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女人(外一篇)
作者:林子
|
|||||
期待·女人
那幅名为《期待》的油画,如同春天里突兀而至的寒流,猝不及防间令我冷彻骨髓,震撼不已。 是一幅保加利亚画家的作品,作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画面简单素净,中心位置是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一把椅子是空的,另一把椅子坐着一个女人。一个已经年老色衰的女人。而女人的眼睛仍然熠熠闪亮,无比固执地凝视着桌子对面的那一张空椅子。很明显,女人在等待,执意地、满怀期望地等待,等待着空椅子上的主人归来。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等待呀! 整个画面,除了空椅子是一种异常醒目的红色,其余的一切都是黑白——一种毫无意义的褪尽了所有光彩的黑白。令人震撼的色彩对比,喻示着这是一种多么长久残酷而又坚忍不拔的等待:时间的消逝中,所有的东西都随之褪色,但是,还有那希望,没有消失,没有褪色,顽强地保留着如鲜血一般鲜活的生命力。 这种期待,已不仅仅是一般的等待,它如此执着顽强地坚守着一份热情,一份向往,一份希望。这样一种地老天荒般的期待,使爱变得如此的坚贞、崇高和美丽。 尽管我知道这幅画作成于那个国家一个特殊的年代,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但因为画中的女性,使我固执地认为,那一定还与爱情有关,与一种美丽执著的爱情、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关。在一个极权肆虐个人命运无从把握的年代里,只有累积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情与爱、信任与忠诚,才能拥有这样一份厚实丰满坚贞不渝的期望和等待。 假若说,列宾的《回家》是以时空上的瞬间凝止来展现一种含蓄隐忍的巨大苦难。而这幅《期待》,则以悠长的时光流逝彻底而无遮拦地袒露一种残酷无情的无尽绝望。 我熟悉这样的女性。 在我年少时生活的环境里,就有过这样的女性。当她们的丈夫因政治的种种原因遭受厄运而远黜他乡,她们不得不撑起一个家的责任,独自抚养儿女和老人,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困窘和艰辛。在孤寂无望而不知尽头的长长日子里,她们默默地坚忍不拔地生存、等待,等待夫君回家的日子。那时我还小,并不知道这些,知道的只是这样的家庭里,只有母亲,而没有父亲,父亲在很远的地方不能回来,为什么不回来,那是大人口中忌讳说的话题。这样的家庭,母亲通常都是少言寡语,为人做事极为低调。而儿女们,也多是性格内向隐忍,甚至有些孤僻或暴戾。唯一不一样的,是一个与我父母关系比较密切的家庭,那家的小女儿是和我一起长大的朋友。后来我才知道,朋友的父亲是上面点名的大右派,坐了监狱,流放劳改场,又遣返老家,一直到了文革结束后才回来。而在我的印象中,朋友的母亲一直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甚至很有些硬气强悍的女人。她是个很严厉也很优秀的英语老师,在学生中口碑很好。平日里为人做事都很张扬,敢说敢言,一副我行我素坦然磊落的气度。周围里有些人喜欢她,也有些人讨厌她,和害怕她。还记得她爱抽烟。那时身边爱抽烟的女性不多见,她的举止就显得很突出了。她却毫无顾忌,众人面前即便不抽,也在手中时时揣着一包烟,遇到人说上话了,忙不迭地把烟叼到嘴里,划上火,狠狠吸上几口,即刻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每回到家中来,也常常是一边抽烟一边和父母说话,滔滔不绝,开怀大笑,动作神情带着一种男性的豪气,极为生动而感染人。不知是否她这样的性情熏陶,使她的儿女们长大起来,也一个个都是开朗快乐很阳光的人。尤其是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活泼率性,且才艺出众。多年后,朋友的父亲终于平反回了家,回了学校,重执教鞭后仍然不减当年的锐气和才气,改革时期到来后,便做了学校的新任校长,成绩斐然。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总是想起朋友的母亲,那个性情开朗举止不羁的女人。不禁心中怅然,在等待夫君回家的漫长日子里,她是靠什么来度过那一个个孤寂冷清的长夜呢? 还认识另一个不一样的女人。 其实我们认识的时间很短,之后再没有见过面,但我一直忘不了她。也许是因为这个女人与她身边的那个环境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认识她的时候,她在一个街道办的麻绳加工场里干临时工。那个地方,杂乱逼仄尘烟弥漫空气混浊,干活的人常常是满面灰尘浑身邋遢。而她总是衣着素净整洁,头发一丝不苟,靠近了,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味。尽管她已年近四十,仍然美丽,仍然温婉,笑起来,也是低眉垂眼,双颊浮起女孩子家一般羞涩的红晕。她名字中的那一个“媚”字,总让我想象她年轻时候是怎样一个玲珑剔透的可人儿。是别的人告诉我,她出身一个小户人家,是父母娇宠的独生女儿,学了女红,也读了书。后来,嫁给了一个国军军官。新婚燕尔不久,丈夫就跟随着撤退的军队到了那个天隔一方的孤岛,一个从此与她的现实再也无法沟通的孤岛。然而,她一直还在等待,满怀信心满怀期望地等待。整洁的衣着和头发上的桂花香味,都是为她的夫君而保留的。但是,她的期待,在那个年代里注定是无望的,是绝望的,她也因此要背上罪恶的烙印,沦落在社会的最底层。她在那个麻绳加工场里的工作又脏又苦,一双手总被新鲜的麻皮弄得伤痕累累,还常常要到街道上的什么学习班里接受训话和批斗。但从没见过她沮丧或悲伤或愤怒,面容始终恬静而温和,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沉默和顺从。这让还是年少的我深感惊诧而困惑。多年后,我才理解了是什么使那个名叫媚的女人,可以这般坦然地面对卑微和屈辱、痛苦和不幸。 那只能是爱情。 古往今来,女性对爱情或许具有更坚贞的立场和更浪漫的情怀,这令她们往往在爱情中充当等待的角色。尤其在诡秘多变的时代风云中,女性注定要为爱情承受更大的压力,忍受更多的痛苦。也许就因为这样,使她们的意志磨砺得更坚忍不拔,更能在逆境中坚守和等待。残酷而漫长的岁月,可以无情地将她们的青春和美貌夺走,但那一颗心不会老去。因为在那冬夜一般绵长的清冷和孤寂中,那颗盛满爱情的心,永远还在期待,就像期待着春天里第一束温暖的阳光,第一丛抽绿的柳枝,和第一朵盛开的玫瑰上那一抹绚丽的鲜红。这种期待,保持了心的年轻和它鲜活的生命力。
2009年12月补记
报纸上整版累牍,刊登着摄影记者拍下的战争图景。满目硝烟血腥中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让人像在满天阴霾中突然看到一束温暖的阳光。 照片上,一对恋人在吻别。他们是军人,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战争逼在眉睫,未来的命运吉凶莫测,但他们的吻别,仍然坦然,仍然热情,仍然甜蜜,仿佛他们还是在纽约繁华的街头,在夏威夷旖旎的海滩,在得克萨斯州美丽的牧场。爱情无所遮拦的出现,使镜头后面那荒远的大漠,粗砺的风沙,弥漫的硝烟,在这一瞬间远远退去,变得毫无意义。照片拍得很美,动人心魄。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摄影家的镜头,仍然忘不了寻找爱情的身影。而爱情,在战争的背景下,仍然不屈不饶地展示它永恒的魅力。 战争与爱情,如此对立冲突,又总是在一起,纠缠着人类的生活。人类追求爱情,但人类又躲不开战争。因而,战争与爱情,成了艺术领域里永恒的主题。 记得几代人都爱看的老片子《魂断蓝桥》,一段古老而经典的爱情,美得叫人催心折骨。每一次再看,都忍不住要流泪,为爱情的浪漫和遗恨,为战争的无情和残忍。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非常喜欢一部苏联电影,名字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片琐琐碎碎地描写了一群青春如花的女兵,在战争时时刻刻的威胁下,还怎样细腻地体味着对爱情无限的怀恋、惆怅和憧憬。拍得美仑美奂的镜头,频繁切换在战争的严峻场景和爱情的浪漫抒怀之间,让人震撼不已而难以承受爱情在战争中毁灭的彻底绝望。 还看过一部忘了名字的好莱坞影片,故事的背景也是战争,是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在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还来不及开始,就为战争付出了生命。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总是很伤感地回想起影片中那两个同是法国抵抗组织的情报员,在那些个充满危险和恐惧的黑夜里,一次又一次执行任务的穿行中,怎样产生了那一种不能言说的爱情。每一次匆忙的沉默相向,每一次短促的眼神接触,含蓄而悠长,都将一种深沉美好的期待遥寄在胜利的将来。但是,他们为了那场著名战役的成功,注定要双双死在黎明未达的黑暗中,永远再没有机会向对方说出心里深藏的话语。 爱情在战争的残酷面前,脆弱而无奈。战争对爱情,永远没有怜惜,没有呵护。 一位老人告诉我,她一辈子仇恨战争,因为她年轻时代最好的两个朋友,在战争中死去。那也是一对恋人,一起从南方千里迢迢地到东北参加抗日联军,最后一起死在了那片白山黑水之间,尸骨无存。 然而,战争对爱情的伤害和毁灭,却又往往令爱情变得更为美丽和永恒。 几年前,一个朋友给我送来了她母亲的遗稿。朋友告诉我,母亲去世后,家人才非常吃惊地发现了这份遗稿。这部厚厚的遗稿里,记述了一段美丽浪漫而又充满遗恨的爱情。朋友的母亲在少女时期,爱上了多才多艺热情洋溢的国文老师。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战争年代里,爱情如朝阳点燃了少女对生命的热情和希望。而两人的情愫刚刚开始,国文老师却突然不辞而别,一去再无音信。少女在惊惶和痛苦的等待中,却突然从别人口中听说他在外地已经结婚成家的消息。少女如雷击顶,在绝望和怨恨中奉父母之命成了家。到了好多年过去了,朋友的母亲才知道,国文老师的另一个身份是地下党,当年是为了执行任务而突然离去,也是为了掩护身份而结婚成家。朋友的母亲知悉后,后悔自己错怪了爱人,回忆往事,痛彻心扉,便四处打听,决心要找到他,要让他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忘记过两人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人海茫茫,历史如烟,再寻找不到爱人的一点踪影。战争和革命,将无数年轻的生命永远地淹没了,也将少女那份纯洁美好的爱情永远地带走了。但经历了爱情的女人,却穷尽一生始终无法忘怀。朋友满怀惆怅地对我说,我们终于知道了,母亲一生中为什么总是那样忧郁……朋友又说,一个女人为一份已经流逝的爱情守长长的一辈子,值得吗? 我不知如何作答。 后来,我终于将朋友母亲这个故事写进了一篇小说。小说起名:桃花劫。中国民间里,往往以桃花喻女子的红颜薄命,喻爱情的美丽而脆弱。
2009年12月补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