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毅然: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读[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一九六八至一九八零》 作者:林子搜集


 

   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

作者:裴毅然 

来源:搜狐读书网http://book.sohu.com/20091106/n268005589.shtml


    知青运动远去,知青研究渐热。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一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译本),乃“知青学”集大成专着。知青研究再演“敦煌故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知青运动在中国,知青学在国外。《失》着所引参考文献,外文也比中文热闹。

知青运动距今已四十周年,按说应该出现“知青学”专家与集大成专着。然而,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栓系文革,而且钩挂红色意识形态,牵扯着赤左学说的价值大方向,因此只要马列之旗还是中国上空的唯一之旗,只要这场运动肇始者还享有“三七开”的政治豁免权,“知青学”就无法在寰内得到真正有深度的展开,就必须 “宜粗不宜细”与“淡化处理”。这场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的运动,居然从未跻身国家课题,白白“让”与人家老外。《失落的一代》可谓生逢其辰,觑着其时。


周 恩来早已策划三千万知青下乡

大陆“知青学”也出现一些台阶性成果,但均属初级阶段的资料性归扫,由于民间行为,所录资料大多局限于下层个体亲历,即便涉及宏观整体,亦受“必须克制” 的局限,尤其面对出版严审雄关,作者本人就“自觉”过滤掉不少资料。失去资料等于失去准确判断的前提,谁都明白此间“厉害关系”。

《失落的一代》之所以集大成,在于它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梳耙,整体考察,取精用宏,立桩深固。就资料而言,一册在手,“知青”可知。为全面概要了解知青一代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合适的综述性读本。

笔者也是知青(乡龄八年),一直关注“知青学”,但《失》书中一些资料仍闻所未闻,三十多年前的旧闻对我仍是新闻,一路发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若非读到此着,将终身不了解这场运动的全局性资讯。如从一九五六年起上山下乡就和解决失业“结合”起来了;一九六三年周 恩来计划十八年内动员三千五百万知青下乡。上山下乡乃是中共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失业之策--借助红色意识形态,将无法解决的失业大包袱甩给农村。

我从《失》书中得知:

中央之所以迅速对云南知青作出让步,与一九七九年初已决定的“对越自卫反击”有关,“如果在此边境地区发生大规模社会冲突,就很不利于开展反击战斗。”上山下乡在一九八○年被终结,并非中央主动认错,而是“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抵制与抗争,在一九七九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促使政府最终放弃了这场运动。”包括农民的消极抵制。

黑龙江全省百余农场,每个农场都上报过好几起女知青遭强奸,有时几十起。《南京之歌》作者任毅差点被枪毙,后判十年徒刑,蹲足九年。一位老媒婆因介绍城里女知青给郊区小伙子,获罪“破坏上山下乡”,吃了枪毙!

为维持“安定团结”,政府必须在上山下乡问题上言行二元化。一九七八年李先念说:“国家花了七十亿,买了四个不满意。”青年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邓小平也认可。对上山下乡的荒谬性一清二楚,但决不能承认政策错误,在宣传上还得让知青认为在广阔天地得到“宝贵的再教育”。副总理纪登奎明确表述高层共识:“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宣传下,做到不下。不宣传上山下乡就不能安定,就要乱套。”


尚有八十万知青永留农村

《失》书提供了一系列资料:八十万知青被永远留在“广阔天地”。一九八○年年仍有十五点五万知青下乡、与农民结婚的知青总数四十三万。得到下乡豁免权中,干部子弟百分之四十二,工人出身百分之三十一,普通家庭百分之四,出身不佳百分之一。文革十年,大学生减少一百多万,技校生减少二百多万,整个中学教育停顿,有的地区因初中生全部上山下乡,停办高中。

为安置知青,国家投资每人五百,农村插队每人一百七十八到三百零三,农场每人六百九十到一千一百一十九。内蒙昭盟送知青下乡人均每年一千元,相当中级干部年收入,但知青却根本做不到自给。四川某农场安置一名知青需一千九百元,而安置在社队工厂一千三百元,进乡镇企业仅需五百元,知青下乡成了比开工厂还昂贵的事儿。还买来四个不满意,引发对怀疑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三信危机”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危机、对中共的信任危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危机。据港府统计,仅一九七○到一九七五年,至少十万大陆青年逃港。 真是何苦来哉?!

《失》书分析深刻,言大陆学人所不敢言:毛也善于耍弄阴谋诡计,在发动文化革命的过程中就暴露无遗了。他非常明白思想意识形态是他主要的政治赌注。假如中国政府变成一个注重经济效益的理性政府,毛就会失去他实际权力的一部分。(页25 )狠狠“运动”自己及周围的一切,乃是极权主义者紧紧攫权必须乘坐的大车。(页22-23)共产党的宣传工具,毫不犹豫地假借老百姓的嘴把要强加于民的思想说出来。(页223 )

绝大多数大陆学人莫要说“不敢放肆”,就算拎着胆子说出来,也没有哪家刊物敢为你提供平台。我终于明白自己当年的命运犹如一飘飞叶。一千八百万知青、被呼“万岁”的人民,不过是毛泽东这些“历史巨人”掌中的“白老鼠”--文革牺牲品与四个现代化废品,知青成傻青。

文革后只有四十三万九千知青进入大学,进入“上层建筑”的知青总数不超过百万。十八分之一的成才率,既是一千八百万知青的个人不幸,也是整个国家的灾难。全社会最优秀的青年精英被流放到毋须任何文化知识的“世界尽头”,各行政机构充斥低能干部。意识形态的价值错位直接造成如此触目的贤愚倒置。随着文化被文盲嘲笑,知识被愚昧扼杀,民主也被暴君彻底坐压。走向民主的五四回到原点。从五四走来的中共,竟托起毛泽东这位红色大帝,实在是全体中国士林(尤其延安士子)的集体耻辱。二十世纪中国人文知识份子的集体理性哪去了?文化的过滤功能哪去了?怎么会让封建专制如此整体还魂?难道一句“历史造成的”,能够避开文化追责吗?为什么会由我们东方人(包括东欧)为一项西方学说集体埋单?为什么我们对赤左谬说只能“实践而后知”?


至今还有老知青愚呼青春无悔

如今大批老知青仍浑然不知上山下乡运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仍在自娱自慰地高呼“青春无悔”,竭力为当年的苦难寻找浪漫价值,仍在将“白白浪费” 说成“无悔牺牲”。作家张承志甚至宣称:“我们是得天独厚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人。”稍感遗憾,《失落的一代》未对这一“老知青现象”展开深入论析。

不过,有始必有终。知青下乡乃是标准的饮鸠止渴,上山下乡是赤左学说在红卫兵一代身上崩溃的起点。上山下乡使他们走近现实,也就同时使他们认清什么是反现实。知青成为结束文革的主力军。一九七八年底各地知青返城请愿成为最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迫使中共“认清”不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的政治后果,从而推动 “工作重心的转移”。

千万知青如今“人还在,心未死”,成为思想最解放、追求自由最坚定的群体。各地知青不断出新闻,如香港知青协会于二○○八年成立,协会任务之一即“传承中国知青记忆,独立表达自己的历史”,六月六日该会在北角举办“知青史研讨会”,潘鸣啸、欧阳因(译者)、寒山碧先生到会。老知青、儿童文学家周蜜蜜“爆料”:当年粤北农场一些知青晚上关灯集体性爱,她的工作就是陪怀孕女知青去做人工流产;一对知青因恋爱被抓,军代表召开批斗大会,逼他们“表演”性爱经过,这对苦命鸳鸯连夜逃上山,告别生命,以死抗争。在内地,政府至今仍需为这场运动埋单,如两万上海援疆老知青仍在为“同等待遇”请愿,“知青现象”还在延续。“知青学”必将持续走热。对国内老知青来说,总不能再自我“淡化”、自我“冷处理”。再不抓紧抢救第一手资料,再不深化认识这场“带着体温”的运动,实在有点对不起自己失去的青春。

一个隔着千山万水的法国人(尽管是中国女婿),比我们还“热爱”知青,还了解知青运动,走在我们前面,终究让我们有点撑不住。毕竟,知青学是我们的“门前雪”呵!

 


附:

  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09/06-11/1730486.shtml

                                   

 书名:《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一九六八至一九八零》

  作者:[法]潘鸣啸

  译者:欧阳因

  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页数:468

  定价:港币150元


  提到“知青”,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文革,并且认为上山下乡运动与文化大革命处于同一时代。但在《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一书中,作者明确的把下乡运动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事件剥离出来探讨。这本由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撰写、欧阳因翻译的著作,逻辑严密的将大时代的侧面生动地展示给了读者。

上山下乡运动持续了十多年,从城镇到农村,从都市到边陲,据统计参与总人数有一千七百万之多,目的在于让那些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的青年在沉重的体力劳动中接受广大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

潘鸣啸是主攻中国当代史的著名汉学家,他对知青问题的研究可谓入微,有人因此亲切的称他为“法国老三届”。不过,对一个“法国老三届”而言,要写出一部关于知青问题的严肃学术性著作,资料方面的困难无疑最大:除却政治因素与官方立场,关于那场运动的记载实在不多。为此作者做了大量的访谈、考证工作,参考香港、台湾等地的相对客观的报刊杂志,希望能还原历史。

作者在本书中以独特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被忽视的侧面。那是一千七百万知青被埋葬在土地里的青春与梦想,以及由此而来伴随整整一代人的失落和绝望,他们的命运因此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

这场持续十多年的运动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了负面效应:虽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支持,但预期目标并未达到。就像当年的一句流行语:“国家花了七十亿,买了四个不满意。”青年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有人会问,那么为什么还会掀起这场闹剧般的运动呢?作者从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这场运动的发起动机。他认为“这背后其实是年迈的统帅拒绝承认中国已进入后革命时期,也不能接受自己掌握的实权落入‘修正主义’官僚派及大管家们的手中”。

随着中国当时权力结构的重新构架,知青们开始觉醒,争取返城的权利。但直至今天,还有一些知青依然留在当地,缺乏当地群众认同的他们真正的成了边缘人:不被农民接受,也不被城市认同。

正如作者所言,回顾整个时代,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整整一代人的才智资源被荒废了”。下乡运动并没有带给当时的中国农民太大的改变,这是由知青所扮演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角色决定的。这个弱势的角色带给他们的却是更多痛苦不堪的回忆。

吊诡的是,尽管“上山下乡运动”给这一代人造成了无以弥补的创伤,但是他们却又因此引以为傲。物质困难、精神困顿让他们丢弃了幻想,更加了解现实。那个苦难的年代成了他们内心深处虽不美好但却弥足珍贵的财富。

  

(摘编自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24期 作者:李淼)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