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采风:林家古厝·老式民居 作者:隐于市井


 

 台湾采风


 林家古厝

在臺灣,有一類旅遊去處,叫做休閒農場。通常是一個莊戶人家,置辦一些花草、涼亭。讓久居鬧市的城裏人換換環境,有一點上海最新流行的"農家樂"的味道。

林家古厝就是這樣一個去處。據說其主要建築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房屋結構、佈局也頗有大陸古風。即所謂一進六護的三合院。祖上是客家人,由福建遷來。現在的主人家將原來的灶頭間、神龕、米倉、織布等處辟出,供遊人參觀。那些展品在我小的時候都是家常用具,只是當今的年輕人見得不多了。古厝的另外三分之二,主人留作自己居住。在參觀路線的進口處,置有一個有機玻璃的盒子,內中有些一圓、五圓、甚至十圓的硬幣。傍邊豎一塊牌子上寫道:"如果您有急用,可以自取。"事實上,此地除了主人家開的小店,再沒有用錢的地方,何急之有?也就是自願投幣進入的意思。這寥寥數語,已經從防君子不防小偷的境地提升到了勸小偷成君子的高度。於是乎令人想起,我們在上海街頭的自行車攤上看見的"打氣每次二角,請自覺",未免生硬了一些,相形見拙。打氣筒邊那個給你投幣的盆子還裝滿了水,似乎更多了一層防範。

離古厝幾十米處,搭建有一排長廊,沿著長廊置有桌凳,供遊客隨意小憩。一邊的小店供應茶點、飲料、冷飲,那才是主人家的主要收入。還有腳踏車出租,每個鐘頭五十圓。附近沒有什麼地方可去,只不過讓都市來的遊客體會一下貼近大自然,在一片綠色的田野中騎行的樂趣罷了。在臺灣,腳踏車只在兩公里之內才是交通工具。一般人家都有汽車,多有機車(摩托車),卻很少腳踏車(自行車)。為了增加游趣,長廊邊的池塘裏種有大片荷花,可惜我去的時候恰逢颱風剛過,見到的多是殘枝敗葉。只有一口大缸裏的一朵小荷花,凸顯出一點情調,給我一絲遐想。

漫步間,發現樹叢後隱隱約約露出幾個字"觀瀑亭,聽雨軒。"我還以為又到一處古跡什麼的。仔細再看,下面還有小字注解:W.C. 愕然間覺得一點幽默,一點儒雅,一點調侃。同行的臺灣朋友告訴我,觀瀑亭專指men's,而聽雨軒則是women's。

在當今的中國的城市裏,幾乎沒有人不知道W.C.是什麼。令我納悶的是我的一個美國朋友,竟然不知W.C.是何物!說她在美國二十幾年,只知men's和wemen's,還有toilet。記得我小的時候,飯店商場的共廁叫"盥洗室"。後來南風北漸,學廣東人,改稱"洗手間",倒也未嘗不可。近來我在臺灣的飯店商場,看見牌子上寫的是"化裝室",我想起現在的女士們,不時要到避人處補妝,那牌子寫得正好。

或許這是一種文化?五十多年的分歧,同宗的文化的確有了一點差異。

林家古厝,簡簡單單,倒也吸引了不少自駕游的客人。此時我才覺著,如我這般不在乎名山大川,只看重意境、驢友的,還大有人在。

 

 老式民居

在台湾,我住在工厂里,工厂坐落在市郊,周围还有少许农田,但是真正种地的已经不多了。就像我在大陆上班的地方,城郊接合部一样。

傍晚时常出去散步,倒不是我有饭后百步走的习惯,而是想见识些原本寻常、于我却又是新奇的事物。

这儿的旧民居与江浙一带不同,风格有点象我在广西乡下见过的那种。一开间门面,很深,深达一、二十米。同现在我们这里一样,临街的门面多用来开店了,由于店堂是纵深的,可以陈列的商品不少。需要什么,顾客自取,收银台一般在进门二公尺的地方。人性化的布置,风格与日本乡村的夫妻老婆店差不多。如果不开店的话,临街那一间自然是客厅。如今一般客厅的主要功能部分,如沙发、电视机等等,都集中在内半边去了;客厅的外半边留下一块空地,到了晚间,就兼作车库。老式民居原本是没有车库的,现在家家都有车了,停在路边总有些不放心,于是就开进客厅,客厅里能停下二辆轿车和若干机车(摩托车)。如果一家有第三辆汽车,要么另搭车棚,要么只好停在客厅外的骑楼下。骑楼下这块空地,还是合家团聚吃烧烤的好地方,即不怕雨,又可抬头赏月,且避免了烟气在室内散不掉的麻烦。按照台湾习俗,每逢中秋、端午等节庆,是要合家围炉吃烧烤的。

一层的后部是厨房、餐厅。中间是楼梯,卫生间。一般有三层或四层。楼上作卧室或其它等等。总面积不小,一户人家不下二百平方米。原先客家人的房子是这种样式的,可那是一幢一幢独立的,侧面可以开窗。如今台湾地皮紧张,一幢一幢联体,中间部分如何采光?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在大陆见到的台湾人都不在乎开窗透气,原来他们早就习惯于半封闭的空间了。说是台湾地皮紧张,旧民居有种种缺点,可是就人均居住面积而言,远胜大陆多少倍啊。

台湾多丘陵,居民区离开自来水厂远近不等,因而水压不能保证。于是各家各户都在屋顶装有水箱。不是我们在大陆上城市里见惯的那种能钻近人去的混凝土大水箱,而是容积只有一、二个立方的密封的不锈钢水箱,看起来应当可以避免自来水二次污染的烦恼。

一个群体的居住习惯是难以彻底摆脱的。眼下台湾最火的卖楼广告,是所谓"通天楼",定义是一户人家占尽从底楼到顶楼。就是在旧式民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最明显的是增加了车库。规模大一点的,地下停车场就建在房子下面,各户的车位与住房联通。规模小一点的,客厅提高半层,房子建成错层式,以便底楼停车。当然,供水也有了统一的增压泵,还有中央空调和热水锅炉,等等。

我还见过一家人家在后门口盖了一个猪圈,养了一头猪。整个猪圈不过一个立方大小。猪居然也能养大。更令人叫绝的是,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走过旁边竟然不臭!仅仅从这个猪圈,台湾人勤俭和公德就可见一斑。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