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挝打工 作者:金马鹿


 

  在老挝打工


    1994年1至5月, 我参加了云南国际公司承包建设的老挝水泥厂工程。我们是1月8日出发的。当时,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即使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夜间的最低气温也接近零度,大家都穿着棉毛衫裤和毛衣。当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班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航行降落到万象机场时,地面温度竟达28度,这可是昆明夏天的最高温度啊!来接我们的同事都穿短袖衬衣,我钻进汽车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脱毛衣。

下午,项目经理部的朱总带我们参观了万象市容。与国内的城市不同,万象的建筑比较分散。一幢幢房屋被绿树丛隔开,环境很优美,只是在商业区才有成片的建筑,而且多在三层以内。街上汽车、摩托挺多,而行人很少。有人说在万象街上走路的多是外国人和和尚。说到和尚,这也是万象街头的一景,他们身披桔黄色袍子,三五成队,沿街化缘。老挝人都信奉小乘佛教,城内寺庙很多。我们还去看了集市,集市很大,有点象昆明的螺蛳湾。里面商品不少,但除了香烟和卫生纸外,差不多都是进口的,而且多半是泰国的产品。这里商品的价格比较贵,早来的同事告诉我们,在国内用一元人民币能买的东西,在这里就要一美圆。老挝的货币叫基普,当时一美圆约可兑换七百基普。由于物价高,钞票面值低,当地人来逛市场都是在手里攥着一大把钱,因为钱包都装不下。

晚上,我们就住在经理部驻万象的办事处。这是一所两层楼的建筑,楼下是客厅、餐厅和厨房,楼上有十来间客房,都自带卫生间,条件挺不错,可就是临街,噪音大,早上四点多钟就被摩托声吵醒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乘车前往水泥厂工地,该厂位于万荣县城附近,离万象约150公里。沿着著名的十三号公路向北行进一个小时,就进入山区,再走一个多小时才到工地。路上有好多处被洪水冲过的痕迹,有的地方还搭着临时便桥,不过总的来说,路况还算不错,大部分都是柏油路面。路上的汽车新车多半是日本车,旧车则基本是前苏联的,偶尔也见到一两部中国的跃进牌,还有不少是拼装车。

我们到时,水泥厂的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正进入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因为输电线路尚未完工,是用柴油发电机自己发的电。在这里施工的是云南思茅地区的两家建筑公司的一家安装公司。设备是采用中国产品,由于从琅勃拉邦到中国边境的公路路况很差,重型车辆过不去,而且一到雨季就基本不能通行,这些设备多是先经海路到泰国,再用火车运到泰老边界,最后用汽车送到工地的,光运费就占了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而材料如钢材、水泥、电线等就在当地采购,一般都是泰国生产的。

春节,我们放了一天假,在位于万荣县城的项目经理部过的。县城就象个大村子,有一个医院,也有一个市场,不过比万象的小得多,商品也很低档。我们看中了一个小摊子上的老挝风景明信片,可是和摊主语言不通,他又没有计算器,不然按计算器就可以讨价还价了。正尴尬之际,过来了一个越南人,会说英语,他自称是来帮当地安装电视转播站的。就充当了我们的英语/老语翻译。我们在集市上还居然见到了几个四川人在卖中国产的衣服、鞋子,真不知他们是怎样跑到这里的。

县城位于万象到琅勃拉邦的公路旁,交通还算方便,与万象和琅勃拉邦有班车往来。因为客车少,当地人就把货车改装了一下,做了个棚子,车厢里坐人,顶上装货,有时人多了,也爬到车顶上,我们戏称为“大篷车”。

县城附近还有一个遗弃的飞机场,是印支战争时美国人修的。我借了辆自行车在跑道上骑了一圈,还很平坦。经理部有好几个同事都是在这里学会开汽车的,然后在当地考了试,转成国际通用驾照,以后回国后再办成国内的执照。

县城后面是一条河,水流极清澈,风景非常优美,颇有桂林山水的味道。厂里用的水就是从这条河里抽取的,经过处理,送到山上的水池里储存。

在国外工作可不比国内,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操心。从埋设备的地脚螺丝,到吊装、穿管拉线、全要自己动手。我们这几双敲键盘、拿电烙铁的手也操起了大锤、电焊钳……。最要命的是:当地连一颗螺丝钉都买不到。什么东西都得从国内带来。

有时设备一到,我们就全体总动员,参加卸货。因为租用吊车是很贵的,大家便人拉肩扛,把一些较小的物资从车上卸下来,大设备才用吊车吊。经理部的司机蔡师傅是铁道兵出身,他指挥我们在木箱下垫上管子,搭好跳板,用叉车把箱子拖下来。

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住的是铁皮顶的临时房,2-3人一间,厕所和浴室是公用的。吃饭在建筑公司食堂搭伙,早点一律是米粉,正餐就一菜一汤。本地买不到多少蔬菜,得开车去万象买。雨季里,连一个菜都很难保证。有时弄到点四川榨菜,都开始变味了。不过我们也吃到过在国内见不到的野味,如穿山甲、大蜥蜴、蛇肉等。

出门在外,最牵念的是家庭。电话是不通的,经理部有一部电台,定时开机与国内联系,但私人的事是不能用的。邮政寄信得通过泰国,价高不说,时间得几个星期。最便捷的方式是通过每周一班的昆明至万象的班机,托乘飞机的中国人带信。每星期四上午,昆明国际公司的人员把单位和家人给我们的信送到机场,经理部派车到万象机场接,同时把我们写的信送上飞机,下午昆明的同事去接,然后再分发。这样,有班机的那天就成了我们的节日。下班后吃过饭,就守候在路旁,等待那辆白色皮卡车的出现。车一到,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上去,拿到信的,兴高采烈地跑回宿舍去读,拿不到的,可就大失所望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气候也变得更热了,白天最高温度经常在四十度以上。限于条件,宿舍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吊扇。吃饭时,大家都脱了光膀子。一边吃,一边就看见汗水从胸脯上往外渗出,吃完饭,全身就象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午休前,得打桶水来冲次凉,上班前,穿裤子成了件痛苦的事,因为裤子是烫的!我们电子项目组的几个哥儿们都是在春城昆明长大的,哪儿受过这种苦,可是为了工作,还是都咬牙挺过来了。

泼水节到了,这是老挝最热的时候。我们又放了一天假,经理部派车送我们出去玩。首先去了一个溶洞,说老实话,这洞比我们云南的差远了。好在山下有一股很大的清泉,别处是暑气逼人,可一走近泉边就感觉阵阵凉气,甭提有多舒服了。老挝人还比较封建,男男女女都穿着长衣长裤跳到水里泡着,几个中国人可不管这些,只着泳裤,下去一阵畅游。

接着到了一个人工湖,这是前些年修建水电站形成的。电站由日本人承建,路边还遗弃着一些旧的施工机械。湖面很大,我们花十美圆租了一条机动船,绕湖转了一圈。由于水面上升淹没了大片森林,水下伐木成了当地的一大景观。上得岸来,几个同伴还不尽兴,又跳下水去游泳。我不会游,便留在岸上看衣服。一个戴眼镜的老挝男人向我走来,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原来他是一名教师,带学生来旅游,见到我们这帮外国人,就来练习口语。回想开始学英语那阵,还到处找外国人对话,没想到在这儿变成别人的练习工具了。

最后,我们又跑到万象,到凯旋门和塔銮摄影留念。在路上,我们遇到了几只大象,几个老挝人坐在象背上,悠然自得地唱着歌,我们赶紧停下车,以大象为背景猛照一通。

除了春节和泼水节,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两个月不出厂门是常事,感觉上真象当年在农村插队,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过条件是好多了,有固定的收入,每天三餐饭不用愁,还有电,有自来水。只是工余没有什么娱乐,工地上有一台电视机,通过卫星天线能收到中央四套节目,有时也租点录象带来放,但都是港台片,我们不感兴趣,多半是躲在宿舍里看书。

经过四个多月的苦干,我们负责的汽车衡、热工仪表、计算机配料、电视监控等项目完成了,还帮助经理部做了一些其他工作。但是,供电项目还没完成,无法投产,我们就先回到了国内,等生产时再派人去。

几个月后,电力线路总算完工了,水泥厂举行了点火仪式。设备运转正常,生产出老挝历史上第一批水泥,并很快达到了设计能力。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