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热”漫议 作者:老例


 

 

 “知青热”漫议

 

“知青怀旧热是怎么回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和海外朋友常这样问我。其实我自己也常常这样问自己,因此也就有事没事对这问题琢磨一番,琢磨多了,就有了些想法,逮个机会,跟大伙聊聊。
  我曾往高深处、玄乎处想,总不得要领,最终悟出,这只不过是人常有的中年怀旧的平常心态。大凡人过三十,便愈来愈不由自主地“向后看”了,即常回想往事了。我也说不出什么科学根据,大概是生命越过某个“坎”而产生的某种“依恋”“不舍”的直觉反应吧。大伙想想,“知青热”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盛于九十年代,这正是知青辈步入中年的时期。曾有人解释是经过“时空沉积”后的情感发酵,对这种很“学理”的诠释,我是大不以为然的。或者有人说,任何人都有个“中年”,为啥就知青们那么“显”?弄出个全国性的“热”来(看样子一时还冷不下去)?我想可能是如下几个原因:
  1、庞大的知青群体。从六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全国先后“产生”了近两千万知青。(若再加上他们的家人、亲朋好友以及曾跟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乡下人,数量更是惊人!)数千万人一起怀同一个“旧”,不热才怪。
  2、空前绝后的历史产物。或有人说“工人”、“农民”、“学生”乃至“军人”,在全国范围都有满多的,怎就弄不出个全国性的“工人热”、“农民热”、“学生热”、“军人热”?我想,唯一解释就是“工人”等是常态社会的产物,以前有,现在有,可预见的将来还会有,“知青”却是非常态社会(独特历史阶段)的产物,不仅是空前的而且还将是绝后的,因此具有异常珍贵的“历史价值”,这或许也正是其能“热”的根本原因。(相反,虽不乏有昔日同学、复退军人搞些聚会、联谊会等,但绝对成不了全国性的“热”。) 
    3、独特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与工、农、学、军相比,知青的人生经历是较独特的非常态的(说得不好听是“非驴非马”的),也很难简单地界定其意义、贡献、价值以及种种危害和负面作用。这么一种独特而复杂的人生经历,也将是空前绝后的。或者“右派”也是一种独特的空前绝后的人生经历,但却没那么复杂,而是较一致的“负面”表现。最直接的说明,就是知青可以喊出“无悔”的口号,有右派这样喊吗?意气风发与悲哀苍凉、慷慨激昂与消极颓丧、崇高与卑鄙、理想与幻灭,真诚与虚伪等,在知青的人生经历中往往是并行不悖纠缠不清的。这一切使知青历史更具备了“剪不断理还乱”的难忘难舍的怀念价值。
     4、有相当文化素质。虽然不能跟大学生(以及更高)的文化人群体相比,但知青群体毕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何况,文革后不少知青考进了大学以及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因此,在整体上说,(今天的)知青群体的文化素质应是优于农民、工人甚至一般的中学生的。这些,从这些年的“知青热”的种种组织活动,如聚会、演唱会、纪念会、展览会、电影电视片创作、文学艺术创作等等,便显示了知青群体较为出色的文化素质与实际能力。相反,工农及学生就难以搞出这般有声有色的种种活动。
  大家都知道,前些年“知青热”活动中掀起过有关“无悔”和“有悔”的争议,蛮激烈的,听说还生了和气。其实,如上所说,知青历史知青生活本身就是那么复杂的,“无悔”、“有悔”乃至“半悔不悔”、“似悔而不悔”等等,皆应可并存,何必要“统一认识”?不管是何者,我想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忘不了”!于是才同样沉溺纠缠在“知青热”中。还有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某些惨烈的悲剧事件,不管“无悔”还是“有悔”,每当回想起当年具体(琐碎)的知青日常生活(尽管是艰难岁月之际),都应该不同程度有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吧?但绝没有人愿意回头再“重复”一遍当年的生活。为什么?简单的解释就是“审美距离”。拉远了时空,艰难的知青生活也成了人生“审美”的对象。就像山水美景,只能远看,若走进去,便会看到垃圾、臭水坑、蛇虫乃至粪便等,美感顿觉全无。正是这样一种“审美距离”,使饱尝艰苦、历尽沧桑的我们,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味当年的知青生活。
  随想随写,就这么随意“漫议”一番,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知青网友们也谈谈自己的看法,让我对这折磨人的“知青热”悟得更透彻些。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