位牧民浑身透湿地跑来,嘱咐我们下夜要小心……

而牧民也要生活,也要放牧,况且还有老小需要照顾,比起知青来他们的困难更大,他们有更多的事要解决,然而,在知青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伸出了帮助的手。

当时,为了老太太给我修改皮袍子的事,我以我的学生腔写了首诗,兹记录在这里,再表谢意,然而如今那位老太太已离开了人世,知青们也已经离开了草原。

   
    诗曰:


            羊油灯,红铜碗,冬夜长,灯苗短。

        羊油熬了三大碗,额吉还在飞针线。(额吉,蒙语:妈妈)


            老伴上下新崭崭,儿子闺女不等穿,

        额吉为谁缝皮袍,连夜把活儿赶?


            是谁醒来揉揉眼,看看灯下失声拦。

        一听就是新牧民,那蒙语说得不连贯。


            “噢,孩子,正好皮袍刚改完,

         等明天,你来试试肩。”


            肩上加了宽,针脚平展展。

        皮袍未穿身先暖,暖流涌心间。


            羊油灯,红铜碗,棉线长,灯苗短。

        棉线连起两颗心,连在大草原。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